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娜丹,郭焕茹,许林英,赵梦佳,崔萌萌,范雪莲*
(1.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慈溪 315300;2.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宁波 315000)
小白菜(不结球白菜)又称白菜、青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原产于我国[1],为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一种大众化蔬菜。小白菜品种繁多,生长期短,适应性强,在各地广泛栽培,可周年生产与供应,缓解蔬菜“伏缺”矛盾[2-3];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成分,鲜食腌渍皆宜。因此小白菜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在居民日常蔬菜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温会引起白菜代谢过程失调和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而导致死苗,高频次的浇水易造成土壤板结,致使植株倒伏坍塌,小白菜生长受阻或病害高发,部分品种还因高温生长条件下易产生苦味或纤维感而影响食用口感。夏季由于高温、病虫害、干旱或暴雨多发等原因,露地生产小白菜产量低、品质减弱[4-5],因此夏季是小白菜生产的淡季。引进种植耐高温品种对小白菜夏季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改善季节性市场供应淡季,真正达到小白菜周年生产和供应的目标,亟需引进适宜宁波夏季种植的耐高温小白菜优良品种。本研究于2021 年夏季在慈溪市开展了小白菜新品种比较筛选试验,通过对比分析10 个夏季小白菜新品种的性状、品质及产量[6-7],得出综合性状表现佳的品种,为后期推广奠定基础。
本试验共引进10 个小白菜品种,分别为‘浙白5 号’‘浙研绿妃’‘浙研绿箭’‘浙研碧玉’‘浙研绿秀’‘早熟8号’‘K34’‘火箭快菜’‘和风2 号’‘早熟五号’,以本地主栽品种‘早熟五号’为对照(CK)。
本试验于2021 年在慈溪市长河岳森果蔬农场进行。8 月13 日播种,试验设在8 m 宽、31 m 长的大棚内进行,总面积为248 m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0 个品种,3次重复,共30 个小区。棚内做3 畦,小区长3 m,小区面积8 m2。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定植前20 d 翻耕大田,每667 m2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50 kg 做基肥。大棚设施内撒播,每667 m2用种量约为200 g,每个小区用种量为2.4 g。待幼苗长出3~4 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株行距根据各品种植株长势适时间苗调整。其它按常规管理。
小白菜进入成熟期后,于9 月13 日在田间观测植株性状、品质、抗逆性、产量,品尝食用口感[8-9]。植株性状包括株高、开展度(纵横径)、叶绿素含量、叶型大小。其中株高、开展度采用直尺测量,每个小区测10 株,取平均值。叶绿素含量每小区取10 个单株的叶片,以中上部叶片为主,取平均值。叶型大小以目测为主。小区产量取1 m2计算株数,测出总质量,得出单株质量,测3 个小区产量,计算小区产量[10]。
采用Excel 2010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2021 年9 月13 日调查的数据对比分析(见下页表1),发现不同品种的性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株高最小的‘浙研绿秀’为17.1 cm,最大的‘和风2 号’为26.3 cm。10 个参试品种中,‘浙研绿妃’‘浙研绿箭’‘浙研碧玉’‘浙研绿秀’‘早熟8 号’这5 个品种的株高小于对照‘早熟五号’,其他4 个品种‘浙白5 号’‘K34’‘火箭快菜’‘和风2 号’大于对照。开展度方面,‘浙白5 号’‘浙研绿妃’‘浙研绿箭’三个品种明显大于对照,最大的‘浙研绿妃’超过40 cm,其他品种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叶绿素含量最大的‘浙研碧玉’,达到29.9 mg/g,最小为‘和风2号’,只有18.5 mg/g,其他品种为25~27 mg/g。叶型大小以‘浙研碧玉’‘浙研绿秀’偏小,其它品种均偏大。从叶片色泽看,‘浙白5 号’‘浙研碧玉’‘浙研绿秀’‘K34’‘火箭快菜’五个品种为浅绿,其它均为绿色。目测采收时的田间植株长势,‘浙白5 号’‘火箭快菜’两个品种长势好,植株偏直立,无萎蔫等现象;‘浙研绿箭’‘K34’‘和风2 号’品种耐热耐涝等抗逆性较好,仅少量叶片有萎蔫现象;‘早熟8 号’萎蔫现象最为严重,‘浙研碧玉’‘浙研绿秀’田间萎蔫现象也较为严重。对照品种‘早熟五号’田间表现出苗率差,但出苗后的田间长势较好。
表1 小白菜植株性状与品质Table 1 Trait and quality of Chinese cabbage plant
将小白菜煮熟,通过食用口感进行评价[11-13],结果由表1(见下页)得出,‘浙白5 号’‘浙研绿箭’‘火箭快菜’三个品种口感好,软滑清甜,风味佳,无苦味;‘浙研碧玉’‘早熟8 号’‘和风2 号’‘早熟五号’(CK)口感较好,无苦味;‘浙研绿妃’‘浙研绿秀’‘K34’三个品种口感一般。综上所述,‘浙白5 号’‘浙研绿箭’两个品种的综合性状优良。
表2(见下页)数据显示,各品种每平方米的株数有较大的差异。最多和最少的品种分别为‘火箭快菜’69 株、‘早熟8 号’49 株,两品种相差20 株。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和风2 号’最大,为3.71kg,最小的为‘浙研绿秀’,为1.67kg。
表2 各品种小白菜的产量Table 2 Yield of various varieties of Chinese cabbage
从10 个小白菜品种的产量数据看,大部分属于高产品种,以‘早熟五号’为对照,9 个品种除了两个品种产量低于对照外,其它7 个品种均比对照增加。小区产量以‘浙研绿箭’最高,为36.41 kg,与对照品种相比,增产幅度达86.5%;其次为‘和风2 号’,小区产量为29.68kg,增产幅度为52%;‘浙研绿妃’和‘早熟8 号’的产量也较高,增产幅度超过20%;‘浙研碧玉’‘火箭快菜’‘K34’的小区产量差异不大,分别为21.28、21.6、21.76 kg,增产幅度均在10%左右;‘浙研绿秀’的小区产量最低,只有13.36kg,比对照减少31.6%;其次为‘浙白5 号’,小区产量18.96 kg,较对照减少2.9%。
通过10 个小白菜品种的夏季种植试验结果可知,‘浙白5 号’株高中等,开展较大,叶片大,浅绿色,抗逆性好,口感好,但产量低,每667 m2产量低于对照;‘浙研绿妃’株型矮,开展大,叶片大,绿色,抗逆性中等,食用口感一般,每667 m2产量2193 kg,较对照增加28.7%;‘浙研绿箭’株型矮,开展较大,叶片大、绿色,抗逆性较好,口感好,每667 m2产量为3034 kg,在10 个参试品种中丰产性最好;‘浙研碧玉’株型矮,开展小,叶片小,浅绿色,抗逆性差,口感一般,每667 m2产量为1773 kg,产量较低;‘浙研绿秀’植株矮小,叶型小,叶片浅绿色,抗逆性差,口感较好,产量最低,比对照品种减产31.6%;‘早熟8 号’株型矮小,叶片大,绿色,抗逆性差,食用口感一般,每667 m2产量2033 kg;‘K34’株高中等,开展较小,叶片大,浅绿色,抗逆性较好,口感较好,每667 m2产量为1813 kg,相对较低;‘火箭快菜’植株较高,开展较小,叶片大,浅绿色,抗逆性好,口感好,每667 m2产量为1800 kg;‘和风2 号’株型高而直立,叶片大,叶色绿,抗逆性较好,食用口感较好,每667 m2产量较高。
综上所述,‘浙研绿箭’‘和风2 号’两个品种在10 个参试品种中综合性状优良,耐高温耐涝等抗逆性较强[14-15],食用品质佳,产量较高,适宜推荐当地夏季栽培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