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课堂革命”视角,分析当前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进措施,提出高职院校可基于USFE-C优化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课程资源,以推进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实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课堂革命 USFE-C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6-0115-05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 —2023年)》中提出“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并要求到2023年“遴选1 000个左右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普遍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推进“课堂革命”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推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对更新高等职业教育观念、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USFE-C是指“课堂革命”视角下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改革创新的举措,全面打造“四有课堂”,即“有用”课堂(Useful class)、“有景”课堂(Scenic class)、“有趣”课堂(Fun class)、“有效”课堂(Effective class),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铁职院”)全面推进“课堂革命”的一种改革实践模式,也是师生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改革方式,基本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目前,USFE-C在柳铁职院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实践,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其对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柳铁职院为例,探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措施。
一、当前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精准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线路,培养学生进行特色旅游资源解说和特色旅游线路设计的关键职业能力,为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锻炼,没有将课程总目标进行细化,导致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不够精准。学生往往只是知道课程的总体目标,不清楚某节课的具体目标,影响了学生对教学重难点内容的掌握。同时,课程教学目标未能与工作岗位、“1+X”证书、职业技能竞赛等进行有机结合和深度对接,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
(二)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居多,主要使用“填鸭式”课堂讲授模式,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只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学生被动回答问题居多,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师生、生生之间缺少互动时,学生容易在听课过程中开小差,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难以维持学习的兴趣,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达不到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三)教学内容设计欠佳
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时,直接讲授课本内容居多,对教学内容系统设计不足,前瞻性、启发性教学内容不多。有的教师存在随意讲授教学内容的现象,列举的案例不科学、不严谨、不规范,对课程教学起到了反作用;有的教师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在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设计相关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长时间无法进入学习状态;还有的教师只是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忽略了课后总结环节的设计,导致学生往往因没有进行总结回顾而遗忘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相对单一
目前,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评价最常用的方式为考试与测验,教师主要通过考试来最终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而这只是单一方面的评价,未能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有的教师尝试进行教学评价创新,但由于没有进行综合评价,达不到全方位评价的效果;有的教师进行了课堂随机测评,但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測评方式,只是教师单方面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效果不够理想;还有的教师尝试开展师生“双向”课堂评价,但由于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达到评价的目的。此外,目前课堂教学评价更注重教师、学生、学校等三方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缺失或者较少。
二、基于USFE-C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实践
(一)优化基于USFE-C的课程目标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可从实际岗位能力需求出发,按照“有用”课堂(Useful class)要求优化课程目标,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与工作岗位、“1+X”证书、职业技能竞赛的“三个对接”,全面增强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优化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目标必须紧跟旅游业发展态势进行动态调整,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确定本课程总目标为培养旅游岗位群中导游、计调等岗位人员。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全面融入爱国荣校、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思政元素,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三个维度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如图1),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旅游资源的讲解能力、旅游线路的设计能力、旅游产品的销售能力等三大能力,全面塑造“礼仪人”、培养“技能人”、打造“职业人”,培养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除制订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设定每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每次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完成从理解理论知识到实践锻炼的深度学习。
(二)重构基于USFE-C的课程内容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知识点较多且较为松散,因此按照“有景”课堂(Scenic class)要求需要重新构建课程内容,需要兼顾“理论”“务实”“案例”“实训”等全链条教学环节。柳铁职院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以项目方式进行重构,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又包括若干个情景教学单元,同时每个教学单元还设计了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柳铁职院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紧密围绕专业重点培养的职业能力,以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为根本,以中国旅游线路为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典型工作项目(见下页表1):项目一为中国旅游资源讲解,项目二为中国旅游线路设计。项目一由4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项目二只有1个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二典型工作任务分为11个情景教学单元,这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的重中之重,也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同时,还对每一个情景教学单元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设计,如项目二中情景5教学单元:山水神秀——吴越文化旅游区之安徽旅游(见表2),课前进行合作探究、任务驱动、资料整理,课中按照40分钟课程时间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小组讨论(5分钟)、体验探究(5分钟)、讲解点评(25分钟)、知识总结(5分钟),课后进行总结回顾、课程评价,最终完成本次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设计基于USFE-C的教学方法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按照“有趣”课堂(Fun class)要求,运用了主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行动导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了形式多样的面对面互动(师生、生生)教学和学习活动,开展了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如图2)。一是针对学生导游讲解员“新手”的教学,课中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启发学生讨论的“主持”;二是针对学生导游讲解员“熟手”的教学,课中教师采用“主题教学+探究式+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学生任务展示的“导演”;三是针对学生导游讲解员“能手”的教学,课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学生导游讲解的“游客”。教师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有趣的学习活动”,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四)建立基于USFE-C的课程评价体系
精准有效的课程评价将促进学生完成深度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按照“有效”课堂(Effective class)要求,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需要建立一个包括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等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学生,还包括学校、企业等的人员,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评价内容不仅需要评价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达成情况,还需要评价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内容,同时还需要体现出用人单位满意度及岗位素质要求。因此,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评价需要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四者结合(如图3)。学校评价主要通过随堂听课、教学检查等方式进行,教师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测评、平时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考试等方式进行,学生评价主要通过课程反馈、课后评价等方式进行,企业评价主要通过校企交流、专业座谈等方式进行。多元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强化了教学的过程评价、实用的结果评价,对判定本门课程是否赢得学生好评、获得企业认可、达到课程目标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建设基于USFE-C的教学资源
基于“四有课堂”理念,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必须主动对接旅游产业升级,以课程教学和学习需求为导向,全面建设本门课程教学资源,如高水平教案、高质量课件、示范课程、精品微课等,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课程教学资源;同时,将各地旅游宣传片、旅游经典案例、精品旅游线路、红色故事、民风民俗介绍等数字资源引入课程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使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依托导游导览系统、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模拟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资源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以真实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以“职业标准”引导学生行为,将爱国荣校、工匠精神、劳模精神、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等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建立本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打造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全面精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基于USFE-C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成效
經过近两年的“课堂革命”实践探索,柳铁职院旅游管理专业全面打造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四有课堂”,优化了课程目标打造“有用”课堂,重构了课程内容打造“有景”课堂,更新了教学方法打造“有趣”课堂,强化了课程评价打造“有效”课堂,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学生为本”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基于USFE-C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学生课前自主准备资料、课中进行任务展示演练、课后自我总结回顾,“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氛围初步形成,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生动力,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近两年来,柳铁职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学习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比率上升了60%,课中主动进行任务展示和演练的比率上升了50%,课后进行自我总结和知识回顾的比率上升了40%。
第二,学生技能水平得到充分认可。基于USFE-C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目的,将导游讲解、线路设计、产品销售和“1+X”证书有机融合,实现课堂教学与技能证书精准对接。同时,柳铁职院每年举办学校技能节,精心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近两年来柳铁职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取得导游证书比例超过40%,学生参加自治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多项,均高于自治区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第三,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基于USFE-C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水平。近两年来,柳铁职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成了多面手,既是“主持”也是“导演”,既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企业实践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第四,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基于USFE-C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紧跟旅游行业发展趋势,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方式全面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出了教学重点,攻克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效果,形成了“课堂革命”视角下USFE-C“四有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助力旅游管理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第五,课程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彰显。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旅游岗位群中导游、计调等岗位人员,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全面打造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四有课堂”,重点突出了“有用”“有景”“有趣”“有效”,全面构建了突出学生知识、能力、品德三者并重的教学架构,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全面彰显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打造“四有课堂”,推进“课程革命”,是落实落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落实落细“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开展“课堂革命”视角下基于USFE-C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实践,让教学更加多元,让学习更加有趣,让课堂更加有效,让评价更加全面,对更新高等职业教育观念、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亚芳,范有雄.“课堂革命”背景下高职《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
[2]张小威.“课堂革命”视域下基于BIM技术及OBE-CDIO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32).
[3]王凡.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改探讨[J].科技视界,2017(3).
[4]贾林平,郭炬.高职院校“课堂革命”的探讨[J].高教论坛,2022(1).
[5]吴利叶.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改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9).
[6]黄冬梅.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创新途径[J].旅游纵览,2019(22).
[7]李贺.翻转课堂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研究[J].旅游纵览,2016(22).
作者簡介:万丹(1982— ),辽宁开原人,硕士,高校讲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服务与管理。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