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军 王柯宇
摘 要: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目标。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下在校大学生文化素养现状,深刻认识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研判普通高校实施文化素养教育的短板。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围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社会环境等教育元素开展研究,从激发大学生内生动力、增强教师引领力、发挥社会辅助力等方面聚焦探索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方法和路径,实践中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素养;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2 — 0135 — 0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科学地阐释了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路径,同时指明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基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分析当下在校大学生文化素养现状与问题,深刻认识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结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探索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文化素养提升路径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和战略中人才培养是重要組成部分,培育大学生文化素养是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在实践中运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夯实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思想经过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是在扬弃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恩格斯曾经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2],褒扬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预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初步界定了社会和个人的共同本质,为具体提出人的本质理论奠定了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辩证的发展思想,但并没有具体阐明脑力、体力及社会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其内容主要涉及意识、体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在《资本论》中系统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通过全面分析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中个人的自我发展状况,从社会存在的现实矛盾角度进一步揭示出只有消灭剥削和废除个人私有制,才能基本解决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表明劳动的解放与个人获得自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得出只有消灭了个人私有制,才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结论,回答了人的全面发展是适应整个现代社会形势变化的客观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在无产阶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明确,社会存在中人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到社会关系中的分配和消费等关系,马克思从纷繁复杂的关系中理清了隐藏在物质关系背后的人的关系,进一步发现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明确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自我发展的趋势,科学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具体到人的素质培养问题,恩格斯认为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是需要通过不断进行相应的社会教育文化工作,积极地开展现实的教育文化事业,他提出:“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3]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是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文化素养理论指南。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百年辉煌历程中,党的历届领导人始终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各个建设阶段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成果。理解和学习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必将对国家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环境并指导实践。毛泽东重视人民群众的这一历史推动力量,在提升人民群众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方面取得了理论成果的突破,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同时汲取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弘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面向培养学生的教育事业提出“三育并举”号召,对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始阶段国家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意义重大。改革开放加快国家发展速度,邓小平同志认识到大学生的文化教育是发展中的关键一环,重新定位并提出教育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论断,指出教育就必须要做到真才和实学,提出了培养现代化素质人才的质量标准,把人才的培养、考核和使用的标准具体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5]的四有新人,在实践中重视人才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人才基础。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代表生产力的唯物主义视角和代表人民群众作用的历史观维度对奠定理论基础,从代表先进文化的维度给出了发展的方向。江泽民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切实要求将人民培育成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是人才培养事业的根本任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践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围绕人的进步的发展。脱离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就会失去落脚根基,只有尊重历史创造者主体地位,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发展诉求,发挥党的先进性带领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在人民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毛泽东主席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到邓小平同志的“四有”新人的培养,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性和宗旨意义。与时俱进的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习近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伟大建设实践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丰富,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永远至上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获得感和安全性为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8]体现了群众首创精神的唯物主义的人民观,阐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主题,主题中包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等矛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提出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从战略全局上推进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原创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内容。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9]明确提出大学生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成为承担历史重任接班人,成为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学习融合好,重點是高等教育的体系建设,包括学科引领、本科教学和管理措施都要围绕和保障全面发展的目标。为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教育领域的科学理论。
二、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对标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要求,深入研究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现状和不足,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法奠定基础。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不主动,有个体成长的内在需要
关于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马克思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10]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的智慧是“一种同人本身的善恶相关联系的、合乎逻辑规律的、求真务实的本质。”[11]我们可以从哲人的论述中发现人作为实践主体能动性和积极作用,独立人格的个体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需要遵循特定规律和必要的制约,同时为其生活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应该以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进程及精神进步需要为前提开展教育,顺应青年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大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轨迹,给予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和空间,在相对自由的范围内锻炼大学生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研判能力,从自身发展的维度补足短板,主动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水平。大学生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主体,但传统教育体系中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从而使学生主体发展受到限制,可能产生一些被动的思维习惯和行为问题,例如文科类大学生不懂得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常识,理科类大学生不重视言语表达能力,重点是文学修养和传统文化方面有缺失,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并没能通过文化实践活动提升创新意识等。这些制约和瓶颈不仅是大学教育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大学生个体内在发展的诉求,需要激发个体的潜能来突破限制。
(二)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不系统,有主导引领强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周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维度进行全面建设,当下注重内涵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升育人质量。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在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2],并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持有辩证否定的发展观,要创造性的转化,继承中还有创新性的发展,实践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高校更好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遵循。在践行文化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学校文化教育推进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等速现象,学生培养体系、教师考核激励和管理机制相对滞后现象,教学方式更新缓慢和资源投入不足的现象。个人层面是否存在重学术研究而轻教书育人、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教学改革方面是否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能力的途径是否畅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路径是否多样等。高校系统内不同程度的问题,短期内必然会影响到教师对大学生教育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发挥教育主导者的引领作用,大胆改革模式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教育引领力和学校的组织力,形成全员育人的大格局,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大学生们对专业课能力培养,即培养他们成为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还要注重科学精神和文化素质培养,培养他们成为报效祖国和社会的栋梁。
(三)社会文化环境建设不完善,有加强教辅力量的需要
我国在完成了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后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面向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需要加大精神文明发展步伐,发挥先进的文化加速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13]。从社会全局出发考虑人才培养和教育问题,需要重视社会文化宣传和社区环境的建设,针对原有的社区环境、乡村状态进行修缮,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有形元素,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建设。同时解决好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屏蔽传播落后、愚昧、封建及西化等观念的渠道,从温饱状态阶段的不礼貌、不文明、不高尚的不得已向健康、文明、自信的状态迈进,创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舆论氛围和导向环境。需要发挥政府和社区的力量给广大青少年创造一个优良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青年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主力军。毗邻高校的社区和街道责任重大,需要积极开展环境建设和文化氛围营造,辅助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地去营造硬环境和精神家园,在潜移默化的优良环境中汲取中华文化素养精华,帮助高校培养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培育大学生文化素养的路径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中国化成果为理论基础,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前进方向,遵循高等院校立德和树人的教育规律,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针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制约和短板,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和实现路径。
(一)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14]号召新时代青年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历史重任。大学时代要做好文化积淀和知识储备,认识到作为教育主体的自我行为管理的重要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同一规律告诉我们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事物内在矛盾。高校中教与学的主体是大学生,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更加注重大学生内因的积极作用,帮助大学生把握自身成长的时间节点和进步方向,不断激发自身潜能来提高素质能力,主动融入到校园教育和社会活动中。还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锻炼大学生动手能力并提升认识水平,借助大环境自我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激发大学生内生动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一是要养成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在接受理论知识和文化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善于用辩证否定的态度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引导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发自内心地认同、接受与传承,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社会实践,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激发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不断提升“三观”高度和对事物的研判能力。二是要努力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学生要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和意识,养成与专业匹配的科学精神和劳动品格,同时要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提升为社会发展服务本领,培育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格局,切实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拓展知识面,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专业型人才。三是养成自我规划的良好行为习惯。接受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完成好课程任务,同时要结合个人兴趣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规划并付诸行动,在实践行动中锤炼品格、精修业务、坚持锻炼、提升素养、勤于劳动,以德育为引领提升文化素养,自我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优化教育体系培育大学生文化素养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解决育人体系中的现实矛盾,形成多方合作的协同力量。一是更新教育觀念做好人才培养规划。部分普通高校需要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理念及相应的支撑体系,要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标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用文化前进方向的需要导引学校文化建设行动,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要把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二是加强教师的教育引领作用,教师是处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导者的重要位置,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言传身教相统一,要从对象出发去因材施教,更新以往传统的教学思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拓展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强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教师和辅导员引领和督导帮助大学生提升素质能力。三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内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的软文化建设,营造传播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在适当空间设置文化长廊、名人典故、校友事迹展板等,让学生们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文化熏陶。同时要辅助规章制度的硬性引导,高校的精神风貌要用严格的校风校纪来塑造,同时加强校园内的网络建设及安全维护,杜绝不良的负面信息和极端思想传播。四是要设置合理的文化素质课程。高校应该把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必选课程,确定好文化艺术类课程的比例,为大学生全面发展铺设成长轨道,比如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型活动、开展社会调研项目、深入企业实习锻炼,用多样化的方式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能力。五是学校职能部门要形成育人合力。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和落实为主线,调动学校人力物力资源,形成教书与科研育人、管理与服务育人的合力,建立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模式,保障大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在设置课程和落实教学任务的实践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的方法和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学校有效资源助力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升,护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拓展外联渠道助力大学生素质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能力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高校需要拓展和外延人才培养工作,开放办学理念和育人思路,着力发掘社会资源参与高等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繁荣文化、社会建设过程中同步助力大学生教育培养。一是充分发挥社会文化场所的育人功能。政府所属的职能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工作职能和资源优势,重视文化场所的建设与发展,综合调度社会资源予以质量保障,建设包含属地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公共开放场所。学校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场馆公共资源,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充实大学生的日常业余生活,使文化效用发挥最大化,弘扬地方文化和人文精神。二是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辐射功能。建设优美物理环境,同时需要饱含有格调和品位文化元素,为大学生提供参与文化活动平台。引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活动,从创造创新的视角,通过拍摄周边喜闻乐见的生活小美好,记录市民美好生活瞬间并上传至官方平台,展现出了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睦邻友好的温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三是建设健康安全的网络文化环境。媒体的虚拟世界中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思维和言行,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需要正面引导和必要约束,教育大学生应该主动地履行且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小到媒体言论、日常见闻,大到国际新闻和社会动态都需要规范,享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肩负起向社会群体传递正能量的责任。四是要参与家庭风气和氛围的建设。家庭的环境和氛围需要慢慢营造,大学生需要参与到家庭观念和处事方法的建设中,生活中与邻里和睦相处,充当孝亲尊老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养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为家庭建设和社会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优良家风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代要求和历史责任必将落在新时代大学生的肩头,不仅需要大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更需要优良的文化素质。育人工作中需要继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行动指南,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社会元素的多方力量,不断激发大学生内生动力、增强教师引领力、发挥社会辅助力,与时俱进地优化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路径,为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和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献计助力。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4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0.
[4]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8.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二○○一年七月一日)[J].求是,2001(13):15.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J].求是,2007(21):7-8.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DB/OL].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
71.cn/2021/07/01/ARTI1625122624003841.shtml.
[9]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B/OL].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18/09/10/ARTI1536580965577973.shtml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9-170.
[1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3.
[12]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20/09/23/ARTI1600824261300588.shtml.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DB/OL].共产党员网.https://www.12371.cn/2022/05/10/ARTI1652185566548967.shtml.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