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志友(1979~),男,汉族,贵州毕节人,金沙县思源实验学校,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摘 要:当前,为响应国家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能够引导他们学会生活,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因此有必要将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去。为了更好地发挥议题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文章阐述了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详细探讨了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5-0137-04
一、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议题式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以议题为载体,从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出发,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运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全方位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 议题式教学概述
议题式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较为创新的、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的、适合他们学习的新形式。“议题”指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相关问题需要探讨、研究和解决。“议题式教学”指教师在课堂上围绕某一议题,通过师生互动或者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在此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知识与问题相结合解决,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会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在初中阶段开设该课程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因为初中生对这类课程较为感兴趣。所以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如何将道德与法治知识更好地融入教学中去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本编写过于简单,教师难以掌握课堂上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课堂创新时从以上两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议题式教学模式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以“议题”为载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来达成预期的课堂效果。议题式教学不仅能很好地提升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培养其综合素养。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创新教学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适当运用议题式教学尤为重要,是创新,也是突破。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改革模式等方面都在不断创新。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运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以及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融合,使得广大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能力,而且还要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教师要想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因此,教师不但要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对待,还要在上课时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且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和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然而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情况,其在实践中难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的。因此基于此方面出发,教师可将议题式教学作为课堂改革创新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进行运用。
(二)有助于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
为了有效建设活动型学科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加入议题式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互动中。一方面,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光是在讲台上单方面地输出,同时还要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学习,而不是像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另一方面,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活动型课程建设。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虽以学科知识体系为载体,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被人忽视。而议题式教学则要求教师从生活中提炼出一定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再将其转化为教学问题,使之能够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虽然议题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已久,却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课堂上对该方法进行创新与运用,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它贯穿于今后每一堂课中,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着议题式教学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议题式教学由于充分发挥了教学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基础学科素养。议题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使教师由“知识”走向“智慧”,学生学习知识也变为主动输入。议题式教学中通过设置议题的方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议题式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依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议题
议题式教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是系统地对所教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结合教材内容、相关学科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设计议题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考虑议题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中关于社会的问题出现时,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身边实际,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问题为线索设计“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两个小课题来开展单元议题的教学。二是要注意议题的层次性。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并符合他们学习成长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堂,从而使议题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要注意所选议题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我与社会》这门课中涉及一些公民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和法律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热点事件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四是要注重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各种资源等来创造特定情境开展的教学过程。五是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平衡、合作关系。教师还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成绩与情感态度表现状况等。六是要重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当课程资源进入了课堂时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利用好预设与生成之间关系也是需要注意處理好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利用议题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议题式教学模式中实施自学,通过热点议题来引入课程学习内容,这种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有效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课堂开展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对议题式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等相关知识做全面了解,然后制订合理的课时计划和活动方案。教师还需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创设开放课堂环境和情境,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反思、主动建构新知识或新技能等。此外,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中对关于规则的一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常见情况、设计活动开展讨论、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索等方式进行课堂练习。议题式教学中还要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习《尊重自由平等》一课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对自己的行为要有责任感。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议题式教学是侧重于学生,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只有老师参与课堂的缺点,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总的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整个初中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等,还应关注当代青少年出现的一系列不良现象及社会问题,如吸毒、嫖娼、校园暴力等一系列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三)设置辩证性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其教学过程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老师为中心,注重单向式、灌输式教学。因此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是关于大家的梦想,其设计了一个学生分组讨论“梦想”的主题学习,学生可以围绕自己的生活目标选择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梦想进行探讨。首先,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情境或让学生自主思考等形式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与期待。其次,教师结合学习目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或自主解决学习问题。而在开展讨论之后,教师就讨论问题进行总结时又可以通过小组交流与师生互动等方式来完成。但是有一个小组提出了异议:“大家都说要有梦想才能有奋斗的目标,可是我觉得要有梦想必须要结合现实才行呀!”“大家怎么看呢?”对此这一组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题学习——“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呢?”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寻找答案。而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各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话交流讨论,这样更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参与到互动和交流之中。
(四)合理融入生活素材,调动学生议题探究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对议题进行选择并设计好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七年级上册有课文:《感受生命的意义》,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生”进行分析。首先,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此时很多同学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例如有的同学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吃穿;有的同学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赚钱、生存;还有的同学则说自己现在很幸福,根本不用考虑生存问题。显然上述答案都不可取。教师可以对他们做进一步分析后指出:生命的真谛在于追求快乐人生,幸福生活;快乐生活必须以健康身体为基础。最后在总结归纳时,可以让学生再去思考一个问题:人要怎样活着?通过这样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就能够对“生”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了。再比如在讲授《珍惜生命》时,可以让学生先分析身边一些与生命有关的现象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首先,教师在学生回答完之后要让学生进行反思:身边是否有一些对生命不太尊重甚至无视生命、肆意践踏生命的行为?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人为什么要活着?应该怎样去活?最后,将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发言,进而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生活中不能没有生命体,应该珍惜自己宝贵、美丽的生命。
(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实施因材施教
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因材施教。例如,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帮助;而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善于思考和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则应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为他们开设一些课外活动小组。例如,让他们担任小老师、监督员等角色。这样一来就能够发挥学生个体差异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講授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这一课时,可以设置“诚信”这一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一个诚信小组并推选出“诚信之星”。同时还要建立班级诚信档案,记录下各个小组成员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奖惩制度的设计等。
(六)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对课堂议题进行延伸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例如笔者在课堂上讲过《中华一家亲》一课后,让学生到街头开展“两个维护”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体验之前,笔者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中学生都知道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学生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分析、解决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分析、解决问题,而且也实现了其道德与法治知识能力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对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满足感。当然也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议题式教法和实践操作过程。
五、 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优化,这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符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特点的授课方式。议题式教学是当下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模式,它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发挥作用,例如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理念等。为此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议题式教学模式,使其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需要加强对议题式教学的研究,积极探索新路径和新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机会;教师还要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军.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9(6):85-88.
[2]姚亚平.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1(6):55-56.
[3]向颖.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困境及实施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10):45-48.
[4]韩玉军.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7):54-55.
[5]周其卫.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一课为例[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1(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