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3-06-02 07:46:43丰智超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丰智超

(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一、问题的缘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这为新时代高水平推进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的开展,使民族工作提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在这期间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被提出,形成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新实践新效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前民族理论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党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其政治内涵是五十六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对伟大祖国的深刻认同;其经济内涵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一个民族也不掉队,在经济发展中互相帮助、互相借鉴,共同富裕;其文化内涵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内涵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为我国民族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来自于我国悠久的历史积淀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实践,是五十六个民族命运共通、共享中华民族闪耀荣光、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历史和现实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2]。新时代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完整准确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战略部署的体现,也是自然结果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加深巩固,凝聚新时代各民族同胞的磅礴力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重大论断后,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开始聚焦。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理论阐释、逻辑构建、实践路径等方面做了大量学术工作,并从中总结、归纳、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理论阐释方面,高承海(2019)提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将其视为心理过程或意识,二是作为一种民族观,三是看作一种对国家或集体的认同[3];何文钜(2021)提出可以从“主线论”“两源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论”“历史方位论”“两个结合论”“凝聚人心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论”七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理论精髓[4];于玉慧(2021)等认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应以“共同体”为导向,在“四个共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其当代含义[5]。在逻辑构建方面,李贽(2021)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逻辑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最终实现“强起来”这一完整演进过程,是由自觉向自为转变的过渡时期、自为与复兴的初步实现时期和全面实现自为与复兴时期共同组成的[6]。高永久(2022)等基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围绕基础条件、发展指向等讨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逻辑关联和功能关系[7]。夏伟(2022)等讨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即理论逻辑:契合经典理论;历史逻辑:立足基本国情;现实逻辑:把握历史方位,并提出应从多层次协同推进,从而达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8]。在实践路径方面,李桂华(2022)从公共治理的视角出发做了相应探究,认为该视角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契合度较高,并从强化教育、法制及协同治理三方面具体讨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实践意义[9]。腾驰(2022)从治边理念、经济基础、地缘环境、文化格局、民族关系五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路径,并提出实践路径应根据区域和民族特点的不同,在多样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求和谐[10]。崔景芳(2022)等从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夯实其实践路径的物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彰显其公平价值,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助于补强其民生短板,三者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共享——共识——共治”的治理架构[11]。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广大学者在增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培育路径等方面做了大量学术研究,为我国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多有益参考和启示。但从全局来看,以新时代发展为背景,基于民族地区实际,着重于理论阐释和实践路径的研究仍然较少。故此,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逻辑的组成部分,进而深挖其时代意义和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选择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实践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的内在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着眼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提出的重要原创性论断,其包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清晰的理论逻辑,既明确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举旗方向和战略选择,也回应了当前工作中的风险与挑战。因此深刻认识其内在逻辑,从而完整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是极为必要的。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阐释与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我们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述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于马克思主义,形成于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基于新时代基本国情的变化所赋予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论特征。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自在”的形式在历史上长期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就是维护祖国统一,必然要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汇聚而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民族发展共同体方面的阐述相互呼应,且在民族发展趋势中融合了新时代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系统性继承和突破性创新。从发展维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将民族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让民族问题在社会总问题的进程中得到解决,符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民族与社会间关系的阐释。从民族关系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民族平等有较为详细的表述。马克思认为,民族只有大小之分,没有好坏、贵贱之别,每个民族同另一民族相比较都具有某种优点[12]。强调了各民族间平等团结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之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各民族命运共同体”,增进“五个认同”,树牢“五观”等重要论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深度结合,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发展构筑了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历史浩浩荡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注入了精神动力。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舍生忘死的解放斗争中,各民族共同铸就了勇往直前的革命文化;在中华民族迎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三种文化共同组成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之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情感生发的对象、理性认知的依据、价值归依的源头[13]。

一是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大一统”“天下归一”等国家统一观念,自秦以来历朝历代均以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为首要政治目标,在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中更深程度地促进了人口流动与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以国家统一为核心的政治实践始终贯穿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中,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与进步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

二是红色革命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明底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近代空前危机面前勇敢革命、不惧牺牲,在血与火的考验与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精神为核心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精神品格,汇聚成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同胞将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共同体意识,这种对党和伟大祖国的情感认同与共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力量。

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先进动力。这之中包含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蓬勃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代接轨,融入社会实践,其内蕴的集体认知、集体记忆、集体想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价值序列与信号昭示[14]。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实践与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关心民族工作的发展,长期准确把握民族工作的方向,不断了解新诉求、产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稳定保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时内忧外患的现实国情,立足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创造性地提出了抓好统一战线工作,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构建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基本原则的新型民族关系,特别是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建立省级民族自治区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保障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周恩来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发展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坚决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这些保证了党的民族政策准确传达落实,对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后,民族工作在新环境下迎来新发展。党中央为改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问题作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方针和帮扶措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进入新世纪,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团结带领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既继承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是对党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一脉相承,又是开展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与时俱进;是全党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发展融合规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智慧,揭示了深邃的思想认识,凝聚了团结的奋斗热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民族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了重要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15]。”通过引导各族人民自觉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实现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通过筑牢“民族团结”“民族一家亲”的思想根基,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化解民族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风险挑战,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集中体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四个认同”,做到“两个维护”,夯实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做实做细各项民族工作,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

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有序开展事关国家社会稳定和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准确把握其政治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其基本内涵就是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凝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这是各族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符合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趋势和整体利益的需要,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向此聚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开展民族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政治方向,确保“目标无误”“方向准确”,突出政治标准,深刻把握其内涵要义,在实践中掌握工作重点,多做多想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坚决反对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始终保持新时代民族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有认识论,也有方法论。既需要做大量看得见、摆在明面上的工作,也需要深入细化,做好“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既有共建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精神需要,也有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既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也有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的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精神需要、物质进步、文化基础、法治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发挥着理论指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政策和民族关系的攻击渗透也在不断增加,这给我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加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激发各族人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构建中华民族永葆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基,从而推动各族人民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民族观、历史观,推动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形成合力,确保祖国版图完整统一,民族关系高度团结。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其中必将经历艰难曲折和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全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历史使命。进入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所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主体[16]。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一心就难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必须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各族同胞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族人民把握时代机遇、紧跟时代步伐,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下共同奋斗、繁荣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携手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五、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

民族地区大多地处祖国边疆,面积广阔、物产丰饶,是我国推进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发挥着沿边沿线便利的窗口作用。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敌对势力分裂渗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度力度有待加强等现实困境。

(一)反分裂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潜在风险

民族地区是我国反分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近年来,西方反华势力利用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现实差异散播分裂思想,蓄意制造民族隔阂,企图通过歪曲历史和扭曲事实的卑劣行径挑起民族争端,破坏民族团结。其破坏行径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敌对势力利用情感弱点和经济利益煽动蛊惑辨别是非能力不深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同时收买拉拢个别公职人员作为“内应”,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方式对民族地区开展意识形态渗透,以达到其弱化基层政权、涣散基层组织的政治目的。二是敌对势力渗透活动呈现同年龄同职业同地区横向传播和跨年龄跨职业跨地区纵向传播“并进”的势头,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由此显而易见。国家对民族分裂势力一直采取严厉打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现阶段民族分裂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仍然存在[17]。

(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弱项

要想将党的最新理论运用好、实践好,离不开一支素质优良、本领过硬的人才队伍。当前民族地区人才梯队建设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培养力度距离高质量开展民族工作仍有差距。一方面干部人才的政治理论水平还不够高,对政策的理解把握仍不精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略显不足,个别偏远地区干部人才队伍整体文化程度和学识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对干部人才的考核激励使用机制还不够灵活,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考核标准的量化细化还不够,人才引进存在困难,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存在,现有干部的教育培养质量不高,与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相比,思路还不够开阔,眼界还不够宽广,办学形势还不够灵活,特别是广开渠道,开门培养干部显得尤为不够。

(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造成利益差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与物质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更加坚定。但也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各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仍然存在。民族地区受限于自身区位条件劣势和产业发展瓶颈,客观上存在着加强贸易往来和沟通合作的诸多困难,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资源的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长期封闭的环境造成精神上的懈怠和性格上的保守,而较大的生活水平差距动摇了各族群众的共同利益基础,心态的失衡使他们对国家民族政策的理解产生偏差,削弱了其对国家与中华民族的认同。

(四)教育引导工作的深度力度仍需加强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已有较长的历史,对各个历史时期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当前来看,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也面临困境,这不仅让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其内涵意义和价值追求的施展。一是内容与形式没有紧跟时代发展诉求和社会现实需要。部分地区的民族团结教育过分拘泥于教学范围之内,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知识更新缓慢,教育活动缺乏活力,形式固定僵化。二是还未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实践体系。当前民族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对教学载体的运用还不够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足,不利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六、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选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庞大持久的系统性工程,其本质是加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认同和共识,鉴于强化认同的实践主体不同,可从政治建设、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民族关系四个维度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四个维度相互衔接、协同推进、共同发展。

(一)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忠实拥护党的全面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在民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党的领导下整合协调局部与整体、集体与个体、少数与多数间的关系,促成方向一致的强大合力。加强和拥护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坚定工作信心,笃定前进方向,从而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牢”“铸得稳”。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完整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走样、不走形。

二是不断完善民族工作机制。落实民族工作主体责任,把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交流,强化防范重大风险隐患意识,构建新工作格局,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打开新局面。

三是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基层是民族工作“三级网络”的根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战场”,因此,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吸取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经验教训,加大对基层公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开展针对群众的“大讲堂”“党的理论进万家”等宣讲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和智力支持,是民族地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本领过强、服务意识坚定、梯队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整准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必要性举措,是确保民族地区繁荣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一件关乎民族工作大局和国家战略发展的大事。

一是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拓宽途径、丰富形式、深入层次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在语言上的自然优势。一方面要提升干部人才队伍的文化程度,鼓励在职攻读学历学位,提高干部人才的理论水平和运用党的民族政策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动干部接收新事物、吸收新思想、开阔新视野、增长新见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本领。另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跟踪培养机制,建立干部培训信息库,鼓励专人专职,推动培训成果落地,保障培训的连贯性和持久性。

二是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优化调整人才队伍结构。着力突出干部人才的政治标准,重点考察在维护民族团结、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等方面的表现,重视对干部基本素养和培养潜力的考察识别,落实干部人才“能上能下”制度,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同时注意对干部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调整,注重培养年轻有潜力的干部,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围绕新时代民族工作大局科学配备干部人才。

三是大胆使用,增强干部人才实践能力。将有培养潜力的干部人才放在重要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可以使用纵向与横向交流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交流锻炼,增加阅历经历,丰富工作经验,增强工作能力。

(三)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

以“共同富裕”为基点的现代化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物质性前提[18]。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历程的鲜明底色。实现共同富裕是各族同胞的共同心愿,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各民族休戚与共的生动写照,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进度与内地相比仍有差距,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为其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发展目标和一整套社会生产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目标。

一是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稳步实现地区互利和民族互惠。“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其中既包含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富裕,也包含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从此意义来看,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同样符合这一规律,即通过已经“富起来”的群体和东部发达省区的支援带动民族地区发展,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提升劳动效率,构建以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为基础,以推动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为目标的援助机制,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时间线差异,围绕民族区域发展这一中心主题稳扎稳打,最终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二是找准自身定位,把握发展机遇。民族地区幅员辽阔,风景优美,自然资源储备丰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前沿和对外交流的桥头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要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坚持扩大内需,打通供需两端,耦合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增强投资吸引力,加快申报国家一类口岸,完善沿边跨境经济合作整体布局,主动对接“西部大开发” “一带一路” “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探索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之路,确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地区不掉队、一个民族不掉队,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四)深化民族团结工作,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9]因此,根据时代发展变化,不断丰富民族团结工作形式、深化工作要领、落实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机制,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实有效的必然要求,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一招。一方面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继承发扬“和而不同”的文明精髓,在民族团结工作中注入各民族情感相依、命运相通、守望相助的感情基础,通过讲座、展览、互动交流等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注重发挥媒体宣传作用,特别是对于抖音、微信等短视频新媒体的应用,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多走进群众家中,多感受基层生活,多了解各族群众所想所盼,在宣传教育中更加关注基层群众的接受方式[20]。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让民族团结工作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要坚持系统性和全民性发展路径,充分认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绝不是少部分群体、少部分单位、少部分民族的事,而是各行业、各部门、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

必须坚持系统性建设和全局性谋划,以民族平等原则为基础,以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为根本保证,强化顶层设计和各阶段实施路径,落实整体建设思维,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同时将教育对象辐射至全体人民,推动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收获丰富生活知识、树立健康价值观念、拥有全面发展能力,从而在共创美好生活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2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葆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要素。以新时代坚持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着力点,不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是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要不断丰富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国家公祭日等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围绕爱国这一主体旋律,将纪念活动与文化相结合,充分激发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两者深入结合、历久弥新。深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用好各类教育载体,把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加以兼顾,形成教育合力。进一步发挥“村民大讲堂”“社区讲堂”“校园思政课”的平台作用,注重宣传和普及本地爱国人物的光辉事迹,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亲切,更接地气,增强受教育对象的参与度、体验度,进而帮助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