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欢欢 惠依琳
“师之蕴”工作室是上海市青浦区首批特级教师工作室之一,在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关景双的领衔下,“师之蕴”工作室扎根常态课堂,指导教学实践,系统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改革。2022年9月,关景双从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休,受邀到上海世外教育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担任校长。一线教师怎样立足校本教研走向卓越教师,如何立足常态教学提升教学素养?“师之蕴”工作室为一线教学带来哪些改变与启发?追寻“师之蕴”的足迹,《教育家》采访了关景双。
提高职初教师的课堂操作能力
《教育家》:据了解,您曾是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副院长,在您看来,当前教师发展面临哪些瓶颈?一名新教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乃至卓越的教师?
关景双:当前新教师普遍存在的瓶颈是缺少教育教学实操经验。所謂实操经验,是指课堂教学有模式、校本教研有范式。很多新教师对实操经验的认知存在偏差,一是没有认识到实操经验就是名师的特质,因为名师往往都“名”在教学方法;二是找不到筛选实操经验的路径,参加培训听讲多、实做少;三是未能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个人的实操经验,教过即过,没有反思,也没有提炼;四是未能把名家的理论、名师的经验转化为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于是,教师们发现,培训也搞了、考察也跑了、名家也请了、经验也学了,但专业发展还是未能尽如人意。在我看来,这种现象可以归因于部分教师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参训、没有目标地考察学习,教师们东奔西跑,看起来很忙,却只是在低效应付。更重要的是,若不能反复实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们也难以提高自己的课堂操作能力。
基于此,我认为首先要引导新教师形成这样一种认知:无论课程如何变革、中高考怎样变化,课堂教学始终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因此,教学素养是教师的核心素养,而课堂操作能力又是教学素养的内核。如何上好课,考验着教师的“真功夫”。
“师之蕴”工作室认为,教学素养就是教师的课堂表现,可以分解为六大能力。其中,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本体素养,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基本素养,课堂操作能力是教学核心素养,研讨观评能力是教师教研素养,用笔说话能力是教师发展素养,观点分享能力是教师卓越素养。为此,“师之蕴”工作室引领教师用笔解读、扎根课堂、观评教学、筛选方法,通过规准证据、循环研修,概括提炼为实用范式。实践证明,课例研修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路径。
教师有实操力,教学才有实效性。教师应坚持实践先行,持之以恒地筛选、实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上好课、讲上课、写上课”的成长路径,在教育工作中不断获得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逐步成长为卓越创新型教师。
探究“学一篇知一类”的教学策略
《教育家》:作为“师之蕴”工作室的领衔人,您认为语文教师的授课目标是什么,怎么才能教好语文课?
关景双:我们倡导主题课例教学,即围绕课例主题,牵动课文示学、贯通课堂示教的“学一篇知一类”的语文学习。这个“类”,一方面指的是一类文体、一类母题、一类素养、一类知识、一类学法等内容,指向教学目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另一方面,也是落实课程任务群学习、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群文学习、综合学习等主题,为教师实操新课标提供具体抓手。工作室以课例研修为切口,促进教师在课堂中成长、教学在改进中成熟、教法在研修中筛选。所谓课例研修,即以行动教育为引领,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问题为主题,从观察点着眼,以观察和反思为手段,以互动对话课堂为表现形式的教学研究。
在课例研修与课例教学中,“师之蕴”工作室追求“怎么教与教什么”的平衡。2019年,我们成立了“师之蕴共同体”,进一步开展统编教材教师教学课例研修。多年来,我们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厘清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致力于实现引导学生“学课文,写作文;学语文,做真人”的授课目标。
“追星”是教师发展的专业智慧
《教育家》:教育路上,谁是您的领路人?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探索,给您带来哪些启示?
关景双:从学做教师,到学做教学,我有两位偶像。一位是顾泠沅先生,他提出的扎根课堂、经验筛选、概括范式等理念,深深地浸润着我的教育生涯,内化为我带教“师之蕴”工作室成员探索校本教研的行动指南。作为“青浦实验”的先行者,顾泠沅先生创立的“行动教育”模式,即“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活动”,成为“师之蕴”工作室课例研修的实操路径:静坐课堂找方法,评学论教找方法,实操课堂找方法,引领读书找方法。工作室成员不禁感叹道:“好老师是上课上出来的,写课写出来的,读书读出来的。”
另一位是孙绍振教授,他的“文本细读”理论,引起了我和工作室成员的强烈共鸣。受这一理论启发,我概括了解读文本内涵的三层方法,即显性内容、隐性意脉、深邃主旨。以《陋室铭》为例,文中的显性内容是写陋室,隐性意脉是写两人(作者与上司),深邃主旨是写品德。再如《爱莲说》,此文的显性内容是写三种花,隐性意脉是写三种人,深邃主旨是写人生选择。就写作而言,显性内容是写什么(素材、题材),隐性意脉是怎么写(文法、结构),深邃主旨是为什么写(主题、立意)。总之,读出三层内涵,是阅读教学;还原三层内涵,是写作教学。
主题式课例研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家》:担纲上海世外教育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校长,您在卓越教师培养方面,有着怎样的计划与目标?
关景双:回首38年来的教育旅程,我是一半时间当校长,一半时间当“师傅”。当校长,就要抓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抓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当师傅,我坚持以课例研修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带教“师之蕴”工作室成员以主题式课例研修,学做高素质看得见、专业化摸得着、创新型做得到的教师。在我看来,教师立足课堂教学、追求专业提升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研课得法,用课堂感知的方法实现师生同行;第二重境界是研教修身,将教学方法概括成课堂模式,成为名师;第三重境界是研学树人、教学得法、因学施教,这才是教师的“真功夫”。
此前, “师之蕴”工作室在前两重境界收获了丰富的实操经验。目前,我的计划是培养、引导教师进入第三重境界。初步的计划是坚持“为学而教的学习课堂”的课例研修主题,引导教师关注学情、学力基础,把握基础教育“怎么学就应该怎么教”的实操方法,从而探索“个别化教育、个体化学习、个性化成人”的未来学校发展路径,秉持“世界因我而精彩”的教育理念,追求“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标,培育“有中国心的理想、有世界眼的本领、有现代人的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