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乐 尹钊
在汉代,徐州这片土地上民风淳朴,尤其注重农业,《史记·货殖列传》曾经记载:“徐州属宋、鲁分野。鲁地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故其民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恶衣食,以致畜藏。”可见,汉代徐州地区的人们得益于休养生息的政策,可以在安定的环境中务农。
汉代政策的明智与农业经济的发展使统治阶级的奢侈挥霍之风渐起,形成了崇功好名的攀比之心。在墓葬方面,人们厚葬尚饰,用美丽的汉画像石加以装饰。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不仅数目繁多,而且画面精致,题材广泛,有游射田猎、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六博对弈、神仙人物、祥禽瑞兽及历史故事等。汉代人的生活几乎都在画像石上出现过,可谓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农业生产劳动作为汉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也在画像石中出现,如农耕纺织、渔猎采集、庖厨酿造和收获加工等。
自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农耕技术由于生产工具的先进而得以推广。到了汉代,人们在农耕方面可谓得心应手,这使汉代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活上的幸福感。在厚重的石板上,汉代徐州人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仅将农耕这一生产活动与高高在上的神人联系在一起,更将平日里劳作的场景注入艺术创作中,在一块块厚重的石板上刻画了不朽的传世佳作。
如图1,神农画像石出土于江苏省铜山苗山汉墓。拓片上刻的是农业始祖—炎帝神农氏,他头戴帝王斜顶进贤冠,一手执耒耜,另一手牵一凤凰。相传正是神农氏发明了农具,使农业得以发展;他还发明了陶器和炊具,让部落的人们能够吃上熟食。在神农氏的右侧是一轮圆月,月亮中又刻出玉兔与蟾蜍,在他的下方刻带翼的衔草药兽,暗示神农氏尝百草、传授人们用草药治病的故事。
自从农业兴起,土地便成为农民生活的靠山,汉代的徐州百姓通过耕种满足衣食之需。或许是在遍野农桑时辛勤地耕种,或许是鸡窥筛米时兴奋地舂米,又或许是在享用餐饭时欣慰地微笑,朴实的汉代人会顺着一粒粒晶莹的稻米回想起教民耕种的祖先。自食其力的田耕生活从神农氏指尖流淌出,润泽了后世的子子孙孙。于是,汉代人对战胜自然力量的向往、对神农的感谢之情满溢而出,用浪漫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改造石块,刻画出此块神农画像石。
在农耕生活中,除了有对神人的幻想,也有对现实生活中劳动的追忆。汉代徐州人的农耕在劳动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如图2牛耕图,出土于睢宁县双沟镇。这幅牛耕图共分为三层:最上层的奇幻画面是神仙生活的地方,仙人骑鹿在前,后面紧跟着鹿车和一些珍奇的异兽,营造一种缥缈自由的氛围。中间的一层刻画了现实生活,将主宾相迎的活动通过静态的图画记录下来。画面上,一人下马,躬身拜谒二人。受拜谒的人手持羽扇,身后有一群侍从及持节者。这一层各个人物的比例、大小各不相同,主人、客人和仆人的身份地位可以通過这种细节反映出来,可见汉代艺术家的巧思与当时等级制的严格。最下面的那一层就是农耕画面,人们在田间劳作,农夫左手持鞭,右手扶犁,犁上设犁箭以调节深浅,可见汉代农业工具的先进。旁边小小的人物身形似儿童,提着篮子,随后撒播种子。二牛拉犁,奋力向前犁地,田间有粗壮的禾苗。旁边有人躬身低头松土,远处有人箪食壶浆,为他们送饭。画面中的牛车堆满了肥料,小狗惬意地卧地。整个画面动静相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汉代农业生产及农家辛勤劳作的情景。
从这块汉画像石中,我们可以发现汉代人农耕工具先进,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使效率大大提高。且牛与铁农具在画面中占的比例较大,因为牛耕与铁农具在两汉时期代表财富,画像石上的牛耕与农夫其实是一种炫耀形式。从整体来看,大片的土地、健康的耕牛、众多工作者和分工明确的生产方式,家底一般的家庭不会有这种丰厚的资源。结合最上层与中间层的画面来看,这块画像石应该是汉代徐州田庄主在炫耀经济实力:有仙人在他们死后引路,生前高朋满座,也有家财万贯。这种农庄经济再现了汉代徐州农民与田庄主的尊卑等级。在田庄经济中,田庄农民为农庄主生产,获取一定的报酬与生存之地,生活变得相对稳定,阶级矛盾逐渐缓和。这为汉代的社会生产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助推作用。
男子农耕,女子纺织,这种传统的分工在我国延续千年。纺织是我国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武帝出巡一次赏丝帛百余万匹。在徐州地区出土过许多与纺织主题相关的画像石,可见汉代徐州纺织劳作的兴盛。
如图3纺织画像石,为江苏省沛县留城收集。画像石最左边刻画一台织机,织机部件完备。一女子坐在机上织布,中间一人怀抱婴儿,将孩子递给织女。右方一女子用纺车纺线,上面悬挂着络丝的用具。这是妇女纺织的场面,人们各司其职,一起劳动。“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汉代女子通过家庭纺织创造财富,纺织出来的布帛除自给自足之外,也可以放在集市上售卖补贴家用。
如图4纺织画像石,为江苏省邳州收集。画面左侧刻一架脚踏板斜织机,一女子正在勤勤恳恳地编织布帛。几轴纺线悬在她头顶。右边有一女子络线。下方的女子坐在绕纱器旁劳作。这块画像石中的斜织机、织机架、纺线挂绳和绕纱器刻画得都很精细,但织布机的样式并不复杂,而是选择刻画简单的原始织机。其实还有很多先进的织布机,如平卧式织机,但在石头上很难表现织布机复杂的结构。
如图5纺纱织布画像石,为江苏省铜山青山泉收集。该画像由上下两幅画面组成,上面一层刻画的是纺织图,织布机前的妇女转过身来,稍稍前倾要抱住孩子。中间的女子将孩子递过去。右面梁上悬挂四轴纺线,纺线下二人交谈,同时不忘手中的活计。整幅画面显得忙忙碌碌,分工明确,刻画出汉代编织女工的工作图景,生活气氛浓郁。下层刻画一座建筑,屋檐下二人在榻上相对而坐,悠闲交谈。刚卸的车马在屋外,骏马健美,车子古朴大气。整体来看,这展现了汉代徐州地区王公贵族和地主富商自营的纺织业生产日常,《汉书·张汤传》中就有相关记载:“张安世……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所以,画像石中所反映的这种画面多是为了炫耀自己生前的财富。
如图6,江苏省铜山洪楼汉墓出土,表现了地主庄园生活的一部分。最上面是主人迎接众宾客的场景,下层右侧是墓主人及其家人正坐在殿堂上观赏杂耍。左侧一位女子在脚踏提综斜织机前劳作,边纺织边转身与同伴交流。待纺的丝一端系在纺车的铤子上,纺线的人一只手摇着纺,另一只手握住丝。丝一端穿过檐下横杆,下垂后成两段。纺车右方坐着一位络纱女,面前放“络笃”,是由短箸搭成的,呈三角形的支架。丝的一端缠绕在箸上,上端穿过檐下的横杆,女子握住丝线。这种操作可能就是调丝。
这幅画像内容,显示东汉时期的家庭纺织劳动,她们配合默契,分工协作,且将劳动器具的具体形制刻画得很详细,为纺织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渔猎采集是人们农业生活的重心。但随着农业的兴盛,渔猎采集逐渐退居其次,不再是主要劳动。虽然渔猎采集在古人们的劳动中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但它发展出了谋生手段之外的内涵,为统治阶级的娱乐提供田猎活动。在徐州的汉画像石中,有关渔猎采集主题的不如农耕主题的多;四川、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区出土的渔猎采集类画像石比徐州的多。徐州的地理环境影响了汉代人的农业生活,又间接影响了汉画像石的创作内容。
如图7捕鱼画像石出土于江苏省睢宁县朱集镇。该画像石表现了滔滔江河上车马过桥和桥下渔人欢快捕鱼的场面。桥上为两坡式,桥身耸起,桥上车马络绎不绝,马踏石桥飞奔而过。桥下刻了四位渔人,他们共撑着小舟在桥下捕鱼。左边的渔人直立在船头,撒开渔网捕鱼,鱼鹰在船尾探头探脑。右边的船满载着鱼,渔人欢快地撑船渡河。中间的船头上有一只鱼鹰机警地立起身子,船上的人有的抓着鱼,有的手舞足蹈。
此画像石十分有趣,不仅石头的拱形轮廓符合画面中桥的形状,各个捕鱼人也神态各异,画面生动逼真,表现了“船满江,鱼满舱”的景象,洋溢着一种丰收的喜悦气氛。可见汉代徐州劳动人民热爱生活、辛勤劳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且驾船、撒网、捕鱼、投叉等动作,不但直观地体现了古代原始渔猎工具的种类,也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从事渔猎采集活动的生产情况。
“五谷丰登,六畜興旺”的农业发展状况为汉代饮食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正如《管子·牧民》记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徐州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因此这里的民风也就特别淳厚。就连刘邦也在衣锦还乡时大摆宴席,与沛地的父老子弟纵酒高歌,欢聚十余日。汉墓中存有许多庖厨的画像石,不仅是统治阶级纸醉金迷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反映。我们可以从这类画像石中看到汉代不同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和乡风民俗。
如图8所示,庖厨画像石出土于江苏省铜山苗山汉墓。画像石的左上部为庖厨场面:厨房内梁上挂满了肉类,一位女子在灶前炊煮。室外饲马槽边拴一马,男子为马匹梳理鬃毛。左下角的女子在水井边汲水,准备做饭;男子在女子右边磨刀霍霍,抓住羊角,准备宰杀。这块画像石能够恰如其分地体现这些人物的动作特征和表情动态。
从画面中可知,汉代徐州农耕业发达,人们能够吃上谷物烹煮的饭;并且从事渔猎采集的劳动,能吃上鱼肉;甚至发展了养殖业,饲养了马与羊等动物。虽然这幅汉画像石图像的雕刻略显粗糙,但拥挤忙碌的画面可以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热情、喜悦与富足的生活状态。汉乐府中“努力加餐饭”的质朴歌谣就从这种生活中诞生,将汉代人最朴素的愿望久久传唱。
由此可见,画像石保存了汉代徐州百姓丰富而生动的农业活动场景,或躬耕田垄、或低头纺织、或渔猎采集、或庖厨劳作,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呈现两千多年前的烟火气,让后人真切地感受到祖辈曾在同一片土地上热火朝天地生活过。那些劳动画面虽然不是画像石最重要的主题,但无疑有着不可遮掩的光芒,对两汉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苌乐,女,江苏宿迁人,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尹钊,男,山东临沂人,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徐州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徐州玉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州民俗研究会理事,徐州市首批文物专家库成员。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树勋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获得徐州市和校级教科研奖励20多项,被评为江苏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主持中国高教学会、江苏省教育厅科研项目6项,先后担任江苏省特色专业主持人,江苏省优秀课程主持人,江苏省精品教材主持人,在报刊发表收藏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其中包括《古代艺术品收藏与鉴赏》《收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