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海霞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立足“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以“教育创新”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课程方向,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为目标,为学生营造“会学习、会创造”的实践活动环境,以进一步拉近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文章针对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出建议,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自主探究性学习;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3-0045-03
新课程改革指出,现代教学环境应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由此,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获取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得到预期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内容,需要教师以合理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以提升实践中知识、技能、素养等的渗透效果。
一、提供机会,使学生能自主探究
(一)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综合实践活动应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以进一步彰显“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合理偏好,立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营造充满尊重和灵性的课程环境。例如,教师基于学生的喜好,在教室的墙面上张贴恐龙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如“你们知道恐龙化石吗?”“恐龙有多大?”“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这一问题串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此时,教师再“加把火”,引导、鼓励、支持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并交流探讨,进而解决问题。如此,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就会被点燃。
(二)巧妙利用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为提升该课程的有效性,教师应充分联系实际生活,以丰富学生的探究内容,并在实践活动中渗透课程知识。例如,在“削皮后苹果为何变色”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生活经验式课程环境。首先,为避免课程枯燥,教师可通过语言、多媒体、实物等多种方式导入苹果主题知识内容,以搭建课程与生活之间的经验互通桥梁。如运用多媒体播放一组秀色可餐的苹果照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主动思考:今天的实践活动中为什么会出现苹果?其次,进入实际生活探索环节,即教师在呈现削皮后变色的苹果照片后,抛出“削皮后苹果为何变色”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困惑。这样,学生出于好奇便会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积极探索、发现与体验,进而归纳总结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給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
教师可巧妙地利用互动、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身想法,并从其他同学的观点中提取和总结有益经验,以达到巩固学生知识与强化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在这样的环节中,会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加强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对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及技能的理解。同时,学生在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其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校园商品交易会”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建“公司”。学生为了吸引“顾客”,提升“公司”效益,除了要布置摊位、拉横幅、设计广告语,还要考虑进货、定价、销售等环节,而这些必须由学习小组通过交流合作、共同商议来完成。
(四)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
首先,关注生成性和开放性活动主题。坚持以生成性、开放性主题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来加强活动内容与学生的联系,让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更多的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很多时候,并非是没有适合的主题,而是没有捕捉到合适的主题。如某天午休的时候,班级中的“小灵通”为大家播报本地新闻:“残疾人艺术团将于明日莅临本地演出……”还未等该学生讲完,大家就已经议论开来。有的说:“残疾人艺术团是不是很厉害?”也有的说:“残疾人表演的节目会不会很单一?”在听完大家的议论后,教师提出了“大家真的了解残疾人吗?”“想不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等问题。在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后,班长立马得到了启发,提出:“我们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就以残疾人为主题,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更深入地了解残疾人的世界,可否?”对此,大家都表示非常感兴趣。教师只是简单地提出了一些问题,学生便能够自主地想到活动主题,这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激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得到满足,活动主题一定要具备可选择性,以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想法、兴趣爱好来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并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助残献爱心”这一活动,就可以细分成“残疾人也自强”“来自社会的爱”等几个子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调查研究的主题,以此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能否得到顺利开展,深受探究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的影响。对此,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探究方法。第一,结合探究目的、探究内容来选择。如在“助残献爱心”综合实践活动中,某调查小组就选择了“来自社会的爱”这一子活动,然后根据活动内容选择调查法。该小组成员在调查中发现马路上有专门为盲人修的盲人道,商场里有专门供坐轮椅的人使用的卫生间等。只要与探究内容相符合、可以落实探究目的的方法就是适合的探究方法。第二,基于探究方法的可行性分析来选择。如在“钱币·生活·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将“钱币博物馆”这一主题细分成“钱币探源”“钱币鉴证租”等小主题。当然,要想顺利开展探究活动,既要有充足的时间,还要获得物资等资源的支持。
二、启发引导,使学生会自主探究
虽然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与平台,然而因学生尚未完全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所以自主探究的成效往往差强人意。为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核心任务。在此基础上,若教师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本质自主探究知识,探索问题的应对措施,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技能,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创新思维。
(一)以生活案例为基础营造开放型自主探究环境
生活经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源泉。由此,教师应积极将教材知识与实践活动、生活案例相融合,并以巧妙的方式调动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积极性,以此来延伸知识。该探究方法可促使学生主动发现、探索与创新,进而实现素质的提升。以儿童肥胖的生活案例为例,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和家长过分溺爱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都存在挑食或者肥胖等問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健康的膳食理念,使学生正视挑食问题、肥胖问题,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教师可以针对课程知识与实际案例进行灵活的创新,开展关于“我们的膳食均衡吗”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生活,调查自己、家庭、同学的饮食情况。通过调查,很多学生发现自己一天中通过食物补充的营养很单调。在此基础上,教师抛出新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再次进行课外实践,收集相关资料,共同讨论如何去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保障食谱的合理性。
(二)对比实验是基本探究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方法较多,其中对比实验较为常见。如在“放飞风筝”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受理论基础薄弱与动手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所制作的风筝成品不能正常飞行。为引导学生找到风筝飞不起来的原因,教师让学生对可飞行的风筝进行细致观察与对比,认真查找原因。学生仔细观察,寻找自己的风筝与别人的风筝不同的地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其中找到原因的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风筝,遇到新问题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此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自身不足,并吸取其他学生的成功经验调整自己的制作技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实现高效教学。
(三)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
现代创造学理论指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重点是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操作技能。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符合其自身情况的操作技能或方式。以“放飞风筝”实践活动为例,大多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风筝系线的点,有的学生还结合数学知识确定了这个点在轴上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学生的探究情况,引导学生形成符合自身情况的动作技能体系,在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
三、引导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反思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不受教材、场所及时间的约束。为了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精心创设开放、自由的平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与创造,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观察小蚂蚁的生活”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通过书籍、教师讲解等途径了解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园中细致观察。在这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应急于要求学生总结成果,而应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思考。随着观察次数的增加,学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原本并不熟悉的昆虫世界,同时能够提出一些独特的问题。教师还可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如通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如何解决?”“你有什么新的想法?”等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又如在“我是小小研碶员”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展览碶制作时,学生可能会面临工具、材料、操作等方面的困境。对此,教师不应立即为学生做示范,而应与学生一起分析梳理问题,引导学生认真交流讨论,自主寻求解决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对学生的自我反思予以高度表扬,促使学生感受到自我反思的收获,进而调动其积极性,渐渐生成自我反思意识。
四、肯定点滴创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当学生产生具有个性或创造性的想法时,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并加强引导,以此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情感体会,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大胆创新。如在“五彩的泡泡飞起来”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到室外吹泡泡,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学生提出如下疑问:为什么泡泡是圆形的?为什么泡泡是绚丽多彩的?为什么吹出来的泡泡大小不同?对于学生的发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以促使学生提出更多有趣、有个性的问题。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周围世界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与生活实践,依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探究,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如在“到处旅行的蜗牛”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提前采用四种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制作蜗牛,用方便面盒做蜗牛的装饰,用蜡光纸剪成蜗牛投影玩具等,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让学生制作出独特、漂亮的蜗牛。
总而言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有利的。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不仅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还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吕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1(2):26-27.
[2] 陈雨婷.自主学习: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价值探寻[J].数学教学通讯,2020(31):60-61.
[3] 俞丽萍.培养自主实践者: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指导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0(8):50-52.
[4] 李金梅.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成长: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化的思考[J].江苏教育,2020(50):33-35.
[5] 温铁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20(5):58-59.
[6] 刘雯.自主学习 让学生绽放光彩:浅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求知导刊,2019(51):35-36.
[7] 高玉芹.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5):102-103.
[8] 魏雪.大班幼儿益智区域活动中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求知导刊,2021(21):41-42.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