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幼共建学习环境的实践与探究

2023-06-05 16:02刘海燕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3期
关键词:班本红薯创设

刘海燕

学习环境包括幼儿园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幼儿园学习环境指的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学习环境。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的学习也是围绕幼儿感兴趣的游戏进行的。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要解放思想,让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建,教师与幼儿一起努力,共建优良的学习环境。那师生共建学习环境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结合实际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打造和谐班集体,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师幼共建学习环境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喧宾夺主,应把学习环境创设的主体地位让给幼儿,让幼儿有时间、有机会参与到学习环境创设中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

(一)和谐心理环境的创设

一个班级氛围是否和谐可以从教师与幼儿的对话、相处时的态度及亲密度上看出来。在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中,幼儿是自信的、活泼的,想说什么就敢说什么。而在一个不太和谐的班集体中,幼儿是压抑的、焦虑的,甚至是恐慌的,生怕什么事情做错了被老师责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习环境无疑也是压抑的,这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对幼儿的成长不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因此,在班级中,教师应多关心幼儿,孩子不会穿衣服就一遍遍耐心地教,孩子生病了,要主动与家长联系。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能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一个氛围和谐的班集体中,幼儿会有与教师对话的欲望,甚至与教师无话不谈,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老师讲,遇到困难能及时向教师求助。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能让孩子们信任、依赖,成为幼儿的“妈妈”或“守护神”。

(二)和諧物质环境的创设

幼儿的学习以游戏为主,这些游戏离不开游戏材料,教师要发挥家长的力量,积极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源。在搜集资源的过程中,应全程让幼儿参与,让幼儿自己动手清洗废旧的瓶子、罐子,自己设计物体的标记,并按类正确摆放好收集的物品。幼儿搜集整理的过程也是进行数学分类的过程,从中他们懂得了一一对应、按类摆放,更习得了收拾整理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幼儿的学习能力。

有了游戏材料,如何投放也是一门学问。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投放游戏材料,既不能太多,避免浪费,也不能太少,以免不够导致幼儿间的争抢。和谐的物质环境,应是材料充足、够使用,能对幼儿有启发作用,且幼儿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这样的物质环境才是幼儿所需要的、和谐有序的环境。

二、共建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学习欲望

幼儿来自不同家庭,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优良的学习环境要靠大家来创造与维护,因此,教师和幼儿要齐心协力,共建优良的学习环境,助幼儿成长。

(一)借助班本课程,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班本课程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感兴趣的事物,是对某一项兴趣点的深度探究与学习,是幼儿追随自己的兴趣,由浅入深,一步步打开知识的大门,利用各方面资源为自己答疑解惑的一种自主性学习活动。在班本课程研究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创设班本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阅读书籍与探索材料,让幼儿在班本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获得。

比如在中班班本课程“红薯乐翻天”中,孩子们在一次吃副餐的过程中对红薯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春天来临的时候,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红薯苗,可怎么种呢?孩子们回家询问父母,从家长处得知,种红薯需要挖“领子”,将红薯苗插在“领子”上,因为红薯喜欢干旱,挖了“领子”便于排水。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翻土、插苗、浇水。随着红薯苗越长越大,孩子们发现红薯苗的藤越来越长,红薯还会开漂亮的花儿,就像喇叭花一样,淡淡的紫色,很美丽。孩子们将自己的发现相互分享。转眼到了收获的季节,孩子们又用铲子、小锹一起挖红薯。在种植活动中,他们知道了红薯的生长特性,了解到红薯的根和叶可以吃,我们平时吃的就是红薯的根。在这个班本课程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在班本课程游戏区投放了绘本《好大好大的红薯》和《热乎乎的红薯》,孩子们从绘本阅读中了解到更多关于红薯的知识,比如知道了红薯有多种颜色,有黄皮的、红皮的、紫皮的;知道了红薯有多种吃法,可以煮着吃、炒着吃、烤着吃,而且都特别美味。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之下,孩子们还自己动手烤红薯吃,用红薯做手工,将红薯变成可爱的小刺猬、憨态可掬的小熊等。大家一起布置班本课程游戏区,一起展示红薯手工制品,教师也将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的精彩瞬间用图片形式展示在班本活动区。这样的学习环境,就是师幼共建的学习环境,也是幼儿自发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

(二)借助废旧资源,积极创建班级特色

幼儿园的美术游戏区域应是幼儿自主探究的场地,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注意搜集并利用废旧材料,启发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想象,并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将废旧资源变成具有美感的艺术品。比如在“盒子大变身”主题美工创作中,孩子们用盒子制作“机器人”,将牙膏盒子做成卡车、汽车、火车,用大型纸箱做成“山洞”,或者用纸盒子剪出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使之变成南瓜娃娃的嘴、眼睛、鼻子等,这样的万圣节礼物瞬间变得富有童趣。孩子们还可以在纸盒子上绘画,或者利用纸盒大大小小的外形,堆积成“高楼”、塑造成“电视塔”,还可将纸盒做成“火箭”“飞机”等。废旧资源变废为宝的关键是肯动手动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美术区展示一些纸盒创作相关的图片,给幼儿以启发。师生共建学习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更能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获得自主性的发展。

除了创建美术特色环境,老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开展主题性的探索。比如探索“蚯蚓的秘密”、完成“美丽的公园”主题建构等。学习环境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这可以使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大发展。在课程游戏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制订游戏规则,努力让幼儿成为规则的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另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总之,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应与幼儿一起创设学习环境,让幼儿主动参与到环境创建与学习中来,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主探索,自我发展,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生活、游戏的主人。

猜你喜欢
班本红薯创设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蒸红薯,学一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坚强的红薯
熟悉的米,奇妙的稻——课程叙事:我们的班本课程“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