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
【关键词】诗性智慧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往往对教材中的文学类文本用一种近乎“手术解剖”式的教学方式去处理,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缺乏想象力。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丢失了应有的灵气、激情、智慧和诗意。打造诗性智慧课堂,就是要在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培育其诗性智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语文诗性智慧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诗性智慧课堂,就是要顺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引导其用审美的心态感知周围世界。
1. 诗性智慧课堂是儿童的课堂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看到大人用刀切菜,他们会说“刀在走路”;看到夜雨中手电筒发出的光束,他们会说“光被雨淋湿了”。他们的语言与表现遵循的是诗性的逻辑,在这样的逻辑中,矛盾、冲突和对立都会轻而易举地化解,感性与理性、梦想与现实、生命和无生命都会实现统一。这样的诗性智慧是儿童习得语言、发展个性的宝贵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了儿童想象的空间,影响了他们想象力的发展。
2. 诗性智慧课堂是审美的课堂
教学不仅是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还蕴含着诗性和艺术性;不仅追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应该有对学生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涵养。儿童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题材对他们来说是新奇而生动的。这一阶段,知识不受系统程序的支配,儿童处于对事实的直接认知中。浪漫的情感表现为一种兴奋,即大脑最初的纷繁复杂的骚动。这种浪漫的感知在儿童智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儿童的诗性智慧,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彰显生命的活力,用审美的心态感知周围世界,探索世间奥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领悟语言的魅力,享受语文的美好与纯真。
3. 诗性智慧课堂是创造性的课堂
在历史长河中,汉语以形写意的独特逻辑和构造方式,使它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简洁、优美、含蓄的意义表达形式,其精神内涵充满主观感受和激情体验,体现出瑰丽无比的艺术气质和充满想象的诗性智慧。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儿童在学习中跨越符号的“栅栏”,跳出符号的“围城”,用诗性的语言表征他们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理解和爱,感受生命,从而实现语言的建构与创造性表达。
二、小学语文诗性智慧课堂的价值
构建诗性智慧课堂,目的就是要重新协调认知与情感、理性与经验、具体与抽象、身体与精神等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1. 促进和谐发展
语文教学的诗性智慧,不仅是彰显文本内容与形式的诗意、营造诗意的教学情境,更是追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追求诗意灵动的课程形态,为儿童的成长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和谐地发展。
2. 提升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维度,并在“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维度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发展”。诗性智慧的思维形式就是坚持普遍联系、整体考察,强调整体性与直觉性。这种思维方式运用的方向不是指向形式的确证,而是指向内心的领悟。
3. 实现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主体能动的自主式学习,是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意义建构。诗性智慧重视人的欲望、情感、态度、意志等,是对机械、功利的教学认识的反拨。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个体经验与所学知识的联结,从而生成新的经验。
三、小学语文诗性智慧课堂的施教策略
通过诗性智慧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1. 培育诗性思维
丰富的物象往往寄托着诗人的情感,诗人又通过特定的画面将自己的思想、情绪呈现出来,相映成趣。教学文学类文本时,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文本的意蕴,用“画意”萌生“诗情”。
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慈母情深》,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塑造了慈母形象。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这段画面感极强的文字就像电影一样,将画面一幕一幕展现在读者眼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这段话,培育诗性思维呢?首先,感知文字的画面美。让学生找出这段文字中富有画面感的句子“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教师再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些句子有画面感?提示:有动作、有细节变化、有特写,这种聚焦定格,使读者如亲眼所见。其次,关注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教师提问: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学生回答:反复。再问:“我的母亲”一共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唤醒了你怎样的记忆?第一次:想象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背,印象中母亲的背是怎样的?第二次:你能想象这是一张怎样的脸吗?这张脸曾经是怎样的?第三次:想想母亲的眼睛是怎样的?记忆中母亲的眼睛是怎样的?通过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打通文章与自己情感的连接。最后,关注句式,体味诗性思维。出示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比较这个句子和原文中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不同。思考原句好在哪里。提示:一个是正常语序,一个是倒装句。倒装句改变了表达的顺序,让画面先行,再用“我的母亲”加以强调,通过陌生化的表达,給人以深深的震撼,这就是诗性表达的作用。教学这一类文本,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模仿、扮演角色、情境表演等方法,让学生具身感知、体味涵泳,领略文本的艺术魅力。
2. 以己度物,发挥诗性想象
诗性智慧课堂就是要充分培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用心去感受这多彩的世界。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要素为“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想象力训练由简到难,螺旋式上升。
例如,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文章简短,只有35个字,教学目标之一便是进一步体会神话神奇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呢?首先,弄清文章大意。教师提问:炎帝的小女儿叫什么?她去哪玩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女娃死后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其次,找出文章重点和细节,体会人物性格。女娃化作小鸟“精卫”,衔树枝和石子填海,是课文的重点。从西山衔来,填到东海,可以看出她惊人的毅力、坚韧执着的品质。再其次,借助插图,想象精卫填海时的细节和心理。每个学生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卫的样子,不必统一。最后,引导学生关注插图上鸟的动作姿态、大海的样子,想象海上多变的环境,精卫填海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她是如何克服的,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
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文本基础和生活实际。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想象的内容也不同,这也是想象的魅力。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有无穷的快乐,如此才能创生出富有意义的多彩课堂。
3. 彰显个性,激活诗性识见
统编教材一至六年级编排的古诗共有一百一十多首,数量较以往教材有了大幅度增加。如何教古诗?一是诵读,二是涵泳,三是读出个性和审美。诵读,不仅要读正确、流利,还要读出平仄、抑扬顿挫和独特韵味。诵读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沉浸到作品之中,运用想象和感悟与诗歌产生共鸣,通过精神的游历与探险,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
另外,对于诗歌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玩味、体察。例如,四年级上册《雪梅》一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梅雪争春到底谁赢了?请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认为雪赢的理由是:雪从天而降,覆盖大地;雪对庄稼有好处,预兆来年的丰收;雪晶莹透明,象征着品格高洁、洁白无瑕。有学生认为梅花赢,理由是:梅有独特的香味,无论生在何处,都能散发幽香;梅花有生命,不畏严寒,顽强开放;梅是花中君子,是做人的榜样。这时,有学生说道:“其实不用比谁输谁赢,雪和梅都是报春的使者,它们可以相映成趣。人们一边踏雪寻梅,一边闻香赏雪,这才是最美的图景。”学生在争论中,对古诗的理解与品味就提高了一个层次。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融入诗中,提升了鉴赏水平。正是这种把自己“放进去”的阅读,使学生获得了一种生动的、超乎寻常的感知和认识。
4. 情境体验,促成诗性创造
“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師认为,“人为优化的教育情境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学习环境,而是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而又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情境中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的情感体验、潜在智慧的启迪,使儿童得到一种满足”。所谓情境,其实就是能引发各种可能性的场域。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运用音乐、图画、实物、游戏、视频等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境界。学生拥有的审美体验将会打破“语言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催生诗性的语言。如五年级上册的《月迹》,教学重点之一是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学生该如何体会呢?比如文中这段描写:“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为了使学生感同身受,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这样向学生提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息?”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它已经窜到头发梢儿上了,摸摸你的头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就会摸头顶,沉下心来想象文中的情景。再引领学生的思绪向前发展:“我们的身子是不是轻了?我们是不是飘起来了?我们现在身处何地呢?”接着让学生倚在座位上,头微微后仰,缓缓闭上眼睛。通过一系列暗示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中营造的情境,走进月色溶溶的银色世界:“是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月亮。在李白的眼里,它是‘床前明月光的乡思;在苏轼的眼里,它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在阿炳的眼里,它是‘二泉映月的清幽凄美……同学们,属于你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大家来写几句话。”学生的表达精彩纷呈:在我的眼里,月亮是中秋之夜一家人的团圆,是奶奶满面的笑容,是妈妈手中圆圆的月饼,是爸爸眼中殷切的期盼;在我的眼里,月亮是夏夜甜甜的记忆,是妈妈动听的歌谣,是奶奶有趣的故事,是繁星点点的夜空……从教学效果看,看似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月”,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寻得了一份诗意而美好的心境。
有时候,诗性的语言更能准确地记录学生瞬间的真实感悟和体会。诗的语言具有创造性,一切的真,一切的美,都并不在于遵循已有的东西,而在于创新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