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政教育会议上重点提到,高等院校的立身之本在于育人为本,要始终将育人为本作为工作重心来抓,要将思政教育工作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效衔接。因此,在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需要立足课程思政视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予以改革,在提升课程教学实效的同时,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美育实效,借助思政元素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
1.塑造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
公共美术鉴赏课程不但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技巧、表现方式形成直观感受,而且能让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理性分析与亲身体悟,进而从中得到熏陶,提升思政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比如,油画《拾穗者》是由法国画家米勒创作的,呈现出秋收后,三位农妇以不同的姿态正在弯腰拾捡散落在地里的麦穗的画面。透过该作品,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画面背后隐藏的含义,当时农民的贫穷和地主的丰收形成鲜明的对比,主要通过人物动作细节、环境细节等表现出来,进而歌颂了劳动者的勤劳美德。
2.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要义,公共美术鉴赏课程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融入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吸引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结合实际情况,当前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目标更加看重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等,甚至会为了帮助学生完成选修学分而设置该公共选修课程,所以在教学中会倾向于向学生介绍中外美术简史当中的美术作品。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美育具体指向缺乏的情况,从这一视角看,是对公共美术鉴赏课程的课程思政、美育功能的忽视。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课程思政为指导,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对美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民族文化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
2.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立足课程思政视域,会发现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内容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思政内容。当前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对所用教科书内容的直接讲授。然而依据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宏观意义层面的教材指的是教学教材,并不单单指课程教学所用的教科书。在当前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中,教材的概念基本框定为教科书,导致教学内容十分局限,甚至成为“浓缩版”的中外美术简史,内容基本是美术基础知识。不难看出,这样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所以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极力避免“读教科书”的现象,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习惯,引入更多与课程思政、美育有密切关联的教学内容,并且从课程教学内容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充实。
3.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高校中学习公共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美术基础,所以对于部分教学内容如“气韵”“笔墨”“冷抽象”等专业名词的理解比较模糊,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于“移情”“共鸣”等情感体验也非常陌生,再加上许多高校对公共课的不重视,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学生感到厌倦,也为思政教育的渗透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依据美术史的时间轴,对其中出现的美术门类予以概述,然后简单地赏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美术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基本上不会触及课程思政的内容,甚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并未徹底摆脱传统理论性课程的教学局限,与课程改革正轨相偏离。
1.课程教学目标改革,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文件中明确规定:“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所以,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目标需要有所改革,具体来讲可设定为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学生在公共美术鉴赏的教学活动中收获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感染,进而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第二,通过赏析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对中外美术作品中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与教学活动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美术作品,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第三,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借助中国传统美学、图像学等知识,对美术作品中的点、线、面、结构以及内涵等展开深入解析,让学生对美的发现力、感受力及其鉴赏力有所提高,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高校开设公共美术鉴赏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且尊重多元文化,提升自身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全方位提高综合素养,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挖掘课程资源。
第一,挖掘传统美学资源,树立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统美学思想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本民族文化、精神、气节、思维的实质彰显,通过美术作品能够审视到古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在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中,对传统美学思想等知识的当代内涵与启示进行解读,实现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的提升,实现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助力学生人格发展与综合素养提升。比如,《双桧平远图》描绘的形态苍老但挺拔矫健的两株桧树,表现出了画家不为世俗而丢失气节的高贵品质。《渔庄秋霁图》中,近景处用清新的笔法描绘了几株飘零秋叶的树木,中景则是空灵的湖面,远景是连绵的山峦,呈现出一种清幽、寂寥的审美空间,启示人们要勇于挣脱物欲和功名束缚,找回人性的本真价值。
第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诞生于革命年代,包括革命遗址、革命遗物以及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在战争期间,许多艺术家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百姓疾苦和革命事迹,这些作品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均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比如,《人类的痛苦》用画笔再现了段祺瑞政府枪杀北京青年学生的惨案,整幅画的主色调为灰色,许多裸身青年男女,表情惊恐且痛苦,用以突显出反动派政府的凶残和学生的无助。现在的学生透过这幅画可以体味那段黑暗岁月,有效激发爱国热情。
第三,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所谓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指的是在特定地域内的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行为活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的某种具有特别意义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文精神等。地方特色文化同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不仅是专业美术人才的培育基地,而且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而且能强化学生的地域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3.教学方式改革采用情境体验教学法
课程思政理念的推行,意味着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式要有所革新,才能契合课程教学变化实情。在众多教学方式中,情境体验教学法效果最佳,主要是通过引入或创设生动场景(可采取实物展示、音乐渲染、表演体会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某种情绪,进而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精神内涵形成深刻理解。
第一,利用问题创设情境。以问题展开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性问题,让学生产生一种“明晰目的,但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困境,进而从主观层面积极探索。具体来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在上课前将课件在微信群里分发给学生,然后结合本节课内容设计3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了解问题的前提下进行预习,强化学习动机,让学生了解课堂提问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课堂上还可通过分组讨论、多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基于问题创设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处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创设历史文化情境。在对美术作品鉴赏前,让学生对该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创作者的生平、个性等充分了解,从而创设出历史文化情境。比如,在鉴赏《开国大典》这幅美术作品时,教师可选用多媒体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引导学生走进这段历史,隨后讲解该美术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此外,还可结合音乐、舞蹈等学科从多维度呈现该美术作品的内涵,让审美对象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让学生切实了解美术作品的思政内涵。
第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公共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借助视频呈现美术作品属于最常用方式之一,与美术作品形象性、审美性的特点十分吻合。此外,教师还可用音乐、视频等元素与美术作品相结合,实现情景教学,活跃课程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鉴赏魏晋时期顾恺之《洛神赋图》时,可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仙才叹》。在凄美的背景音乐渲染下,学生闭眼感受,仿佛置身于洛河之畔,望着洛神依依不舍远去的背影,置身于音乐之中,感受人神相恋的绝美爱情,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家庭观。
第四,综合利用第一和第二课堂。选择合适时间,带领学生到美术馆、历史纪念馆、革命博物馆等具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亲身感受美术作品的感人内涵。教师也可利用各种公益性场馆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基金项目: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名称:《美术鉴赏》,序号:28。
作者简介:王侨飞,女,汉族,河南焦作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学、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