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 周媛
什么是教学逻辑?简单地说,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改造过程中遵循的一种思路,它是教学设计的暗线索,是课堂运演流程的风向标。恰当的逻辑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使各环节相因有序;让细节与情节花开并蒂、广度和深度相得益彰。本文试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为例,浅谈本课教学逻辑的构建。
一、勾勒逻辑主线,优化运演流程
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应先从勾勒逻辑主线入手,它是穿连教学内容的“骨架”。在勾勒主线时,有两个因素值得考量。
(一)教材的自身逻辑
本课讲述了列强在拉美、亚非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历程,即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率先对拉美开展殖民活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法、荷等国步其后尘,亚非逐渐沦陷;工业革命后,出于对市场和原料的渴求,西方加快了商品和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体系也最终形成。其编排体现出明显的时空次序,值得采用。
(二)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教学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为了让学生“感兴趣”“听得懂”“学得会”,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概括,以客观求实的态度进行解释,从而描绘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逻辑主线。刘祚昌教授指出:“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者疯狂地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1]也就是说,西方殖民活动本质上是用“剑与火”征服全球、“狡与谲”奴役世界的强盗行为。于是,笔者便以“盗”为逻辑主线,设计了“先来后‘盗” “生财有‘盗 “志同‘盗合”、“欺世‘盗名”四个标题,以对应教材四个子目。
西、葡率先开辟新航路,它们捷足先登,殖民美洲,攫取财富,是谓“先来后‘盗”。然其所盗之财富,大量流入亚洲。列强尾随而至,却发现亚洲文明年深岁久,相对发达,他们无法将拉美的殖民政策炮制于此,只能采用软硬兼施,巧取豪夺的手段,是谓“生财有‘盗”。柏林会议后,殖民者在瓜分非洲问题上达成妥协,炮制出“有效占领”和“地图作业”等原则,是谓“志同‘盗合”。20世纪初,一个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为美化殖民行径,列强又鼓吹“西方中心论”和“白人责任论”,如此诳时惑众的做法,可谓“欺世‘盗名”。
这样,一个既贴合历史,尊重教材时空顺序;又活化历史、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线逻辑基本构建起来。
二、埋伏逻辑支线,落实教学目标
逻辑主线讲求的是线索合理,内容相因,运演流畅。但具体教学目标的落实还须依赖逻辑支线的埋伏。本课重点是西方对亚非拉殖民扩张的史实和阶段特征。难点是运用唯物史观对殖民扩张的阶段性进行历史解释,辩证分析殖民体系带来的影响。为达此目的,笔者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设“恰到好处”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即课程的导入环节,“恰到好处”有三层含义:第一,它的形式和内容应是活泼简约的,吸引学生眼球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慎用大段文字堆砌。第二,贴合史实,且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代表性。第三,能契合逻辑主线,服务课程运演。
笔者借助英国画家米莱斯的《印加帝国的灭亡》作为导入,讲述画中故事——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用绑架并杀害国王的方式征服了印加帝国,以此突显殖民者强盗形象。但考虑到美术作品史料价值有限,还须与文字史料进行互证。
材料1:Pizarro建设西班牙之势力于秘鲁……其性质乃商而兼盗也。
——何炳松《欧洲历史》
图文互证不仅在逻辑上能自圆其说,更重要的是成功地将“强盗”形象植入学生心中,呼应逻辑主线。
(二)埋伏“灵活多样”的逻辑支线
a.“递进”逻辑
人的认知遵循“由少及多”“由浅入深”的规律。为完成教学重点,教师可将史实进行编排,使之呈现“递进”关系。如讲述“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时,笔者借助一些美术作品,采用问题教学法,将殖民政策逐一导出并进行归纳。演绎如下:
问题①:图1展现了什么场景?杀人占地是殖民者最终目的吗?
问题②:所以,图2反映了什么信息?
问题③:为获得更多财富,殖民者还开辟大量种植园,知道图3中种植的是什么?为什么?
问题④:为了解决种植园劳力不足的问题,图4中的殖民者正在做什么?
問题⑤:由此可见,西、葡殖民扩张的特点是什么?
可见,“递进”逻辑有助于教学重点的达成,便利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为培养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笔者又借机引入文字史料进行互证。
问题⑥:美术作品是否具有史料价值,用美术作品研究历史时,还应注意什么?
材料2: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笔者用“小递进”完成必备知识的教学,又用“大递进”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谓一举多得。
b.“因果”逻辑
柯林伍德指出:“史学的任务在于表明事情何以发生,在于表明一件事情怎样导致另一件事情。”[2]因此,厘清史实之间的前因后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
在讲述“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时,笔者梳理了印度被侵略的历史。演绎如下:
问题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上曾征服或统治过印度的民族和国家有哪些?
通过梳理,学生认识到由于长期受外来征服,印度民族成分复杂,宗教信仰繁多。为其理解英国缘何能挑唆土邦内战,步步蚕食印度作铺垫。
在讲述 “柏林会议”之前,笔者先对列强侵略非洲方式变化进行分析。演绎入下:
材料3:19世纪前,殖民者的活动,大多局限在非洲沿海地区。工业革命后,他们逐渐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中外历史纲要》(下)
问题⑧: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前后,西方侵略非洲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晓工业革命是西方逐渐放弃奴隶贸易,全面入侵非洲内地的主要原因,而列强瓜分非洲,必然矛盾重重。为缓和国际关系,进一步侵略非洲,柏林会议由此召开。
c.“显微镜”与“望远镜”逻辑
李惠军老师说过,好的历史课,既要在“‘微观刻画中参悟小径和溪流”,也要在“‘宏观叙事中通识大道。” 在教学设计中,既要运用“显微镜”逻辑,对具体知识进行补充、细化,使其具有感染力,又要运用“望远镜”逻辑,对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使其具备震撼力。
英国殖民印度是本课教学重点,但教材对其描述却粗具梗概,缺乏感染力。为突出殖民者强盗形象,呼应逻辑主线,笔者引用东印度公司历史上的三位人物,分别是克莱武、沙逊家族以及“植物猎人”福琼,讲述克莱武怎样利用土邦矛盾,借力打力,征服孟加拉邦并抢劫国库的行径;描绘沙逊家族如何将孟买打造成“鸦片之城”,进行贩毒贸易的恶行;揭露福琼利用身份之便偷盗中国茶树种,打破中国茶叶垄断,为东印度公司谋取暴利的伎俩。笔者通过细节的刻画,突显英国殖民者不择手段、巧取豪夺的强盗形象。
对西方近500年的殖民历程做回顾,是笔者运用“望远镜”逻辑进行宏观叙事的体现。演绎如下:
新航路开辟后,拉丁美洲最先沦陷,在那里,土著被杀戮,黑人被奴役,西、葡在拉美上演了“暴力美学”;17世纪后,西方侵略亚洲,在那里,印度被蚕食,英国巧取豪夺,不择手段。19世纪至20世纪,亚洲和非洲惨遭瓜分,在那里,商品如潮水,资本在横行。最终,一个以西方主导的强权世界形成了。
问题⑨:西方殖民扩张呈现阶段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根源是什么?
d.“辩证、多元”逻辑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是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述“西、葡殖民统治的影响”时,笔者通过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去看待。演绎如下:
材料4:欧洲殖民者将天花、麻疹等疾病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的大量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5:西、葡对殖民地采取垄断政策,强迫它们种植能给殖民者带来暴利的农作物。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6:欧洲人给土著居民带来了他们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海外地区种族上的欧化而来的必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欧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⑩:根据材料,分析西、葡殖民统治给拉美带来的影响?
殖民体系对世界的影响是本课教学难点,不仅需要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辩证多元地分析看待,更要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即要避免年青一代陷入民族复仇主义的陷阱,也要避免其在学习西方先进文明过程中,因盲目崇拜而迷失自我。
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笔者将学生分为征服者与反抗者两组,引导学生从不同立场、角度、观点进行辩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通过这一形式,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西方文明的进取与贪婪,先进与野蛮,破坏性与建设性,培养其对西方文明不卑不亢之态度,进而树立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警惕殖民主义死灰复燃,积极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三、余思
逻辑构建是教学设计的主心骨,亦是上好一节课的台柱子。但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逻辑构建,这需要广大教师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在教学逻辑设计时,不仅要落实必備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教学,还应为立德树人根本目的服务,使课堂教学鲜活流畅、意义深远。笔者力拙,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注释】
[1]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86、299页。
[2]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