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方方 黄志红 屈少花 栗文娟 曹倩倩 臧舒婷
目前,中青年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人数正逐年增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能快速疏通血管,但不能消除患者的危险因素。因此,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对PCI术后预后尤为关键[1]。近年来心理因素对自我管理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但人格因素对其如何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研究[2]显示,D型人格的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高度消极情感与社交抑制,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更关系着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体现患者对疾病的态度与信心,而自我管理能力会随着自我效能的提高而提高[3]。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压力,满足情感需求,还有利于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4]。研究[5-7]表明,D型人格患者的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水平均较差。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并探讨D型人格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从而为降低D型人格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提供理论借鉴。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8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65例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59岁;(2)符合《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7]手术指征,PCI手术成功且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3)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并发症;(2)无法自行填写问卷或存在认知障碍。本研究已通过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查(HUSOM2021-274)。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编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1)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2)疾病相关资料,如支架植入个数、是否有冠心病家族史、病程、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1.2.1.2 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DS-14)
由Denollet等编制,于肖楠等[8]翻译修订,共14个条目,包括消极情感(NA)与社交抑制(SI)两个分量表,各包含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4分依次为“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条目1、3为反向计分,当两个量表同时≥10分时,可认定存在D型人格。本研究中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815和0.849。
1.2.1.3 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
由任洪艳等[9]编制,包括日常生活管理(8个条目)、疾病医学管理(15个条目)和情绪管理(4个条目)3个维度,共2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总分27~135分,得分越高,即自我管理行为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43。
1.2.1.4 冠心病自我效能感量表(cardiac self-efficacy scale,CSES)
由Sullivan等[10]编制,谢博钦等[11]翻译为中文版,包括症状维持(12个条目)与功能维持(4个条目)2个维度,共1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完全没有信心”至“完全有信心”分别评0~4分,总分为0~64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34。
1.2.1.5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由肖水源[12]编制,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主观支持(4个条目)、客观支持(3个条目)与支持利用度(3个条目),共10个条目,其中主观支持包括4个附加项,实际条目14项,满分66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69。
1.2.2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前与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沟通,对患者进行现场问卷收集,统一解释并说明问卷填写注意事项。最后由研究者进行查漏补缺,有缺失项者当场补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65份,有效回收率为98.1%。
共纳入265例中青年PCI术后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人均月收入的患者,其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n=265)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73.05±15.24)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5.79±8.89)分,自我效能总分为(36.21±10.43)分。本研究中D型人格共79例,占29.8%;非D型人格共186例,占70.2%。D型人格组的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得分均低于非D型人格组。见表2。
表2 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分)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及各维度得分与D型人格量表得分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呈正相关;D型人格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呈负相关。见表3。
表3 中青年PCI术后患者D型人格、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r)
根据统计结果与既往研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首先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共提取12个特征值>1的公因子,第一因子对总变异的解释变异量为29.43%,<40%的临界值,表明可以接受共同方法偏差[13]。采用Process 3.3插件中的Model 6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D型人格对自我管理、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均存在负向预测作用(β=-0.615,β=-1.139,β=-0.616,均P<0.001);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存在正向预测作用(β=0.247,β=0.288,均P<0.001)。见表4和图1。选取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检验[14]。结果显示,D型人格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存在3条间接作用路径,即D型人格→社会支持→自我管理;D型人格→自我效能→自我管理; D型人格→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效应占比分别为24.2%、15.3%、7.4%,总的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6.9%,95%CI均不包括0。见表5。
图1 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在D型人格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模型
表4 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在D型人格与自我管理之间中介模型的回归分析
表5 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在D型人格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自我管理得分为(73.05±15.24)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Zhu等[15]研究结果一致。可能原因为中青年患者在血管疏通后,自认为疾病已得到痊愈,对其原有不良生活方式及自身致病危险因素便不再重视[16];也可能与中青年患者家庭与工作压力大而容易忽视自我管理有关。另外,29.8%的患者存在D型人格,其自我管理得分低于非D型人格患者,与马蕙[17]的研究结果相似, 这表示D型人格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可能原因为D型人格较非D型人格患者能体验到更为强烈的负性情绪与压力,会阻碍患者主动寻求治疗,并影响其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18]。
本研究结果显示,D型人格能负向预测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自我管理,这与乔林赏等[5,19]研究结果一致。社会支持在D型人格与自我管理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2%。这表示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能够减轻D型人格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与Spek等[20]发现社会支持能够在D型人格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中发挥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当疾病等应激源发生时,D型人格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感水平较高[21],且常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因此影响其术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而一定程度的社会支持不仅能为患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减轻患者的负担;更能在精神与情感上为患者提供支持与鼓励,减轻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面对。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正向预测自我管理行为,这与陈欣悦等[6]研究结果一致。自我效能在D型人格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3%。究其原因,可能是D型人格患者通常采用消极与回避的方式面对问题,对坚持长期的自我管理行为信心不足,而自我效能越高的患者越能拥有积极的心态与信念,更愿意投身于自我管理中,因而对自我管理也更积极。
本研究结果显示,D型人格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链式中介作用于自我管理行为,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4%。这可能是因为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能够使患者产生认同与归属感,增加其积极感受,进一步增强其信念,使其主动参与到疾病的自我管理中,主动帮助家庭减轻负担。这与周黎雪等[22]研究结果相似。这体现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参与疾病管理的信心就越强,更能减轻因自身固定人格特质所产生的负性情绪与面对疾病的恐惧感。因此,建议医护人员应加强社会支持力度,鼓励患者增强自我管理的信心与责任感,消除恐惧,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以减少D型人格对自我管理行为的负向影响,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在D型人格对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建议应针对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筛查与评估,针对性干预,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仅在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查,可能存在选择偏倚;此外,自我管理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仅讨论D型人格对其的影响及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未来将扩大人群、进行多中心研究,深入探讨D型人格对自我管理的作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