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民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市场呈现多样化、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态势,同时,技术更新迭代和新兴产业的出现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在追求高薪职位的同时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就业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个性化服务和大学生职业规划不足等问题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到困惑与无助。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就业时展现综合素质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成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不仅强调知识传递,更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加深入的引导,使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新的就业挑战和机遇。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和趋势,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多样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竞争激烈的特点。新兴产业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要求大学生具备跨领域的能力。传统产业衰退和技术更新导致部分职业消失,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诸多因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线上招聘存在信息不充分和面试流程不完善的问题,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性。
由于大学生就业存在众多挑战和机遇,因此大学就业指导不断被调整和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职业准备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问题。毕业生就业情况与其所学专业是否匹配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关联。冷门专业的待就业人数通常高于其他专业,说明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2.本科教育的就业支持问题。本科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不足以支持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某些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待就业人数较多,但是没有充分的指导措施来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竞争力。高校需要进一步做好本科生职业准备工作。除了课堂教学外,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便大学生更好地准备就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背后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过于功利化。部分高校为应对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过于注重短期就业率,导致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不足。
2.信息不对称。毕业生获取的招聘信息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影响其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3.个性化不足。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个性化服务,难以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求。
4.职业规划有待完善。部分大学生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容易在职业发展中迷失方向。
5.师资短缺。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质量[2]。
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将其视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纷纷加强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融合,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确保融合实践落地生根。
现在就业指导中的思政教育已经不再是单一地传授理念,不再停留于一些理论课程教学,而是更加深入地渗透到职业规划、创业创新等实际操作中。高校不仅强调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认知,更注重培养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责任感、社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尽管大学生就业指导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其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仍然存在衔接失衡的问题。一些高校虽然已经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但过于强调思政教育的内涵,导致实际的职业需求被忽略。另外,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育内容过于泛化,未能真正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的每个环节[3]。
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多维度支持,其中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就业指导有机融合,创新实践路径,引领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促进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有机融合,关键要在课程设计上引入创新元素。首先,可考虑设置专门的课程,例如职业伦理与发展类课程,将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这类课程能够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职场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同时,将思政要素融入现有课程也是一种创新途径。在各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举例来说,工程类专业可以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责任理念,使学生理解工程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此外,学生借助在线课程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可以灵活地获取知识、观点和案例,激发学习热情,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
预期效果:通过这些创新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养成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可使思政教育在职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更具综合素质的毕业生[4]。
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实现。首先,组织职业道德讲座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高校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成功企业家等,向学生传达职场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还能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此外,行业交流活动也能够促进思政教育与职业发展融合。高校安排学生参观企业、参加行业展会等,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高校鼓励学生参与职业素养大赛和创业计划比赛等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有效方式。学生通过参与比赛,能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些素养都是职场中极为重要的素养。
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同时,这些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使他们更好地应对职业发展的挑战。
建立就业导师制度是实现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合的关键路径。许多高校目前的导师资源有限,要使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相互促进,就必须增加导师人数,每个学生都应配备导师。导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指导者,而且是学生的职业发展引导者。导师在帮助学生制订职业规划、提供实用建议、分享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这一制度还可以实现跨学科合作,引入其他学科专业人士担任导师,以此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导师的跨学科特点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不同领域的就业机会,拓宽职业选择的范围。
预期效果:导师制度的实施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职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通过导师的帮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职业发展的路径,增强就业自信,更好地应对职场的挑战。同时,多样背景的导师团队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视野,使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合,需要高校与社会各界进行紧密合作。高校可与企业、行业协会、创业孵化器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和创业机会。高校可邀请企业家、成功人士等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和成功之道,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社会合作中,学生能够与实际职业市场更加贴合,从而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能够提前与前辈交流,学习他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学习很多在课本上没有的实操细节和必要措施,在面临各种实操失误的时候,从前辈的经验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弥补失误带来的损失以及应急方案的选择和制订等。从实践中获取失败的经验,从学习中总结成功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实现就业。
预期效果:进行深度社会合作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提升职业素质。学生与行业、企业精英的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职场的需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合作还会使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加贴合实际,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迎接职业挑战,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
创新课程设计、进行多样化活动设计、建立就业导师制度和进行深度社会合作等路径,可以促进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这种有机融合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挑战,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力量,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新时代,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紧密结合,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