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
在人类历史上,生产的核心要素一直在变。
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以地为生,以人为力,土地和劳动力是核心的生产要素;
工业社会,金融迅猛发展,经济结构渐趋复杂,资本和技术后来居上;
第四次工业革命至今,互联网技术汹涌推进,各类数据指数化积累,并且在经济增长中越发重要。数字经济的呼声早已响彻各界。
只是,虽然数字已无所不在,也支撑了相当比例的GDP规模,成就了多家巨头企业,也为相当多的企业赋能。却仍然是一个个孤立的“池塘”,整体像一只血液不流通的“跛脚鸭”,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以騰讯控股、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股价,从10月底以来纷纷大幅反弹,一改此前持续约2年的低迷状态。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是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数据要素更进一步的新消息。
早在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确定为生产要素。次年4月,官方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明确将数据列为五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数据)之一。
此后1年多,国家也多次在各个场合强调数据要素的重要性。但归根到底,这些都是顶层思想,距离具体的方案还有不短的距离,因此并没有对互联网企业或软件企业产生短期的实质性利好。但在2022年,具体的政策逐一出台,且其中的要点之一是关键的数据流通,行业变化一触即发。
·1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到2025年初步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6月,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要求;
·10月,《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规则,统筹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进入12月,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同时,数据要素市场也迎来了好消息。
12月9日,财政部会计司发布关于征求《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暂行规定》”,下同)意见的函。
根据《暂行规定》,企业可将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内部使用的数据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在日常活动中持有、最终目的用于出售的数据资源确认为存货,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将数据资源相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也就是说,如果成行,企业所拥有或使用的数据将更加可视化地变为企业的资产。
天风证券认为,按照《暂行规定》要求,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要求的数据生产和购买成本,将先计入无形资产或存货,使用或出售后再结转为当期损益,减少当期数据生产成本,增厚企业利润。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进一步分解。
《2020-2021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将目前国内数据要素市场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流通、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和生态保障七大模块,覆盖了数据要素从产生到发生要素作用的全过程。
华西证券认为,数据应用是数据作为劳动工具,发挥带动作用的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赋能;其他六大模块则是将数据作为劳动对象,被挖掘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阶段。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数据要素可复制性强、迭代速度快、复用价值高。
老话讲:无商不活。对于数据要素来说,交易尤为重要。只有打通了数据要素的交易环节,才算真正将数据要素用好、用活,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庞大,对经济的贡献也会增加。
举个例子,当公众号不能交易的时候,每个人或者机构要想运营一个公众号,只能注册账号从0到1,再从1到N,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虽然会增加市场上公众号的数量,但却不利于提高人们对公众号的热情,而且公众号的市场成长会比较慢。
而当公众号交易放开之后,公众号的拥有者增加了一个变现渠道,运营的热情将获得提升。同时,新入局者可以不用经历从0到1的煎熬,直接购买账号从1到N。这样,不仅公众号的吸引力大幅增加,而且市场也更加精细化,会有人专注于从0到1,有人专注于从1到N,也产生了专门的公众号交易平台。
公众号交易又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和流量,这些公众号交易平台又可以因此提供公众号有关的增粉、商业变现、售课等其他服务,整个市场就此搞活。不仅如此,可交易之后,一些长时间没有得到维护的优质公众号资产将得以盘活,重新进入市场。
交易之前的关键一步,是价值评估。如果没有评估,一切交易都无从谈起。
《暂行规定》提出的数据资源入表就为数据资源的价值评估开了一个口子。一旦实行,各类企业将会积极对掌握的数据资源进行评估、入表。短期看,这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长期看,也会鼓励企业积累数据资产,整个数据要素市场从生产到应用都将因此活跃起来。
因为数据已经覆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受益者也是全方位的。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重点,数商就是一个方向。
根据《全国数商产业发展报告(2022)》的定义,数商是指以数据作为业务活动的主要对象的经济主体,是数据要素一次价值、流通价值和二次价值的发现者、价值实现的赋能者,是跨组织数据要素的联结者和服务提供者。数商企业共分为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商、数据资源集成商、数据加工服务商等15类。
由图可知,數商企业以IT、互联网、软件公司为主,还有部分行业的头部公司及中介机构。这样看似乎有些宽泛,结合当下的经济和市场状况,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类。
首先,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大型实业企业将显著受益,包括央企和民企集团。动辄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企业资产,意味着业务所涉及的数据极其庞大。而数字化转型本身是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进一步服务于生产和经营,提高效率。
当这些数据可以入表之后,将进一步增加这些企业的资产规模,降低负债率。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增厚利润。这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如此一来,央企的估值又怎能不提高呢?
其次就是为政府、金融及基建相关数字化业务提供服务的企业。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是关键。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认为,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人工智能等数字基建领域空间大,智慧城市或是数字经济首要的应用场景。
而金融本身就与数据息息相关,近几年数字化转型更是来势凶猛,证券领域的轻型营业部、银行网点撤销、基金和证券的智能投顾等如火如荼。人们去往实体网点的次数也已大幅减少,大部分交易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这背后都是海量的数据。
还有前文提到的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过去几年因为流量红利消失,互联网平台企业纷纷陷入增长瓶颈,部分企业上市股价即达巅峰。数据资源一旦入表,不仅将有助于其本身的数据资产折现,还为未来的增长提供了新的方向。
此外,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完善和壮大,数据安全如何保障将成为诸多企业要考虑的问题,信息安全的需求将显著增加。
公众号交易价值的根本是变现能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也是如此。
第一部分提到,数据要素可复制性强、迭代速度快、复用价值高。因为迭代速度快,一家企业即便拥有再庞大的数据资源,如果不能及时、高效地利用,其价值也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几年内就沦落为负资产。而数据的特殊性,又对投资者的认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正确判断企业所拥有的数据资产是一个不小课题。
还有道德问题。公众号交易的过程中,如果评估机构不负责或者交易平台不尽责,就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低卖、高买的情况。又或者说,卖家可以在公众号的阅读量等部分数据上造假,从而造成价格虚高。
在企业资产的交易中也是如此。财务造假在A股并不鲜见,从2001年刘姝威揭露的蓝田股份造假,到隋田力涉及十几家上市公司的“专网通信”骗局,总会有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项目进行操作。数据资源一旦可以入表,除了可以帮企业价值重估,促进数字要素市场的发展,也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谋取私利。数据的虚拟性特征,又增加了识别的难度。
除此之外,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过程的推进,隐私信息、敏感信息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为数据要素的交易提出了难题,需要相关制度进行匹配。
隐私安全问题仅仅是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挑战之一。根据东吴证券研报,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可以分为制度、技术、市场三个维度。
其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不仅在制度层面存在挑战,在技术层面也较难实现。即使在制度层面,还有数据确权、市场交易制度、监管制度以及数据要素的收益分配等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层面,数据量指数级增长,意味着数据要素市场足够庞大。但数据处理能力的落后又使得这个市场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难以捕捉。还有数据供给、汇集、加工等并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技术标准,如此一来数据要素交易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市场层面,数据要素门类繁多,要建立统一标准十分困难。而且大量的原始数据没有获得很好的整理,直接影响数据资源的质量。市场主体对于数据分享的意愿也不够强,更多还在于“自娱自乐”,这也会影响数据要素市场的高效运行。更何况还有定价难的问题,数据的使用价值因人而异,成本和收益却又难以量化。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喷涌而出且将继续指数化增长,数据要素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随着高层对数据要素相关政策,从顶层设计进入具体的配套政策制定,市场前景将越来越明朗。
数据资源入表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配套政策的逐步出台,企业的数字活力得以释放,数字经济也将真正拔锚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