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 方东霞
摘 要: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选择和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现实需要。以思政课程为中心画好高校育人“同心圆”,提升教师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素养,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支撑保障等,是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恰切之道。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开启了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培育高质量人才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足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为我们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思政课程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担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两者应当相互协同,携手建立“大思政”育人新机制。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选择和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现实需要。鉴于此,笔者对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意在使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引领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以思政课程为中心画好高校育人“同心圆”
实施课程思政不是要削弱或取代思政课程,而是要强化思政课程的主导地位。“思政”与“课程”的关系,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在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过程中,要坚持构建以思政课程为主导、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全力打造高校育人“同心圆”。
(一)建立“以一导多”的融合机制
“一”即思政课程。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多”即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把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融入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教学中,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作用。实现“以一导多、以一带多”,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必然选择。可以通过“五大引领”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关键性作用:理念引领,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师资引领,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法引领,实现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引领,形成课程思政成果和范例;质量引领,构建课程思政长效机制。由此可以实现以思政课程为主导、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配合的协同效应,打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藩篱,唤醒全体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
(二)实施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明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打破学科壁垒和体制藩篱,将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与综合素养课程相结合,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实施教学内容改革,不是抛弃原有的教材去寻找新的替代品,也不是颠倒主次,占用专业课程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回归课本、深耕教材,重新梳理教材中的专业知识,挖掘其中蕴含的育人价值。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同时积极培育特色课程思政,为思想政治教育“守好渠、种好田”。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打造一批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的精品课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具体实践中,思政课程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并与课程思政相协同,引导学生将在思政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专业课程的实践中,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亲身经历和实践。同时,教师要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惑,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居安思危,将履行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落实到专业学习中。
(三)构建“三堂合一”的育人平台
要构建“三堂合一”的多层级、立体化育人平台。校内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形成良好道德规范的主要阵地;第二课堂主要指学校社团活动、班级团建等实践项目,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相关技能;第三课堂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的校外实习等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操守。“三堂合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三种课堂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育的过程中,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加大对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力度,培养其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课堂教育、校内与校外实践的全方位协调发展,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融入价值塑造,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有助于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共同挖掘、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要彻底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的尴尬处境,就必须让专业课教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挑起育人重担,与思政课教师深度合作,最大程度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将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塑造人格,外化于建设祖国、家乡的行动中,充实自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也包括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挖掘、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因此,要积极挖掘其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和技术手段,密切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建立共建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机制,从而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为其他课程教师提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素材内容和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科、专业、课程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需求,自觉挖掘与之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植入教学全过程。在实际授课时,专业课教师与通识课教师要综合考量思政元素融入的恰切性,不能过于生硬,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不连贯、不流畅,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素养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课堂育人的第一责任人。专业课教师必须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提升自身素养,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格局。
(一)强化育人共同体理念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思政课教师一方的职责,而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职责,需要全体教师树立育人共同体理念,做到一体同心,提高育人实效。高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教师不能只专注于传授专业知识,而忽略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因此,让教师树立育人共同体理念,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在我国,無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当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素养,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政治素养要求更高。思政课教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善用“大思政课”加强与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的沟通交流,拉近距离、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二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包含内容较广,主要指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的修养,也指人文学科方面的积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要“专精”,也要“博学”,还要“修德”,以此产生思想共鸣,提升人文素养,强化育人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对政治、经济、历史、法律、文学等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充盈自己的文化内涵,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使学科知识和思政元素巧妙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
(二)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使命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不在一朝一夕,而是长久之功。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教师职业,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人才支撑,而教师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主体,一肩扛起学生的未来,一肩挑起民族的希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育人方式发生了转变,各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外界环境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使得高校育人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守护者,要勇担育人使命,不畏艰难、不辞辛苦,甘做“人梯”和“铺路石”,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要将育人使命记于心、立于行,既做传授专业知识之巧匠,又做涵养家国情怀之表率,在大力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与思政课教师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持续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发力,寻找育人共通点,从而更好地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增强协同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支撑保障
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门课程、各个部门、各个角色,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高校要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支撑保障,以此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高效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一)强化党委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设好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关键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这就为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党委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指挥官的作用,要统揽全局、把控各方,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应履行好政治责任,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通过强化高校党委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可以引起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从而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的顶层设计。此外,领导干部要借助上讲台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及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难点与不足,从而制订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方案和指导意见,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
(二)加强部门协作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需要各方力量共同作用,因此,各部门之间应当相互配合、协同育人。通过建立各部门常态化协作与分工负责机制,能最大限度整合和利用学校资源。各学院之间也需要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各门课程的横向衔接。思政课骨干教师要主动承担起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职责,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主动联合学校人事部门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培训活动。同时,专业课教师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上达成共识,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如工科课程要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实干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凸显课程本身蕴含的价值性和社会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当前,一些高校的评价体系更侧重于科研,而忽视了教学过程。因此,教育部门应改革现有评价机制,完善评价体系,改革教师职称评审标准,除了以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社会服务等为标准,还应侧重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等,以激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不断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将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量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一方面,要优化有关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机制。教学质量监管部门应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促使专业课教师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培育一批育人效果明显、思政功能显著的品牌示范课程,提升课程育人效果。另一方面,要优化有关思政课程教学的评价机制。教学质量监管部门应将思政课程建设纳入思政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中,促使其重视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方案设计,同时,要积极打造思政课程示范课与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育人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3]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责编:瀚 海
基金项目:“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1BKJGLX536);中原工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2104)
作者简介:孙杰(1980— ),女,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方东霞(1997— ),女,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