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波
摘 要:推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创新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新的培养路径,需要持续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形成完整可行的教学体系。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后,应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研究与反复训练,以此提升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将讨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概念,分析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说明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活动的意义作用,提出行之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希望顺利完成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任务,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在课程改革指导下,要求一线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给予高度重视,全面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因高中学生承受巨大的升学压力,导致其没有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必要性,自身运动技能十分有限,加之学生未能形成完善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促使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难以真正实现,成为阻碍学生未来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此,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在教学中大胆尝试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化发展,奠定良好教学开端。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概述
各个学科之间的核心素养,其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关于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不同研究学者的看法各不相同,例如:许浩等在研究中指出[1],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主要涉及三个维度,即个人与工具、个人与自己、个人与社会,同时与体育教学基本理论、体育技能、体育创新、体能素质、心理健康、体育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道德思想等框架结构相融合。刘宝达、徐元玉等人在研究中强调[2],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形成学生独有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得以独立生存的基本能力。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强调,“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质,这三个部分具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通过体育与健康学科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形成的,有显著学科特点的良好价值观念、基本品质、重要能力。因此,依照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基本内涵,明确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即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质。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概括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展现,不但要关注学科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真正成为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体育人”。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综合能力发展基础。
(一)运动技能核心素养
运动技能作为社会大众参加体育活动所形成的基本能力,也是人体的形态、素质、能力、心理等多方面综合展现[3],运动技能属于长期培养的过程,不能在朝夕之间获得。运动项目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技能、知识、情感等方面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展开,这也是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最基础的核心素养内容之一。现阶段,高中时期要求学生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堂后,掌握2~3项基本的运动技能,但是当学生走进体育与健康课堂后,发现超过80%学生未能完全掌控一项运动技能。以篮球三步上篮为例,这是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根据开展情况,许多学生并未掌握这一技能。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到运动活动之中,形成终身运动的目标。只有完全掌握体育技能,才能让学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健康行为核心素养
健康行为主要针对提高健康水平与适应外部环境的具体体现[4],也是调节自身体质,形成正确生活习惯的有效手段。健康知识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能否形成正确健康行为习惯的基础,高中阶段学生承受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习惯通过玩网游、看视频等方式,发泄自己的压力,并非在空余期间选择体育运动释放自己的负担。线上教学的普及,导致很多学生会选择在线上学习体育,教师同样也是利用线上教学,对学生展开点评指导。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穿不适合运动的衣服,且存在应付的态度,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在授课中要对学生积极讲授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使学生理解不能放弃运动,要做到劳逸结合,形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才能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例如:线上教学期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要穿舒适宽松的衣服,在有限的空间下展开适当运动,合理运用现有的运动条件。学生通过了解更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能够避免对自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体育品质核心素养
体育品质与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相同[5],有关思想道德素养方面始终是体育课程标准关注的热点,体育与健康学科重视公平、公正与公开。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涉及的体育精神,如公平精神、竞争精神等,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例如:在高中阶段,学校开展团体活动与个人活动。接力比赛属于团体活动,主要考查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只凭借自己的能力无法取得最终胜利。另外,每个体育项目都有运动规则,如羽毛球在发球过程中球员发球要超过腰线、田径比赛中不得抢跑等,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让学生懂得遵守体育规则,并约束自己的运动行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胜负观念。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指导中,教师要对学生及时地给予高度赞赏,使学生的运动信心持续增强。
三、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存在的薄弱环节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展开的目的是强身健体,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学生获得良好体能素质的基础,但是现阶段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不喜欢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热爱运动。现如今,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学生对玩游戏、打游戏十分喜爱,导致自身缺少对运动锻炼的能动性。同时,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多数文化课教师习惯挪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其改成文化课,使学生无法达到一周上两节体育课,导致学生缺少对运动的学习热情。
四、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意义
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体育行为、体育品质以及体育技能,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三观意识形成与体能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学生[6],所以,体育与健康学科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能素质,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体育与健康学科在诸多方面都和基础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内容,能够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为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综合素养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在促进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教师要意识到体育与健康学科的重要作用。高中学生活泼好动,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浓厚的学习热情,但是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地位处于严重缺失状态,需要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提高警惕,意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五、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一)实现新旧知识迁移,强化运动认知能力
学习主要是指以旧知识为基础[7],形成新知识认知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學要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体系为目标,也就是收获、转化、思考、评价的过程。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要通过新旧知识迁移,丰富整体教学内容,用旧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但能让学生收获许多新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合理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能够将所学内容串联起来。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应通过实现新旧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例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背越跳高”训练活动时,教师可让学生运用自由式助跑不越过杆训练方式,完成直线形式与斜线形式的起跳任务,随后在此条件下提出适当运动规则,要求学生顺着弧形线路起跳,并将外侧脚作为固定脚,此种方式能够顺利完成教学过渡,使学生尽快掌握新知识。新旧知识迁移,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学习难度会进一步降低,容易激发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探索热情。另一方面,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能够使教学导入与知识引入更加自然,如若直接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学科新知识,学生势必会感到枯燥无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用旧知识过渡新知识,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往往是一个长期教育工程,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应常常将班级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每名学生在班集体中都有特定的角色,在组织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时,教师可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例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球类运动技能的运用”训练活动时,可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并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其他学生相互交流,了解每名成员的个性品质,使学生学习其他成员的不同优点。同时,形成球类运动技能讨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比切磋球技,讨论球类运动竞技规则,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另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到篮球竞技比赛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相互竞争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压力,且在压力驱使下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不断突破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小组合作、小组竞争作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在小组中自己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团结意识,让每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价值。而小组竞争也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对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良好发展。
(三)运用轮流教学方法,增强健身实践技能
健身实践技能作为健身运动的实践范畴,具体指把健身理论运用于实践过程中的技能。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轮流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健身实践技能水平。轮流教学方法的运用优势是让学生在健身期间将自己存在的错误完全显露出来,教师通过观察,即可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导,使学生掌握运动技巧,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球类运动技能的提高”训练活动时,教师向学生传授排球运动技巧后,让学生依照顺序,完成实践训练,且对每名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导。同时,其他学生可提高警惕,以免自己出现类似的错误,让每名学生都能了解排球运动的技巧。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目光都集中在排球运动实践操作层面,利用轮流教学方式,让每名学生都能正视自己存在的运动缺陷,提高学生的健身实践技能水平,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目的。
(四)教科研和教学相互融合,感悟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教育部倡导的基本素养之一,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虽未曾提及,但不能被教师所忽略。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立足于“少年强则国家强”的层面,根据实际教学现状,通过教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融合,让学生感悟家国情怀,提高整体育人水平。
例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在学生体育测试中发现,有三名男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不足1.7米,且学习态度不认真。当全班学生都完成测试后,教师找到这三名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三名学生表现非常紧张,教师向其说道:“我并不是批评教育来的,而是想和你们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体能素质,尽管你们的成绩与我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通过观察你们的成绩数据,能够发现许多问题。”三名学生中有一名体重基数比较大,另两名学生体形非常标准,三名学生十分认同地点了点头,教师继续说道:“我们个人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只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能素质,国民的体能素质才会越来越强。”最终,教师为这三名学生制订了运动处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由此可见,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不能只站在学科的角度,还要立足于国家高度,完全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
(五)应用体验式教学,丰富核心素养培养方式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满足高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特征的教学方式创新要求。体验式教学方法并非只是让学生投入活动中那么简单,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加以分析,精心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明确授课内容,既不能让教学流于表面形式,也不能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品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要遵循趣味性教学原则,通过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体验式活动要有良好的吸引力,体验式并非单纯的嬉戏打闹,而是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体验过程中,增设竞争、比赛等环节,对学生展开挫折教育,能够让学生勇敢面对失败,接受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另外,当学生接受许多新鲜事物的同时,单一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已经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要从学生所偏愛的人或物入手,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例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可改变传统的导入教学方式,为学生精心设计体验式活动,构建学生喜爱的游戏化学习情境,游戏化学习情境的优势体现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符合,能够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中学生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哪怕课间活动时间只有十分钟,学生也会参与到跳绳、踢毽子等活动之中,可见游戏活动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游戏教学情境,展开体验式教学。以篮球教学为例,如若沿用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只提供一个篮球场地,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讲授动作技巧,教师示范演示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此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还无法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核心素养。但是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展开科学分组,组织学生参与到篮球比赛活动之中,在对抗赛中,教师记录学生所出现的犯规行为以及共性问题,并利用手机录像等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以便比赛后对学生展开对比教学。此种体验式教学方法与反思教学基本理论相符合,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
(六)优化传统教学方法,贯彻落实核心素养
围绕核心素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强化学生的运动学练能力,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与运动品质。高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日渐成熟,已经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学练技能,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才能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任务。
例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球类运动技能的掌握”训练活动时,因每名学生的体能素质各有不同,传统教学方式无疑加大了教学难度。教师运用分组教学模式,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小组、一般小组以及能力小组,其中,基础小组主要针对体能素质比较弱的学生,让学生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练习持球突破技能;一般小组主要针对运动基础一般的学生,让学生保持两人一球相对站立,展开持球突破接投篮技术训练;能力小组主要针对运动基础良好的学生,让学生三人一组,进行“传球→持球突破→投篮→跟进抢篮板”动作练习。通过有效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结束语
高中学生往往要承受沉重的学习任务,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不但能让学生的学习节奏在紧张文化课学习中得到合理调节,还能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核心素养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关键点,体现在学生对所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个人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为此,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等,才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浩.落实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6):108-110.
[2]刘宝达,徐元玉.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玩、问”一体化[J].田径,2021(2):8-10.
[3]黄飞.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理解情况的调查与应对策略研究[J].体育视野,2022(5):143-145.
[4]李争,陶玉流,丁金艳.体教融合理念下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7):129-132.
[5]彭勇.如何把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J].花溪,2021(5):1.
[6]张加豪,陈宏,龙以慧.简论学科核心素养与健全人格的基础理论:结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J].青少年体育,2021(6):26-27.
[7]邓丕超,王绍建.论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的优化[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9):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