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路径探索

2023-05-30 11:59王雪娇
大观 2023年2期
关键词:播音主持互联网+互联网

王雪娇

摘 要:如今,互联网思维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要对“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环境、传播特征及从业要求进行分析,找出当前高校播音与主持艺術专业教学模式的问题,并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改进教学环节等方式提高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效果,以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强、艺术视野开阔、具有发展后劲的播音主持人才,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播音主持;教学模式

注:本文系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两性一度社会实践‘金课应用模式整体构建的探究探索”(JG2021YB05)研究成果。

当前,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各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其推动了教育平衡,促进了教育公平。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集信息技术、语言艺术、传播美学等于一体的专业学科,需要教师紧跟时代变化,不断调整自身教学模式,以推动社会主义传媒事业发展。因此,如何在“互联网+”语境下推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向深层次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模式

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使播音主持行业面临更多挑战,播音主持人需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受众和多样化的消费心理,实现主持风格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这就要求高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对接行业发展要求。但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

(一)教学定位与时代要求匹配度不高

“互联网+”时代,部分高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模式与时代要求匹配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上与时代要求不匹配。当前,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播音、轻主持”,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主持能力的培养。播音主持人并非单纯的有声语言工作者,而是在整个节目中扮演着策划者、协调者等角色,需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二是办学特色不明显。当前一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照搬“北广模式”,自身特色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好本校资源,也未能与当地市场有效结合,使得一些学生面临就业困境。

(二)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适应性较差

高校要想输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互联网+”时代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就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与互联网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由于重视度不够、资金有限等各种主客观原因,教学条件不够完善,导致未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难以保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质量,因此当务之急是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条件。

(三)教学方式与时代发展契合度不高

“互联网+”时代下,媒介环境更迭速度快,需要更多与时俱进的播音主持人才,并使其拥有自身鲜明的主持风格,以体现核心竞争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当前,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呈现出来的气质和风格都十分契合节目特色,实现了个人品牌与节目品牌的协同打造。而当前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专业理论课程教授为主,对实践课程不够重视,也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实行个性化教学,导致学生个性发展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四)能力培养与从业要求未能有效接轨

“互联网+”时代对播音与主持人才提出的要求有即兴口语表达好、即时互动能力强、专业知识储备丰富、个人风格鲜明和媒体应用能力强等,但是当前部分高校的教学与行业要求契合度不高,在教学中轻视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完全满足职业要求,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路径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高校应跟随形势变化,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成果,明确教学目标,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环节,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多元融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融、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相融,培养综合型播音主持人才”的教学目标贯穿教学始终,对接行业需求,依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出“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专业能力强、艺术视野广、随机应变能力强的综合型传媒人才。此外,要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打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品牌。这既能彰显学校特色和教学水平,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中国传媒大学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上很有特色,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并利用校内全媒体新闻制播实践平台为学生打造“第一实战平台”,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检验学习成果;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立足社会热点、群众所需等走进社会大课堂,使教学实践离社会与人民更近。比如,2015年起,该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将全国政协每年的重点提案带进课堂,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以“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古村落保护”等为主题的辩与论大会、公开课,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深入调研,得出思考成果,并进行现场辨与论。这样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塑造出知行合一、顶天立地的新时代大学生,也有助于该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因此,各大高校要结合自身教学资源和当地就业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形成本校独有的教学模式,进而使本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丰富教学资源,加强校地合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因此高校要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注重学生实践,为其日后的正式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成果完善教学设备。要设置专业演播室,同时配备虚拟演播室系统、数字调音台、数字特技切换台、四联监视器等专业设备,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设备操作水平。

其次,要打通校内外资源,拓展实践渠道。高校除了要建立演播室之外,还要加强校地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要与当地的广播电视单位达成有效合作,这样既能促使学生丰富专业知识,又能使其提高实践能力。

最后,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引进行业导师、专家学者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要聘请传媒精英,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目前,多数教师已经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成熟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在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下,部分教师对媒介研究前沿与技术热点、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不甚了解,因此需要聘请行业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这既能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帮助其掌握新的媒介技术,又有利于拓展社会资源以丰富教学活动。此外,高校要鼓励教师转变思路,积极“走出去”以拓宽视野。要为其提供在电视台、传媒企业顶岗,以及出国进修的机会,使其既具有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本领,又有在社会实践上引导学生的能力,真正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浸润式情境教学

为了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高校要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创新教学方式。浸润式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感浸润为主线、以学生参与为依托、以情境的创设为路径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促进“互联网+”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在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中,首先要实现情感浸润,通过众多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著名主持人董卿的成长经历就非常有励志色彩。她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荣誉称号,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这些成就背后的故事正是实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情感浸润的触发点,教师可以布置小组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讲述董卿的故事,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她的奋斗历程、自我成长过程,并研究学习其主持方式、谈吐举止等,使学生主动思考、观照自身,从而获得感悟。比如,可以董卿大学阶段的经历为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刚步入大学时董卿是自卑的,但她找到了自己博闻强记的特长,努力提高自己在语言和文字表达方面的能力,才慢慢有了自信。对她这段经历的讲述,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明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认清自我,学会扬长避短,坚持不懈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才能有所收获。

其次,要实现语言浸润,即吸纳经验丰富的播音员、主持人任教或者开展交流讲座,使学生感受与学习标准化、规范化的广播电视有声语言。

最后,要实现活动浸润,即组织配音比赛、主持大赛等专业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同时,在哔哩哔哩、漫播、蜻蜓FM等网络平台上建立官方账号,发布学生作品。总之,采用浸润式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促进实践,再由实践加深认知的良性循环。此外,将WBS任务分解法引入课堂,也有利于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增加课堂信息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四)对接行业需求,完善教学环节

要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就要在充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时代要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教学环节,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而言,首先,在专业知识教授环节要打通专业壁垒,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效结合,培养综合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会面对许多纷繁复杂的情况,包括国家社会、国际风云、文化市场、艺术、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要重视学生相关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有效打通专业壁垒就显得尤为必要。“互联网+”时代,高校要成为播音主持人才的孵化器和成长加速器,要利用慕课、微课等平台和资源,以及学校自身课程资源实现课程共享,使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播音主持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其次,在有声语言培养环节,要注重口语传播、播音表达技巧的讲解,实现媒体表达学程、访谈与沟通学程、冲突与协调学程的贯通。

再次,在制作技能培养环节,要开设以媒体技术教学为内容的前沿选修课,如数字拍摄技术课程、音视频制作剪辑课程等,提高学生的多媒体制作能力和创意策划能力。

最后,在開放实践环节,要鼓励学生推出自己的电台、订阅号等,以激发其创作灵感,锤炼其个人风格。具有个人辨识度的主持人往往能够吸引观众,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行业中占据有利地位。比如,蔡康永、撒贝宁、李咏等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性,依靠个性十足的语言风格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高校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鼓励其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天地中锻炼播音主持能力,在实践锻炼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和主持风格,从而提升个人辨识度,在实践中获得突破与成长。

三、结语

播音主持人才是党和有关部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对外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成果,做到与时俱进。要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学环节等,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娜.“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11):84-86.

[2]龚劲.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媒体传播规律探析[J].采写编,2022(3):91-92.

[3]邱茂玲.“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的新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8(24):45-46.

[4]刘宜林.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1):136,138.

[5]黑梦奇.“互联网+”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11):201,214.

[6]郑星,高超,王雷.融媒体时代广播播音与主持教学的思考[J].传媒论坛,2019(19):117.

作者单位: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播音主持互联网+互联网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