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巧玲 李洋
〔摘要〕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总称,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精神不仅是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重要资源,而且对于其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激励担当作为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要通过营造红色氛围、激活红色资源、加强红色精神教育等进路,充分发挥红色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红色精神;党员干部;初心使命;价值蕴涵;现实进路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1-0096-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1。“三个务必”既包含着对党百余年征程中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包含着对未来发展的自我警示,而其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则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根本导向。新时代,党员干部在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时,要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1〕44,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那么,红色精神何以能滋养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如何用红色精神滋养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就成为新时代党建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红色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总称,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总称。“每一个时代凝练成的伟大精神都是在对时代主题的回应中生成的。”〔2〕不同历史时期,时代主题不同,中国共产党也因此有着不同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红色精神则呈现出不同的样态。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精神的源头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谱系,为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伟大建党精神则是红色精神谱系的源头。
偉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相伴而生,其内涵则随着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3〕为科学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思想层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指引;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政治层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追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从精神层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道德层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导向〔4〕。百余年来,党领导人民在追求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红色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精神之源”,塑造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锻造着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孕育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红色精神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伟大抗战精神等为代表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红色精神。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转入低潮,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艰难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能够正确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5〕的井冈山精神。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星星之火呈一片燎原之势,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战胜重重困难、击退多次围剿,不断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保存、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形成了伟大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先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近代,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6〕。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锻造形成了“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红色精神,它们“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7〕 。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红色精神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在解决“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红色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抗美援朝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战胜了拥有先进武器的美军,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严峻考验,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这一时期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和平建设时期,党和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垦北大荒、开发大庆油田,涌现出了雷锋、焦裕禄等一大批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形成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和雷锋精神等。这些精神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革命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品格的时代转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红色精神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以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孔繁森精神等为代表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红色精神。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决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从不同角度提出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在带领党和国家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江泽民、胡锦涛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接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逐步融入国际社会中。这一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锐意进取,孕育形成了以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伟大精神。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战胜了1998年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和2003年“非典”疫情等,并形成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抗“非典”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本质上是红色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克服困难、应对挑战,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重要源泉。
(五)新时代形成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红色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在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脫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为代表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红色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进行了全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8〕的脱贫攻坚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各级政府科学指挥、沉着应对、精准施策。广大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在这场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9〕的伟大抗疫精神。为表彰多年来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共中央于2021年开始为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们颁授“七一勋章”。这些优秀党员干部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10〕。这些伟大精神都是红色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动诠释和创新发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崇高品质,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二、红色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价值蕴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63因此,在前进的道路上,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应对、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各领域的改革向纵深持续推进,党员干部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将长期存在,各种危害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和弱化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因素无处不在,也因此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薄、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等问题。实践充分证明,红色精神对于涵养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坚定其初心使命的重要精神动力。
(一)红色精神是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11〕,“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12〕。由此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凝聚党员干部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从而导致少数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问题,如贪污腐败、贪图享乐、滥用权力等。红色精神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拼搏奋斗的历史见证,是牺牲奉献、团结奋斗、自强不息、舍生忘死等崇高品格的凝结,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支撑共产党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经受住挫折、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从红色精神蕴含的精神品格中汲取养分、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做到常修常炼,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思想根基。
(二)红色精神是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重要精神密码
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永葆初心、践行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红色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拯救人民、国家于水深火热的革命实践中,发展于党领导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新转化于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人民性深深地镌刻于红色精神之中。红色精神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时代,以红色精神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一是有利于其在伟大精神的感召和熏陶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3〕。二是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关系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三)红色精神是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不竭精神动力
担当作为意识贯穿于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是党为实现初心使命而自觉形成的重要密码。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历史使命中,成长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使命担当中,始终以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践行初心使命。实践中,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对人们的剥削、压迫,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不断完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国家逐渐走向了富强。
新时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呼唤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着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思想僵化、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等问题,从而导致其不“能”担当作为、不“想”担当作为、不“敢”担当作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14〕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精神,红色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强大精神动力,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力量和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顽强拼搏的斗志,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三、红色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现实进路
历经沧桑的红色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坐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精神密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红色精神依旧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凝聚整合力与精神引领力。为此,要通过多种途径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发挥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使党员干部在学思悟践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不断开拓进取、有所作为。
(一)营造红色氛围
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党员干部要注重营造红色氛围,使其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红色精神的熏陶。
1.营造红色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15〕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优良作风和使命追求。党员干部要增强弘扬和培育红色家风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感受蕴藏在其中的精神品质,把他们身上忠诚担当、艰苦朴素、拼搏奋斗、牺牲奉献、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和传统融入生活中,自觉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用红色家风滋养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2.营造红色工作环境。在工作单位中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是促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工作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使他们能够从中感悟到先辈们生活环境之艰苦、斗争精神之顽强、意志品质之坚定。另一方面,可以在单位办公楼的会议室、过道的墙面上张贴英雄人物的语录、头像等,以使党员干部从中自觉接受红色精神的熏陶。总之,通过在日常工作环境中营造红色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党员干部精神上的熏陶,增强他们对红色精神的认知和认同,进而使党员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并将其转化为践行使命的精神动力。
3.营造红色社会环境。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社会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质。因此,要在全社会营造红色文化环境,加强红色文化对社会舆论的引领作用,以不断拓宽红色文化影响党员干部的路径范围。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可以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学习强国等作为载体,将红色精神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以党员干部的精神需求为着力点,创新红色精神的呈现方式,打造生动鲜活的红色情景,以增强党员干部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
(二)激活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16〕。相关部门要借助多种途径激活红色资源,将静态的物质资源转化为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精神资源。
1.从红色资源承载的厚重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红色资源是见证党的历程的“活化石”。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革命英雄人物,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包括伟人故里、革命遗址、遗迹、烈士陵园、革命历史纪念馆等。
党员干部到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红色场所进行参观学习,不只是依托红色资源学习历史知识、开展党史研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参观学习重温历史,以达到“用历史来审视现实、透视未来”的目的。也就是说,要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的辉煌而艰苦的历史中汲取养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革命场所、革命事件、革命人物进行加工、改造,突出当地红色资源的特色,做到寓理于史、寓情于史、理从史出、论从史出,使党员干部在史论结合中吸取成功经验,不忘来时的路。
2.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走好新的赶考路。红色资源包含着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16〕的光荣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为此,我们要在新时代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中包含的精神力量,以激励党员干部在践行初心使命的道路上敢于直面风险挑战。
革命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场所,可以使党员干部在亲身体验中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因此,教育者要运用情境体验法,创设逼真的环境和过程,努力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视觉冲击力、提升思想领悟力,使其情感在无形中得到转化。实践证明,情境体验法更能让党员干部体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載体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感受当年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3.创新红色资源的传播方式,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播方式和传播平台更趋于多样化和多元化,而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可以增强红色资源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发挥其对党员干部的滋养作用。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推动红色资源与新媒体融合,实现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传播。一方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三维数字化技术、全息技术等方式立体多维展示红色场景、红色事件或红色人物,增强视觉冲击力,使党员干部能够更加直观地接近、触摸、感知历史,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蕴含其中的伟大精神,进而增强他们的兴趣点和注意力,强化红色资源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红色人物或红色场地,制作短视频或者电影、电视剧等,将红色资源打造得更加立体、鲜活,从而使党员干部在聆听、观看、体验的过程中感悟初心,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红色精神教育
红色精神不会自发地对党员干部产生教育功能,需要将其融入干部教育培训中,以使其在思想上受到洗礼、精神上受到锤炼,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精选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要以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培养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为着眼点。对党员干部进行红色精神教育,不仅是要让他们学习红色历史,增强他们的理论认知水平,更重要地是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坚定其理想信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此,教育者要利用好红色历史资源,让党员干部在红色革命发展史中,了解红色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体会党的艰苦历程,感悟初心,增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意志。此外,在党的百余年发展史中涌现出许多革命英雄人物,如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等,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对党员干部具有榜样激励作用。笔者认为,在红色精神教育中,必须引导党员干部学习榜样人物,通过榜样教育提高其道德品质和思想认识,使广大党员干部不仅在情感上受到触动,而且更加坚定信仰信心信念,进而更好地把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教育落实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
2.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在对党员干部进行红色精神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一要将讲授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以达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目的。二要及时关注党员干部的需求变化,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实现思想上的转变。教育者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红歌比赛、红色情景剧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做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助于党员干部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更好地感悟红色精神的价值意蕴。
3.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实践教育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体验感和震撼感。教育者可以带领党员干部到革命遗址、革命历史纪念馆或烈士陵园等红色旧居遗址,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从而使其能够在实践中感悟革命历史,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在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时,教育者要使教学活动有深度,就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参观讲解层面,以避免“走马观花”,缺乏教学深度。教育者一要围绕教学主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生动的语言,对红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进行深入的解读,做到事例讲得透彻、故事打动人心,努力把静止的、平面的历史资源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教学资源,以激发学员情感、启发学员思考。二要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特殊纪念日,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红色影片、重温红色历史、重走红色圣地,开展祭扫烈士和祖先等缅怀活动,使党员干部在实践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对红色精神和初心使命的认识。
(四)健全培训机制
对党员干部进行红色精神教育以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要建立健全各项保障制度,以使红色精神教育规范化、常态化。
1.建立健全协调合作机制。新时代,加强以红色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教育,需要建立健全红色精神教育协调合作机制。一方面,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部门要紧紧依靠自身独特的干部教育资源,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提升水平、办出特色,充分运用革命传统资源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培训党员干部,以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搭建好党校、干部学院和高校这“三个平台”,增强各平台之间的交流合作,统筹规划红色精神教育内容,结合各教育培训单位特色,有针对性地发挥红色精神在党员干部初心使命中的精神滋养和价值引领作用。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中国共产党作为学习型政党,始终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但当前,红色精神教育缺乏长效性,不利于长期保持对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滋养效果。因此,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必须建立红色精神教育长效机制,制定专门性的以红色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教育培训的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如将红色精神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内容中,形成制度性、规范性、长期性的红色精神教育机制,定期向党员干部介绍红色历史、红色资源、红色事迹等,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历史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不忘初心使命。
3.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是保障红色精神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有关部门应注重考核评价结果对党员干部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将考核评价结果细化和量化为各项指标。首先,除了以作业、考试成绩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外,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集体活动参与度等日常表现进行考核。其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谈话、民主互评等方式检验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学习效果。再次,教育培训部门要在对党员干部的日常表现、考试成绩、党性分析、民主评议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公开作出最终考核评价结果,并录入其个人档案,以此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相关部门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时,要注重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生动力,立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以切实增强红色精神对其初心使命的滋养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7〕尽管每一个历史时期历史任务不同,有很多具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始终不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价值旨归和最终目标。实践证明,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印记和精神凝结,诠释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8〕的精神密码。一部红色精神形成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红色精神在践行初心使命中生成,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敢于担当作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我们要将红色精神的滋养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转化为党员干部坚守初心、踐行使命的动力,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冉 琴.红色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原则〔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05):110-112.
〔3〕习近平.在慶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
〔4〕郭庆松.伟大建党精神的方法论意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01):11-19.
〔5〕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12.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
〔7〕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9-05-23(01).
〔8〕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02).
〔9〕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
〔10〕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
〔1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N〕.人民日报,2022-03-02(01).
〔1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N〕.人民日报,2021-09-02(01).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3.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1.
〔15〕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
〔1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N〕.人民日报,2021-06-27(01).
〔17〕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
〔18〕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92.
责任编辑 芳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