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君
【摘 要】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本文围绕四方面来阐述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认识。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培养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16-02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加强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根据活动资料内容,课堂教学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与环境,可以两人合作,也可以小组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共处,学会团结互助,学会分工与合作,在活动中与人为镜,获得有关实验态度、意志力、操作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种种补益,这样有利于实现自我教育和主动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讨论、交流的情境,通过合作、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师生、生生的沟通互动,使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自己建构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意见的聆听、理解、接纳、赞赏、争辩、互动,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见解,更主动、更完善自己对知识的建构。
一、激发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紧紧围绕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然的关系,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甄选内容、把握分量、合理安排,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蓬勃开展。
例如,在科技月中开展的“校园环境优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就是对学校现有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从中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一些学生发现了学校利用拖布清扫的地面面积过大、传统的小拖布费时、费力等问题,于是,通过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研究出“脚踏拖布”(把布条安装在鞋底上,实现站立拖地、健身与劳动相结合)、“拖布巨无霸”(加大拖布头,增大拖地面积、提高拖地效率)、“快乐拖地法”(设计拖地线路、开展小比赛等)、有的同学甚至提出设计、制造一台“拖地机”,这些“小发明”、“小创造”源于学生的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发现、分析、解决的完整过程,科技意识与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养,获得了进步和成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有效指导,掌握探究方法:
目前,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教师的指导规范还尚未形成,教师的指导还带有很强的随意性,缺少计划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教师对这门课的指导大多从自身的理解出发,没有一种规范,经常是碰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因为事先没有预案,有时会被所遇到的问题弄得非常被动,在情急之下没有经过仔细思量就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的不成熟的指导对学生来说未必是好事。所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必须制定一套教师指导方案(这方案中应包括整个学期的指导方案和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教师只有对整个学期的指导有一个整体的设想,才不至于忙于应付和接招。胸有成竹的指导才可能是有效的。增强教师指导的计划性有利于明确教师的指导任务,掌握探究方法,提高具体实施的效果。
在设计活动方案之前,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建立学习研究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的实施是需要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应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等方法搜集资料,然后根据主题整理和归纳资料。在大量的资料中筛选可用的素材。这种筛选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对信息的准确把握,而不至于面对繁杂的信息失去自己的主见。有了材料的支持,学生要学会运用自己掌握的材料进行推理、分析、概括,形成自己的想法,得出结论。任何活动过程的意义都胜于结果的意义。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来说更有记录的价值。活动中的困惑也好、欣喜也好,成功也好,挫败也好,学生的心理经历了丰富的体验,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及时记录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为以后的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例如,我在《走近荔湾历史名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了解荔湾历史名人。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荔湾历史名人的材料、数据,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可以上有关网站进行资料搜集,如网站:感知荔湾。文献法: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研究对象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如图片、电影、电视剪辑、图书、文字等。学生在这一板块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分为三组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荔湾古代历史名人研究组、荔湾近代历史名人研究组和荔湾现代历史名人研究组。同时指导学生确定资料搜集和整理的方案:第一,学生制定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其它班级的学生、学生的家长、还有学校的老师,向他们了解情况,收集资料。第二,走访长者向他们了解荔湾有哪些革命先烈,他们有哪些英雄事迹,了解革命先烈生前及小时候的故事。名人曾说过的话,开展名人名言摘录活动。第三,学生利用课外、周末、节假日到图书室、书店、翻阅书报,上网、去区政府的档案室查阅资料,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三、注重过程,获取探究经验:
学习活动关注结果,但是更加关注过程。学生对活动过程的构想、亲历和反思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意识强化、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等过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具备的“生成性”特质,更加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呈现创新成果。因此,教师的过程管理、指导和评价特别重要。
例如:结合我校《民间剪纸》校本课程的实施,我们开展了“民间剪纸技法研究”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对传统技法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对套色、染色等剪纸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在刀具、垫板等工具方面也进行了思考,从而剪刻出精美的剪纸作品。又如,学校组织开展了“七巧板”科技教育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对七巧板原理、方法进行了学习,学校在活动时间、场地、人员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管理和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科技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比赛中也取得了好成绩。
四、活动延伸,分享探究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习,学生们形成了自己对某一主题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的结论。这时正是指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最佳时机。不管是展示的形式和展示的内容选择都要恰当。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展示的形式要符合自己的主题、还要自己最擅长的,要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让学生把自己的实践活动的收获以最佳的效果展现出来。
例如:在《走近荔湾历史名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设计了阅读名人的活动,让各小组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在班级中开设阅读长廊,让学生利用课间、课后等时间,仔细阅读学习。在介绍名人的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系列活动:第一,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有意义的话做成荔湾名人名言书签,送给老师、学生、校友或者家人。第二,设计完成一张荔湾的名人手抄报,在学校的宣传窗中展示,向全校学生做宣传。第三,分工在班级出一期“荔湾历史名人”黑板报。第四,建立荔湾历史名人小档案。让学生在展示中充分体验成功,分享探究的成果。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氛围,以浓郁的氛围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唤起探究意识;我们要注意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寻找学生可亲可感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要努力让每一位学生亲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的品质;我们要像导师那样给学生的实践活动以适时适当的指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在有内容、有形式、有指导、有实践、有体验、有收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讲座提纲,陈树杰,首都师范大学。
[2]《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综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郭元祥
[4]《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胡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