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学校文化磁场?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2023-05-31 07:17吴中明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师团队学校文化

[摘要]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凝聚了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根基。学校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团队来支撑,而优秀的教师团队又需要优秀的学校文化来打造。近年来,我校结合区域背景,提炼文化元素,初步形成了水韵文化体系,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团队。

[关键词] 学校文化;教师团队;文化磁场

近年来,我校结合区域背景,提炼文化元素,初步形成了水韵文化体系。在此体系下,我们秉承“做越来越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本着“外树形象、内涵发展、特色引领、文化创生”的工作思路,一方面把校园营造成教师精神成长的磁力场,另一方面努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全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团队。

一、水韵文化涵养教师团队生命成长

韩桥小学地处洪泽湖东北岸,素有“湖畔之花”的美誉。洪泽之水用“哺育一切生灵的德行”滋养了韩桥小学。学校借助水域文化,构筑像“水一样浸濡”的教师高位发展平台,擦亮“一种承认约束的自由,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良知”的团队精神,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团队。

1.上水文化的价值探寻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孔子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自然界中的真君子。

2.区域文化的鲜明特征

学校地处淮阴区西南部。校园所处地域内,湖泊沟渠纵横,有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有世界文化遗产——高家堰大堤。在几千年的治水历史中涌现了侯二门治水、陈登捍淮、靳辅护堤等历史传说,充分表现了本地区劳动人民和自然斗争的顽强意志。

这些地域、人文资源最能体现当地人的特征,也是当地人的根。渔民智慧、勤劳、朴实、勇敢,孩子们自信、自立、自强……洪泽文化,渊源流长,孕育岸边文明;洪湖之水,滋润万物,润泽世人心灵。

3.学校文化的塑造浸润

一方面,“桃李岩”“翰墨池”引领师生们用勤奋之笔描绘多彩人生。紫藤长廊内的橱窗是师生展示艺术才华的一方天地。长廊尽头的“国粹亭”,是师生领略国粹魅力的舞台。

另一方面,精神文化浸润着每一位师生。流水不腐,“做越来越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山高水长,“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办学精神,让教师拥有渊博的学识,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肯于钻研,善于攀登,成为行业的翘楚和佼佼者。一廉如水,水滴石穿。“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校训,教育学生为人要真诚有信用,学会做人;做事踏实勤奋有耐心,学会做事。同时,也同样适用于教师。诚信是為人之本,德之范畴。教师要崇德,要有一颗对教育的诚心,要对学生真诚讲信、严慈并济,对工作要踏实勤勉,不断地学习,修文、修身。

二、项目创建推动教师团队共同成长

近年来,学校结合区域特征,在水韵文化的引领下,以淮安市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基地校创建为契机,全面实施教师培养工程,打造学习型师资队伍,把教师培养成师德的表率、教学的专家、育人的典范。

1.立足实际做规划,激活整个团队

学校新入编教师逐年增多。这些教师年轻、有活力、想进步,在专业发展上有想法。我们针对现状,结合校本实际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个人成长、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实现了共性发展和个性需求的同频共振,激活了教师团队的一池春水。

学校层面由校长室牵头,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统筹设计研修活动,从方案设定、过程管理、效果反馈等方面进行全流程监控,夯实研训细节,突出参与的全员性、时效性和示范性,每年均有95%以上的完成率,效果较为显著。

教师个人层面由教科室牵头,立足教师个人愿景,制定成长规划,由年级组、学科组对教师成长目标按月进行考核,实施双轮驱动,促进教师发展。几年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年度达成率达95%以上。

为做好教师发展工作,学校专门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统领全校教师发展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将教科室、教务处、德育处等职能部门纳入管理网络中,确定了教师研训培养、师范生实践指导、区域培训等一系列可操作的研修举措,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发展工作的行稳致远。

2.健全组织细管理,打造灵动课堂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水善施教化,充满生命的灵光,蕴含心灵的敞亮。基于此,“灵动课堂”应运而生,让课堂如水一般鲜活、生动又富有创造性。我们又进一步融入淮阴区“探学课堂”“淮安市5G融学课堂”的重要理念,将灵动课堂打造为灵活、灵动、灵性的智慧课堂,动脑、动口、动手、动情、动心的多元互动课堂。

为了让青年教师能尽快站稳课堂,我们十分注重校本研训,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研训内容,设置了以“大湖帆影”为主题的教师研训课程体系。该体系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校本特色,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了“二上二议四评”的“224”研训模式,提出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三至五年优秀的培养目标。

我校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授予“江苏省乡村教育工作站实践基地”。淮阴师范学院也定期选派学生到我校进行实践活动。作为淮阴区首批名校长、名师实验基地,中央教科院的领导专家多次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3.尊师敬德扬正气,注重榜样激励

我们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师德师风建设方案,多措并举,全面发力,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有偿家教、体罚、变相体罚等现象在各类评优考核中予以一票否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最美教干”“最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学示范岗”等评选活动,开展“我和我身边的人”“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等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催生教师们的群体性教育情怀。

我校连续三年获得了“江苏省文明校园”“淮安市师德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徐贻波、沈阳、王启刚、焦艳明等老师先后获得“淮阴好人”荣誉称号。在高尚师德的感召下,一批专业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沈阳、徐贻波、吴久龙等教师成为淮安市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共20多人。

依靠名师引领,我们构建了“名师—工作室—备课组—教研组—教师个人”的研训框架。各个团队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抱团发展,裹挟前行。目前,我校拥有省级课题2个、市级立项课题4个、区级课题12个,基本上实现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有项目的研究局面。

4.区域合作共进步,依托名校资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水亦可行舟。为进一步深化内涵发展,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我们先后与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淮安市北京路小学、南通市实验小学、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结盟,互派教学骨干、教师定期跟岗学习。我们邀请四校专家到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定期参加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的“教师发展论坛”“班主任工作沙龙”活动。江苏省知名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芮火柴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我校还分别主办了“四校联动展智慧,校际交流促成长——南通、淮安四校教学研讨交流会”“银川教育代表团观摩韩桥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淮安市中青年优秀校(园)长培育工程‘导师进校园活动”“幸福教育乡村行——特级教师走进韩桥小学”“淮阴区精细化管理现场会”等大型活动。我校还是河海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区域合作共建活动多次被新闻媒体专题报道。

三、“关怀”行动成就教师团队幸福成长

优秀的学校都具有厚重的人文关怀。关怀也是一种文化,是校园文化形成的源泉,是校园文化得以发扬的动力,是校园文化保持生机的关键。

1.政治关怀

我们在政治上高度信任教师,关心教师在政治方面的成长与进步,积极引导优秀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

2.思想关怀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我的身边人”“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等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催生教师的群体性教育情怀。激励、鼓舞团队成员时刻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引导广大教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

3.工作关怀

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让更多教师获得参与教学研讨、进修培训、竞赛活动的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搭建互动平台,提供展示舞台,促进共同成长。

4.生活关怀

学校坚持教师生日送上祝福语、生病探望、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亲情与关怀。

四、制度建设保驾教师团队健康成长

学校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1.以人为本

制度主要是和人打交道,因此所有的规则制定都要体现以人为本。做到在规范人和教育人的同时,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激励人、解放人。

2.开放民主

我们学校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全校师生的参与意识,做好组织引导工作。通过教代会、学生座谈会等形式,让全校师生充分酝酿、积极讨论,制定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制度。

3.自主管理

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均由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评比,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4.科学考评

学校实行目标管理制度,分类考核、科学评价。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使付出和收获成正比。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批批优秀教师快速成长,形成良好的发展梯队。吴中明、沈阳、吴久龙、何好、陈敏、王启刚等老师分别在市级以上研修活动中开设示范课或讲座,受到广泛好評。沈阳、吴久龙、王启刚分别是江苏省郑小琴、李丽网络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王启刚、吴久龙、陈敏等三位老师入选淮安市“三航”教师代表。王启刚老师作为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带领学员开展20余次研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苏派书法名校联盟学校”“江苏省乡村教育工作站实践基地”“‘美丽中国,美丽心灵师生心灵成长公益项目学校”“全国‘挑战性学习研究联盟学校”“淮安市乡村少年宫协同发展联盟试点学校”“淮安市数字化校园”等荣誉称号。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有利政策,我们身为乡村教育人,将积极构建“教育振兴共同体”,加快教师团队建设,为培养“四有好教师”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潘杰.“以水为师”——萌生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中)[J].江苏水利,2005(08).

[2]金宏素.谈打造教师团队精神在加强学校管理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0(28).

吴中明   江苏省淮安市韩桥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团队学校文化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MS—EEPO(有效教育)教师团队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研究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三元制”协同工作机制
论技能竞赛对会计教师团队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