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吕冰玉
摘要: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和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文化教育建设,探索和发展育人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这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文章以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基于阅读学分制的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机制构建,提出了建立保障机制,实现个性化文化育人;塑造文化育人品牌,建立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
关键词:阅读学分制;文化育人;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3.0030
0 引言
作为大学文献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的高校圖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文化育人的崇高使命,在校园三全育人的过程中起着价值
引领、教育升华、精神熏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目前全民阅读已经连续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不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着力打造书香社会,阅读推广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读者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大学生阅读呈现出浅化、娱乐化和碎片化等明显趋势,阅读推广活动受益面有限,阅读推广工作面临困境,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面临挑战,不利于大学生素养提升,也无法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
为有效解决当前困境,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的普通高校在未来5-10年要完善学分制,推进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依据高校学分制规定和相关创新学分认定办法,将学分制与阅读推广紧密结合,制定学生阅读学分的具体实施方案,学生通过阅读等形式的课程获取相应学分,有效优化图书馆文化育人途径,积极培养大学生阅读习惯,大力提升其阅读能力,丰富充实校园文化生活,有效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1 阅读学分制与文化育人
1.1 阅读学分制的内涵及现状
阅读学分制,指的是依据高校学分制规定和相关创新学分认定办法,由特定机构制定学生阅读学分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等形式的课程获取相应学分的制度[1]。通过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提高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阅读评价能力和阅读效率,引导和促进学生阅读,提升其文化素养。目前国内外教育界都已开展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阅读学分制的最初原型来源于韩国江原大学于2001年推出的毕业资格认证中的读书认证制度,读书认证同外语认证、计算机认证一起被称为该校的三种毕业资格认证。学生必须选择其中两种达到一定学分才能毕业。同时,成立了阅读认证运营委员会,出台了配套的规章制度,该制度要求学生需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或参加读书活动,达到规定的积分点数,并在读书认证计算机评价系统(CBRT)室通过考核后方准予毕业[2]。这种把阅读以选修或必修课的形式贯穿到学校教育中的做法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认同。
截至2022年8月,笔者通过网络、电话等开展了各高校关于阅读学分制的相关调研。调研发现我国高校阅读学分制的实践越来越丰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浙江财经学院2001年将阅读活动制度化并纳入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学生完成读百本书阅读,即可获得3个学分,且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西南大学2012年起实施名著阅读通识教育学分,考核内容包含阅读名著、撰写读书笔记和参加结业考核,完成任务即可获得2个学分;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起实施通识必修课“阅读”,考核内容包含制定阅读计划、撰写读书笔记,每学期完成读书笔记至少2篇,每篇不少于1 500字,完成任务即可获得2个学分。
总的来说,高校基于阅读学分制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拓展了学生阅读渠道,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促进学生阅读,提升其文化素养,但在引导深度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检验阅读成效方面还远远不够。如何建立有效阅读学分机制,着力探索阅读实践,打造学分制阅读教学模式,切实推动阅读教育融入大学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了高校图书馆高度关注的新话题。
1.2 阅读学分制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高校图书馆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旨在通过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助推大学生提升意识、增长见识和提高综合素养。当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主要以提高阅读量及普及率为目标,与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存在差距,因此,需要进行阅读推广的转型发展。而阅读学分制是结合阅读推广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新理念,有助于将“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服务体系,深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实施阅读学分制,促进专业阅读和深度阅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它还解决了阅读内容、阅读质量和阅读活动无法监控和阅读行为无法量化考核的问题,发挥了有效监督和管理职能。因此,阅读学分制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
2 构建基于阅读学分制的文化育人机制
高校图书馆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图书馆现有环境、服务和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文化教育,探索和发展育人新途径,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功能,是高校图书馆努力解决的问题。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适合学校特点的“一中心三载体五模块”阅读学分制的文化育人机制(详见图1),服务本科人才培养,助力学校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
2.1 建设理念
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塑造人或教化人,文化功能实现的过程就是文化育人。总体而言,所谓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即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将先进文化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使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文而化之的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强调“重视人文教育、隐性教育,注重精神成长、思想提升,主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过有意味的形式,长久地、默默地、逐渐地感染人、影响人、转化人”。因此,文化育人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三个方面即“以什么样的文化育人”“以怎样的形式育人”“育人的核心目标指向是什么”[3]。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教育、服务、科研、文化传承等多重职能,在高校人才培养新要求和文化育人机制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图书馆推出文化育人的新制度——“阅读学分制”。“阅读学分制”是在文化育人新机制中产生,反之又助力于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两者是协同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4]。
2.2 基于阅读学分制的文化育人框架搭建
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以严格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阅读学分为重要抓手,以多元阅读活动为重要载体,积极开展文化育人。现在逐步构建了基于阅读学分制的“一中心、三载体、五模块”文化育人框架,详情如下:
2.2.1 紧密围绕“一个中心”,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一中心” 即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5]高校图书馆要始终把立德和树人有机结合,构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育人机制,着力创造有助于学生文化、艺术、体育等基本素質提升的资源、环境、服务等条件,营造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社会责任感、跨文化交流能力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2.2 充分利用“三载体”,积极打造育人平台
“三载体”即组建了“校——馆——院”三级组织机构,打造了极具“阅读疗法+叙事医学”特色的文化育人品牌,建设了“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文化育人平台。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立足“立德树人”,结合学生阅读需求现状,通过“线上平台(微信、抖音、网站等)和线下平台(专题荐读、阅读分享会、知识竞赛、电影展播等活动)”多元化的文化育人平台,开展了极具“阅读疗法+叙事医学”特色的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积极引导青年医学生诵读经典,传承文化,培育医德医风,坚定理想信念。
2.2.3 大力构建“五模块”,有效搭建阅读体系
“五模块”即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传统文化育人、学科文化育人、社会服务育人、组织育人”五模块阅读推广体系。以文育人,提升学识水平(传统文化育人活动、学科文化育人活动);以德育人,实现价值引领(红色文化育人活动、组织育人活动);以实践育人,强化知行合一(社会服务育人活动);以空间育人,推动场景化学习(阅读疗法空间、叙事医学空间等)。
2.3 基于阅读学分制的文化育人实践
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为了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丰富文化生活,实现其信息素养提升、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育人目的,制定了阅读学分实施方案,该方案包括个体阅读和群体阅读两个方面。
(1)个体阅读:个体阅读是指学生在封闭环境下进行的沉浸式个人阅读,主要包括纸质图书阅读和线上经典阅读。其中,纸质图书阅读是指学生从入校开始至第6学期末,基于图书馆制定的纸质图书阅读书单(主要包括图书馆推荐阅读的通识类图书、各二级学院推荐阅读的专业类图书和其他图书)开展阅读,要求阅读量达到指定册数。线上经典阅读是指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超星等阅读平台,观看视频、阅读图书、在线答题等方式开展阅读,要求总积分达到指定分数。
(2)群体阅读:群体阅读是指学生在集体环境下进行的具有情感联结、知识互动的共同阅读,旨在通过阅读交流、心得共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兴趣,使阅读更加富有实效。要求学生参与群体阅读活动(如杏林悦读分享会、诗词成语大赛、真人图书馆、信息检索大赛和征文活动等)获取指定积分。
3 基于阅读学分制的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3.1 建立保障机制,确保稳定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为了保证文化育人功能的稳定发挥,建立了馆院协同机制、馆内绩效机制、馆外实践机制。
馆院协同机制:统筹协调校内相关部门,汇聚校内各方力量,建立了馆院共同参与文化育人工作的协调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图书馆馆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及二级学院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图书馆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在二级学院设立了学科阅读战队,遴选了二级学院阅读推广代言人,专门负责活动的内外联系。各部门协同配合,各小组分工合作,各战队突出方向,整个活动呈立体式辐射、全方位展开,为学校的文化育人战略添砖加瓦。
馆内绩效机制:发挥全体馆员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并把“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列入了图书馆全体馆员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之中。每年年终,由“阅读推广”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开展情况(参与人数、开展次数、活动效益和新闻报道等),根据活动实际开展情况进行评分,分值对应绩效分。
馆外实践机制:与“怀化公益小天使”“洪江市敬老院”和“怀化市中医院医养中心”建立了合作机制,开展社会服务。联合怀化市志愿者协会举办“公益小天使阅读”活动,让小学生们走进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学习图书管理知识,感受我校浓厚的学习风气,感染小天使们从小爱阅读爱学习。走进怀化洪江敬老院和怀化中医院医养中心,开展“携手敬老爱老,延伸爱心文化”活动,为老人家读书读报,开展诗词诵读、唱红歌等活动,以此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扩大高校图书馆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3.2 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文化育人
大数据环境下, 通过对大学生阅读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育人对象定位从“经验依赖”到“数据驱动”的转化,及时掌握广大师生经典图书和专业图书的阅读轨迹,并对读者需求做出预判,推荐更加符合目标群体需求的资源。如获取读者的学科专业、知识获取习惯、兴趣偏好、阅读记录等与用户需求趋向相关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模型化读者画像,为读者制定特定标签,实现精准阅读推广及阅读资源推荐,为阅读推广内容和方式的选择等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3.3 塑造文化育人品牌,提升宣传效果
在长期的活动中,要持续对一些反响好、意义重大的文化育人活动加强投入,逐步塑造并培育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文化育人品牌,持续给予读者特殊体验,提升文化育人活动的影响力。如诗词成语大赛已连续举办七届,成为我校文化育人品牌,深挖中华诗词文化精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中华诗词传统文化阅读空间,设立中华诗词成语文化专题书柜,并开设线上诗词赏读专栏,为诗词爱好者营造了优雅又有知识趣味的学习空间,并引导他们对诗词文化持续关注;现场比赛有才艺展示、答题比拼和交互式共读等环节,生动有趣,反响强烈;还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带领诗词成语大赛中的获奖者“走出去”,与多个社会机构合作开展中华诗词推广活动,做到社会实践育人。例如,到怀化市易烊千玺公益图书馆开展以“品读经典诗词,感受文化力量”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为公益馆的小读者开展诗词分享和文化推送,既让小读者们收获了知识,感受了诗词魅力,又让学子进一步领略诗词魅力,培养服务社会、甘于奉献的精神。
3.4 建立评价体系,保障文化育人质量
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促进“阅读学分制”文化育人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从活动保障、活动需求、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和活动效用五个方面建立文化育人活动全谱段评价体系。从而保证活动的质量,并对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活动保障由队伍保障(是否成立相关团队,团队人员学科背景和专业素质)、经费保障(是否有稳定的经济投入)和制度保障(是否有学校政策支持或相关制度)三个二级指标。活动需求由阅读需求(是否了解读者通识阅读和专业阅读需求)、心理需求(是否了解读者阅读兴趣、阅读动机等)、教育需求(是否了解读者教学和学习需求)和能力需求(是否了解读者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阅读评价能力和阅读效率情况)四个二级指标组成。活动内容由文化教育(是否涵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学科文化等文化教育)、素质教育(是否涵盖信息素养、信息利用、信息评价与分析等素质教育)两个二级指标组成。活动过程由活动方案(活动是否制定详尽的活动方案)、活动周期(活动开展的周期时长,是否贯穿全年开展)、活动数量(每年开展活动的次数)和活动人数(每项活动参与人数占读者总数比例)四个二级指标组成。活动效用由素养变化(主动阅读能力、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行为变化(主动阅读时间、阅读效率和阅读技巧)和心理变化(阅读兴趣、阅读动机)三个二级指标组成。
参考文献
[1]谢运洁.以“阅读学分制”为主导的高校阅读推广模式设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6):35-38.
[2]王新才,谢鑫.阅读行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学分制的动力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1):72-78.
[3]郝桂荣.高校文化育人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8:27.
[4]杜文龙,谢珍,陆溯.基于“阅读学分制”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构建[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9(3):49-53.
[5]人民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22-11-02].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作者简介:
杨芳(1983),女,硕士,湖南医药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吕冰玉(1987),女,碩士,湖南医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收稿日期:2022-11-15 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