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同,科学衔接

2023-06-05 20:15刘爱菊张春梅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3期
关键词:幼小家长幼儿

刘爱菊 张春梅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全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园依托 68年的发展与研究历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幼儿终生幸福做准备,为家长科学育儿做准备”的幼小衔接理念,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依据,将幼小衔接融入幼儿在园的三年生活中,与家长、小学通力合作,多方协同,实现科学衔接机制。

一、家园联动,携手衔接共育

家长是幼小衔接工作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我们通过问卷星进行摸底调查,全面分析、梳理问卷星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幼儿园网站、微信群、美篇、致家长一封信等向家长推送幼小衔接方面文章,还外请专家对家长授课,解答入学准备,为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指导策略。

教师还深入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个别化教育和指导,家园携手,共同做好衔接。幼儿园通过召开专题家长会、家长委员会,请毕业的家长进行经验介绍,发挥毕业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幼儿家长答疑解惑,从而引起家长重视幼小衔接。

二、团队教研,明确衔接任务

深入学习文件。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更好地建立幼小衔接长效机制,我园高度重视,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幼小衔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内容和目标,并多次开展“幼小衔接”专题研讨。

专家专业引领。为全面提高教师科学衔接的专业能力,专家的培训、指导更是高屋建瓴,让我们沿着专业的方向进行。我们邀请专家为老师进行了幼小衔接专题培训,让老师明白了为什么要衔接?衔接什么?怎么衔接?

园、校联合教研。我们与小学签订协议,加强联合教研,建立小学与幼儿园学习共同体,切实解决幼小衔接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师深入小学课堂听课,了解小学一年级教师在教学方法、方式上的不同。园、校两方就做好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中的问题进行深度教研,以达到双向无缝对接。

三、多措并举,科学衔接快乐成长

为实施幼小衔接,我园多方准备,多措并举,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学习能力准备、社会准备等方面,贯彻正确的育人方针,为幼儿顺利步入小学做好准备。

(一)身心准备

1.了解想法,积极培养

面对即将步入小学生活的孩子们,他们向往、喜悦、期盼,但也有担心、害怕和难过。在这段日子里,如何陪伴孩子们顺利地进行幼小衔接呢?孩子对入学有哪些担忧呢?我们开展了幼小衔接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明白,上小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懂得遇到困难向父母、老师求助等;还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渐渐产生归属感。

2.走进小学,体验快乐

带着对小学生活的疑问,大班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小学,近距离了解小学生的一日生活,体验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铺垫。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为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体能,让幼儿拥有健康体魄,我们开展幼儿体能大循环和早操活动,聘请专业篮球人员,开展社团活动,提高幼儿篮球技能。每学期幼儿园还开展广播操比赛、亲子运动会,激发幼儿竞争意识,增强幼儿锻炼兴趣。

(二)生活準备

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的渗透教育,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孩子们轻松应对小学生活。

强化时间观念。幼儿进入大班后,我园就逐步调整一日作息时间,在充分保证幼儿游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单次集体活动的时间和午睡时间;开展模拟小学生的活动,奖励每天按时来园和早来园的幼儿,让幼儿养成不迟到、不缺勤的良好习惯。

养成用眼好习惯。我园加强幼儿健康自我管理,开展“亮眼宝贝”活动,引导幼儿关注自身视力,知道连续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15分钟,让幼儿养成保护视力的意识。

掌握劳动技能。我园注重幼儿劳动技能的培养。各年级分别制定了劳动计划。小班重视生活技能培养,如学习摆放鞋子、穿衣服、用勺子等生活技能。中班重视幼儿学习分类整理物品,如午餐时帮老师分发勺子、擦桌子、摆椅子。大班重点指导幼儿整理书包、学具摆放等技能技巧。每学期开展不同的劳动技能比赛,提升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

(三)学习能力的准备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减少差错。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孩子各种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1.注重前阅读、前书写能力培养

我们鼓励孩子善于倾听、自主阅读、大胆表达。为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我园每天开展四个活动:每天早阅读十分钟、每天新闻播报十分钟、午睡前小故事、晚间亲子阅读。每年四月份“读书月”,我们开展了读书打卡、绘本封面制作大赛、环境创设大赛、亲子绘本故事比赛活动等,让幼儿徜徉在书的海洋,喜欢读书,爱上阅读!

在前书写方面,我们从小班就让幼儿养成正确的坐姿和握画笔的姿势,鼓励幼儿用绘画、汉字、数字符号等方式去表征。对于大班幼儿,我们经常发放调查表,让幼儿用汉字、数字、符号进行前书写。

2.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在幼儿的学习准备培养上,我们关注幼儿的独立自主、乐于探究等良好品质的培养。通过科学探究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开展“沉与浮”“好玩的斜坡”“纸的本领大”等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直接感知,去了解实验结果,获得科学知识。我园还开展了“科学小实验”社团活动,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去探究、体验和发现;通过自然角、种植区、养殖区,让幼儿学会观察、思考并记录。

(四)社会准备

增加交往机会。我们利用绘本故事、日常生活、家长半日开放等活动引导幼儿认识他人、了解他人,欣赏和接纳他人;通过开展各类角色游戏,如小银行、中医馆、小吃街、爱心义卖、赶庙会等游戏活动,增加幼儿交往、合作的机会,扩展幼儿交往的经验,开展“大带小,大手牵小手走班”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参观菜市、超市、邮局、政务服务大厅等社区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员工作特点,增加幼儿交往的范围和交流的机会。

加强任务意识。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我们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引导让幼儿与同伴共同商讨制定班级公约、进区规则等,让幼儿遵守班规、游戏规则,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通过推选值日生、小组长、小班长等,让幼儿尝试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整理图书、收拾玩具、照料自然角、收拾碗筷,培养幼儿为集体服务的主人公意识和任务意识。进入大班后,我们会设计一些亲子作业,或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

增强集体意识。为了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开展爱家乡的主题教育活动,还带领幼儿参观钟馗园、奇石文化园、虞姬文化园等本土文化场馆,了解灵璧的三绝;通过画家乡、唱家乡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发展变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重阳节、劳动节等节日培养孩子爱长辈、敬长辈的情感;通过学习雷锋、袁隆平、钟南山等先锋人物,学习他们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伟大精神;通过国庆节、重阳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引导幼儿争做升旗手和小主持人,进一步增强幼儿爱国情感。

我们期待,“幼小衔接”如一个自由的舞者,身着“教育”的羽衣,伴着理想,快乐地行走在“绿色教育”间,使每个孩子都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幼小家长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