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研究

2023-05-30 10:48何丹铃
理论观察 2023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内涵时代

何丹铃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美好生活”开始作为一种政治詞语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并逐步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对于美好生活内涵的探析,学者们从诸多的视角做出了探索。但是,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其内涵的阐释不能忽略其所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因此,要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出发,在学理的角度上去深入阐释新时代“美好生活”目标提出的历史原因和具体内涵,从而为美好生活的构建提供启示。

关键词:唯物史观;美好生活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2 — 0037 — 05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第一次在媒体前正式亮相时首次使用了“美好生活”这个词语,至此“美好生活”作为一个政治话语开始出现在各个场合。其实,“美好生活”最初是作为人们的日常话语来使用的。人民大众在使用该词语时往往是同自身的美好愿望相联系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性,美好生活作为日常话语便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我们要深入探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就必须要知道“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是有其特殊的历史内涵,其形成也是具有客观条件的。并且要明确“新时代美好生活”应当是向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理想生活不断接近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美好生活的构想则是在共产主义美好蓝图的理解上得出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它片面地理解为一个简单的日常化词语,也不能忽略其客观条件,简单地套用古今中外前人对它的范式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观是美好生活的理论渊源

纵观马克思的作品和思想,我们可以明晰其是一个观照现实生活的思想家。对于“生活”的研究马克思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探寻马克思早期的文本,他对生活的理解带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唯心主义色彩。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以及博士毕业论文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个对生活充满理想色彩的有志青年。但是那个时候的理解却局限于唯心主义之中。随着对当时社会生活认识的不断加深,马克思意识到了自身所处社会的缺陷和局限性。开始探寻人类生活的本质和真谛。并从现实出发,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逐步认识到未来人民所希望的生活应当是什么样子的。从而,为我们如何认识和建设“美好生活”提供了哲学上的思考。

(一)马克思对生活的哲学概述

马克思对于生活的哲学论述零散地显落在各个著作之中的。通过对这些论述的整理和概括我们把马克思对于生活的哲学论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内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生活。

1.社会生活的本质

对于社会生活本质的认识,马克思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和接近真相的过程,是在对自我认识的批判中实现的。马克思在博士毕业论文中强调了自我精神的相对独立性,这个时候他对生活的理解就是个人对自我自由生活的追求。他看到了个体的人的能动性,但是,由于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对于生活地理解他仍然局限在个体精神解放的追求之中,是从抽象的个体意识来理解的。以博士毕业论文为起点,标志着马克思打开了对于“生活”本质探索的大门。后来,马克思开始意识到以往认识的局限性,开始转向了对生活的现实性探索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生活的剖析,并认识到人的理想社会生活应当是抛弃“异化劳动”的真正自由的生活。马克思认识到了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1]强调人的生产活动与动物不同。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实现自我目的和意义的活动。人在这种有意识的活动中不断确证了自我的本质力量。在这儿,他看到了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并最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并且在后面的著作中深入地阐释并明晰了实践的内涵,指出实践活动就是指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我们在实践中创造了我们所处的环境——社会。同样,我们人类也是通过我们的实践活动,使我们人类的生命得以繁衍下去。生命的繁衍是离不开生产类的实践活动的。这是因为人类所吃所用的东西不是天然就有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它必须要通过人类勤劳的双手创造而成。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各种现实性的关系,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形成关系,人与人在实践中结成关系,人与人自身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得到确证。并因此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2.社会生活的内容

社会生活的内容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强调了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因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在此,马克思已经看到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开端必然是生命人的存在,而这些人要维持生命,就必然要进行创造出所需的生活资料,因为人是需要吃喝的,这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因此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历史活动那,而在这个活动之中又结成了人们最基本的关系即生产关系。而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获得了本质力量的确证,因此形成了精神生活的来源。

3.共产主义理想生活

在对现实市民社会的反思中,伟大的革命导师们实现了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构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这样描绘了未来的理想生活状态,在未来社会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所愿意从事的工作。社会的资源也不是由少数的资本家调配的,而是由社会按照规律自然地调节着。因此在这儿没有压迫和不平等现象。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和改变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不必长期局限于某一个身份,[4]强调了理想社会的生活应当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觉地从事活动,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劳动类型和方式。同样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也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定义。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应当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由的,没有剥削和异化。总的来看,马克思他们对于未来社会做出了很多的畅想,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资本不会凌驾于广大群众之上。对于群众而言,每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来自个人的意愿和想法。

(二)美好生活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生活的一个阶段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我们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所追求的伟大目标,也是我们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它是我们生产力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民群众对于社会生活状态的追求和要求。对于我们而言,未来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便是构建起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此刻还没能如愿地实现这个目标。我的生产力并不是世界领先的,我们的综合实力也并不处于发达国家之列。因此,要实现那个高生产力,高标准的理想社会,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但是初级阶段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它没有同我们的远大目标并割裂开来。我们处在初级阶段,表明了我们要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通过七十多年的建设,已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跨越了,表明了我们向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了一步。因此,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应当是不断靠近共产主义理想生活的一个阶段,那么它必然要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特点为目标,同时又会因为社会客观条件的限制,具有当下的局限性。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是现实所需

马克思关于生活的哲学认识,是在确立唯物史观的过程逐步变得科学起来的。因此,要在正确的哲学观指导下,去认识“美好生活”的内涵,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探寻其内涵。美好生活从日常大众词语上升为政治话语是自十八大以来才开始的。因此,要深入研究“美好生活”的内涵就得深刻明白该词语被赋予如此重要地位的原因以及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每一种思想都不是脱离所处的时代而凭空产生的。因此,要想去界定“美好生活”的内涵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客观条件的改变是新时代提出“美好生活”目标的重要前提

经过时间的变迁,中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正是中国社会客观条件的巨大变迁,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由低水平的、单一的“物质需要”转化为高水平的、全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所以会形成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表述,会凝结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特殊内涵,这都是有其时代条件的。我们在研究“美好生活”的内涵时,就要不断探析出其背后的缘由和脉络。

1.中国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是提出“美好生活”目标的物质前提

对于战乱肆虐的年代,安宁的政治生活便是人们的追求;对于饥荒频发的年代,粮食满仓的生活便是人们的追求;对于落后穷苦的年代,经济腾飞的生活便是人们的追求。因此,一个目标的、一个概念的提出都有其形成的客观历史条件。十多年前的中国,作为全球贸易体系末端的国家,丰富的物质生活便是我们的追求。但是,随着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中国相关高精尖人才的不断涌现,随着中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中国获得了不凡的发展。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成功地跃升并稳居世界第二,我们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华为5G产业领先世界。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我们的基础建设在世界领先。基础交通等网络不断铺设。正是由于中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单纯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已不再是我们的追求。所以“美好生活”也应运而生,逐步进入到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逐步上升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词语。因此美好生活内涵在经济方面的表现也应该不同于以往,更具有时代特点。

2.中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提出“美好生活”目标的制度基础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个论断的提出表明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真正保障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中国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有效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中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人民深受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剥削,不仅在经济上受到压迫,而且在政治上也得不到保障。既然得不到保障又何谈追求“美好生活”呢?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人民切切实实地拥有了作为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得到充分发展,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察体系建设有效推进。正是由于中国人民拥有了切实的政治权利,也正是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真正保障人民有益制度,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目标才能得以提出。因此,我们在研究“美好生活”的內涵时,要注意到政治的发展所带来的有利条件。

3.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活跃发展是提出“美好生活”目标的思想前提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得到了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根深枝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先进文化生产得到了有益发展,传统文化得到了创造性转化。整个社会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文化生产力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正是,由于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人们便更加注重幸福感的获得,更加注重“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思想环境中,单纯地强调“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思想意识一旦产生,“就要反过来影响全部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经济发展。”[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思想的力量,不能只看到它被物质决定的那一面,同样还要看到它能动作用的那一面。开明的思想文化环境,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条件。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与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现状具有不平衡性

意识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并不是完全被动的由物质决定着。美好生活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是一个发展的目标。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美好生活的提出虽然是取决于中国社会的客观条件,但它并不是完全同步于现阶段的。可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内涵也会相应地不断变化。因此,“美好生活”的内涵又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具有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与“美好生活”目标的不平衡上。其次,这种不平衡性还表现在,中国现阶段政治制度完善状况与“美好生活”目标的平衡上。最后,这种不平衡性也体现在,中国现阶段文化发展活跃程度与“美好生活”目标的不平衡上。当我们在谈到“美好生活”时,更多是作为我们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政治目标。既然是一个目标,那么肯定会有一种高于当前发展状况的超越性。这就很清楚地说明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换句话说,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不总是伴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它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也可能先于社会存在的发展。由于“美好生活”的提出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律的,因此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它的内涵是先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具体内涵

虽然物质是决定性的,但是社会意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物质的影响。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是由当前这个时代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因此它的内涵具有突出的时代特点。以往的学者把美好生活的内涵同各个具体时期相联系,或者同马克思、恩格斯某本经典文献的相关理论相联系。以这样的方法来研究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虽然具有其逻辑性但是却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关键点,这便是先进理论的产生离不开它所处时代的物质基础的制约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与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哲学相同,新时代“美好生活”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内容,它的特殊内涵的形成也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

要具体探索新时代美好生活到底蕴含了怎样的内涵,我想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内容是会给我们有所启示的。报告中指出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是单方面的、低水平的。相反是全方面、高水平的要求。从内容上看,这份需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从质量上看,这份需求是与以往相比有更高水准的需求。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具体表现为:更加殷实的经济生活、更加公正的政治生活、更加活跃的文化生活、更加和谐的社会生活、更加优美的自然环境。对这五个方面的需求和要求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具体内涵。

(一)更加殷实的经济生活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的基础

建国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我们面临举步维艰,生产力落后的艰难局面。因此,释放生产力的发展潜能,提高经济水平,则是我们的目标和愿望。我们首先想做的就是改变这种落后、贫穷的局面。经过广大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和时间的积淀,我们终于在经济上迎来了突破。我们的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我们的工业水平也有了快速的飞跃。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经济上我们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在新时代我们在经济上仍然有新的追求和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便是我们在新的阶段上更高的追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要想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要有殷实的物质基础。同样,美好生活不是贫穷的生活,而是经济富裕的、物质充裕的理想生活。因此,追求更加殷实的经济生活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的基础。

(二)更加公正的政治生活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的关键

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人们基本的吃穿住的问题。因此,人民的追求也会由简单的“生存需要”转向更高的需要。作为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古希腊的伟大哲人亚里士多德。他曾提到过这样一句话,“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6]强调了人的政治属性。同样,在当今物质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政治制度得到较大完善的中国,每一个中国公民也是如此。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制度,行使自己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他们追求公平和正义,他们渴望一个更加清明、公平的政治生活。因此,建设一个更加公正的政治生活便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的关键。

(三)更加活跃的文化生活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的要义

思想是最有富有能量的。一个社会在经济上有较高的水平,在政治上光风霁月的,往往这个社会的思想也是发展得最为开明先进的。当今,文化在生产力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想要赢得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文化的生产力就不能落后。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把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分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指出“这种分工造就了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的分离,于是社会生产分化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物质生产中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物质生产力;在精神生产中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精神生产力……。”[7]由此我们可以明白,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不同于物质产品的形成。因此,发展文化、解放思想,是形成精神文化产品的积极因素。文化氛围更加活跃、文化形成的產品更加丰富,那么这个社会创造的文化生产力也就更巨大。对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而言,更加活跃的文化生活是其所要求的。

(四)更加和谐的社会生活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的重点

马克思曾明确提出过,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通过实践使自身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之中。独立在关系网之外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它只是自然上的人。而每一个中国人民,他们都是处在庞大的“人际网”之中的,每天他们都会同各色各样的人打着交道。因此,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制约。在一个美好的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平等和谐的交往,没有谁凌驾于谁之上。因此,我们要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尽可能地避免因他人而受到的巨大的伤害和不利影响。所以和谐的社会生活应当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的重要内容。

(五)更加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的特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产生,社会开始形成。虽然人类社会是对自然界的剥离,但是它的发展却脱离不了自然界对它的影响和制约。人类从机器生产的变革开始,便一直信奉着“征服自然”的信条。人们大肆地开垦土地,砍伐森林,开凿河流。早期我们获得了对自然征服所带来的甜头,但是,随着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我们最终遭受了来自自然的报复。因此,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诸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等多个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理论政策。中国人民也由此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好处和重要性。我们所理想的生活,不是只是高楼林立,经济发展的生活。我们人类来源于自然,我们天生愿意亲近自然。几十年的发展使自然绿色的生活被现代化的都市不断所吞噬。在忙碌的都市中,我们开始渴望蓝天、绿地和河流。我们开始有了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愿望和诉求。因此,建设更加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新时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积极追求,同样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的特色所在。

四、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建

美好生活的提出是在对马克思生活哲学阐释的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它为我们认识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样也为我们探索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的路径提供了有益启示。在前一部分,我们理解明确了美好生活的内涵是什么。那么这一部分,便主要探讨如何构建起美好生活。

(一)持续推进经济建设,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经济前提

所有的理想、所有的目标,要想落在实处,就必须得创造出实现这些理想和目标的物质基础。美好生活的构建不是虚幻的,也不是理念之中的。要想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美好生活是对经济有较高要求的美好生活,因此,要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生产出满足其所需的物质基础。美好生活不是贫穷的生活。我们要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就必须得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建设起强大的物质基础。满足人民对富裕的美好生活的要求。只有扭住经济建设这个关键,美好生活的构建便不是海市蜃楼。

(二)坚持联系的观点,美好生活是“五位一体”全面建设的生活

正如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内容的观点一样。美好生活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物质的发展状况制约着政治和精神的发展状况。同样稳定的政治状况,开明先进的精神文化会相应地促进物质社会的发展。新时代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都要要求的生活。在经济上,我们渴望有更高水平的物质条件。在政治上,我么渴望更加公平更加正义的政治环境。在文化上,我们喜欢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创造的文化作品。在社会上,我们渴望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在生态上,我们渴望绿水蓝天,青山秀美的美好自然。因此,美好生活的构建不是对某个方面片面地追求,而是各个方面都有要求的,“五位一体”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在构建美好生活时,要正确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大局出发,既要看到所要构建的美好生活的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又要看到构建过程中不同的举措所带来的影响关系。总的来说,构建美好生活要坚持系统全面的观点。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调动广大中国人民的积极性

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我们一直看重人民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所要构建的生活,是人民发自内心想要的生活。我们所要构建的生活,是万千人民愿意共同建构的生活。我们所要构建的生活,是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生活。这是因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建要充分依靠广大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人民所想要的,人民所期望的,是我们所需要做的,这是我们的价值评判标准。我们所构建的美好生活应当是人民满意的美好生活。如果我们的目标同人民的向往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的力量。在革命的年代我们靠着团结群众这个经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建设年代,我们依然牢牢地攥住靠近人民的经验,所以我们迎来了历史性的飞跃。在新时代,我们要构建美好生活,也仍然要调动起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只有充分相信人民的力量,我们才有可能构建起人民满意的未来生活。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2]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86.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马克思内涵时代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