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对策

2023-05-31 17:46聂熙忱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语言素养课堂教学教师

聂熙忱

摘   要:教师的语言素养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教师语言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出发,发现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素养存在诸多问题。为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语言素养重要性的认知,要引导教师运用合理规范的教学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准确地表达,并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和启发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教师;语言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9-0059-03

语言是沟通交流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有效的沟通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肩负着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教师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必备的基础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对教师语言素养的培养是学校、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语言素养作为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人格素养等同样重要,良好的语言素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教师语言素养的基本内涵

教师语言素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本民族语言进行准确、规范、合理地运用,并对思想情感、观点见解等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其中包括专业语言、情感语言、态势语言等。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应当遵循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和语言的职业规律,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对语言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教师语言素养的具体体现

1.纯洁性。纯洁性是教师语言素养的重要体现。首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使用普通话,加强对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培养学生使用普通话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使用文明的语言,即语言文雅、优美,语气柔和、亲切,语调悦耳、和谐,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听觉感受,让教学活动事半功倍;最后,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健康,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不应当出现低级、粗俗、暴力等污言秽语,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2.准确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准确、严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准确的教学语言包括鲜明的观点、清晰的语意、正确的发音、精准的用语,遣词造句要符合语法、具备正确的逻辑性,用简练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观点见解、思想精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氛围,让教学语言中所传递出的知识信息在不知不觉中流入学生心田。

3.激励性。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给人以力量,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将正确的思想融入到话语之中,增加语言的感染力,用语言的力量打动学生心灵,从而激发学生的认同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4.启发性。语言本身具有强烈的启发性,因此,教师要重视语言的启发性,充分合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教师要通过丰富、幽默而有魅力的语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中积极思考,更好地发挥语言的引导作用和启发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缺乏规范性

教师因年龄、地域的不同等,或受到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语言上有着诸多不良习惯,如普通话利用率低、方言教学较为严重,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增加,也不利于学生利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个别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充斥着低俗、暴力等内容,在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此外,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不能合理及规范应用教学用语、語气语调、遣词造句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语言表达缺乏准确性与逻辑性

由于教师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差异,导致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表达出现偏差,语言表达缺乏准确性和逻辑性,增加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主次之分、条理不够清晰,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时,缺乏科学的逻辑性,在课堂上随意发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判断力,降低了学习效果。

(三)语言组织能力不强

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保障有效沟通交流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对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式讲解,无法灵活地运用语言的组织能力充分发挥语言的启发性与激励性,进而无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因此,在面对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时,教师极易出现语无伦次、答非所问等情况,甚至出现暴躁的情绪,无法真正地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缺乏语言技巧

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院校的培养,导致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缺乏一定的语言技巧。某些学校对教师语言技巧的缺失情况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教师本人对自身的要求也不高,导致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然停留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忽视了教师自身语言技巧的提升,致使在教学过程中,即使对教学内容充分了解、熟练利用各种教学方式,但课堂氛围依然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培养和提高教师语言素养的措施

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教师语言素养重要性的认知,认真贯彻和学习国家关于语言规范化使用方面的方针政策,了解优秀的语言素养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

(一)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

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学校要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和考核,从而帮助教师熟练掌握和使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在日常教育教学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中,教师应正确使用普通话,掌握正确的发音和换气方式,要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教师应当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语言作为教师思维的外显,思想水平决定了教师语言的水平,因此,提升教师自身对万事万物的观察能力,培养和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教师要增加阅读量,并对阅读的书籍进行思考和实践。阅读是提升教师自身文化底蕴最显著的方式之一,而思考则可以加深教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践则可以让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调整与优化,转变成良好的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变成教师的利器,利用思考与实践检验过的教学经验,以丰富的语言、柔和的语调、精准的用句配合幽默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矫正不良语言习惯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个别教师有着不良的语言习惯,矫正教师的不良语言习惯,是语言规范化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语言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应避免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低俗、暴力、口头禅等不良的语言习惯,确保课堂教学语言的連贯性、激励性和启发性,要利用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提高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协调性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提高教学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协调性。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与提炼,要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并对知识要点进行系统性讲解,使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运用教学语言的协调性,模拟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进度及所言内容了然于心,确保课堂教学流畅有序地进行,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

(五)加强教学语言技巧的培养

教学语言技巧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教学语言技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学习与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应组织教师之间进行听评课,包括同专业之间的优秀教师以及跨学科教师间的听评课,促进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取长补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语言技巧培训活动,邀请优秀教师、模范教师进校讲座,让本校教师借鉴和学习先进成功的经验。要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促使教师提升自身的语言技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师语言素养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培养和提高教师语言素养是学校当前迫切的需求,教师自身必须提升文化素养,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协调性,提高教学活动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冠舟.中学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与对策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21.

[2]程   好.网络流行文化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研究[D].西南大学,2021.

[3]桂贤娣.教师语言的魅力[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21,(03).

[4]赵爱萍,翟维坤.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J].新课程,2021,(09).

猜你喜欢
语言素养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回归阅读本味
词语教学的智慧引领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