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服务社会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探究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现状和发展模式,正视其发展困境与不足,以此为契机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有助于实现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转型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3.0021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2018年发布《旅游和文化协同效应》(Tourism and Culture Synergies)报告书[1]指出,文化和旅游在近几十年间已密不可分,文化旅游能够带来文化、社会和经济三方效益。同年,我国文化和旅游部挂牌成立,标志着文化事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体制上有了依托。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繁荣振兴文化事业。文旅融合正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动能和新趋势。
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是弘扬和传播优秀文化的窗口,开展文旅融合是其紧跟时代变革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也是助力图书馆实现服务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究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有助于借文旅融合之东风,完善图书馆职能、改善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以传承与推广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优化、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改善国民文化体验,构建适应时代脉络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新格局。
1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起步尚晚,正处于摸索实践阶段。自文化和旅游部成立起,相关研究逐渐形成热潮。以“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为关键词在CNKI进行精确检索,得到相关文献279篇(数据截至2022年10月25日),文献数量自2019年起呈逐年增长态势。
文献内容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研究方向集中于借助文旅融合推动全民阅读发展、文旅融合指导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当前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例分析等,重点探讨的议题包括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内涵、策略、模式、服务等,涉及的具体内容涵盖研学旅行、地方文献、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少儿阅读推广、公共文化服务等与图书馆发展建设相关的诸多领域。
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富含人文气息的公共图书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游客,各图书馆都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文旅融合,以图书馆保存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促进文化发展与旅游产能为导向,以大众获得文化和旅游满足为目标,向读者和游客提供图书馆独有的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2]。
2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概述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依托社区、文化驱动、旅游主导的服务模式创新,其实现形式没有既定模板,而是图书馆在探索过程中逐漸形成的适应自身发展的模式。笔者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分析,尝试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概括为三大形态:(1)自我开发的内向发掘形态;(2)合作共建的外向拓展形态;(3)纵览全局的俯瞰升华形态。每种形态都有其相似的发展程式,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可喜成果。
2.1 注重自我开发,挖掘内部动能
2.1.1 合理利用资源,彰显文献价值
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深入发掘并利用其海量馆藏资源,创造更多资源使用价值,能够使丰富且具有特质的文化资源在内容上给予旅游强力支持,提升图书馆在文化旅游中的地位,发挥其以文化服务社会的优势。如国家典籍博物馆[3]正是依托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古籍资源而成立,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文化传承与休闲于一体,不仅使尘封的古籍得以被大众所赏识,更使得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价值得以发扬并延续。
2.1.2 深化主题建设,扩大独属优势
主题型公共图书馆以单一领域内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吸引目标群体,在文化传播方面有着精准定位,通过钻研并完善其独属资源,为大众提供专业且独一无二的内容与服务,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有效扩大口碑影响。如上海的傅雷主题图书馆[4]是国内收藏傅雷译著、著作等最多最全的图书馆,联合同步开馆的傅雷文献馆和周浦镇傅雷旧居共同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完整了解傅雷其人的文化绘卷。
2.1.3 遵循馆史馆情,弘扬优秀文化
我国受历史朝代更迭的影响孕育了百花齐放的华夏文明,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规划中合理运用地理文化特征,是有效发扬和传承区域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举措。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市云龙区图书馆是国内首家汉文化主题图书馆[5],致力于传承两汉文化的精髓,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为两汉文化传播提供平台,促进读者和游客探索更多汉文化相关地区,使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2.2 积极合作共建,拓展外部联结
“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它使图书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依托环境与地域优势与周边社区、城市建设、地理风光等人文自然设施建立联系,以合作开展文化旅游的途径向大众输送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景观”“图书馆+公园”“图书馆+民宿”等,以图书馆为纽带将书本与风景、文化与旅游相维系,进而促进地区发展和文化繁荣。
2.2.1 城市气质与人文精神相得益彰
城市文化旅游整合人文与自然资源,展现城市独有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气息与城市的景观、地理、社区等交相辉映,展现并传播文化魅力,使城市与文化和合共生。“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应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内的京杭大运河书院[6],整体设计契合京杭大运河两千五百多年的深厚底蕴,设有大运河主题文化空间、非遗文化展示空间等,带领读者和游客在阅读间领略悠久而独特的大运河文化。
2.2.2 烟火气息与文化内涵相辅相成
社区公园是大众日常活动的公共休闲空间,图书馆走进公园开展具有文化内涵的主题读书活动,不仅为民众的休闲生活增添人文气息,更集结周边单位、社区形成文化交流与传播网,共创全民阅读风尚。武汉图书馆联合多家市区图书馆,在建党百年之际举办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阅读推广活动[7],走进市属公园,融合线上线下资源,为群众普及红色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公共图书馆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不二主力。
2.3 关注社会热点,引领文化潮流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精神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对事物的欣赏、接受、探索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文旅融合给予公共图书馆一次加速转型的机会,使其更多地将视线聚焦社会各界的状态动向,以全新的视野探索文化发展之路。
2.3.1 研学热点带动图书馆建设
研学旅行将人文教育的舞台延伸至乡野自然、历史遗迹、主题场馆等,继承并发扬我国的游学传统,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理念,是近年来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探索文旅融合的重点。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活动既能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效能,又能推动本土资源的深入挖掘,在积极响应社会热点的同时丰富图书馆职能,提升公众和社会评价。吉林省敦化市图书馆自2019年起开展的“敦图·知行”书香研学活动[8],已成为该图书馆知名服务品牌并获得省级荣誉,多年来惠及众多中小学生和幼儿,不仅培养下一代阅读素养,也提升馆员个人业务能力、活跃图书馆内部氛围。温州市图书馆在建党百年之际开展红色研学之旅[9],别出心裁打造“走读+互动”的情境体验,引导少年儿童打卡革命纪念馆、探索本土红色历史、学习红色经典文化,将红色精神扎根年轻沃土。
2.3.2 正向流量提升图书馆形象
通讯的发展使人们更易于也更乐于在线分享和获取文化、旅游资讯,全民阅读的浪潮又为图书馆带来热度与讨论,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制定旅游攻略时会将城市内的热门书吧、书店、图书馆置于计划列表中。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正是抓住机遇,在创新夺目的同時全方位融合了传统图书馆的“藏、借、阅”功能以及数字图书馆服务[10],自开馆后迅速在网络和自媒体平台掀起议论热潮。公共图书馆将阅读与旅游相结合进行线上平台的宣传和推广,重视读者和游客的反馈,依靠正向流量获取关注,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水平,支援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保护,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与知名度。
3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未来发展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反映了其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转型思路。实践是检验方法的试金石,思考则是探寻方法的脚下路。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在内容、制度、推广等方面尚存不足,因此拥有相当广阔的进步空间,据此着力开动思维,归纳文旅融合中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思路是各图书馆脚踏实地开创新征程的重中之重。
3.1 当前发展困境与不足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显露了强势的发展态势,但在实践摸索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多重困境。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尝试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不足之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选择。面对公共图书馆的浩繁卷帙,选择并开发适应文旅融合的文献资源是一大难点,内容既要凸显图书馆自身特质,又要吸引读者和游客,并起到发扬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同时扩大作为公共文化信息提供者这一独特优势。内容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践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2)体制建设。目前,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没有规范的发展模板以及切实的规章制度,图书馆在执行文旅融合项目工作时,任务也大多分散在馆内不同下设部门,涉及发展条例制定、资金投入、实践结果监测等关键环节时,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容易产生信息差与分歧点,长此以往会制约整个发展流程。
(3)交流合作。文旅融合要求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实现“1+1>2”的叠加效益。公共图书馆与相关行业间的互动和交流至关重要,与旅游机构就文旅融合项目进行沟通和协商、与媒体行业就文旅融合推广进行宣传和教育、与科技创意产业就文创产品开发和技术应用进行探讨等,以此深化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与其社会影响力。
(4)人才培养。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多以图书馆员为主力,缺少文化和旅游融合型人才来应对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的其他领域相关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传媒、技术、经济、法律等领域,如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会增加文旅融合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效率。
(5)技术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旅游在近三年间逐渐从线下走入线上,云旅游蓬勃发展,加之智慧图书馆建设悄然兴起,使得图书馆文旅融合不可避免的进入数字化维度。公共图书馆掌握的技术手段多倾向于文献资源建设,在文旅融合项目开发和应用方面存在短板。
(6)宣传推广。尽管国家大力推广全民阅读,但针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宣传力度尚且不足,其概念还未深入人心。公共区域内有关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内容推荐较少,更多的是读书亭、移动书吧、平面宣传等简易的阅读内容推介,宣传推广平台也未全面铺开,大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
(7)服务优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是公共图书馆密切关注的重点议题。涉及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服务时,合理平衡并结合二者,让读者和游客获得水平相当的文化和旅游体验是一大难点,因此,图书馆的服务升级相对缓慢和谨慎,难以寻找突破点。
3.2 未来前进方向与指引
只有正视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与不足,发现问题后逐个击破,才能坚定信念,有条不紊地推动后续实践走向成功。
3.2.1 尊重规律,发挥优势
文旅融合要求公共图书馆从实际出发,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馆藏资源传播区域和地方特色,促进文化和旅游和谐发展。公共图书馆应依托文化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首先对馆史馆情有清晰认知,从可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入手,进而调查并掌握所处区域及周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打造专题文化旅游线路,活化内部资源,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推动文旅融合,但在开拓创新时切勿过分依赖旅游功能,不可偏离图书馆的本职工作与服务特质。
在进行文旅融合的内容选择时,公共图书馆可放眼历史典故、名人大家、文学艺术、饮食文化等大众元素,尝试将馆藏文献资源与本土文化特色融合,打造特色馆藏资源优势[11]。如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以茶为中心,通过系列藏书、文创产品、主题活动等传播悠久茶文化[12]。这种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形态既展示当地特色,带动传统旅游业发展,又使图书馆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时充分发挥设计创意,有效杜绝抄袭和模仿,提升产品竞争力。
3.2.2 完善体制,重视政策反馈
[JP3]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坚实的政策支持。明确使命和愿景及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前提。决策部门应详细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和政策,斟酌包括文化资源建设和保存政策、服务创新政策、交流合作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13],同时设立短期行动方针,分阶段实施具体计划。若有关机构能建立具有文化领域和旅游领域共同决定因素的战略行动框架和业务准则,将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提供更明确的导向。
政策的制定是实践的基础,对实践结果和反馈的监测及反思才是发展的关键。保持对信息的高度敏感,定期分析阶段性实践成果并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和方案,及时更新政策以促进新一轮实践的顺利执行,切记考虑文化多样性,实时追踪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动态变化,关注并选择合适的社会热点融入实践,这是决策部门确保图书馆在变化的环境中始终维持良性循环发展的必要条件。
3.2.3 交流合作,行业内外联结
文旅融合各主体间只有通力协作才能形成互惠互利的良好格局,实现合作共赢。文旅融合涉及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使用,其发展过程要自始至终平衡促进和保护,即在使用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其本身。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与合作机构在实践初期进行深入沟通,商讨资源使用的要求,包括景区或公园环境的保护、文物古迹的利用、相关产品开发的政策等。以良好的沟通为基础,以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导向,能够有效推动实践成功。
同行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也有助于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英国国家图书馆与多家访问量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共同组成了“The Living Knowledge Network”这一网络社群[14],成员间通过直播活动和链接展览等共享文化内容,也以此为图书馆专业人员提供了分享实践经验和想法的平台。
公共图书馆应尝试与合作伙伴和同行建立长期联系,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与联合服务机制,共同构筑合理的战略框架,沟通商讨合作议程,处理突发问题和紧急情况[15]。国家相关部门亦可适当将资源从旅游业转移到文化部门,引导社会力量助力事业发展,通过实际行动支援公共图书馆建设。只有多元主体的配合与支持才能引领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稳步前进,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3.2.4 注重推广,着眼人才与技术
国家深入推进全民阅读,随处可见宣传标语或图片广告,公共交通上手捧纸质书或是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阅读的乘客数不胜数。但是,当前针对图书馆文旅融合概念的宣传并不多见,很多人将读书视为文字阅读,或陶冶情操,或增长知识,而鲜少将其与旅游关联起来。如今,互联网成为公众获取信息最全面、最快捷的平台,公共图书馆可以与文化或旅游资讯类网站或内容创作者合作,将文旅融合内容制作成抓人眼球的视频短片进行线上广告投放,借助主流媒体、移动平台,或时下流行的自媒体渠道进行全方位推广宣传,展开有针对性的营销,让公众对文旅融合产生认知,提起兴趣,进而参与其中。
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将二者与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相结合,对公共图书馆大有裨益。要想实现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人力支援必不可少。决策、实践、反思的每个阶段都应安排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从旁指导,网罗通晓各领域知识的研究人员组成团队或者通过鼓励员工参与培训、拓展项目,培养一批善于探索、解放思想的创新人才,把握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发展动向,保障实践的成功效率与完成质量。借助建设智慧图书馆的经验,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开展与科技企业、单位的合作,引入高新技术将图书馆已经拥有的数字资源和旅游服务相结合,解锁如VR互动、机器人导游、线上云游等新模式,活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和文创产品,提升文旅融合带给读者和游客的体验,克服传统文化旅游的局限性[16]。
3.2.5 優化服务,牢记以人为本
用户需求既是推进实践的动力,也是检验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明确用户需求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机构进行服务升级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切实的将重心放在资源使用者身上,思考不同群体的文化兴趣和不同形式、层次的文化需求,才能促进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和效能。图书馆应在制定文旅融合项目时确认如资源种类是否全面、文创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活动组织形式是否新颖、推广力度是否恰当等读者和游客关心的问题,将高雅文化、流行文化和日常文化结合,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概念中被学生和孩童视作学习、娱乐之地,被成人视作消磨时间的休闲之地,文旅融合赋能的公共图书馆在此基础之上发展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和旅游的打卡胜地。优化馆内空间格局和馆区环境,在馆区内通过多种展陈手段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打造线下阅读游览空间,为读者和游客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书香氛围,创造独一无二的文旅融合体验,这也是公共图书馆探索服务升级时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
4 结语
[JP3]文化旅游蕴藏无限潜力,公共图书馆走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由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所造就,是克服图书馆传统局限性、创造全新变革的突破口。未来,公共图书馆应牢记初心与使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以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把握文旅融合的契机谱写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Tourism and Culture Synergies[EB/OL].[2022-10-15].https://www.e-unwto.org/doi/epdf/10.18111/9789284418978.
[2]周淑云,卢思佳,冉从敬.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理论内涵、时代价值与发展路径[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3):28-33.
[3]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介绍[EB/OL].[2022-10-26].http://www.nlc.cn/nmcb/bwgjj/djbwgjs/.
[4]澎湃新闻.傅雷旧居与傅雷图书馆开放[EB/OL].[2022-10-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8361223084175776&wfr=spider&for=pc.
[5]腾讯网.坐标徐州,国内唯一汉文化主题图书馆开馆[EB/OL].[2022-10-15].https://new.qq.com/rain/a/20201231A0DK0R00.
[6]北京日报客户端.京杭大运河书院开门迎客,藏书3万册[EB/OL].[2022-10-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275551078470981&wfr=spider&for=pc.
[7]黄鹤云.“游园学党史 阅读忆初心”阅读推广活动在汉阳公园举行[EB/OL].[2022-10-17].http://www.whtv.com.cn/wenhua/p/914749.html.
[8]吉林省图书馆学会联盟.“敦图·知行”——书香研学服务品牌案例入选2021全民阅读典型案例[EB/OL].[2022-10-19].http://jldl.org/info/72161.jspx.
[9]温州市图书馆.行走的阅读·红动瓯阅第二期[EB/OL].[2022-10-19].https://www.wzlib.cn/hdxx/hdyg/29624.html.
[10]天津滨海图书馆.滨海新区图书馆:做文旅融合的“网红”打卡地[EB/OL].[2022-10-21].http://tjbhlib.org.cn/bhlib/news/get/342.
[11]刘洋.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馆,2021 (2):22-28.
[12]杭州图书馆.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EB/OL].[2022-10-22].https://www.hzlib.net/fwwd/3561.htm.
[13]黃雅麟.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策略分析[J].图书馆学刊,2020,42(5):46-50.
[14]The British Library.Annual Reports[EB/OL].[2022-10-24].https://www.bl.uk/about-us/governance/annual-reports.
[15]李泽华. 困境与破局: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旅游创新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31(1):65-73.
[16]钟戈,陈思,韩秋.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1,43(6):37-40.
作者简介:
陈溦(1990),女,硕士,国家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收稿日期:2023-01-23 责任编辑:马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