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福
[摘 要]随着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全面推广使用,在苗族聚居地区县城高中如何有效开展针对英语低水平学生的听说融合教学成为新的问题。文章从新课程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剖析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的一节听说融合课课例,探讨苗族聚居地区有效开展英语低水平学生听说融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低水平学生;新教材;听说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4-0049-0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努力实践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深度教学,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在教学中,听是接收性技能,说是表达性技能,二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是在新课标(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指导下编写的,这套教材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大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包含主題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个要素,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新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听说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深度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在生源、师资、教学、办学等方面相对落后的苗族聚居地区县城高中,面对英语低水平学生群体,结合新课程对听说融合课的要求和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科学地分析当前英语听说融合教学中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苗族聚居地区县城高中有效开展英语低水平学生的听说融合教学很有现实意义。
一、英语低水平学生的界定与成因分析
本地有两所生源以苗族学生为主的典型的苗族聚居地区县城高中。笔者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从这两所高中的英语教师教学状况和学生平时月考、期中考、期考英语学科成绩等方面看,学生面临增强英语课堂学习有效性的问题。随着近年市县要求高中办学规模扩大等政策的颁布,这两所高中的生源结构、质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无疑体现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英语学科考试(包括周考、月考、期中考试等)成绩低分率和低分分数段、交流访谈、问卷调查等进行分析,可暂且将因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浓、自我学习效能感弱、学习习惯欠佳、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参与度低等造成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不强且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群体定义为英语低水平学生。
苗族聚居地区县城下辖20多个乡镇,且大多数乡镇距离县城较远、师资与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小学以及教学点难以开设英语课程或英语教师配备不足;部分学校出现教师授课班级过多、课时难以得到保证的问题,且英语教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造成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晚、基础差。这些学生升入初中后,就容易出现英语课听不懂、跟不上,日渐失去学习兴趣或信心等问题。当前使用的英语教材、内容多难度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容易形成英语低水平学生。这类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等方面存在欠缺,他们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浓、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破罐子破摔。因此,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以落实低水平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多方面对英语低水平学生给予关照。
二、听说融合课课例设计分析和评价及教学策略
听说融合课是一种新的课型,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太熟悉的语境中,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语境,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综合运用学习策略,理解不同语篇类型中的文化元素及其内涵,分析不同语篇的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并能够用口头表达的形式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等。教师要注意设置语境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多高质量的口语输出。对于英语低水平学生来说,这不同于简单的听力训练,听说融合课对其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笔者听过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三册Unit 4 Space exploration中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一节课为例进行分析。
(一)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需要将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等要素科学整合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在内的教学计划。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应该优化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获。由于面对的是基础知识不太扎实的学生群体,教师在本课教学中紧紧围绕“宇航员采访”这一主题,利用图片、短视频等创设情境,整合教学内容,以主题意义的挖掘为主线优化教学流程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与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积极思考及参与展示。
本课例中教师开展了以下教学活动:第一,呈现教学目标;第二,导入环节用幻灯片呈现王亚平的图片,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航天航空的背景知识;第三,开展具体的听力训练活动,用问题“你们想成为宇航员吗?”“成为宇航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贯穿这部分活动,接着要求学生齐读跟本节听说融合课紧密相关的词汇;第四,把杨利伟的采访稿分为四个部分并分别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微技能训练,包括听人物关系(问答题)、找出对话发生的场景(问答题)、听具体数字(填空题)、选择最佳答案(选择题);第五,让学生进行两次针对相关内容的讨论。本课例具体描述如下:
【活动一】呈现教学目标。By the end of the class,students will be able to:1.learn about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s for becoming an astronaut by listening to the conversation;2.learn and practise a specific listening skill——listening for numbers;3.learn the spirits of astronauts and strengthen national pride。
【活动二】词汇铺垫。引导学生诵读astronaut,procedure,mental,centimeter,intelligent等单词。
【活动三】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首先,教师呈现图片(On 16 April 2022,Shenzhou13 manned spacecraft successfully landed on the earth),其次,提出两个选择题1.Who are the astronauts in Shenzhou13?2.Who is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astronaut?最后,用教材中活动四的问题即“Do you know some requirements to be astronauts?”引导学生尝试回答宇航员需具备的条件即education background、experience、health condition、course、special training等,教师一边组织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一边把听力材料中宇航员需要具备的条件设为填空题板书在黑板上。
【活动四】完成四个教学任务。
任务一:Listen to the first part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s,具体为完成两道问答题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任务二:Listen to the second part and fill in the blanks,具体为先进行学法指导即tips for listening for numbers,接着完成三个关于获取数字的题目1. Yang Liwei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t the age of ;2. Before he joined Chinas space programme,Yang Liwei trained as a fighter pilot for years;3. Yang Liwei became Chinas first astronaut when he was years old.
任务三:Listen to the third part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tasks,具体为引导学生先完成选择题1.How many hours of flying experience does the man have?;2.How many pilots are in the competition to join the space program?,接着完成填空题3. Yang Liwei was one of the pilots who were chosen to train for space flights.4.At the time when Yang Liwei entered the space programme, astronauts had to be shorter than cm in height and less than kg in weight.
任务四:Listen to the fourth part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s,完成两道选择题1.What did the man have to learn besides science and astronomy?2. What does the man feel to have the chance to be trained as an astronaut?
【活动五】引导学生开展两次讨论。1.Training to be an astronaut is very difficult and the environment in space is full of the unknown and danger. Why would so many people want to be astronauts?2.Why does our country make great effort to explore space?
(二)課例评价及教学策略
评价课堂教学,指对课堂教学的得失及其原因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教育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这是一项重要且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从新课标、新教材以及一定的教育理论视角与高度对教学进行评课交流,评课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避免碍于面子讲一些假话和套话。
听说融合教学是新课型,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高英语低水平学生的听说能力,本研究从这节研讨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活动开展、主题意义挖掘、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体现、立德树人的具体落实和主题升华等方面展开评课探讨,以充分挖掘本课例的得與失和提炼出在苗族聚居地区县城高中开展英语听说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1.听说融合课课例评价
教师本节课并不是简单地按照教材设计好的五项活动逐渐推进,而是紧紧围绕主题意义把整个采访稿整合后分成四个部分,对要探究的问题和要开展的活动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设计。在讲授listening for numbers的技巧时,教师根据学生基础与层次,适时进行了拓展,包括时间、读音相近的数字和价格的表达方式等。各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安排较为合理与紧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并达成了教学目标。
2.听说融合课教学策略
(1)抓住听说融合课的本质与教学要求
本节课教师把数学内容调整为Unit 4 Space exploration—Listening,在Listening中没有融合Speaking。根据新课标的要求,Listening and Speaking应该结合成为一个课型,听说融合,前面的听既训练了听力技能,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主题词汇、句型等,又为后面的说奠定了基础。说的环节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升华主题。在听前的引入环节、听的过程环节、听后的讨论环节、师生互动等其实都可进行听说融合教学。
(2)区分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对于新课标、新教材,教师要先用教材教,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经验,在吃透新课标和新教材之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这样才有利于教材的落实。对教材原有的语篇及其相关活动的设计不宜进行大刀阔斧的整合,毕竟新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设计的。本节课教师对教学内容就进行了较大调整,此举值得思考。对于新教材,教师要用教材教、不断实践、反复研读新课标和吃透吃准新课标对教学的指导,然后基于学生学情,不断总结、打磨、提炼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活动安排并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3)落实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使用了新教材就是落实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涵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要想在系列课堂上通过英语学习活动落实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授课教师就应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设计,基于主题和语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应深刻理解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等,将其内容内化于心,然后才能外化于行,因为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不等于就是落实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4)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活动应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本节课中教师把原教材的活动及其标题进行了整合,把完整的采访稿分成四个部分,然后逐个部分进行教学,从某种程度上看确实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打破了原有教学设计的逻辑性等。此外,整个过程没有涉及从语篇这个宏观角度设计的学习活动,不利于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
(5)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思考起来、讨论交流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新背景、新变革下,高中英语教师要意识到新课标实施前的“旧课堂”与新课标实施后的“新课堂”是截然不同的,课堂革命永远是进行时,这是新时代教师应该有的意识和使命。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与讨论活动开展不足,教师主导性和控制性略强,导致课堂缺乏灵性,不利于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通过对本节听说融合课例的剖析,在苗族聚居地区县城高中开展针对英语低水平学生的听说融合课教学,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活动设计、主题意义挖掘、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落实、立德树人、升华主题等方面,既要基于学情、教情进行合理的整合,又要尽可能保持原有课例设计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陈锦梅,邢国锋.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升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效能:以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 4听说教学设计为例[J].文理导航(上旬),2022(6):34-36.
[3] 蒋瀚鹏.视听说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1):169-170.
[4] 俞裕龙.主题语境引领下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策略[J].教师,2022(8):51-53.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