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艳
导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其根本目的是在幼儿教育阶段深入的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每一个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研究多元化绘本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京市浦口区金色朝阳江岸水城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十三五市级课题《绘本博物馆为载体,开发幼儿体验活动的实践研究》延续了我园十二五区级课题的绘本特色,突破传统的绘本教学模式,在现代化教学理念引领下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绘本系列元素的生动丰富的环境,让幼儿的学习过程呈现浸入式和探究式特征。教师通过加工筛选,为幼儿搭建适合学习、能实现自主研究和体验探索的平台。
那么怎样打造我园特色绘本博物馆?如何实现幼儿的体验活动参与性?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是如何具体落实的?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从系列绘本收集阅读延伸到绘本特展区的构建,形成班本绘本特色定位
幼儿园各班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围绕某一主题绘本开展系列活动,如收集绘本、阅读绘本、话题讨论、参观调查、探索实验……逐渐生成各种体验游戏,将过程中形成的讨论板块、作品展示、游戏材料及相关主题绘本汇聚成班级绘本特展区。
(一)组织绘本阅读,开展延伸活动
我园中二班幼儿在阅读绘本《手捧空花盆的幼儿》后,主动收集各种各样的花和花盆,开始只是带到幼儿园欣赏,慢慢对花和种子提出各种问题:“这些花是怎么长出来的呢?”“这么美的花为什么会凋谢呢?”“不同花的花期是多久呢?哪种花的花期最长?哪种花期最短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幼儿继续收集其他相关绘本,丰富知识面。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同爸爸妈妈一同去了中山植物园,实地了解相关知识,合作完成植物调查表带到幼儿园交流分享。幼儿还收集了各种花的种子,在自然角、在科学角进行种植试验,为了让花保存的久一些动手制作干花,自己设计花盆,开起了花店……从绘本阅读逐渐延伸出“花艺”绘本特展区。
(二)收集主题绘本,持续体验探索
单一绘本的延伸不足以满足班上大多数幼儿的发展需求,也不足以支撑班级主题特展馆的持续研究。但不同主题绘本的间断性研究又不能保证基于问题导向的持续式、沉浸式研究。因此,我们每个特展馆在家长、教师和幼儿共同合作下收集了大量主题关联性绘本。如在另一个班,在绘本《小机械立大功》的触发下,幼儿收集了《谁的工具》《滑轮的魔力》《地铁是怎样设计的》《机械运转的秘密》《揭秘交通工具》《兵器大百科》《地铁开工了》《枪械大百科》《机械全知道》等三十多本关联性绘本,由一本绘本的问题牵引出系列绘本的阅读探究,开展各领域教学活动,如下所示。
9月份(我知道的工具):社會“爱整齐的工具箱”、美术“挖掘机”、科学“认识自行车”、科学“工具的分类”。
10月份(工具的作用):社会“各行各业与工具”、科学“寻找工具小帮手”、科学“有用的工具”、绘本“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11月份(我用工具做什么):科学“使用我们身边的工具”、绘本“小海狸做木工”、音乐“小木匠和油漆匠”、美术“小工具画”。
12月份(机械、工具的发明与创造):社会“工具的来历”、综合“我是机械发明家”、社会“以前没有轮子”、语言“鲁班造锯”、社会“木匠伯伯的工具”。
还有疫情期间生成的科学“防疫工具”活动,全面丰富幼儿相关知识,满足幼儿的不同兴趣和发展需求。
成都市蒲江县南街幼儿园许芊芊园长说过这样一句话:“追求教育自然而然,好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我园的绘本主题游戏正是遵循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绘本的收集开始,到幼儿自发生成的过程。
基于绘本中关联物的自主创作,各班的特展区得以建立,开展的多种体验活动、探索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有艺术性的帽子创作、探究性的机械工具使用、表演性的包包走秀……幼儿不断累积、运用能力品质,在持续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后续经验得以深化前期经验。经过深入探索,他们将经验渗透到多领域游戏活动中,由点及面进行多维度发散。班级的特展区至此初具规模。
二、从绘本特展区体验活动探索到绘本特展馆的创设,形成班本绘本特色文化
基于绘本阅读的前奏及各领域课程的支撑,我们的研究继续向各领域游戏活动延伸拓展。课程支撑着游戏的经验,游戏推动着课程的生发,形成有效互动,推进课题研究的步伐。幼儿在一次次经验的积累下,慢慢有了质的变化。那么我们是如何实现多领域渗透的?不同区域的特展馆游戏又是如何开展的?
(一)区域的联动性
由于绘本特展区内各项游戏活动的积淀和不断生发,小小的一个区域已经满足不了幼儿的游戏需求。幼儿在日常游戏活动中会主动跨区域寻找材料、借助工具,区域之间有了联动性。另外随着游戏项目和作品的增加,特展区的空间也慢慢出现饱和,开始向其他区域拓展延伸,逐步实现与各区域之间的融合,向班级特展馆行进。
如在线绳特展馆开成的过程中,游戏从最初简单生活类的编织游戏开始,慢慢向情境表演类的提线木偶游戏、手工类的毛线小羊游戏延伸,线绳不再是生活的,也可以是艺术的;同样,建筑主题特展馆也打破了建构游戏的局限,向美工区的制作创意房子、科学区的纸牌桥延伸;机器人特展馆的游戏也从科学类的组装机器人向艺术类的创意机器人、建构类的搭建机器人渗透;恐龙主题特展馆从小班到大班,持续了近三年的研究,实现了游戏、环境、课程活动的全面融合:小班阅读恐龙系列绘本、轻黏土制作恐龙骨架,教学活动如“小小考古学家”“恐龙新闻”“寻找恐龙”“火山的诞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参观地质博物馆的支撑下,慢慢有了科学区的光影游戏“寻找恐龙蛋”、益智区的“恐龙捉迷藏”、语言区的“恐龙故事”、建构区的“搭建恐龙”、科学区的“火山喷发”和“小小考古学家”、角色区的“恐龙剧场”、美工区的“陶土恐龙”“易拉罐恐龙”“自然材料恐龙”等各种材料的艺术创作……
至此特展区已完成演变成特展馆!逐步实现全领域、全游戏的全面渗透。
(二)环境的主题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都要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考虑到教育目标的要求,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我园的机械工具特展馆结合绘本《小机械立大功》,将班级整体环境与其融合,打造一个复古机械风的特色主题环境。教室里随处可见齿轮、水管、螺丝钉、扳手等装饰,就连幼儿收放游戏插牌的小组区域都做成链条式齿轮状。主题墙、自然角、区域吊牌、家长园地、美术作品墙全都是统一的机械风,将主题环境与绘本特色教学紧密结合,营造绘本主题特色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大班幼儿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想法越来越多,在班级主题环创上幼儿会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并和教师动手实现。教师只要多聆听幼儿的心声,提供需要的材料,给予幼儿尝试的机会,幼儿就能实现无限可能,这个活动过程就是探索过程。比如,特展馆里恐龙模型的引入、班级标志火山的制作、恐龙话题讨论的主题墙板块的生成、恐龙剧场的舞台背景创作、自然角的植物欣赏区布置成类似侏罗纪世界的恐龙作品展示区,这些最初都来自幼儿的想法,也是由幼儿自主动手实现的班级环创。幼儿会通过阅读绘本进行经验迁移,想要把绘本中的情境搬到现实中,搬进自己的教室,让自身融入其中,乃至每人都穿上一套恐龙服饰,化身成各种恐龙,进行生活、游戏和学习,非常有趣。幼儿置身恐龙世界,进行着恐龙系列活动和游戏,形成一个版本鲜明的“恐龙来了”绘本主题特展馆环境。
(三)课程的整合性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园的主题预设课程依旧同步进行着,如何实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过多增加教师工作量,同时也能让幼儿的学习更加系统化?为此我们提出将博物馆班本课程与主题预设课程相融合的概念,引导教师在各个预设主题活动中,有意识地将班级绘本主题特展馆研究内容融入其中,将二者有效整合。比如,小班的包包博物馆在“水果娃娃”主题中制作各种水果包、树叶包,在“新年好”主题中制作年历包;中班的树艺博物馆在“多彩的秋天”活动主题中生成了美工区的“年轮画”“秋天的树林”、数学区的“树叶找朋友”、生活区的“多彩果树”“树叶编织”、科学区的“触摸树皮”“闻香识木”等;大班“中国娃”主题活动时,与主题帽子特展馆相碰成就了青花瓷帽子、云锦帽子等民族帽子,巧妙地将主题预设课程与博物馆班本课程相融合,有效整合了幼儿零散的经验。
三、以班级绘本特展馆为单位构建园所绘本博物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园的每一个班都是一个绘本主题特展馆,有自然类的,如恐龙馆、花艺馆、树艺馆;工业类的,如机器人、船舶、机械、汽车、建筑;生活类的,如帽子、包包、线绳、杯子、纸艺馆。涉猎内容较广泛,涵盖知识较全,可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需求,共同构建绘本博物分馆,将我园课题研究推向另一个台阶。纵向来看,我们的博物馆里有小、中、大不同年龄层的绘本主题特展馆,各特展馆自小班到大班形成同一绘本主题背景下,不同层次的博物馆集体教学活动、亲子活动和特展馆游戏,满足不同年龄层幼儿体验活动的发展需求,构建我园特色绘本主题博物馆課程。
基于整体架构及我园市级课题《以绘本博物馆为载体开发幼儿体验活动的实践研究》的大背景,我园先后开展了以班级绘本特展馆为依托的“小体验·大智慧·博览会”和“绘本创博会”项目活动,搭建换班体验游戏互动平台。同一年龄层幼儿之间实现同组内各班主题特展馆的游戏互换体验。每个幼儿既作为本班主题特展馆游戏主人进行指导,又作为其他班游戏的客人体验多种游戏。走出去,请进来,进行互助式学习,开展共享式学习模式!从中幼儿收获了不同的探索机会,为成为自主、自信、富有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而努力实践着。
(一)“小体验·大智慧·博览会”活动中教师的不放心到放手相信
围绕绘本《小机械立大功》开展最初的班级特展区活动时,教师会有安全方面的担忧,倾向于投放真实的游戏材料,由于班级收集展示的扳手、锤子、锯子、螺丝等工具材料太过危险,不敢给幼儿玩,或让其在教师的帮助下玩。起初幼儿自主操作的游戏材料也只是一些木质玩具的拆装,浅尝辄止,很快失去活动兴趣。为了刺激幼儿的真实经验,我们给出建议,利用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一对一指导幼儿使用一种感兴趣的工具操作体验,再以同伴互助学习的方式在班级特展区游戏中由一个幼儿推广使用。从小锥子到锯子、到台虎钳、到胶枪、到钻子、到刨子,危险系数不断增加,但幼儿操作的技能也越发纯熟,每天都会使用胶枪,用完会主动将枪头插进安全桶里,锯子对他们来说俨然不再是危险品,而是游戏中必不可少的操作工具。幼儿的动手能力在过程中不断发展,安全意识也逐渐养成。在“小体验·大智慧·博览会”活动中,各班通过预备周的相互学习,做好对其他班级游戏的前期经验准备,做好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环境和经验准备。
活动当天,幼儿一批批接待前来体验的小顾客,讲解员面对众多家长和幼儿时毫不胆怯地一遍遍解说,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一遍遍配合讲解员的解说词默契示范演练,体验区的幼儿耐心指导来体验游戏的小顾客,制作区的幼儿一次次热心指导体验者如何使用工具、如何取放材料,提醒“小客人”把用过的胶枪插进纸筒里,帮“小客人”戴好手套……从幼儿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看得出来他们是劳累的,但从他们清晰的表达、熟练的操作和淡定的眼神中可以肯定他们是独立的、是自信的、是成长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人际交往、合作配合、语言表达、讲述能力、动手能力(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灵活协调)、制作过程中的大胆想象与创造,以及对工具、机械的认知水平都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到了大班,教师可以放心让幼儿操作,放手让幼儿创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每天担心幼儿受伤,不让幼儿做或帮助他们操作,不如选择相信幼儿,指导幼儿正确方法,让他们掌握技能,进而实现自由、自主。
(二)“绘本创博会”活动中幼儿的自由自主
“绘本创博会”活动中,我们更分年级组开展3—4个阶段的换班体验游戏,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采取三种不同形式的换班方式。从最初的听讲解、观察游戏到整体换班体验、物品置换体验,幼儿在一次次体验游戏中,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及分工,真正尝试以“小主人”的身份融入活动,既是游戏的指导者,又是游戏的践行者,大胆自信地推销自己的物品,彰显社会交往能力,呈现或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变化。遵守规则、爱护材料、学会整理……一切尽在幼儿掌控之中。幼儿“走出去、请进来”,实实在在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现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自由、自主、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收获了多种经验和技能!
四、结语
幼儿园从特展区到特展馆,再到全园绘本博物馆,既形成了班本绘本特色文化,又初步形成了博物馆幼儿园的雏形。如果说幼儿园是一个大博物馆,那就是由各班特展馆和绘本主场馆构成的,幼儿则在其中多种活动形式中畅游体验探索。面丰富幼儿相关知识,满足幼儿的不同兴趣和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