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朴 黄娜 王琳 张雅乐 孙庆
关键词:教学团队;教育培训;路径研究
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拔尖高层次人才,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家和中国气象局团队建设政策方针
我国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大多出于教育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中指出:“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旨在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团队。”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这是十九大之后中央下发的第一份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文件,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文中指出:“整合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中国气象局《2019—2023年全国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指出,要组建教学团队,分专题分领域开展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效果。在2010年和2019年,中国气象局分别出台了《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建设和管理办法》,目的在于凝聚和打造一流气象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气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于2020年确定了首批6个全国气象教学团队;2021年,根据新时期气象业务发展和人才强局战略需要,出台了《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它是全国气象系统团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增强气象人才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
二、干部学院团队建设实践探索和问题剖析
干部学院多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探索,一直都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在《干部学院211师资培养计划》中指出,要创新人才组织模式,组建一批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重要支撑、结构合理、勇于创新、长期稳定的气象教育培训攻关团队。《2021年干部学院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为不断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进一步凝聚和打造一流气象教育培训师资队伍,2021年出台了《干部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对教学团队的组建、考核和管理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此外,干部学院在多年的气象教育培训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个重点学科领域,凝聚了一批优秀的学科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团队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激励机制不足、经费保障困难、考核指标有待完善等问题。针对部门行业教育培训机构有别于高等教育的行业特殊性,深入挖掘教学团队建设规律,进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质量与成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急迫任务。
三、干部学院短时临近教学科研团队成长案例分析
短时临近预报教学科研团队(下面简称“短临团队”)是学院重点推进的科研领域和品牌学科,于2020年获批中国气象局“首批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它的成长对于其他教学团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团队取得卓越成绩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几方面:
(一)紧密结合业务需求
短临团队的发展理念是紧密结合中国气象局预报业务发展,即是在20多年多普勒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培训和第一轮省级国家级预报员以雷暴和强对流短临预报为主的预报员轮训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多年来,团队通过多元化渠道时时聚焦业务科技发展前沿,与时俱进、持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雷暴和强对流短临预报方面教学和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与天气预报业务紧密联系的雷暴和强对流短时临近预报的教学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地位。
(二)带头人谋划和引领
带头人是团队创立的先驱,高素质的带头人是团队成为高层次优秀教学团队的首要和必要条件。短临团队带头人学术威望十分高,在我国气象界已得到一致公认。作用在于:能够带领团队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成人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能够带动团队与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接轨,增强团队的创新能力;注重团队的顶层设计,早在团队发展初期就制定了长远规划,对每名成员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谋划接班人,定苗培养;多年来持续发挥着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影响力。
(三)团队梯队结构合理
第一,团队36~45岁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最大,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超过80%,中青年教师成长为中坚力量,且团队中有一定比例经验丰富的资深知名教师,为中青年教师的发展起到了带头示范和培育作用。第二,团队成员中高级职称人数超过了队伍总量的80%,且正高、副高、中级职称人数分布呈阶梯状递减,比较适合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第三,成员全部为研究生学历,且博士学位比例达到了73%,为团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四,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全部聚焦预报相关学科领域,教师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能够各有所长、优势互补。
(四)依托重点培训任务
团队自成立以来,教学策划和主讲了共24期“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培训班”,培训学员1000名左右。团队带头人负责两轮预报员轮训的教学策划,团队骨干教师承担了关键课程的授课,团队其余成员参与了实习课程的指导,整个团队承担了两轮轮训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学工作量,共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此外,团队骨干教师参与了新预报员上岗培训班的短临预报教学任务,并作为主讲教师,至今为止该培训班已经举办66期,培训学员2300余人。团队依托重点培训任务,成员全部深入各个教学工作中,在实践锻炼中师资队伍得以快速成长。
(五)教学科研深度融合
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主持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教学业务实际,并时时注重推进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切实做到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有关超级单体、龙卷、下击暴流、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高架对流、干线以及雷电等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构成了团队最新出版的教材素材来源之一;一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重点培训班上讲授,获得预报员普遍欢迎;“强对流临近预报模拟教学系统”的研制成功大大加强了相关课程的趣味性,使得培训实习更加生动,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六)国际视野引领发展
团队具有较丰富的国际视野,成员均可中英双语授课,为提升团队的核心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队先后邀请国际相关领域资深专家为预报员轮训班授课,由短临团队成员担任现场口译,预报员学员受益的同时团队教师也收获颇丰。在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下,绝大部分成员已分别赴多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研修,学习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扩充了国际视野,促进了短临团队的发展。
四、干部学院教学团队建设路径建议
(一)加强团队目标管理,树立明确的发展方向
1.党委加强教学团队的谋划引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党委对教学团队建设起统筹全局的作用,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引导和支持团队建设整体工作。第一,对于已经成立的团队,要给予政策支持并对运行过程进行监管,关注团队的组建及发展的全过程。第二,党委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团队的成立搭建平台。使其依托于重点培训任务、重大项目和课题、教学改革任务等,通过“压担子、派任务”等方式来带动团队的发展。第三,党委应在不同的学科、教研室、部门之间发挥桥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跨单位的交叉融合的教学团队创造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邀请系统内外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传授经验,在交流中找出更有利于团队建设的措施和新思路。
2.团队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
制定团队长期目标是明确发展方向与保持持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团队目标要具有明确性、可行性和全面性。学院团队应面向事业发展需要,同时注重科教融合创新,推动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具体而言,应主要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开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和团队影响力等几个方面来制定团队的长远发展规划。同时应分阶段制定近期目标,且以量化方式为宜。由于学院各个团队的业务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成熟度不同,近期目标可根据自身特点、学科发展现状和师资水平量身打造、略有区分。近期目标的实现可促使团队工作慢慢步入正轨,并为长期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要对目标分解落实,结合成员的个性特点、专业特长等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任务。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实现团队总体目标。
3.遵循团队发展阶段的基本规律
团队建设要遵循五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即成立期、震荡期、规范期、执行期和调整期,这是所有团队建设所不可逾越的。目前学院各个团队发展阶段层次不一,有的已经成为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有的刚确定为首批团队,仍处在成立期阶段;有的正在孕育当中,尚缺乏成熟的团队成立条件等。有的已经确立了较为清晰的长远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并将目标细化分解,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有的尚未建立清晰的目标任务和进行有效的内部沟通;有的缺乏对团队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的深度思考和探索等。这都需要我们遵循团队发展阶段的基本规律,客观认识、摆正心态,正确对待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实践与各个团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发展方式,不好高骛远、不急于求成、不求全责备,营造良好的团队发展环境。
(二)健全团队组织结构,促进团队可持续发展
1.确定德才兼备教学团队带头人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中国气象局政策文件中对于带头人的要求有:德才兼备、学风优良、较强的创新思维、较高的学术技术影响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因此,带头人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是学术涵养。带头人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必须走在学科前沿,引领学科前进。二是师德高尚。带头人必须品德高尚、有良好的学术品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三是人格魅力。教學团队作为学术组织,需要带头人以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大家聚集到一起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四是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团队是非行政组织,要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带头人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五是培养接班人。在团队发展成熟后,要适时培养带头接班人,提早谋划、定苗培养团队第二带头人,以保障团队的长远发展。
2.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的团队梯队
教学团队要结构合理,使其成员在年龄、学历、资历、教学、科研水平上形成梯队,构建老中青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适宜、人员稳定、协调配合、能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的教学团队。团队的骨干成员应以长期在一线从事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教学实践丰富的资深教师或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导,以年富力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实力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合理吸收已展现良好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即加强资深教师的引领作用,夯实团队中坚力量,培养团队后进力量。借鉴相关高校团队发展的有关经验,学院团队成员的遴选在发展初期,可以本教研室、本学科领域人员为主,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以及吸纳系统内外相关单位的优秀人员为辅,且团队规模不宜过大。
(三)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1.营造良好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是团队中所有成员共享且作为标准传承给新成员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看法、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主要包括集体主义、人本主义和具体的价值理念。教学团队初期的运行更多的是依靠规范和制度去保障,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和团队的文化息息相关。只有在相互尊重、公正和谐的团队氛围中,成员间才能够容纳不同观点;才能忠诚于团队并持之以恒的努力工作;才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才能坦诚交流、互通信息,支持团队成员和团队的成长。总之,文化建设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团队文化能减少成员间的矛盾冲突,使团队产生高度向心力。
2.构建交流沟通平台和促进共建共享
教学团队的成员虽然在专业、能力等方面是互为补充的,但彼此的个性、思想、观念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加强顺畅沟通尤为必要。第一,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教学研讨、经验交流会、工作汇报会等形式,对教学和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与难点进行探讨,凝聚思想、统一共识。第二,通过多种途径增进成员间的感情,使其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增强归属感。第三,帮助成员实现自我价值。要根据每一位成员的特点,制订适合师资成长的方案,实现个人推动团队发展,团队成就个人成长,实现共建共享。第四,打造优秀的学习型团队。教学工作是一项持续创造性的活动,团队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學手段等,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四)健全团队的管理机制,促进团队高效运转
1.明确职责分工和把握发展进度
要注重团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首先,对于带头人而言,在团队成立阶段,要通过成员的遴选、目标的确定来完成团队的最初设立;在团队发展阶段,要能够创造团队内部和谐的气氛,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对于团队的成果产出,带头人要通过目标管理保证工作的推进程度。其次,因学院各个团队现发展阶段不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各个团队的职责任务应突出差异化。对于已经成立的较成熟的团队,要不断深入、与时俱进;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深入融合,推动研究创新成果应用于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尚在孵化期的团队,要加快明确重点领域的研究方向,逐步形成团队队伍,逐步明晰每名成员的发展方向,逐步完善人员与学科的合理配置,并积极开展业务实践探索,实现有为才有位。
2.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科学性是整个团队生存、发展的关键。第一,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动态、合理的工作量核算办法。第二,健全人才奖、科研政策、职称评审等各项激励机制。对于在团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员,单位可在各项人才奖评选、科研政策、职称评审等事项中给予适度倾斜。第三,个人和团队激励相结合。不同年龄的教师其主导性需要是不同的,应该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以引导和控制团队成员的行为与团队总目标相一致。第四,精神激励机制。精神激励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如尊重每名团队成员的劳动成果、帮助团队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引导青年教师成长等。
3.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有效验证教学团队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激励成员的积极性。对于成人教育领域气象教育培训的教学团队建设的考核,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第一,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重视科研成果产出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实际教学成效,形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评价体系。第二,要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综合考评个人对团队业绩的贡献力。第三,要将团队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包括成员的自我评价、成员间的互相评价和团队整体评价。外部评价包括专家评价、导师评价、团队所在部门的评价、单位评价、同行评价等。第四,注重发展性评价贯穿始终。它不是简单地提出评价结果,而是通过对话和协商,让成员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明确优缺点、提供改进方式,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
(五)整合团队建设资源,为团队提供支撑保障
1.不断加大政策支持与宣传力度
单位是教学团队建设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只有党委高度重视,多措并举为团队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才能促进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不仅要具有目标导向,即“压担子、派任务”,又要具备政策的科学性、弹性和差异性。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团队,可采取差异化、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此外,需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团队建设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树立团队建设的典范,动态公布团队建设的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团队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为党委不断完善政策提供反馈信息,不断推动团队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2.多渠道提升师资教学科研水平
继续教育培训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高等院校学历教育有着显著区别,这就对教学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成员职业生涯的持续成长,需要紧密结合气象业务发展,不断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结合多年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借鉴短临团队的成功经验,各个教学团队应通过多元化渠道,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青年教师,他们欠缺的是实践经验,应有计划的选派到各级气象业务科研单位、国内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交流锻炼,积累一线业务经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较成熟的团队优秀骨干和带头人,还应结合对气象业务未来发展的前景分析,注重加强海外交流与合作,赴先进国家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气象机构进行访问进修,追踪业务科技发展前沿,促进带动团队学科深入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简介:张朴(1991— ),男,汉族,江苏宜兴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人事人才管理。
*通讯作者:黄娜(1984— ),女,汉族,北京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人事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