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本”与“术”

2023-05-31 17:46:05李拥军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高中教育

李拥军

摘   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备受重视,但实践中存在工具化、利已化、功利化的“重术轻本”倾向,对新高考改革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性、方向性、综合性和融通性特点要求加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引领。黄骅中学作为河北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验校,以其具有基础性、方向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要求为价值引领,开展了“重本习术”系列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中教育;生涯规划;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9-0062-03

一、高中生涯规划“重术轻本”的倾向及影响

道为体,术为用。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高中生涯规划内容包括人生发展规划、职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规划和学业发展规划。人生发展规划需要思考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理想,职业发展规划主要思考职业的选择和决策,专业发展规划主要解决选学科、选高校、选专业的问题,学业发展规划主要解决高中三年学业安排和时间管理。其中人生发展规划具有先导和引领作用,理想信念、责任担当是学生全面成长、职业发展最持久的动力,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之本。但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中,明显存在着“重术轻本”的倾向,突出表现为:

(一)工具化

生涯规划指导不能全面系统地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忽视人生价值目标的教育引领,把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上成单纯的新高考选科、高考志愿填报和职业选择的技巧课、方法课,又按照“提高一分,拼掉千人”的高考指挥棒,把选科指导简单化为避开学霸、分数至上、名校至上、博弈取巧。

(二)利已化

生涯规划指导片面强调个人特点、个性需要,忽视社会需要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用零和博弈、丛林法则的眼光看待人与人的关系,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三)功利化

学生生涯规划明显存在着重个人轻社会、重当前轻长远、重分数轻个人兴趣和远大志向的倾向。有的机构和个人打着生涯规划的旗号,把高中选科、高考志愿填报商业化,高价收费,误导高中生。

高中生涯规划“重术轻本”的倾向给新高考改革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新高考改革的初衷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省份实行3+3高考模式,学生有20种选科组合,但实践中出于“分数至上、避开学霸”的考虑,选考物理人数出现断崖式下降,在上海选择物理科目考生仅占总考生人数30%。鉴于此,包括河北在内第三批高考改革的省份实行了3+1+2高考模式,但由于同样原因再选科目化学遇冷。以作为省示范性高中的黄骅中学为例,同样参加高考的人数,改革前1200人左右选择化学,新高考第一届考生选择化学仅800人,这一现象在普通中学更加突出。不少学生认为,避开物理、化学可以避开学霸,争取高排位高赋分。追求分数最大化的功利选择,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碎片化”,会造成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脱节和社会人力资源供求脱节,更不利于培养交叉、创新、尖子人才。在改革实践中,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普通高中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从2021年秋季入学高一新生开始,在首选物理的同时,要求再选化学的专业明显增加,92个本科专业类要求必须同时选择物理加化学组合的有55个,这明显具有纠偏的作用。但从3+3到3+1+2再到再选科目的要求,学生的选择权也在不断压缩,这反映了新高考改革实践中“本”与“术”的矛盾和困惑,同时也要求我们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克服重术轻本的倾向,给学生正确的生涯指导。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要求价值引领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的职业规划教育既相互关联,又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即基础性、方向性和综合性。

(一)基础性

高中阶段处于生涯发展的成长期和探索初期,生涯规划受实践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具有基础性。其主要任务是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进行知识储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准备,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初步发展职业想象力和职业选择力。因此,高中生涯规划在对象上,以认知自我为主,认识外部世界(职业、专业等)为辅;在内容上,以生涯管理而不是职业管理为主,重在学生成长的目标管理、学业管理、过程和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等品质习惯的塑造养成;在实践上,服务于选科分班、高校选择、志愿填报,而不是真正的职业选择。

(二)方向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要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扣子都会扣错。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呈现出明确的方向性。要体现政治认同,把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党和人民根本利益、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培养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有责任和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三)综合性和融通性

从内容上看,高中生涯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规划教育,还包括生命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学业规划、学科素养、品质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从途径上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除了要进行专业课教学,更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引领作用,重视学科融合和社会实践、职业体验活动,要把生涯教育融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首先是坚定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做什么样的人,这是生涯规划的出发点。

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重本习术”的校本化实践

近年来黄骅中学确定并积极践行“以人为本,规划学生的终身幸福”的生涯规划教育宗旨,坚持“重本“与”习术”并重。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的全员系统培训,引导学生结合多元智能理论、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等工具认识自我、探索世界,进而实现选科走班、志愿填报的理性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在生涯规划固本强基、价值引领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机构设置上,2019年5月学校成立学生发展中心,包括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生涯规划教育、第二个板块是心理健康教育、第三个板块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在课程内容上,生涯规划特别强调探索价值观中的成功密码。引入哈佛大学的“胜任力模型”,使学生懂得个性动机、态度价值观是人生发展最深层、最持久的因素,帮助学生消除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唯分数论、精致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处理好物质和精神、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在实施机制上,贯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的原则,坚持学科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會的育人合力。大力推行导师制,全员参与学生发展指导,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发展向导。

在榜样引领上,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遵循激发、唤醒、点燃的教育本质。在学习钱学森、徐光宪等英模人物崇高精神的同时,培树学生身边的典型。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唤醒学生学习内在的自觉和动力。这种动力或来自于对学习的兴趣,或来自于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或来自于对父母的感恩,如果这种内在动力和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就更宝贵、更持久,就能在自己甘愿追求的领域里更多地发光发热。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高中教育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1:33:30
关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29:30
生涯规划在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试论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