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江翠华
21 世纪以来,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基于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环境科学等技术集成与知识重新整合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满足了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建立了完善的“E+”环境。“E”指高速的网络环境,学校拥有与市电教馆千兆光纤接入的教育城域网,用于全校教学楼各班级教学。“E+”环境指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系统。是网络环境+学生PAD+网络学习平台+极课大数据+适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我校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一台数字终端(三星PAD)。网络学习平台是目前国内先进的、可以阻隔学生上网游戏的,并且能够使教室里的智慧黑板和学生PAD之間相互进行虚拟连接和互动的“云学100”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通道。“极课大数据”是一套能够实现学业采集与智能分析的数字化系统,有效实现个性化教学管理及数据智能驱动的教学活动。适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运用“E+”环境开展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E+”环境下,构建教师与学生的有机互动,形成“教”与“学”的有效融合。教师设计精准定位、自主合作、互动开放的教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动和多样的课堂模式。通过“E+”环境的PAD课堂教学,有效实现生本学习和初中历史课程创新的改革尝试。
例如“史料实证”型课堂,学生通过分组、分配任务,有方法、有目的地搜集能史料,再加以整理、辨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E+”环境作为基石,由学生通过不同模式展示、分析史料,全班同学共同探究,使课堂的“论从史出”过程更加高效多彩。
例如校本课程《江河交汇 千年运河——大运河镇江段古今城市》,本课程包括教师授课(包括校外实践)、学生展示两个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学生运用PAD,进行包括历史文献、访谈纪实视频、文字、图片等展示。
在实践之下,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真实问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
二、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学习
“E+”环境提供了共享信息、交流互动的平台,能够提供资源和支持的系统,同时能够跟踪、反馈学生的进度,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助。线下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常规的学科学习与项目学习融合进行。例如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发送资料至学生PAD,创设教学情境,以问题的生成、探究与应用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E+”环境下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D/2021/0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