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2023-06-04 08:44:46孙雷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田径专业课部位

文/孙雷

◆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的体育专业学生在田径技术教学专业课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作了相关调查,并对体育专业学生造成受伤的情况、受伤的原因、受伤的部位、受伤的程度作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今后提高田径专业课教学安全,教学质量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指导和理论依据,以便在今后的体育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运动损伤;田径课;学生

众所周知,田径运动不仅是其他一切运动的根基,也是所有运动能够有效进行的根本保障,然而在田径运动专业课教学和训练中,一些意外的损伤事件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1]刘显利.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3):36-37.。这与运动项目本身、运动过程的动作要领、运动员自身的条件、运动的设备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运动损伤指的是在一些体育运动或者赛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损伤,是田径运动中经常能够看到的问题,长久以来,始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田径体育专业课上,不同的体育项目可能造成的损伤也不相同,这些损伤不但会给运动员自身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还会干扰到其日常生活及工作,甚至会给锻炼者造成生命危险,从而对其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2]张锦兴.普通高校业余田径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J].体育风尚,2020(08):16+21.。所以,本课题就是将田径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可能造成损伤的因素、损伤的位置,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损伤的方法,以便在今后的田径专业课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而可以提高田径教学质量,为减少运动损伤的情况发生提供有效、科学的理论性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晓庄教育学院的120名体育专业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平台收集有关田径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全面了解南京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设计相关问卷并进行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达100%,问卷全部有效。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应用Excel软件、数学法、体育统计学来研究相关数据。

1.2.4 逻辑分析法

对有关资料去深入分析,从而总结出问题的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京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2.1.1 运动损伤的患病率

如表1所示,通过对不同性别的体育生田径运动损伤的调查,在调查的120人中,男生87人,占总受伤人数的72.5%。女生33人占总受伤人数的27.5%。在220次的损伤中,男生164次,女生56次,人均1.83次。由此可见男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几率比女生要高。

表1 不同性别体育生田径运动损伤情况统计表(N=120)

2.1.2 运动损伤的部位

从表2可以看出,受伤项目大多在短跑、跨栏跑、以及三级跳远,这些项目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对学生的小腿、髋关节、腰部、膝关节、踝关节带来运动负荷较大。髋关节、踝关节这些部位较脆弱。

表2 田径技术教学中各技术项目男女生受伤次数的调查统计(N=120)

观察表3,我们可以发现在田径运动中体育专业学生的髋关节、膝盖、大腿、小腿等,这些区域容易受到运动损伤。

表3 对受伤部位的调查统计(N=120)

2.1.3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从表4可以看出,场地、心理、运动疲劳、准备不足因素是学生受伤的主 要原因,另外,局部负荷过重、技术也占比较大的比例。

表4 对受伤原因的调查统计(N=120)

表5 体育专业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程度分析

2.1.4 运动损伤的程度

按照运动能力的丧失,对运动的伤害程度,可分为三部分伤害,分别是轻度、中度、重度损伤。轻度损伤是指受伤后可以按计划正常训练,不会增加伤害;中度损伤是指受伤后一周内可以训练,但有必要停止或减少受影响部位的活动;重度损伤是指受伤后一周以上完全不能训练,需休息治疗。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及研究得出:体育活动中以轻度损伤的发生居多,中度损伤较之较少,重度损伤的发生概率最小。经统计发生损伤的120体育生中,有86人出现轻度损伤,其中男生59人女生27人。轻度损伤人次占总损伤人次的71%。有29人出现中度损伤,其中男生24人女生5人。中度损伤占总损伤人次的24%。有5人出现重度损伤,其中男生4人,女生1人。重度损伤占总损伤人次的5%。由此可见男生发生的损伤几率远高于女生,因此我们在运动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损伤的认识。

2.2 教学中各技术项目学生受伤的原因

2.2.1 田径课运动量安排不合理

在课堂上,因为不同学生具有的身体素质也不一样,那么就有可能因为运动量非常的集中,身体某个部位的负荷非常大,如果学生不能够迅速的将其调整,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肌肉劳损的情况出现。比如说韧带拉伤,这就是当人体的肌肉和韧带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下,由于其不能够承担很大的负荷而导致的伤害。缺少一定的课前准备活动,尤其是某个活动的准备工作不足,针对性不够,准备活动的内容非常的简单。对待运动伤害的认识还不足,没有引起较多的关注,及受到伤害后对其进行的训练科目安排不够科学。

2.2.2 身体机能欠佳

运动负荷分配不合理,疲惫的状态不断的累积并且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复原就很可能导致疲劳过度。当产生这种情况并且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就立即进入下一个运动训练,不能够对容易受伤的部分肌肉引起足够的关注,当负荷非常重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伤害,一些已经受伤的肌肉组织复原后马上就会进入更大负荷的训练而导致新的伤害产生,缺乏睡眠或者睡眠不足,也会导致运动员由于过度疲劳而发生损伤。

2.2.3 训练水平不够

不能够对体能训练引起足够的关注,尤其是身体的腰、背等地方训练力度不够,当其进行某些力量性的运动时,就非常容易受到损伤。

2.2.4 技术动作不完善

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运动员自己没有掌握运动要领是导致损伤发生的最常见的原因。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如果对技术动作的的要领掌握不全面,对难于掌握的技术动作环节,重视不够,没有注意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导致损伤的发生。

在田径运动中,由于对动作的要求不一致,从而要求也非常高,鉴于此,在训练的时侯,就需要发挥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动作的要领的指导特别重要,通过严格专业的训练,学生就能够掌握动作技术。但是很多学生因为过于心急,忽略了技术要领,就导致动作不到位从而导致损伤,也有人是因为训练方法有问题而使肌肉更加紧张,以上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运动伤害的产生。

2.3 各种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3.1 肌肉拉伤的处理方法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锻炼中发生剧烈收缩或者过度牵拉导致的伤害[3]王福杰.田径训练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8):58-59.。主要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过度运动、错误技术动作引起的,一旦发生肌肉拉伤必须停止运动,及时用湿毛巾进行冷敷。然后采取外敷冰块的方法,在这种外部的刺激作用下,血管受到一定的收缩,减少了血液回流,改善了局部充血的症状,1日后,再行热敷,以扩张血管,使血液回流加强,改善疼痛、肿胀的症状。

2.3.2 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

应对关节损伤时,首先将受伤的部位用东西抬高,然后用冷毛巾敷[4]薛静.高中田径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J].广西教育,2020(18):160-161.。在其受伤后一定要快速的用水将其受伤的部位洗干净,然后用药物喷涂。严重的就必须去医院就诊。

2.3.3 擦伤、挫伤处理方法

也就是说外层皮肤的损伤。因为人体的外表皮在和其他非常粗糙的物体接触时会导致相互之间的摩擦作用。通常遇到的有手、腿等地方。如跑步时不慎摔倒,在跑道被擦伤,跳远时钉鞋与手掌和小腿之间的擦伤、跨栏时被栏架绊倒而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用自来水冲洗伤口,涂红药水即可。假设皮肤伤害的面积非常大甚至流血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药水消毒,在进行受伤地方治疗的时候,先利用清水对受伤的部分进行清洗,然后在在受伤处涂抹治伤的药物。因为人的身体某个部位受到重击后很容易产生肌肉组织的伤害。一定要到医院注射防感染的药物,防止其它感染。

3 结论

3.1 结论

(1)利用调查的方式对各个学校的体育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在上专业课期间有很多人都发生过伤害事故,这些伤害主要表现在踝部、膝盖等地方。

(2)从损伤发生的时间来看,一般主要集中在课余时间,其他的就是在田径专业课上。造成这些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动作时技术动作不到位,学习错误的技术动作,缺乏关于自我保护的一些因素 。损伤发生的具体阶段位于体育课前的准备阶段和基本动作学习阶段,在教学最初阶段最有可能产生。

(3)从性别来看,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的男生的人数占很大的比重,所以男生一定要更加强化对易造成损伤事故的认识,并且做好充足的准备防止损伤的发生。

(4)从损伤的部位来看,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大多是小腿、髋关节、踝关节等部位,且造成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小部分原因是因为错误的技术动作导致的损伤。

(5)在日常的运动中,提前做好准备活动,对易造成损伤部位适当加强练习,提高造成损伤事故的防范意识,适当的可以安排一些负重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2 建议

3.2.1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从课的开始部分到结束部分,要重视安全方面的教育,在练习中,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安全性问题。在上专业课前,体育老师要告诉学生哪些部位容易导致损伤,以及造成损伤后对身体的危害,通过讲解使得学生对造成损伤后果有个大致概念,从而降低损伤事故的发生。

3.2.2 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运动前提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不少学生不了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准备活动不会影响损伤的发生,鉴于此,要转变思想观念,要重视准备活动,在课的开始部分就要积极做好准备活动[5]代函芷,许水生.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管理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9):178-179.。在准备活动中,要充分活动开各个关节,让力量素质得到提高,增强各个部位的活动量,尤其是易受损伤部位的训练,这样,可以使运动损伤现象有效减少。准备活动也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这样既使学生不会感觉体育运动的乏味,同时还会对体育课产生更浓烈的兴趣,比如围圈踢足球,简称抢圈,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还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准备活动。不但可以使肌肉、韧带等关节得到放松,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猜你喜欢
田径专业课部位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26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