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 玉 常 锐
教学含义很丰富,解释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教学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并且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从而实现教与学双方相统一的共同活动。师生双方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方式进行交流、交往,以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从而实现个体身心发展。可见教学涉及的是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是共同存在的,因此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合作的结果,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实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丰富的时代意义与内涵,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从整体教育目标出发,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整合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从而形成大中小学各学段横向联结、纵向贯通、全程化、整体化的育人体系。教师应统筹大学、中学和小学各个不同学段学生以及各类课程的特点,全面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使学生受益。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重要意义,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教材内容的衔接问题、教学目标的衔接问题、教学方式的衔接问题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正是根据不同阶段思政教育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推动一体化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应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看待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含四册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册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册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范畴,《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要讲述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册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的10册教材,初中和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8册教材,主要内容涉及国情、法律、心理和成长等方面。通过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的思政课与中小学相比,使用的教材出版社不同,出版社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各学段的教材内容衔接不够合理。另外,教材内容跨度较大,缺少一定的衔接性,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合理衔接教材内容,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对每一节课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指引,每一阶段都会对应着相关的教学目标。比如,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具体包括:懂得我国基本国情是什么,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尊重、爱护国旗国徽,会唱国歌;明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宪法基本常识,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通过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能掌握辨别是与非、对与错的能力,能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能初步形成“讲礼貌、知对错、守纪律”的道德观念。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到了初高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往往以中高考为“指挥棒”,主要参照中高考考试的内容设计教学目标,缺乏新颖性。到了大学,思政课成了一门公共必修课,是每个专业都必须学习的知识,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大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立足奠定基础。
每一个阶段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每个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不相同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求大中小学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比如,在小学阶段,思政课教师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很少会结合实际教学;到了初高中,教学方式主要还是课堂讲授,为了升学而作准备,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化;到了大学,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课,很多学生聚集在一起听教师的讲授,很少涉及学生参与,因此导致不少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是为了完成期末考试而设置的。教师若没有很好地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教学方式较为传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则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所占的分数也是较少的。因此,教学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一定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由于教学评价对小升初的影响不大,因此教师与学生都不太重视。初高中的思政课教学以学生的成绩的好坏来进行评价,认为只要学生的成绩好,这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就是过关的,忽略了对教学评价方式的关注。到了大学,思政课评价主要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日常表现,两方面的综合测评作为最终的考核评价。可见每个阶段的评价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完善各个阶段的教学评价方式。
针对目前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改善原有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对思政课教师而言,要借助各种相关的教学资源,从而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致提升。教师应努力探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比如,活动性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社会活动教学等方法。以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顺利开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体会认知活动为突破口,创新、开放、鲜活地生成课堂,注重感性活动与理性活动、教师引导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相结合,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调查活动、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种学习活动中去。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当前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学校要加强思政教师的队伍建设,在选聘教师方面应更加注重专业化和公平性,选聘的标准要更加严格,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同时也要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培训,多提供一些进修培训机会,促使思政教师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开阔自身的眼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协调好事业与家庭方面的问题,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做到终身学习,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对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面临的问题,我们应在了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各学段的教学作出合理的评价。首先,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必须坚持既评价学习过程又评价学习效果,学习效果既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又包括素养目标,学习过程主要看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态度及情感,教师应将两种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其次,要健全综合评价机制,强化评价主体和手段的多元化,包括家长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形式;最后,发挥网络资源信息的作用,监督教学的全过程,如课堂表现、课堂考勤、历次考试结果等,建立学生线上线下的成长档案,全面跟踪学生校内外的成长轨迹,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综上所述,本文在探索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含义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从而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能改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现状,使一体化教学能在大中小学各个阶段顺利推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做到教材内容上衔接合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衔接得当、教学方法有创意性、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以及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从而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