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发展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 11:59:45薛金凤
大观 2023年2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

薛金凤

摘 要:剪纸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要弘扬剪纸文化,更好地凸显美术教程的民间特色和本土意义。对高校剪纸教学及应用做了简单阐释,主要分为四部分——剪纸的起源、剪纸的历史、剪纸的发展现状、剪纸教学的具体实施状况。

关键词: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

剪纸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更好地传承剪纸艺术,凸显美术教学的民间特色和本土意义,对剪纸的教学及应用做出简单阐述。

一、剪纸的起源

纸出现在我国西汉时期,而用薄片材料制成的工艺品却在还没有产生纸的时期便已经出现。这些工艺品是由制作者以雕、镂、刻、剪的工艺方式,在金箔、皮革、树叶等材料上剪刻纹样而制成的。《史记》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将梧桐叶剪为“圭”赐其弟,并封叔虞到唐为侯的故事。此外,战国时期就有皮革镂花、银箔镂空刻花,都与剪纸同出一辙,其出现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也有“对镜贴花黄”的描述。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剪纸作品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

二、剪纸的历史

唐代是剪纸繁荣的时期,杜甫《彭衙行》中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表述。唐代剪纸手工艺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善,表达出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宋代造纸业较为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比如,称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其还可作为灯彩的点缀。宋代民间剪纸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的剪纸已成为瓷器的重要纹饰,通过上釉、再烧制,陶器变得更加漂亮。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逐渐趋向完善,并进入了鼎盛时期,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民间灯彩上的纹饰、窗扇上的图案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的。而更常见的是用于装饰家具的剪纸,用来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顶棚花等。

三、剪纸的发展现状

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剪纸产生。延安鲁艺的艺术家陈淑亮、张仃、夏风等人开始学习当地积淀着人民群众社会文化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对民间剪纸艺术加以研究和总结,并创作了一大批反映边区人民生活、劳动的新型剪纸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创作者运用了民间传统样式,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边区建设的新内容,也推动了群众性剪纸的创作与发展,使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如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首次展出的西北地区的民间新剪纸作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剪纸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序幕。可以说延安的剪纸艺术开辟了我国剪纸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事业指导方针的引领下,人们创造出了一大批体现了新人新事物的新剪纸,拓展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傣族的剪纸作品,其形式结构、思想、语言等都与傣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密不可分,是中华文化的生动反映。傣族人认为天地同根,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依正不二。因此,他们的剪纸都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在新剪纸创作中,除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之外,儿童、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常见主题。

四、剪纸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一)设计理念

剪纸是在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通过一块有色纸、一把刻刀或剪刀、一双巧手便能制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它能够活灵活现地展示千变万化的生活状态,并充分表现生活的美感。2003年,剪纸被列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保护项目。要想抢救和继承民间文化遗产,必须有教师作为后盾。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系统学习剪纸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通过让学生欣赏学习剪纸艺术,探索剪纸工具、材料和创作方法,使他们体验剪纸的快乐,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与创作水平,形成一定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学习民族传统美术的积极性。

(二)背景分析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的透空感觉和艺术享受,与中国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它题材广泛、寓意深刻、风格多样,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植物及神话传说等,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进行表现。比如,鸡与“吉”同音,可以寓意大吉大利;金鱼与金玉同音,能够表达金玉满堂的祝愿。

剪纸是一种手脑并用的艺术实践活动,简单、明朗、朴素且具有观赏性,有着简练、生动、活泼的造型特征。

学习剪纸不但能够锻炼双手协调的能力和耐性,还能锻炼思维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剪纸,学生能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与理解,熟悉民俗风情,了解社会生活,陶冶情操并提高审美水平。因此,教师应多组织剪纸活动。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剪纸,使剪纸艺术在教学中得到推广,实现艺术教育和艺术传承的共同发展。

(三)实施目标

在剪纸的教学实施中,应以学生为本,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發展的环境,让他们了解与剪纸有关的知识技术,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给他们个性的全方位蓬勃发展提供空间,促使其更加热爱生活。

(四)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剪纸所需用具非常简单,一把剪刀、单张纸即可,但要不断练习、体会与揣摩,才能熟悉剪纸的技巧。要从最基本的直线、曲线练习,到对称剪纸、折叠剪纸、非对称剪纸练习,直至剪纸创作,循序渐进地提高水平。

2.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剪纸涉及心理、力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以提高学生创造力。

3.启发性原则

艺术创作源于生命并超乎生命。真正的艺术创作往往能满足人们某种深层次的心理需要,而经验丰富的民间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基本造型、结构已经胸有成竹。他们拥有自由创造的能力,无须再刻意强调创作前的构思,而根据图像的主要内容,随思维过程逐步扩展画面。这一创造活动能够体现创作者的真挚情感。想象是进行中国民间剪纸造型设计的重要因素,创作者可以不受现实生活的约束,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开展活动。通过观看剪纸作品,人们能体会到创作者发自内心的对美的渴望。“画画无正经,好看就中了”,这种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觉得好看的造型都可能出现在绘画中,无论其是否符合科学规律,于是就有了“虎头鱼身”“人首狮身”“麒麟送子”这种外在表现。这些图案的形成要借助多种创作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嫁接自然界中的各种形象,使万物都为自己所用,将不相干的图形结合在一起。这类图像保留了自然界中一些物象的造型特点,也是自然界物象的升华。同时,一些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思维臆想出物象,使幻想中的物象成为可触的剪纸。此外,艺术家还会把不符合自然规律和时间观念的画面、景物组合在一起。通过这种人为的组合显示时间、空间的延续,也突破了客观逻辑对内容的束缚。比如,剪纸艺术作品《马吃草》中,就有长了三张脸的人、两个脑袋的马的形象。对此,创作者的说法是:“牲口吃草当然不会只吃一块东西,娃娃照顾马吃草也不会只喂一只。”山西剪纸艺术作品《一间房屋》中,创作者剪出了房屋里的人、家具和侧面的门,融入自身的思想感受和人生经历,把屋子里的东西都表现在了画作中。剪纸作品《猫捕鼠》中,被猫吃掉的老鼠清晰地出现在了猫的肚子里,造型奇特又和谐美观。这些作品中的自由性与主观性,真切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与情感。从本质上看,创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感受,将大众心中潜在情感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同时,通过将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感受蕴藏在剪纸造型中,将人民群众的思维图式和视觉认知转换为视觉形象,从而创作出一个个梦幻世界。而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通过对形象的追求、图形的加工,创作出生动的剪纸作品。

4.个体性原则

在课堂学习后,学生应逐渐了解剪纸技法,并逐渐做到动作敏捷、手法熟练、想象力丰富,不断体验与琢磨,从而创作出好的作品。

(五)剪纸的课程设计与操作

1.剪纸理论

在剪纸课堂上,教师要教授中国剪纸艺术的发展史、剪纸技法(如阴剪、阳剪等),以及装裱、保存等理论知识。此外,要教会学生怎样定稿。让学生通过多次操练逐步能够脱稿,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作,以使其完成对剪纸整体的认识过程。

2.剪纸技能

在技能内容的选取上,首先选取较为简单的形式。以轴对称式剪纸艺术为例,在剪纸过程中,学生要通过模仿剪出基本形象,在熟练之后进行创造性思考,剪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比如,可以创作孔雀图案。首先,确定孔雀的基本造型,将其分为头、翅膀、尾羽三部分。头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整体较小,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夸张处理,让头更小,但要注意头部的动态。其次,在剪裁翅膀时采用对折剪法。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线条表现,翅膀要有刚劲。最后,在尾部的处理上,要使其像扇子一样展开。一只孔雀能不能剪好,关键在于尾巴,因此要抓住尾巴的特征进行重点刻画,注意几何形体装饰,如锯齿纹、爱心纹等。在形象设计与剪裁过程中,要敢于进行夸张变形,同时注意刻刀的运用,结合点、线、面的运用,形成良好的艺术效果。总之,在形象设计与剪裁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要粗中有细、方中带圆、刚柔结合,才能剪出满意的作品。

(六)具体教法

1.引导学生尝试与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试着剪一剪,然后使其随心所欲地添加和连接图案,并使其观察这对图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什么结果等。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剪出既写实又生动的剪纸作品,说明其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剪纸手法,此时就要注重动物的长须、人的毛发等细小之处,越是细小,越要剪得惟妙惟肖。

2.引导观察

当学生学会剪各种动物、植物的基本造型后,就要对所剪图案的变化有一定要求。比如,花朵有全开和半开的,鱼儿的身子有大小和胖瘦之分,鱼尾有张开、合拢的变化规律等。为了激发学生的灵感,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校园,沿着街巷观看路面来往的汽车、池塘里的荷叶、果园里水果树花叶的变化,以及田舍里鸡鸭牛羊等的动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目光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使其通过观察周围的生活,探索和积累剪纸的形式和内涵。

3.开发潜能

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典型作品进行赏析,提高其对美的认知水平,加深其对剪纸本质的理解。学生对成功的剪纸创作过程及思路的把握能够极大地促进其创作,要引导学生在剪纸艺术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剪纸能力的提升要经过不断的反复实验,这种反复实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不断实践、不断体会、不断琢磨、不断创新的过程。

五、结语

中国剪纸艺术素材易得、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目前已較为流行。为此,要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合理指导学生创作,启发学生自我探究、想象,使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然地表达他们对世界和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感受自我表达与创作的快乐,这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冉冉.浅谈幼儿园剪纸艺术与教学[J].东方教育,2013(9):144.

[2]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吴琼.民间剪纸艺术本源性的图像学研究[J].艺术评鉴,2020(5):35-36.

作者单位: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
剪纸
文苑(2020年4期)2020-11-22 13:45:55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湛江文学(2017年11期)2017-11-30 08:31:09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08:03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1:26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剪纸
剪纸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剪纸鉴赏
延河(2013年10期)2013-09-08 05:35:42
民间艺术
流行色(2009年1期)2009-02-24 0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