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救赎—论布里奥妮在《赎罪》中的成长

2023-05-30 16:05:56阮晓静
秦智 2023年3期
关键词:成长小说赎罪

[摘要]成长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来已久,而成长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仍然是当代文学关注的焦点。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故事:从经历“成长之痛”到成年后的“顿悟”和“反省”,布里奥妮完成了自我救赎的成长之旅。《赎罪》符合成长小说的多个特点,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关键词]成长小说;《赎罪》;布里奥妮

引言

成长小说作为一种体裁起源于德国,不同的批评家们给出了自己对成长小说的理解,其中比较受到评论界认可的是莫迪凯·马库斯,他给出如是定义:“一个成长故事展示了它的年轻主人公经历了对世界或自己的认识的重大变化,或性格的变化,或两者都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必须指向或引导他走向成人世界。”[1]芮渝萍教授指出:“成长故事的主题是叙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它讲述了人物成长的经历,反映了人物心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2]

一、成长小说

全面审视典型的、被普遍认可的成长小说,可以发现都具有一些重要特征,首先,故事的情节必须是关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发展,小说的核心部分包括成长过程的叙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性格的变化;其次,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纯真→诱惑→逃避→磨难→困惑→顿悟→失去纯真→认识生活和自我发现;[3]再次,在主人公方面,他们通常是13到20岁左右的青少年,多讲述的是一个或多个年轻人的故事,关注主人公的成长,主人公的性格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最后,以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惑和磨难的成长结束,他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生活、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赎罪》讲述的是布里奥妮的成长历程,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故事,因为它符合前面讨论的成长小说的特点。小说始于13岁爱写作的布里奥妮,77岁成功完成了自己的赎罪,用她的一生来弥补她对姐姐塞西莉亚和罗比所做的错事;从懵懂的、无知的、略有嫉妒心的少女,进入残酷的、复杂的成人世界,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经历了心理成长和认识自我,通过写作实现自我救赎。

二、困惑—成长之痛

“成长之痛”是成长小说的典型特征,主人公经历着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对立、拒绝与接受的矛盾心理,从童年到成年、从天堂到现实的世界,他们经历着成长的痛苦,感到失落、迷茫和不知所措。

13岁的布里奥尼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她自认为自己有思想,想要独立,又爱幻想,这个时候的她对于成人的世界认知是模糊的。她任凭自己的猜测和幻想,外加上连她自己都不清楚的嫉妒之心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指证将姐姐塞西莉亚和罗比送进了监狱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作者麦克尤恩运用娴熟的叙事技巧,让读者切身地体验布里奥妮是如何看待成人世界的,他先是用第三人称叙事客观地描述和展示了塞西莉亚和罗比的关系:两人互生情愫,爱慕对方,但是迫于等级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两人都无法大方承认并且相互折磨。因此出现了喷泉旁边的那一幕,但是这一幕在布里奥妮看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她认为塞西莉亚被罗比施了魔力,被勒索又或是被敲诈;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进入了她还一无所知的、只属于成年人的行为和仪式中去,并得出结论:“这不是童话故事,这是真实的、成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青蛙不跟公主说话。”[4]

布里奥妮本来是可以向姐姐把事情问清楚的,但是她没有,她沉浸在那种独自追寻的兴奋中,并且混入自己的想象。因为一封装错了的信,她就认定罗比是个色情狂。再后来在图书馆里看到塞西莉亚和罗比的亲密举动,更是坚定了她的这一信念,她没有想过他们两人是两情相悦,完全沉浸在自己对成人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中。一系列事件使布里奥妮陷入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的两难境地,这种自以为是的性格,使她就凭一个看到的背影就断定是罗比强奸了表姐塞西莉亚,而因此毁掉了几个人的人生。

正是因为布里奥妮对于成人世界的无知和对写作的痴迷,使她经历着常人无法感受的“成长之痛”,而她也踏上了漫长的赎罪之路,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心灵成长过程:从一个用幻想和嫉妒戕害亲人的无知少女,到洗心革面虔诚忏悔的年轻小说家,布里奥妮仿佛经历着一次惨痛的“成人过界仪式”。

三、逃离—引路人缺失

为什么布里奥妮会遭受这样的“成长之痛”?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她对成人世界的困惑,一个是在她的成长旅程中缺少一个合适的引路人,另一个是她对写作的渴望。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成长应该伴随着生活中引路人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通过向引路人学习,青少年可以逐渐建立个人身份,选择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然而,在《赎罪》中,并没有可见的指南告诉布里奥妮成人世界是什么样的,以及她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从表面上看,她似乎有一个为布里奥妮的文学才华感到骄傲的母亲,一个像母亲一样关心布里奥妮的姐姐,一个似乎非常爱她的哥哥,还有一个努力工作养家的父亲,看起来家庭很幸福;但事实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好像忙着关心自己的事情,没人关注她的内心世界,并指引她如何认识成人世界。

布里奥妮的父亲杰克本人从未出现在小说中,读者只是从妻子和孩子们

的印象中了解他,他似乎工作太忙了,以至于即使在重要的日子里也很少在家;偶尔夏天的周末待在家里,他也显得冷漠和孤立。“当她父亲在家时……他什么也不安排,也不在家里替别人操心,也很少告诉别人该做什么—事实上,他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图书馆里。”[4]母亲艾米丽用偏头痛作为缺席孩子们生活的借口,还喜欢想象偏头痛给孩子们带来的困难。姐姐塞西莉亚当时对罗比和她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再加上對自己未来的不确定,使她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她的妹妹。哥哥里昂表现得更是冷漠自私,他住在远离家的镇上,在银行当职员,过着自己的生活,对布里奥妮为他回家而专门准备的戏剧一点不关心。

显然,没有一个家庭成员注意到布里奥妮正在成长,并告诉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此,天真却自恋自大的布里奥妮选择在孤独中追寻真理,不管这条路是对是错,她都得自己去寻找真相。由于在生活中缺乏引路人,她喜欢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并陶醉于她作为作家成功的前景。她擅长想象和写作,对写作的热情是她性格的关键,也是情节发展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她牺牲了罗比,以满足她对一个令人满意的叙述的渴望,使他成为强奸犯,而不考虑这会对他和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逃离是成长小说中所有主人公的重要阶段。主角逃离了父母、监护人,他们逃避是因为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环境。他们逃离社会,通常不是为了生计,而是试图逃离精神的虚无或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喜欢在外面的世界里漫游,在那里他们是陌生的;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在那里实现梦想。

布里奥妮与家庭决裂整是为了逃避责任。她面临的问题是,即使她在18岁时意识到这一点,她也没有勇气说出真相。她宁愿在病房里当护士也不愿上大学,想通过卑微而辛苦的工作来释放自己的愧疚,这样可以让她的内心得到平静。她从未回过家,几乎与一切隔绝:家人、亲戚、朋友。当“其他女孩自豪地写下她们充满爱的严格的工作和学习日程,以震惊她们慈爱的父母时”,布里奥妮“只传达了她没有生病,没有不快乐,不需要零花钱”。[5]在某种程度上,病房是布里奥妮的避难所,她试图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与过去分离,并试图建立自我建构。布里奥妮寻求新的身份是她成长仪式的开始。

四、顿悟—自我救赎

“顿悟”一词在文学中,指的是故事中某件事突然变得清晰的时刻,通常是主人公在探索的过程中,突然获得对人、社会等的一种真理性认识,从而产生豁然开朗的效果。[6]在成长小说中,顿悟对主人公的成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赎罪》的核心是布里奥妮赎罪的过程以及她复杂的精神发展,这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顿悟或觉醒。对于布里奥妮来说,写作的旅程是一个道德成长和觉醒的过程,在《赎罪》的第三部分,她第一次在成人世界中经历了人生,这是她转变的一个重要机会,体现了她从天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在这一部分,她经历了各种磨难,目睹了从未见过的人和事,为了自我惩罚,她选择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距离,选择孤独地成长。

作为护士,布里奥妮突然陷入了可怕的痛苦和伤害的地狱般的噩梦。对于布里奥妮来说,她在病房里的所见所闻是她的苦难和折磨,一方面,她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另一方面,她意识到错误指责的严重影响。她感到更加懊悔,因为罗比由于她的指责而参加了战争,他可能会和病房里的士兵一样遭受同样的痛苦。这个时候的布里奥妮有了自己的道德认知和社会认知,她想通过这种秘密的自我折磨的方式来惩罚自己;她还获得了自我认知,这表现在她的写作和自我反思中。

尽管做护士使布里奥妮身体疲惫,但是她心理上却无法释怀,于是她为自己找到了另外一个出口,那就是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她有反思的余地,编辑的来信使她反思自己的写作和生活。她清醒地认识到,她写作的不完美正是自己人格不完美的表現;她的故事缺乏主见,表明她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布里奥妮开始了她的写作赎罪之旅,尽管她知道写作是没有用的,但仍坚持要写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读者对布里奥妮表示原谅,因为她最终成熟了,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有情人也终成眷属;从她的叙述中,读者可以看到她的内心由无知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以及她为成长所付出的代价。

五、结语

麦克尤恩用精彩、细腻的文笔,描写了布里奥妮从一个13岁的无知少女到一名成熟稳重的77岁高龄女作家的成长故事;从犯错到赎罪,布里奥妮进行了华丽的转身,实现了自我救赎。麦克尤恩运用娴熟的叙事技巧,通过细致的描写,探寻主人公的成长困境并为其找到出路,并在写作中不断反思;小说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同时也为读者如何解决成长难题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Marcus, Modecai.“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The Young Man in American Literature:The Initiation Theme[M].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1969.

[2]芮渝萍.英国小说中的成长主题[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2):27-31.

[3]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英)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2,156,356.

[5]孙胜忠.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2(00):263-277.

[6]徐秀明,葛红兵.成长小说的西方渊源与中国衍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82-93.

基金项目:2022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名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隐性学习路径探索”(项目编号:W202217)。

作者简介:阮晓静(1980.5-),女,汉族,四川简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成长小说赎罪
例谈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修辞译法的影响
文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9:33:47
跨媒介的叙事艺术:《赎罪》的电影改编研究
论《赎罪》的误读叙事
出版广角(2016年8期)2016-08-11 22:07:00
《女勇士》中鬼的意象分析
浅谈儿童文学的本质
皮尔?托马斯和《卑劣街区》
论小说《赎罪》中的陌生化技巧
女性成长的叙写
《洛丽塔》与《赎罪》的救赎之路
家庭视阈下《赎罪》中的姐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