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玉
【摘 要】随着开放式的经济局面与买方市场的开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不仅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成本,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销售,还需要充分利用信用赊销,积极抢占市场份额。但是,随着信用赊销的大规模使用,随之而来的则是各种信用风险,如应收账款增加、资金使用率降低等,因此企业的运营更应强调生产、销售甚至赊销的风险防控。应收账款的回收作为企业资金流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管理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风险发生。企业应收账款不仅仅需要事后的催收,更多是要做好合同签订前的预防与签订后的合同履约管理。论文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为研究对象,分析风险的表现形式,总结风险产生的原因,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相关企业和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成本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2-0085-03
1 引言
目前,赊销、赊购的现象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该种商业信用的運用模式虽然能够扩大企业的销售,但同时也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成本增加,从而容易引发坏账风险。虽然应收账款数字越大,表明企业销售量越大,销售收入越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越强;但同时,也表明企业被占用的资金越多,其坏账损失风险越高,从而使企业失去扩大再生产、投资的机会。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企业坏账率过高,就会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因此,企业管理层在运用商业信用模式扩大销售时,需进行全面分析,从战略眼光出发,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成本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信用管理目标,提高资金周转率,有效防范坏账风险。
2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概述
应收账款既能反映企业的销售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企业被买方占用的资金。在实践中,应收账款的产生大部分是来自赊销,其实质是基于销售行为而产生的债权。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具有较强的风险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往往是多方面、复杂的,容易导致企业发生资金问题。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过于注重客户成交单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其能否真实变现,最终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使企业生存受到威胁。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困难,而且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一问题,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3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表现形式
3.1 企业经营成果失真
部分企业存在错误认知,认为销售收入的增加便等同于企业效益增长,忽视了销售收入是否可以真正变现,是否可以带来实际利润的增长。企业表面上的经营成果呈现“一片繁荣”的假象,但实际上企业的资金却并未到账。部分应收账款发展成呆账、坏账,企业不仅会损失应得的利润,还会损失垫付的成本,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甚至引发债务危机。导致企业经营成果失真的原因主要为:一方面,权责发生制作为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当期发生的赊销需全部计入当期收入,这也导致企业账面利润的增加无法客观、真实反映现金流入,容易造成企业经营结果假象。另一方面,按照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需以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计提,除特殊企业外,一般企业的坏账准备率为3%~5%。若实际的坏账损失超过了计提的坏账准备,则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由此可见,若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则会导致账面销售收入虚增,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企业风险成本。
3.2 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增加
在应收账款管理中,若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对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产生影响,还会对其他业务的进行产生阻碍作用。一方面,在应收账款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若企业的业务人员发生流动,则会导致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清收难度增加,甚至因收款凭证等资料的丢失、损坏而导致应收账款成为坏账,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减少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应收账款的清收过程中,企业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若账款长时间未收回,则会导致企业资源的占用、浪费,使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3.3 企业资金流动受阻
资金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流动资金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瘫痪”,使其陷入经营困难。在“先货后款”的赊销模式下,企业在发出产品、商品后,销售资金却可能得不到及时回笼,若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未采取有效措施,则会导致企业资金供给不足,大量的货物原材料成本、应得利润资金被占用。在销售业务利润未兑现的情况下,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资金使用率降低,资金流动受阻,进而引发资金、财务风险,长此以往,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生产经营。
4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4.1 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部分企业管理层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过分重视销售业务,而忽视了应收账款的回款工作,未能全面认识信用资产风险。一方面,管理层片面地将“销售”与“业绩”划等号,因此制定了大量的促销方案。但是,由于促销方案未能与企业经济实力状况相结合,盲目赊销,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增加,账期延长,坏账损失巨大,企业资金周转紧张,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严重的可能使企业破产倒闭。另一方面,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执行上的错误,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投入不足,人员配置、岗位设置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应收账款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管理层的不重视使得企业内部未能创建良好的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氛围,销售人员侧重于销售工作,而对清收账款欠缺考虑,导致应收账款风险产生。
4.2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
4.2.1 企业客户信用机制不完善
部分企业对于客户的信用监管不到位,缺乏健全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对客户的信用分析、研判工作未落到实处,容易导致企业利益受损。一方面,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的信用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专门管理,在信用部门岗位人员的配置上不足,无法为客户信用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处于被动局面。另一方面,部分未能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在合同签订前,缺乏对客户的资信调查等事前管理,过分关注销量而忽视了对买方信用和履约能力的评估,给不良应收账款的产生埋下隐患。
4.2.2 企业缺乏健全的应收账款责任制度
部分企业缺乏健全、有效的应收账款责任制度,没有明确的责任部门,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有的又由销售部门负责;部分企业缺乏定期的会议制度,在应收账款的月度分析上存在不足,部分协同配合存在一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未能借助全面预算,将应收账款指标落实到销售部分,“赊销负责制”流于形式,销售人员的工资、回款未能与工资挂钩,无法有效防止应收账款坏账的产生。
4.3 内部控制机制薄弱
目前,在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和财务内控中,存在内部环境薄弱、风险评估缺失、内部监督失效等问题。一方面,部分企业现有的组织架构不完善,未设立法务部门、内审部门,也未招聘相关专业人员负责法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导致应收账款的高速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例如:有的企业虽然重视内部监督考核工作,但是却缺乏文件制度保障,导致实际的内部监督考核工作缺乏切实的操作依据。制度上的缺失導致无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有效的奖惩,部门权责不明,岗位分工不清,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更加不重视。
4.4 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不到位
一方面,部分企业所采取的催收方式和方法不当,导致催收成本增加。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应优先从成本最低的方法开始,如从电话联系到信函告知、电话催收,再到派员面谈或诉诸法律。但是,有的企业在催收应收账款时,未能坚持成本效益原则,选用的催收方法不当,导致催收成本增加,进而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催收奖惩制度,导致及时收回欠款的人员得不到奖励,而未能及时收回欠款的人员也未受到惩罚,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在这种无奖惩、无责任追究的模式下,员工工作无压力、无动力。
5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成本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
5.1 树立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层肩负着制定管理目标、改进管理政策等责任,管理层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意识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一方面,企业需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提高管理层思想认识,使其认识到防范赊销风险的重要性。管理层需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引导部门间加强合作,使企业上下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保证全员参与,全力压缩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规模,将抓清收提高至企业战略管理高度,从而提高清收效果。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应收账款跟踪氛围,针对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展开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重视度,实现销售与回款双管齐下。
5.2 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5.2.1 完善客户信用政策
想要降低应收账款风险,企业就必须谨慎选择销售客户。一方面,企业在给予客户折扣、折让、信用销售等营销优惠,实现销售目标、扩大市场份额时,需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第一,销售部门需加强对客户的信息调查,分析客户所在行业发展情况、企业规模、经营方向、经营政策等。第二,信用部门可先借助业务部门的信用网,查询客户信息,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客户的经营场所,分析客户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与竞争企业的合作关系、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从而初步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第三,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工商或其他渠道,收集客户信息,了解客户的市场信誉、运营状况、支付能力、贷款担保及法律纠纷情况等。在完成以上信用和信息调查工作后,信用部门可结合各部门总结的客户调查明细表,对客户进行分类、登记、建档,建立客户信用资料库。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制定信用政策。结合本企业所在的行业竞争状况,全面考虑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在客户资信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同时,企业还需结合市场情况、产品竞争力、企业经济现状等,不断完善、优化信用条件,并加强对客户信用政策的滚动管理,定期评价、更新与修订。
5.2.2 完善企业应收账款责任制
一方面,企业需坚持实施赊销责任制,按照“谁赊销,谁负责”的原则收款,做好职责的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审批权限,将销售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回款额挂钩。同时,在现有清收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清欠条例,对人员进行适当调整,规定业务签订人员为合同的签单担保人,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催收账款。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需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制。财务部门需及时做好应收账款的分级,实行月终清查制度,准确记录应收账款的发生、增减、余额及账龄信息,及时提醒业务人员采取催收措施,减少应收账款坏账。营销部门需与财务部门核对账单回收情况,及时将未收回的账单交还给财务部门,并对逾期账款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分类确认不同项目的回款。
5.2.3 完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客户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也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从而难以避免地会形成坏账。一方面,企业需完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计提坏账准备,避免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以使企业财务处理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谨慎性原则。另一方面,企业需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对计入坏账准备的范围、金额、比例等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工作有制度和文件参考,避免应收账款金额虚增,并提高管理层决策的正确性。
5.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有效规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为应收账款内部流转程序的建立提供保障,做到在管理上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内部控制制度所包含的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如部门岗位职业的确定、分工范围、业务流程、风险管控等。一方面,企业需建立风险预警制度。首先,企业需加强對往来账目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往来账目结算、核查和清理制度。财务部门需与业务部门加强合作,准确、详细地记录业务往来、贷款情况,定期核查资金,及时发现其中潜在的风险,对其加以防范,从而遏制、消除风险。其次,企业需建立客户应收账款档案。企业需安排专人负责,借助财务信息系统,建立起客户应收账款档案,详细记录,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客户信用等级,设置欠款逾期预警线,当风险超过上限发出警报时,以提醒管理层及时调整信用政策,督促相关人员合理催收。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监督和反馈,以有效规范应收账款管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少舞弊等不良问题的出现,更好地推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推动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5.4 落实应收账款清收工作
一方面,企业需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催收办法,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权衡收账费用、坏账损失和机会成本。财务部门需与欠款客户、单位核对好账目,获取有效、全面的追款依据,并结合不同情况,分类追收。针对拖欠、拒付的应收账款,企业需先对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政策进行分析,观察其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重新摸排,查明账款未能及时收回的原因,通过电话联系、信函和面谈等加紧催收,争取妥善解决,维护好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若催收无果,企业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应收账款回款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需建立回款奖惩制度,将应收账款回款时间、金额等指标列入人员考核中。企业需不断完善应收账款催收绩效考核制度,确定绩效对象,将人员绩效奖励与账款回笼、信用期节点相挂钩,通过有效的奖惩制度,提高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避免一味追求合同签订的数量。对于提前回款的人员进行奖励,公开表彰;对于超过信用期仍未收回的账款,按照企业的相关制度对清欠人员进行处罚,并追究部门经理责任,并与当期工资挂钩,以避免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带来的风险,使员工自觉参与到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中。
6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的成本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尤为重要。企业管理层、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需共同努力,以达到既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又降低企业商业信用成本的目的。在实际的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潜在的风险点,制定合理、可执行的信用政策,以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并加强内部控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权责,从而提高全体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坏账损失,强化经营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以保障企业资金的正常循环。
【参考文献】
【1】刘刚.现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21):114-116.
【2】郑文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J].中国市场,2021(13):185-186.
【3】方杭鲜.酒店应收账款的成本管理及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20(36):130-131.
【4】刘宵静.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0(14):185+187.
【5】郑明芳.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20(11):179+181.
【6】刘会生.酒店应收账款的成本管理及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20(1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