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君
〔摘要〕 以县域为核心的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县域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依托,应遵循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道路引领等原则。当前,我国县域治理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还存在不足,应通过党建引领县域治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维护县域群众根本利益、完善县域治理体制机制、推进依法治县能力建设等举措,提高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县域治理;基本特征;遵循原则;挑战因素;城乡关系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1-0062-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国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4。县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治理单元和要素齐全的治理场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层级和重要一环。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县域治理已进入全面转型的新时期,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笔者将探究新时代我国县域治理的基本特征、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有效路径,以期为我国县域治理走向现代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新时代我国县域治理的基本特征和应遵循的原则
历史悠久、地位重要的县域治理具有很强的理论聚焦性和广阔的开拓空间。当前,我国学术界有关县域治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县域治理的概念界定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县域治理是“国家在县域范围通过建立县域政治体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进行的”〔2〕一种综合行政管理;第二种观点认为,县域治理是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实现县域公共利益最大化”〔3〕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第三种观点认为,县域治理是“与治理有关的主体对县域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履行治理主体责任”〔4〕的多元主体综合性治理及其过程。这三种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县域治理的内涵作了科学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县域治理被赋予了“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5〕20等时代内涵。综上,笔者认为我国县域治理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多元县域治理主体以满足县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协同共治本区域内公共事务,以实现县域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地方治理。
(一)新时代我国县域治理的基本特征
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从治理结构、治理内容和治理效能三个角度来认识县域治理的基本特征。
1.从治理结构看,县域治理经历了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转型的发展历程。自秦朝推行郡县制以来,“县”始终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行政单元,承担着重要的治理功能。随着中国国家转型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入,县域治理亦处在一个深刻的历史嬗变过程之中〔6〕。在中国传统社会,以特定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县域治理结构呈现一体多层的特点,县官作为中央政府在县域政权中的代表,对治理区域内的一切事务(治安缉捕、赋税徭役、公共工程、社会福利、教育教化、宗教礼仪等各个领域)均负有责任。这样的治理结构虽然相对高效,能够较好适应农耕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但由于县官依靠集权体制赋能,其权力高度集中,导致了县域传统治理人治色彩浓厚、法治特点模糊。现代治理结构则以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为基本遵循,更强调制度领导和依法办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治理中重人治、轻法治的问题。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县域治理不断向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县域治理结构也渐渐由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转型,先后通过“市管县”“撤县设区”“扩权强县”“省直管县”“县级市”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进行着优化调整。
2.从治理内容看,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治理,指出“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7〕。“承上”是指要贯彻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政府所部署的工作任务;“启下”是指要领导县及县以下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等。总之,县域治理是沟通中央政府与基层群众的重要桥梁,是最接地气的治理。另一方面,县域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起着化解矛盾、维护基层稳定的作用。县域治理的空间涵盖城市与农村,是城市空间与农村空间的交叉场域。新时代的县域治理中,县域政府需要应对和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性事务,承担着直面广大群众、维护百姓权益、调解多重矛盾纠纷、促进公平正义等多种任务,其职能的社会性色彩更加浓厚。
3.从治理效能看,县域治理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8〕269,并强调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8〕272。我国县域制度蕴含着诸多优势,实现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这些制度的优势,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将这些制度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县域治理效能。这是新时代对县域治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县域治理能力和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制度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县域作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是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的具体执行者,是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县域制度所蕴含的这一优势使县域治理不仅能够保障政策间的高效衔接与落实,形成国家层面与基层层面的对接合力,而且可以妥善地对接城乡社会,为自下而上的意见反馈与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地搭建桥梁。因此,县域治理以其沟通上下层级实现有效配合的枢纽作用成为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县域治理效能的重要依托。
(二)新时代我国县域治理应遵循的原则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治理原则,提升治理效能,促进县域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从县域治理的核心目标、价值导向、道路引领角度看,新时代县域治理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与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所作出的重大决策。进入新时代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上升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方面,乡村振兴的提出则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战略支持。由于县域居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关键节点,既有以乡村振兴促发展的内生需要,也具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础条件,因此县域治理要坚持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一方面,乡村振兴能为县域治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与动力支撑,是推动县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县域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助于缓解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县域群众幸福指数,为乡村振兴提供可靠保障。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9〕。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14次提及“县域”,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10〕等目标任务。以上政策文件为县域治理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
2.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1〕,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2〕的目标。而实现此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县域应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治理的价值导向。首先,县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我国县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93%,县级区划数高达2 844个,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53%。作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目标的基本执行单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县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稳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其次,实现县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县域治理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河南调研时作出的县域治理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 〔5〕20的重要指示,为推动实现县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县域治理本质上是一种以满足县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地方治理,这决定了县域治理工作要以人民期望为出发点,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立足地理、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后,县域治理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加快促进县域治理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升县域治理效能,有利于解决好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县域治理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着力点。
3.坚持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道路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下的“人口规模巨大”〔1〕22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31。新时代,县域治理应坚持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道路引领,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首先,规模巨大的县域人口,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承担者和推动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县域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4%,其中乡村人口 50 979万人,约占县域全部人口的36.11%。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规模巨大的县域人口所迸发出的澎湃动能不可估量,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向前的重要推力。其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直接推动力和带动者。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统筹推进县域现代化建设与妥善化解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再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县域治理现代化。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13〕255。新时代,县域治理的重点工作在于解决县域城乡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在创新县域社会治理模式上寻求突破,以高水平的县域治理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提供强力支撑。
二、新时代我国县域治理面临的挑战因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县域是主战场。新时代县域治理要以全面乡村振兴为导向来谋划和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鄉村全面振兴,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13〕259。这“五个振兴”为县域治理提供了方向指引,但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县域治理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现实挑战。
(一)县域城乡产业发展不充分,制约县域经济增长
在县域治理中,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县域城乡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相辅相成。一方面,县域城乡产业根植于县域,是促进县域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增长也离不开县域城乡产业的振兴与兴旺。当前,在我国一些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城乡产业发展不充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增长。县域城乡产业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县域城乡产业结构不均衡。目前,我国一些县域城乡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第一产业比重高、传统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等问题,致使县域城乡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发展韧性相对不足。二是县域城乡产业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是提升县域城乡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和核心力量。目前我国一些县域城乡产业的创新体系缺乏健全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组织制度、运行机制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增加了县域城乡产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难度。此外,县域城乡产业体量规模一般较小,再加上营商环境不佳、交通运输成本偏高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县域产业的发展空间。
(二)县域人才短缺,削弱人口要素优势
人才是推动县域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做好人才工作是新时代县域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1〕36。当前县域人才仍存在流失率偏高、培养困难、分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县域人口要素优势。县域人才短缺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域人才流失率偏高。一方面,受大城市虹吸效应影响,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一直处于弱势。当前,各大城市纷纷开启“人才大战”“抢人大战”,再加上县域城乡在工作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与县级以上城市相比并不占优势,导致许多优秀人才选择留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管理、人才激励以及人才流动等机制,导致一些县域很难留得住人才。二是县域缺乏人才培养平台。目前,我国县域内高等院校以及专业技术院校较少,缺乏人才培养的专业平台。此外,在县域交通条件有限、县级财力弱等因素影响下,一些县域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相对薄弱,如人才的培训形式与内容相对单一,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较少,使得县域人才后续成长不足。三是县域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县域人才的专业结构仍停留在满足传统的产业结构层次上,新技术专业人才和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普遍短缺。而且县域内的专业技术人才绝大多数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 而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中很少,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县域文化发展不充分,影响文化治理成效
文化作为促进县域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县域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我国县域治理仍面临县域文化发展不充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治理水平的提高。县域文化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域文化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如一些县域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要求;一些县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一些县域对本地区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不足,难以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二是县域文化建设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8〕790。因此,抓好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是新时代县域治理的重要任务。但是,当前在县域治理过程中,一些县域对于文化建设重视不足,仍存在部分县域政府干部以经济建设为“硬指标”,以文化建设为“软指标”的现象,从而使其文化发展难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三是文化治理观念相对滞后。一些县域的治理仍遵循“熟人、半熟人社会”的运行逻辑,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其文化资源配置依然受血缘、亲缘、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文化治理效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制约了县域治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县域生态治理挑战多,加大县域治理难度
新发展理念下,生态治理已成为县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作为生态治理的主阵地,不仅关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也关乎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如期实现。但当前我国县域生态治理工作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加大了县域治理难度。县域生态治理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域生态治理责任大、难度大。一方面,与大城市不同,县域往往更接近自然生态空间,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生态保护面广,保护责任大。另一方面,一些县域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不够强,一些县域政府尚未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源的宝贵价值,造成部分县域生态资源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甚至还出现了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的盲目扩张以及不科学拆建等行为,对当地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增加了县域生态治理的难度。二是县域生态环境仍存在一定的污染现象。如工业生产、秸秆焚烧等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工业产业偷排污水、农药施肥等造成的水土污染等。这些生态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剧了县域生态的脆弱性。三是县域生态环境治理参与主体的权责不明〔14〕。如一些县级环保部门虽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自主权;县域环保企业是生态治理的主要力量,存在为了追求经济收益而污染环境的行为;部分县域民众缺乏生态监督意识;等等。
(五)县域党组织引领能力受限,降低治理效率
县域党组织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保障性作用,是实现县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域党组织把群众满意作为县域治理工作的最高标准,思利民之策、办利民之事、兴利民之举,着力破解了一批县域发展难题,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还促进了县域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但同时,部分县域党组织存在引领能力受限的问题,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县域党组织引领能力受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部分县域党组织的党员干部缺乏自主性,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足。由于县一级在“政策弹性空间、领导注意力空间和资源配置空间”〔15〕等方面受限,县域治理难以实现政策资源的高效配置,导致一些县域党员干部的自主性弱化,顺从性与被动性增强,并怯于创新与变通,影响了县域政策的执行效果。二是部分县域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的角色地位、功能使命认识不到位。如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是乡村治理的两支重要力量,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干部忽视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错误地将“党的领导”理解为“包揽全部”,导致村民自治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之间产生矛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鄉村治理工作的有效运行,造成村级治理效率差、群众参与协商治理的积极性弱、村民满意度低等治理问题。
三、新时代推动我国县域治理的对策
(一)以党建引领县域治理,夯实县域治理的保障基础
办好县域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建是推动县域治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与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1〕67。因此,新时代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县域治理,不断夯实县域治理的保障基础。一要突出党建对县域治理的政治引领,增强县域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县域治理的全部工作之中,构建党统一领导、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县域治理格局,推动县域治理各方力量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扭成“一股绳”、合成“一张网”,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二要突出党建对县域治理的组织引领,继续强化县域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以提升县域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薄弱环节,持续推进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工作,不断提升县域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县域发展优势。三要突出党建对县域治理的人才引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要重视加强对县域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切实发挥县域党校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与主渠道作用,及时组织开展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拓宽县域治理的经济广度
针对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因此,县域治理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拓宽县域治理的经济广度。一要发展县域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激发县域发展动能。“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16〕,也是扩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要坚持贯彻创新的新发展理念,将数字经济嵌入县域实体经济的发展之中。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县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将数据要素融入县域传统产业的全生产过程,为传统产业注入活力。另一方面,要健全县域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培育更多创新主体,用创新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二要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推动县域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贯彻协调的新发展理念,提升产业升级转型能力,充分挖掘县域特色产业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三要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立县”的道路。要坚持贯彻绿色的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发挥县域资源禀赋优势,擦亮生态底色,共享生态福祉。四要统筹协调县域城乡均衡发展,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要坚持贯彻开放与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方面,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因地制宜地探索资源合理配置的县域治理新模式;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逐步消除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流动障碍,增强城镇辐射带动作用。
(三)维护县域群众根本利益,提升县域治理的长效势能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17〕,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70。因此,新时代县域治理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切实维护县域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妥善处理多元利益群体诉求,不断提升县域治理的长效势能。一要坚持人民主体性。在治理过程中,县域政府要注重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民众参与政策决策的运行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优化权力监督平台,切实保障县域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要妥善处理县域多元利益群体诉求,建立有效的城乡资源共享机制。在当前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群体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其中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需求和利益关切各不相同。一方面,要采用行政、法律、调解、协商、教育、救助等多种方式,对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需求和利益关切予以分类治理和施策,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利益的诉求;另一方面,县域政府要健全以城带乡联动机制,促进县域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减少县域城乡矛盾、干群矛盾。三要坚持把“强县”与“富民”统一起来,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要立足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将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平安稳定等县域工作放在一起,进行整体布局、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不断发展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让县强起来、人民富起来。四要增强县域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鼓励县域干部驻村调研、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县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的真正信任。
(四)完善县域治理体制机制,激活县域治理的发展动能
坚持推进县域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是激活县域治理发展动能的重要一环。因此,要不断完善县域治理体制机制,推动县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一要完善县域治理激励机制,强化县域基层干部的自主性激励。县域治理内容细碎繁杂,迫切需要县域基层干部增强工作自觉性与主动性。为此,要构建一套系统完备、科学管用的激励机制,赋予县域基层干部一定的自主权,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把县域各项治理工作做细做好。二要健全县域治理创新机制。县域治理创新机制是指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因地制宜对既有资源进行创新利用或优化组合,形成适合本地发展的治理工作机制,更好地将机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当前,技术创新已广泛地运用到现代治理的实践中,县域政府要把握机遇,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实现县域治理方式的创新。此外,县域党员干部应发挥开拓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全面提高自身的改革创新能力,以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困难、迎接新挑战,提高创新硬实力。三要优化县域考核监督机制。科学的考核监督机制是检验县域治理水平的“质检仪”,也是压实县域治理主体责任的“推进器”。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以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县域治理的各方面情况,进而有效保障县域治理的水平与效果,激励县域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要完善县域治理监督体系,强化县域监督治理效能,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不到位甚至缺位等问题,以保障县域治理高质高效。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奖励治理成效显著的县域政府单位及相关干部,惩戒工作不担当、不作为的相关政府单位与干部,对违反大政方针且经过教育依旧不改的干部予以批评、警告、处分,并通过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和强烈反响。
(五)推进依法治县能力建设,提高县域治理的法治效能
法治是县域治理行稳致远的可靠保障,也是完善县域治理体系和提高县域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随着新时代我国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域治理中的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利益关系更加多变,县域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要切实推动法治思维在县域治理中落地生根,大力推进依法治县能力建设,提高县域治理的法治效能。一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县域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普法教育宣传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应着重培育县域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使县域领导干部做到用法律调解各种利益矛盾,人民群众能够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二要健全法治监督体系,提升县域法治监督效果。要抓紧制定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等各类监督制度,织密织牢法治监督之网,以有效解决县域治理中法治监督缺位以及法治监督滞后等现实问题,进而提高依法治县的整体效能。三要提升县域法治政府數字化建设水平,筑牢大数据安全屏障。一方面,要坚持以大数据为手段,系统推进县域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县域治理的数字化水平。另一方面,要依法保障大数据安全,培养县域各治理主体自觉树立维护大数据安全的观念意识,严惩各类利用大数据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以确保县域治理始终走在法治轨道上。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邹力行.大力加强县域治理能力建设〔J〕.科学决策,2013(01):55-69.
〔3〕杨 峰,徐继敏.“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语境下的县域治理〔J〕.学术论坛,2016(02):20-24.
〔4〕范炳良.县域治理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1(06):91-95.
〔5〕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兰考两地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报道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公丕祥.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及其近代嬗变〔J〕.政法论坛,2017(04):3-11.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40.
〔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9〕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EB/OL〕.(2022-05-06).http://www.gov.cn/xinwen/2022-05/06/content_5688895.htm.
〔10〕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1-16.
〔1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16.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4〕赵建军.县域生态振兴新路径探索〔J〕.国家治理,2022(04):36-43.
〔15〕杨 华.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238.
〔16〕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2022(02):4-8.
〔1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79.
责任编辑 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