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昀 熊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以其博大精深、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闻名于世。在五千年的长河里,中华文明不断地积淀,产生并流传了诸如节日、建筑、文化、戏剧、文学等无数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学占据重要位置。所谓传统文学,即中国古典文学,是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文学。它数量巨大、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涉域广泛、影响深远,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载体,是民族精神的鲜活传承。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代表,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且具有特殊的教育功用。作为正统的儒学经典,《论语》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是治国要领,更渗透到每个华人的精神血脉中,成为华夏儿女待人处事的重要准绳。但是,《论语》在大学非中文专业中并未得到应有的课程地位,其对教育的作用已然式微。即使有相关课程,往往教法老套,不能体现“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不能激发《论语》的内在生命力。所以,充分认识《论语》教学的重要性,创新《论语》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非中文专业开设《论语》导读选修课十分必要,是将传统文学与现代教育连通的一条有效途径。
首先,文字晦涩难懂,十分简约,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语录体著作,其特点之一就是文字简明精炼、内容简略扼要、思想丰富深刻。如下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篇》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乡党篇》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乡党篇》
《为政篇》这段记录孔子言论的文字,至于孔子在何处所说、向何人述说,这些与内容有密切关系的信息均无交代,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读者在学习时因难以理解文字,而无法了解作品内容,最终无法理解作品的思想。而《乡党篇》连述说者也未交代,其内容更是极其简略。读者无上下文可参考来理解文中突兀的“齐”“布”等字,孤立的词语“东首”“拖绅”等词为何意,更难以通过这些极其晦涩的文字触摸到文章深邃的思想,这打击了读者阅读《论语》的积极性。
其次,古代语法与现代语法有巨大的差异,存在理解的困难。如下面文本例子: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公冶长篇》
《为政篇》中“是知也”中的“知”为“智”的通假字。如果读者不知“知”字为通假字,则会以现代汉语“知道”的意思加以解释,从而造成对句意错误的理解。又如上文《公冶长篇》中的“诸”字,在古代汉语中是合音词“之于”。如果读者不知“诸”字有合音词的用法,会以现代汉语“许多”的意思加以解释,从而造成句意混乱。古代汉语还有“一词多义”的用法,如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方”为纵横、方圆之意,但在“可使有勇,且知方”中,“方”是道(指是非准则)之意。除此外,古代汉语还有词性活用的用法,如“端章甫”中“章”与“甫”本是名词“礼服”和“礼帽”之意,但在文中活用为动词为“穿礼服”和“戴礼帽”之意。古代汉语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其与现代汉语迥然不同的特殊句式。如: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先进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篇中的“不吾知也”“则何以哉”是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应解释为“不了解我”和“那么可以用来干什么(那么打算做什么)”。但读者如果没有相关的古代语言基础,则会产生“不我知道”这样的错误翻译。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非常多,“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被动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和“省略句”(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行以告《论语·微子》)等。在这些特殊句式中,省略句最常見,古汉语的省略主要表现为句子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读者面对这些省略得很干净的句子往往不知所云。因此,古代汉语规则阻碍了读者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积极性。
再者,《论语》是距今两千多年前先秦时代的著作,它有着与现代文学截然不同的时代特点,历史情境也有巨大差异。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篇》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乡党篇》
《阳货篇》中的“诗”是指《诗经》。先秦时期“诗”专指《诗经》。如果读者不了解这一常识,就会将“诗”的含义范围扩大,认为是一切的诗歌,从而对原文产生错误解读。在《乡党篇》中,读者如果用现代思维去分析原文,会无法理解孔子被赠予了“车马”却不表示感谢,对送他“祭祀用肉”却隆重拜谢的行为。读者会以现代思维认为,孔子时代“车马”不如“祭肉”珍贵,认为孔子崇尚礼,所以看重“祭肉”。但实际上在当时社会,“车马”是昂贵的财物,“祭肉”反而是普通之物。孔子之所以会有如此行为,恰是其儒家交友之道的体现。因此,读者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对理解作品内涵至关重要。
为解决《论语》的解读困难问题,教师导读不能只着眼讲述文章的具体内容,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向读者展示作品相关的情境,在情境教学中有效激发读者的兴趣。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
教师在导读设计中,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与孔子相关的影视作品(如歌剧《孔子》、电影《孔子》)。通过导读,一是使读者认识到孔子所在的时代,是诸侯吞并、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二是使读者了解到没落贵族出身的孔子,经历了幼年丧父、成年丧母、中年离偶、晚年丧子的悲痛人生;三是使读者认识到孔子在逆境中遭受磨难,在困境中接受苦难,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四是使读者认识到孔子的“礼乐”“仁义”思想和他的“世界大同”“社会和谐”的志向。最终让读者深刻体悟到:孔子,即使他的“仁义”教化思想被世人嘲笑—楚狂接舆,凤歌笑孔丘;即使他的“礼乐”治国之法被诸侯摒弃—周游列国十四年,无一国君重用;即使他千辛万苦颠沛于各国之间,遭受重重危机—困于匡城,厄于陈蔡,这些均不能改变他“复兴礼乐”的伟大决心。
其次,适时在户外开展情景教学。对于《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教师可以在户外进行。可使读者在轻松、趣味的氛围中,真切感知孔子门下四人的性格:子路坦诚有抱负,却鲁莽轻率;曾晳知礼懂乐,高雅洒脱;冉有谨慎谦虚,语言得体有分寸;公西华谦虚有礼,善于辞令。这些人物都鲜活地展现了孔门的风貌,也是孔子形象的侧面烘托与展现。这一户外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回到2000多年前的场景,更深切地体悟到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孔子教育的智慧。
孔子的形象与志向在文中隐藏在“子对其下门人”的观点的评价中。因而要解开这个隐藏意象,须展开“化繁为简”的导读。导读应围绕核心内容解读方能“呈现精华”。还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如何理解孔子的真实思想呢?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解读核心句“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同”。导读将围绕此句,探究孔子为何“喟然”与“叹”。这是孔子的关键形象,通过分析孔子这一关键形象,解读本文的思想内容。孔子为何喟然?须分析曾晳的言论,有关曾晳的回答如下: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与前三者明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曾晳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并未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孔子恰被这幅画面所触动,因而分析这幅画面的内容,探究其内涵很关键。从内容上看,曾晳描绘的是一群少年,在晚春时节在河水中沐浴、祭台上起舞,然后唱着歌回家。这是一幅由一系列美好意象組成的画面,这幅画中有最美好的季节—深春,有最美好的年纪—少年,有最美好的状态—在水中嬉戏、在风中舞蹈、在行走中欢歌。曾点之言显然是用最好的意象来表达“太平盛世之缩影”。但这美好太平盛世之景显然引发了孔子的情绪,“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孔子向往太平盛世,和谐社会,一生都致力于以“仁义”治理国家,以“道德”规范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的思想理念不能被推广。这幅美好的景象,恰恰就是孔子心目中无比向往却无法实现的“礼乐和谐、大同美满”的理想之景。因而孔子会“喟然”,这是孔子对现实无奈之情的体现。而“吾与点同”也是孔子对自己的“礼乐治国之理想”的肯定之语。
综上所述,“导读”通过对孔子关键形象的分析,得出孔子真实志向,可以很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全文的精华思想。
《论语》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著作,但却是一部历久弥新的经典著作。导读《论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挖掘《论语》与时俱进、启迪创新的思想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导读《论语》须围绕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展开。因为《论语》的教育思想与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两者都要求“立德树人”。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指出: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论语》在立德树人上,是侧重从君子人格角度解读儒家立德树人理念的价值取向。君子具备“仁”“不愠”“忠”“信”“义”“好学”“乐学”“思”“志”等品格。《论语》开篇即阐述了孔子“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人人做君子。孔子也指出了君子的几个标准:善于学习、待人友善、品德高尚。新时代“立德树人”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育为先的、德智体美劳齐备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因而在“立德树人”上,《论语》教育理念与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那么,如何立德树人呢?应当创设思政课堂情境,多列举为祖国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或者从生活中的传统美德入手,为学生创设儒家思想与当下相联系的文化情境和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信念,自觉修炼美好品德,增强综合素质。
再如对“仁”的理解,教师可以从不同生活和文化情境带领学生理解“仁”含义的多样性。如理解“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问同学每天会反省什么,为何会反省?再结合孔子的“三省”突出“仁”是个人修养的要求和理想。又如理解“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的教学,可以以大家熟知的袁隆平作例子,让大家思考何为“仁”,显示出“仁”在社会层面的要求,人在实现自我价值时突出“仁爱”,同时也要以“仁爱”之心回报社会,将个人的“仁”与社会、国家的“仁”的理想结合,才是真正的热爱国家。
除此之外,《论语》提倡人要学“六艺”,要全面发展,这与新时代“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的思想完全一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以上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论语》的教育思想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有高度契合之处,《论语》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传统文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力量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探究《论语》导读的新方式,可以挖掘其与时俱进的新思想,释放其新鲜活力与价值。通过研究表明,传统文学经典作品只有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相结合,方能在当下焕发新的生命力,才能启迪读者,从而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宏伟教育目标。
(计昀系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师。熊耘系九江理工职业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