看见儿童,让作业指向核心素养

2023-06-05 01:03顾雪蕾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儿童作业语文

顾雪蕾

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更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基于对语文课程的特性及作业的研究,笔者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空间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中提出“大空间”作业的概念。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融合式的综合发展,根据教材设定和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设计形式丰富的语文作业,使学生能够发展思维、提升能力。

一、服务儿童的学习过程

在减负不减质的要求下,则需要对作业内容进行梳理、优化、整合,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应设计不同的学习要求和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可以全面、完整、真实地经历学习的过程。

作业是课堂的补充,也是教学的延续。何不把三个阶段的作业需求合而为一呢?开发满足课堂三阶要求的作业单,势在必行。

既然教学设计需要有教学目标,那么,作业设计也应该制定目标。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为例,笔者带领语文团队设计的作业目标如下:

1.能按要求积累7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

3.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4.通过对比现代文和文言文,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和同学交流。

在这几项作业目标中,规定了“读、讲、背、说”的四级能力指向,并对应到学生学习的不同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在作业单的设计中,课前的预习环节加入了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为课堂教学打下朗读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学习文言文,学习单上用实物区分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词语理解。在开展课堂讨论时,用可以进行阅读比对的素材做支架,学生交流起来就有理有据。如指导学生思考:

1.你能借助书上的注释,再看看插图,为“一儿登瓮”的“瓮”选择正确意思吗?

2.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课后的延伸学习,不再拘泥于让学生翻译文言文、抄写文本,而是将小组合作的要求和评价的内容清晰地写在学习单上,将枯燥乏味的作业变成要求清晰、同伴互评的讲故事。如:

你能看着插图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吗?

1.能借助注释,把故事讲清楚。

2.能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讲具体。

3.能边说边加上动作,把故事讲生动 。

有了这样的三阶学习单的渗透,课堂学习变成了显性可评的学习过程,课后也不需要再用繁重的练习作业来补充。这样节约了学生的时间“成本”,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作业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二、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作业设计应关注儿童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树立文化自信,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儿童都是天生的演员。”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利用学生爱表演、爱展现的天性,对故事情节性较强,或语言动作较为丰富的课文,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演一演。例如:《狐假虎威》《咕咚》这样有趣的寓言故事,《完璧归赵》《曹冲称象》这样有名的历史故事等。

表演可以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让个体情感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在这种“共鸣”之中,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维果茨基曾对“表演”教学大加赞赏。他认为,孩子自我完成的表演“作业”,能够更直接地使课文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联系起来。这种表演式的情节教学,包含了诸多因素,可以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他们的创作意识。

三、发展儿童的多元思维

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我们需要带领学生去认识这种美好。单一的朗读、抄写、背诵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古诗也好,儿歌也罢,其实都可以配上悠扬的曲调让学生唱一唱,这何尝不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呢?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去认一认《爬山虎的脚》中的爬山虎,去画一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荷花,去唱一唱《童年的水墨画》,多有意思!

当然,教师也可以把作业设计的机会交由学生,鼓励他们配上自己喜欢的曲调,将古诗编成童谣唱给同伴或者家长听。

四、促进学习的“二次生长”

儿童学习的枝枝蔓蔓一定是伸向各个角落的。儿童学习的过程也应是三五成群、互帮互助的。好奇感是保持学习的动力,而围绕某一主题,利用小组合作,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媒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的起始来源于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而在此基础之上的生长却是无限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的设置也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我们要关注个体差异及其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为此服务。

寒假期间,在学校跨学科建设的基础之上,以“大空间”为发展平台,笔者结合校本课程“过大年”的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尝试布置了以“过大年”为主题的探究性作业。班级学生六人一组,分工合作。他们的报告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年俗剪贴画、过年的照片、“年”的故事、“年”的古诗、探寻年味印记等。每份作业都有学生自己绘画的封面。从阅读到挑选,从抄写到创作,热闹的“过大年”也被他们记录在一份份有趣的调查报告里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研究者的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此类合作探究性作业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他们内心的需要。

五、发现学习的真实意义

学习的真实价值是运用,语言文字的生命在于表达与运用。学生出门远行的机会有限,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看世界、读世界、了解世界。一本本有趣的游记被摆上案头,跟着书本去旅行,随着文字去想象也依然美好。

小长假期间,学生共读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家用幽默而生动的笔调,描绘出了瑞典一幅幅变化万千的美丽画卷。作家对瑞典的地貌、动植物、文化古迹以及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都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学生读完爱不释手,他们自发地找来世界地图,围在一起寻找瑞典所在的位置,还通过网络浏览瑞典的风景照。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有“世界真奇妙”的征稿,光是推介瑞典的稿件就收了十来封。

学生们看世界的同时,也不忘读传统。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学生读《端午粽》,纷纷录成音频一较高下。他们自发地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还搜集了屈原的诗词,了解各地不同的端午节风俗。最有意思的是,一对对大眼睛仔细阅读“包粽说明”,一双双小手折来卷去,互帮互助。他们亲手包粽子、做香囊,以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学生通过广泛查找、主动观察、实践体验,感受到了作业的乐趣,既巩固了学科知识,又提升了语文素养。而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他们尝试运用新知识、新方法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由此也领悟到语文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在“双减”实施的背景之下,作业设计将是每一名教师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基于“大空间”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将以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为本,基于课程目标,依托语文教材,關注语文作业的科学性、实效性、系统性,同时兼具合作性、自主研究性、实践性、趣味性和跨学科融合性。“大空间”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唤醒了儿童语文学习的潜能,令儿童从生活中,从伙伴合作中,从多维度的学习空间中汲取语言的“养料”,让儿童多感官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提升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全面促进儿童综合素养的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空间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C-c/2021/02/7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立贤小学)

猜你喜欢
儿童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作业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