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析

2023-06-05 22:09:02崔宇航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规划”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心。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从现实角度出发,通过具体问题与路径探析,指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相互促进的五大路径,分别是物质衔接路径、文化衔接路径、生态衔接路径、产业衔接路径和治理衔接路径。

关键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内容

(一) “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同生活富裕衔接

脱贫攻坚中“两不愁三保障”的主要成果是让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并保障其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及其子女的义务教育,满足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最低追求。乡村振兴中生活富裕的主要目标是要让贫困群众吃得好、穿得好,并进一步改善其医疗、住房和教育条件,满足的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同生活富裕的衔接主要体现为从满足贫困群众最低生活需要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转变。

(二) 扶智扶志成果同乡风文明衔接

脱贫攻坚中扶智扶志的主要成果是通过教育扶贫和技能培训大幅减少了贫困群体中因教育环节缺失而致贫的因素,提高了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水平来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扶智扶志成果同乡风文明的衔接更多体现在乡村与农民风貌的转变。

(三)生态扶贫成果同生态宜居衔接

脱贫攻坚中生态扶贫的主要成果是通过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解决了部分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并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增收脱贫。而乡村振兴中生态宜居的主要内容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以及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等。生态扶贫成果同生态宜居的衔接体现的是从简单的以工代赈向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

(四)产业扶贫成果同产业兴旺衔接

脱贫攻坚中产业扶贫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带动其增收脱贫。产业扶贫的主要帮扶对象是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群众,产业项目以追求短期效益为主,覆盖范围较小。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主要内容是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或管理创新,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乡村产业的发展规模与经济效益,使更多人从中受益。产业扶贫成果同产业兴旺的衔接体现为乡村产业从有到强、从强到优的转变。

(五)党建扶贫成果同治理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中党建扶贫的主要成果是通过党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并以基层组织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将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形成以党建促脱贫的良性机制。乡村振兴中治理有效的主要内容是带领农村地区群众广泛参与到乡村治理环节,秉持村级事务共同商议的原则,通过群策群力的形式打造法治、德治和自治三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格局。党建扶贫同治理有效的衔接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现有成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关键考验[1]。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衔接基础条件薄弱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基础条件薄弱的问题。此外,有关脱贫攻坚成果的经验总结尚未在各地区形成指导乡村振兴发展的方针路径,二者间缺乏有效衔接的政策基础。虽然在脱贫攻坚中通过“两不愁三保障”满足了贫困地区群众最基本的教育、医疗、住房、饮食等生活需求,但乡村公共服务保障覆盖群体仍不够宽泛[2]。

(二) 文化教育供给不足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落后和教育人才引进困难。此外,文化教育资源供给的形式与内容较单一。虽然各级政府提出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贫困地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但在执行时往往缺少因地制宜的政策理念,导致文化教育资源的供给出现偏差,仅使部分群众从中受益,造成“曲高和寡”的情况[3]。

(三)生态经济发展缓慢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着生态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一是生态经济发展融资困难。在发展生态产业时,从投资到见效存在较长周期,且在收获经济效益之前需要持续注入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和投资单位的积极性,造成生态产业项目难以为继。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在基层存在“一刀切”的过度执行现象。由于基层队伍建设不足等原因,一些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以禁代治”“发展让路”的情况。这相当于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严重阻碍了乡村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速度。

(四)产业发展质量不佳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发展质量不佳的问题。一是乡村地区大多数产业是粗加工产业,科技创新含量不高,创造的产值较低。二是乡村资源转换率低导致产业融资困难,无法有效扩张产业规模。三是乡村产业发展存在同质化现象,这相当于变相削弱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附加值较低,延伸不足,产业间的分割明显,上下游产业的衔接能力较弱,市场销售受限。

(五)乡村治理水平不高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着乡村治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党建引领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部分鄉村党员干部参与治理的意识不强、参与率低,未采取有效凝聚群众的措施。二是治理主体流失。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严重,导致不少乡村缺少能发挥作用的服务性、公益性和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三是治理观念陈旧。乡村地区是一个熟人社会,其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熟人社会的人情等非制度化元素,强调私德的支撑性,凸显的是熟人间的相互妥协和宽容,对公共行为缺乏约束。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可行路径

(一) 完善设施建设,筑牢衔接基础

要持续加大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一是要引导商贸运输类企业在乡村进行布局,构建乡村物流网络,补齐乡村物流短板。二是要兴修乡村水利设施,提升农村居民饮水保障水平,提高乡村地区抗洪抗旱以及节水供水的能力。三是可在乡村地区打造新能源体系,发掘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四是要实现通讯网络的覆盖,通过普及互联网宽带与移动通信技术提高乡村信息化基础,将乡村地区生产生活与现代信息技术高效融合[4]。

(二) 增加教育供给,推动文化衔接

在扶志扶智成果同乡风文明衔接过程中,一是要拓宽教育人才引进渠道,深化与院校及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强人才平台建设,积极保障乡村对人才的需求,细化并落实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举措。二是要培育文化道德土壤,延续脱贫攻坚中扶志的工作动向,通过淳朴的乡风民约及鼓励性政策加强对已脱贫群众的思想转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三是要提升乡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水平,通过发掘和开发潜在的乡村文化资源,形成以文旅融合为主要方向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并逐渐做大做强。

(三)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生态衔接

在脱贫攻坚阶段以保护生态为主的举措之外,逐渐融入发展生态产业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举措。在具体衔接过程中,一是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进行长制化治理,继续推进草原轮牧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加强对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严防水土流失。二是要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力发展节地节能节水产业,在乡村地区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并对可循环使用的农业副产品或农业废弃物进行开发与利用,研究和推广多循环农业工程的建设,培育生态友好型产业。三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抓好农村改厕、污水治理以及垃圾处理工作,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深化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

(四)发挥地区优势,加快产业衔接

注重对已有扶贫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之成为更具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乡村产业。为此,一是要秉持因地制宜原则,优先在当地发展特色的产业,通过县域联合互补,创建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的拓展延长及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此外,要加强建设特色品牌,形成良性循环,彻底摆脱产业同质化的窠臼。二是注重对当地合作社和龍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通过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就近就地就业。三是立足市场需求,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订单农业等社会化服务,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盘活乡村基础生产要素,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提升治理水平,强化组织衔接

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以及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对于党建扶贫同治理的有效衔接而言十分关键。为此,一是要加强基层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工作,使基层主要负责人可以团结带领群众,通过“一村一策”打造农村或农业园区党建示范带和示范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要创新和完善基层治理模式,开展基层治理网格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不断完善提升以党组织为引领的“一核三治”基层治理体系,坚持以“四议两公开”原则处理村级重大事务。三是要做好党群服务建设,合理规划机构设置,打造惠民利民的新时代党群服务中心,传递红色信仰,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岩,徐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现实困难与实现路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5):89-99.

[2]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再探讨——基于政策转移接续的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4):49-57.

[3]白兆林.把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J].社会主义论坛,2019(07):42-43.

[4]豆书龙,叶敬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J].改革,2019(01):19-29.

作者简介:崔宇航(1995-),男,河南巩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

(责任编辑张萌喆)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11:58:36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人民论坛(2016年29期)2016-12-22 22:08:45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求知导刊(2016年21期)2016-09-29 18:14:52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考试周刊(2016年14期)2016-03-25 0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