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休克综合征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超声表现1例

2023-05-31 03:48钟倩茹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三尖瓣川崎铁蛋白

钟倩茹 甘 玲

患儿女,9 岁,因“发热伴皮疹5 d,发现颈部包块4 d”入院。自诉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1.2℃,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体格检查:体温38.2℃、呼吸24 次/min、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不佳;全身红色皮疹,躯干部较密集,红白相间分布;右侧颈部可见一直径约2 cm 包块,质软,有触痛,局部皮温较高,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眼结膜充血,口唇充血皲裂,草莓舌,呼吸平稳,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咽后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率104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手部及双下肢小腿硬肿,四肢肌张力可,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7.0 g/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0.3 U/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15.81 mg/L,血小板计数208.0×109/L,铁蛋白422.0 ng/ml,白细胞计数6.9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20%,C-反应蛋白24.48 mg/L;心肌酶谱:肌酸激酶276.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97.0 U/L,乳酸脱氢酶1150.0 U/L,α-羟丁酸脱氢酶660.2 U/L。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内径24.0 mm,左室内径33.0 mm,右房内径29.0 mm,右室内径28.0 mm,左冠状动脉内径4.3 mm,Z值+4.2,左室射血分数(LVEF)60%,见图1A;CDFI 可探及二、三尖瓣轻度反流;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技术示整体无效功(GWW)增加(230 mm Hg%),整体做功效率(GWE)稍降低(90%)。见图1B。超声心动图提示:①左冠状动脉主干增宽;②二、三尖瓣轻度反流。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考虑川崎病,予以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并结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3 天,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明显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49%,血压79/31 mm Hg,对症支持治疗后,仍持续低氧血症及低血压休克,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生理盐水扩容等,患儿血氧饱和度逐渐升至90%以上,给予芬太尼及咪达唑仑持续镇痛、镇静。床旁超声检查:左房内径27.0 mm,左室内径39.0 mm,右房内径36.0 mm,右室内径35.0 mm,左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LVEF 38%),见图1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1.1 cm;左冠状动脉内径3.9 mm,Z 值+3.0;右冠状动脉内径3.2 mm,Z 值+2.7;CDFI 可探及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后壁后可见最大宽约5.0 mm液性无回声区,左室侧壁侧可见最大宽约4.9 mm液性无回声区;肝脏形态饱满,肝右叶前后径13.14 cm,见图1D;腹腔见大量液性无回声区,下腹部最大前后径8.50 cm。床旁超声提示:①全心扩大,左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左、右心收缩功能均减低;②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均增宽;③二、三尖瓣轻度反流;④心包少量积液;⑤肝脏体积增大;⑥腹腔大量积液。实验室检查:铁蛋白>2000.0 ng/ml,白细胞计数6.51×109/L,红细胞计数3.76×1012/L,血红蛋白107.0 g/L,血小板计数94.0×109/L,AST 206.4 U/L,FDP 11.67 mg/L,D-二聚体4.39 μg/ml。综合诊断: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治疗上加用激素(甲泼尼龙),经20+d 治疗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复查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26.0 mm,左室内径34.0 mm,右房内径30.0 mm,右室内径28.0 mm,左侧冠状动脉主干内径2.5 mm,Z 值-1.3,LVEF 62%。超声心动图提示:①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②左室收缩功能检测正常。

图1 本例患儿心脏及腹部声像图

讨论:川崎病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肢端改变等。但仅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休克[1],也称KDSS,是川崎病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其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易发病于6个月以下婴儿和10岁以上儿童[2]。KDSS 的特征性休克表现多发生于川崎病急性期,易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损伤,然而心功能及冠状动脉损伤最为常见。本例患儿在入院第4天出现持续低氧血症及休克,并合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损伤等,治疗上加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生理盐水扩容及升压药后症状得以缓解。此外,MAS作为川崎病的另一种罕见并发症,通常继发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而近年川崎病相关性MAS(KD-MAS)逐渐受到学者关注。KD-MAS 尚无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目前国内普遍建议确诊或疑似川崎病的发热患儿的标准为:符合铁蛋白进行性升高、合并血小板急剧下降、AST 高于基线数倍、甘油三酯急剧升高、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骨髓或其他组织(淋巴结、肝脏、脾脏等)发现噬血细胞等其中任意2条及以上时,均应考虑KD-MAS[3]。本例患儿在短时间内出现铁蛋白进行性升高,血小板、血红蛋白均急剧下降,AST 也高于基线数倍,凝血功能异常,故诊断为KD-MAS。

KDSS 及KD-MAS 两种川崎病并发症比较罕见,病死率高,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尤为重要。超声心动图作为检查川崎病的传统工具,可早期评估心脏功能,动态监测冠状动脉内径变化、血栓及狭窄情况[4]。本例患儿在发病早期、疾病进展期、恢复期均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不仅可以动态评估心功能,而且能够直接测量冠状动脉内径并结合Z 值监测冠状动脉变化,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该疾病,以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LV-PSL 技术可通过测量心肌应变和左室压力定量评估心肌做功,对诊断早期心肌功能障碍有较高的敏感性[5]。本例患儿在发病早期LVEF 正常时,GWW 增加,GWE 稍降低(GWW、GWE 参考值分别为33~82 mm Hg%、95%~98%)[6],提示LV-PSL技术能更早期评估川崎病患者心功能损害。由于川崎病不仅累及心脏,严重时可累及多个脏器,在疾病早期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急性并发症期出现大量腹腔积液等病理改变,应用超声可对其各个脏器进行扫查并做出相应诊断,为临床及早发现该疾病提供相关依据。

猜你喜欢
三尖瓣川崎铁蛋白
铁蛋白:疫苗设计新平台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三尖瓣返流的手术治疗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二尖瓣外科术后晚期三尖瓣反流发病机制的探讨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33例早期诊治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乳中的乳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