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中 徐莎
DOI:10.16339/j.cnki.hdxbskb.2023.02.007
[收稿日期] 2022-10-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872074);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2YBC456,XSP22YBZ070);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2B0988)
[作者简介] 王耀中(1953—),男,湖南益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管理。
[摘要] 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度过生存危机和实现快速赶超至关重要。然而,关于新创企业究竟是按效果推理还是因果推理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却存在不同观点。基于效果理论,本研究探究了不同动态环境下,因果推理、效果推理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同时,在对新创企业408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1)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均是指导新创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决策逻辑;(2)环境动态性对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关系均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效果推理和因果推理的交互作用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动态性;因果推理;效果推理;新创企业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23)02-0042-09
The Mechanism and Empirical Study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for Start-Up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Dynamism
WANG Yao-zhong1 ,XU Sha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410076,China;
2. School of Business ,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angsha410004,China)
Abstract: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s crucial for start-ups. However,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not yet fully explained whether causation or effectuation is useful fo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ased on effectuation theor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causation, effectu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 effects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408 questionnaires of new ventures, it is found that:(1)Both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can facilitate the new ventures to promot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2) The environmental dynamism has a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 on causation, effectu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3)The interaction of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Key word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dynamism; causation; effectuation; start-ups
一引言
商業模式创新是企业为自身和利益相关者设计新的活动系统,以实现商业逻辑更新和重构的行为过程[1]。伴随着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创企业试图建立新颖的商业模式,在极短时间内重塑行业格局并创造成长神话。例如,通过构架价值共创
的商业模式,优步公司(Uber)从未拥有一辆出租车,却在短短 5 年时间内将租车服务扩张到全球;爱彼迎(Airbnb)从未建造过一座酒店,却在短短 6 年内拥有超越希尔顿和洲际酒店等全球顶级酒店集团的酒店房间数。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新创企业突破途径约束、实现颠覆性创新和快速赶超在位者的重要途径[2, 3]。
鉴于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的重要性,学术界对于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充满兴趣,目前主要形成了理性定位和演化学习两派观点[2, 4]。早期研究者多秉持理性定位观点,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新创企业在对内外环境进行全面竞争分析的基础上,理性设计商业模式多种可行方案,并选择可实现收益最大化方案以创新商业模式[5]。而近年来,演化学习派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高动荡的创业环境和决策者有限理性,决定了新创企业需要在实践中试错性学习以培养战略柔性,进而在持续的试错、演化和迭代中实现商业模式创新[6]。上述两种观点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行为背后所遵循战略决策逻辑不同[7]。战略决策逻辑是对企业决策过程的描述,决定了企业行为的逻辑基础。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差异的背后,是创业者借助不同决策逻辑对外部资源进行解读、分析和整合利用,进而导致商业模式重构差异的结果。因此,探究新创企业行为背后的决策逻辑是破解商业模式创新规律之谜的关键。
效果推理理论指出,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是创业者在不确定环境下采用的两种战略决策逻辑[8],用于指导企业创新创业的行为过程[1, 9]。因果推理源于计划战略方法,关注于既定计划,旨在预测不确定的未来。因果推理遵循目标导向、追求利益最大化、强调竞争分析和避免未知等决策原则[8, 10]。与之不同,效果推理是一种非预测性决策逻辑,专注于从既有手段和资源中创造结果,遵循实验、可承受的损失、利用预先承诺和灵活性的决策原则[8, 11]。由此可见,理性定位研究者认同因果推理,演化学习学派则认同效果推理,两种决策逻辑可能通过不同的决策模式影响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9]。
虽然已有研究关注到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对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重要性[3, 7, 12],但作为前沿的研究视角,仍存在以下重要不足:(1)因果推理与效果推理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明晰和实证检验。现有研究多探究了决策逻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对其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匮乏[7, 13],且多数研究采用案例分析阐释发达国家的战略决策效果[12, 14],关于新兴经济体的实证研究存在显著空白[15]。(2)关于决策逻辑双元理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结论不一致[16]。虽然多数学者认为在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采用某种单一决策逻辑难以实现最优绩效,创业者需要混合运用因果推理与效果推理以便发挥其互补协同作用,从而获取更优的决策结果[17, 18]。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同时使用两种决策逻辑容易造成对稀缺性资源的竞争和浪费,从而不利于新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19, 20]。因此,对于“在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因果推理与效果推理两者间到底是存在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3)缺乏对两种决策逻辑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关系的边界条件考虑。商业模式创新是外部环境变化与创业决策过程互动的过程和结果[21],尤其在中国转型经济下,制度持续变革和新兴市场的涌现加剧了创业情境的动荡性[22],而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的采用受到环境动态性制约[8, 23],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探究面临不同动态环境下,新创企业如何选择决策逻辑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针对以上研究局限,本研究基于效果理论和权变视角,探究不同动态环境下,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及交互作用与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商业模式创新前置因素,深化决策逻辑组织双元理性特征的研究,并为新创企业在不同动态环境下更好地利用决策逻辑激发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因果推理与商业模式创新
因果推理是一种预测型战略决策逻辑,强调从既定目标出发,通过全面竞争分析和深入的市场调查制定战略计划,并按照预期收益最大化选择最优方案。因果推理遵循的决策原则包括:目标导向、追求利益最大化、强调竞争分析和避免未知等[8]。虽然因果推理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联系很重要,但鲜有文献对其进行研究[9, 24]。然而,相关理性决策研究表明,规划、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等常见的策略对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25]:如日常规范和路径的设置有利于创业者感知和捕捉商业机会,有目的的信息搜寻和理性分析会对后续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等,而这些因素都与重视目标和商业计划的因果推理相关[26]。由此可见,因果推理可能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前因变量[1]。
因果关系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体现在:首先,目标导向促使新创企业制定完备的商业计划和明晰战略目标,提升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效率。清晰的战略目标和原则能指引创业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新创企业把握可预测的环境因素和机会,增强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和行为的有效性[9]。且明确的规划和完备的商业计划,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新创企业的发展愿景及潜力,增强对其合法性评估,从而获取资源支持和认可[27]。其次,追求利益最大化促使新创企业专注选择最优资源组合,从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利益最大化原则迫使新创企业以较低成本有目的地获取所缺乏的资源和信息,这有助于克服商业模式调整的现状偏见,持续拓展和优化现有商业模式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实现内外资源更充分的整合利用[9]。最后,全面的竞争性分析和避免意外是新创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础。通过因果推理,创业者认为他们能较准确地预测环境,因此倾向于全面搜集信息和进行合理性分析,这有助于新创企业保持目标专注并准确把握可预测的外部因素[25],帮助创业者在信息解读中加深对市场需求的理解,捕捉和预测顾客需求动向以挖掘新机会和价值创造点[28]。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因果推理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 效果推理与商业模式创新
效果推理是一种基于控制型的战略决策逻辑,是指新创企业从既有手段出发,在可承受损失范围内进行试错和实验,强调企业柔性,并充分利用意外事件控制未来。效果推理的决策原则包括实验、可承担损失、柔性和先前承诺等[8, 28]。学者们指出效果推理逻辑是新創企业超越支配性逻辑、识别潜在创业机会、重塑价值创造逻辑进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先决条件[7, 24]。
效果推理对商业模式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实验原则有助于新创企业以较低成本和风险构建可行的商业模式。强调试错和实验有利于渐进式资源投入和积累相应的隐形知识,并获取市场反馈信息和塑造新的创业机会[29],这加深了创业者在高度不确定性情境下对自身行为和外部环境的理解,提升了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其次,可承受损失原则有助于将资源投入量设定在承受损失范围内,提升了创新项目的绩效水平。可承受损失原则主张从创业者自身心里承受能力和财务情况来开展创业活动,这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及时止损,将精力、财力、物力等宝贵资源尽快调整到其他更合理的创新方案中[10];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使创业者基于手头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实验、资源拼凑和即兴创作,而这些活动又是商业模式创新源泉。再次,拥抱意外事件态度,将意外事件看作一个全新机会,有利于培养新创企业的柔性和适应性,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率。由于创业初期的动态性、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项目初期所搜集的大量信息往往无用,而拥抱意外事件态度将促使其及时调整自身组织流程和商业模式,以捕捉蕴藏在意外变化中的潜在机会[11]。最后,提前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承诺,有助于为商业模式创新开展提供较强的保障。强调合作的信念能促使创业者积极构建战略联盟,有利于扩充新创企业成长中可利用的新手段和新方法[28],加深创业者对机会和资源整合的认识,进而构建更具优势的价值创造逻辑。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效果推理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 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的交互作用与商业模式创新
正如多数学者所观察到的,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在企业内部共存的,创业主体可以对这两种决策逻辑进行整合运用以获取更优的决策结果[8, 10]。比如Sarasvathy[14]指出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是最基本的两种决策推理方式,两者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情境下是可以同时出现或交织运用的[8]。Smolka 等指出新创企业通过整合利用两种决策逻辑提升风险投资绩效[18]。Alzamora-Ruiz 等指出同时使用两种决策逻辑有助于实现过程创新[30]。
基于双元理论可知,单一采用一种决策逻辑难以实现最优绩效,整合运用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有助于新创企业在动态环境中平衡短期生存和持续发展。首先,同时采用两种决策逻辑使得商业模式创新有明确的战略方向,激发灵活性,实现在计划中探索多种可能性,以迅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18, 23]。其次,两种决策逻辑的协同效应加强了对资源的有效管理,这是产生创新的关键[16]。因果推理强调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分析,效果推理注重对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两者结合推动企业通过外部联盟获取新资源,节省成本以释放更多预算[22],这有效缓解了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资源瓶颈问题。最后,两者的协同使用有助于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创新知识来源。高动态的创业情境下,即使有持续的市场监测和市场分析,企业也难以获取准确和完整的信息。通过预先承诺和建立盟友,有助于整合不同信息来源,提升决策的有效性,减少不确定性,进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18]。
事实上,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系统性创新,其优化调整多介于系统性试错和精密的计划之间。此外,中国文化偏向于阴阳观哲学[17],主张任何事物都是两个对立面的结合,阴阳两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对于中国创业者来说,遵循混合决策逻辑也是合理的。因此,创业者必须兼顾决策的灵活性和连续性,整合运用两种决策逻辑以实现商业模式价值最大化[30]。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的交互作用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 环境动态性对因果推理-商业模式创新的调节作用
环境动态性表征外部环境的难以预测性和變化频率等特性,主要包括市场动态性和技术动态性两方面。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和高频率,会给因果推理型创业者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带来如下重大挑战[24]。
第一,在高动态环境下,全面清晰的规划所发挥的作用有限甚至是不适合的。环境动荡与复杂,意味着战略目标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或者是模糊不清的。强调精密的战略计划容易导致企业的盲从,从而忽视了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的调整改变[11]。第二,在高动态环境下,采用预期收益最大化进行决策,很有可能因判断失误而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生存风险。预期收益最大化实现的前提条件是较稳健的市场信息和相应的未来预测能力。然而,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下,信息往往难以获得、滞后或者不准确,新创企业难以对商业机会和未来收益实现有效价值评估。第三,竞争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削弱了理性分析价值。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下,搜索和分析等市场调研活动能得到何种结果难以预料,且竞争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限制了市场分析的价值,如仍强调用以往分析结果来指导新创企业决策可能导致错误判断,不利于把握和预见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和创造价值。第四,坚持避免意外事件的决策依据,可能使得新创企业在高动荡环境下缺乏识别新机会的柔性,不利于捕捉蕴藏在环境变化中的潜在机会和实现新的价值创造。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环境动态性对因果推理-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
(五)环境动态性对效果推理-商业模式创新的调节作用
高动态环境的创业情境下,效果推理更有助于决策者迅速制定决策并实施创业活动[9]。近年来,许多学者证实了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了效果推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比如张秀娥等基于212份企业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了竞争强度正向调节效果推理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7];Chen等发现在高科技产业中,效果推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强[31];Yu等指出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效果推理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22]。
环境动态性会在以下方面加强效果推理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首先,高环境动态性使新创企业更依赖通过实验和迭代学习等方式调整和创新商业模式,利用既有手段与情境互动创造机会和价值。其次,当企业处于高动荡环境时,收益、销售额等数据是较难测算的,且评估结果也较难为关键决策提供可靠支撑,因此,创业者更倾向于以可承受损失为限,灵活应用新机会。再次,在高动荡的转型经济背景下,新创企业更需要培养柔性和灵活性并快速响应用户,以抓住转瞬即逝的生存机会。最后,快速变化的顾客需求、竞争对手及技术变革等高动态环境,往往意味着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难以提前制定出完备的规划,这增强了创业者利用利益相关者先前承诺的意愿,致力于在与合作伙伴的互动中提升战略多样性和创造新市场。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环境动态性对效果推理-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借鉴多数学者的研究[32],本问卷选择创立时间在8年以下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且答题者限定为创业团队核心成员、高层管理人员或中层管理者,因为他们不仅了解企业网络联系和商业模式创新态势,还亲自制定并执行了企业的战略决策,能较为准确地回答问卷各题项。并且在个人及公司背景信息部分设置了第4题(您在贵公司的职位),第6题(贵公司名称),第7题(贵公司成立年数)等问题来检验答题者是否符合调研要求。
本次调研的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2月,由于当时新冠疫情暴发,研究团队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问卷星进行线上调研,该公司是被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认可的专业调研公司。本研究严格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圍内的多个行业中选取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和跨年龄层次的新创企业为样本,以保证代表性。为保证回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卷回收后,项目组根据答题者提供的个人与企业背景信息,通过访问企业官网和企查查网站,对样本真实性逐个核实,对于无法查到的企业、成立年限超过8年、非中层以上干部填写的问卷进行删除,并剔除存在缺失值(漏填)或答题存在明显规律性(均为同一题项、ABAB式答案)的样本,最终确定了408家新创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问卷有效回收率为52.7%。样本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二) 变量测量
本研究对变量量表进行选择,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使用被广泛引用的权威研究,和在实证中反复被证实的成熟量表,并统一采用 5点量表法进行测度,所有变量题项见表2。
自变量:对于效果推理和因果推理测量借鉴Chandler等[28]开发的量表,并删除了反义题项。其中,效果推理采用11个题项测度,因果推理采用7个题项测度。
因变量:商业模式创新测量借鉴了Zott和Amit等[33]开发的新颖型商业模式量表,用“贵公司不断引入大量的、多样化的新客户”等8条测量条目进行测度。
调节变量:借鉴Dess和Beard[34]以及Moorman等[35]等学者的研究,将其分为技术环境动态性和市场环境动态性两个维度,用“贵公司所处的行业技术变化速度很快”等9条测量条目进行测度。
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创业者个人特质变量和组织层面变量。个人特质方面,以往研究表明,创业者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创业经验对新创企业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6, 29],因此对这些变量进行控制。在组织层面,企业规模、企业年龄、所属行业对新创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故将其设为控制变量[4, 7]。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采用Cronbachs α检验各变量的信度(SPSS22.0软件)。结果表明,因果推理、效果推理、商业模式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的α值分别是0.854、0.821、0.857和0.852,均大于0.8,所有题项的CITC值大于或接近0.5,且删除任意题项后均无法提升量表的总体信度水平,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进一步,对量表的效度进行检验(Lisrel 8.80软件),主要包括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两方面。聚合效度检验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所有变量的模型拟合指数均到达良好水平,各变量因子载荷在0.55~0.86之间,CR值分别为0.855、0.883、0.900和0.882,均大于0.7,说明各量表具备较好的收敛效度。
在区分效度检验方面,对单因子到四因子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四因子模型有着良好的拟合效果(χ2/df =2.48<5;NFI=0.95;NNFI=0.96;CFI=0.97;IFI=0.97;RMSEA =0.06),且拟合优度显著优于其他模型,说明本研究的主要变量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可以代表4个不同构念。
(二)相关分析
本研究采用Pearson系数进行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的Pearson系数值均处在0.59~0.74的合理区间。此外,为排查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研究对所有回归模型计算了VIF,结果显示,各变量的VIF值均在2.428以内(见表4),远远小于5。因此,不太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层次回归分析
1. 因果推理/效果推理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检验
通过分层回归检验因果推理、效果推理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首先,因果推理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关系显著(模型2:因果推理β=0.677,p<0.001),故假设1通过检验。其次,效果推理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关系显著(模型3:效果推理β=0.647,p<0.001),故假设2通过检验。
2. 两种决策逻辑的交互作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检验
借鉴已有研究的常用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了将交互项逐个放入主效应回归模型的做法来检验效果推理和因果推理的交互作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以此避免交互项之间多重共线性问题,交互项通过将自变量中心化后的乘积来构建。然后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效果推理和因果推理的交互项得模型6,由结果(表4)可知,因果推理*效果推理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26,且显著异于0(p<0.001),这说明两种决策逻辑的交互作用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故假设3得到支持。
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借鉴已有研究的常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将交互项逐个放入主效应回归模型的做法来检验调节变量环境动态性对决策逻辑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以此避免交互项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由结果(表4)可知:第一,因果推理*环境动态性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17,且显著异于0(p<0.001)。这说明环境动态性越高,因果推理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显著,与假设H4矛盾,因此假设4未通过检验。第二,效果推理*环境动态性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91,且显著异于0(p<0.01)。这说明环境动态性越高,效果推理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显著,因此假设5得到支持。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研究以中国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动态环境下因果推理、效果推理及其交互作用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基于408份有关新创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均是指导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决策逻辑。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了考察不同类型的决策策略对绩效影响的重要性[9, 12],但以往研究倾向于单独考察效果推理的效应 [31],忽视了因果推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因果推理对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也是有效的,这有助于消除关于计划规划无效的偏见,突破了以往仅单独考察某一种决策逻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局限,回应学者们关于战略决策逻辑可作为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变量的强烈呼吁。此外,既有关于决策逻辑效应的研究绝大数是围绕发达国家展开,且依赖定性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定量的实证分析对效应理论做出了贡献,并丰富了新兴经济体中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机理的研究。
(2)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的交互作用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决策逻辑双元理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两种决策逻辑间是存在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远未达成共识,且缺乏两者间的综合作用如何作用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检验。本研究表明,两者的交互效应促使新创企业动态调整长期战略目标,有助于新创企业对环境变化和利益相关者诉求做出快速有效的回应,充分发挥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的互补效应是新创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见,商业模式创新需要创业者整合运用两种决策逻辑。本研究回应了学术界关于探索平衡两种决策逻辑作用机理研究的强烈呼吁,有助于丰富与深化组织双元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推动效果推理理论研究的纵深化。
(3)环境动态性对效果推理和因果推理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关系均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一方面,本研究表明,在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创业者追求以实用、快速和创新性行动提升新企业生存率,强调试错和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性,因而效果推理成为多数企业应对高动态性和复杂性外部环境的一种现实选择。该结论有效印证了效果推理在高增长行业、高竞争行业、企业初创、新兴市场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动荡环境的应用潜力。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在高动态环境下,因果推理的效应将会增强,这与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致[9]。笔者认为可能原因在于不同文化情境下东西方辩证思维差异的影响。东方辩证思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阴阳观影响,认为矛盾双方是互赖共存的,是一种强调两种之间平衡的认知思维[36]。相比较而言,西方辩证思维强调矛盾最终应被消除和整合的观点。因此,面对日益动荡和复杂的外部环境,相比于西方个体,中国创业者对自身思维和外部环境中存在的相互独立又矛盾的现象可能具备更高容忍度,在认知上更有可能采用一种“两者/都”而非“二选一”的逻辑,从而倾向于发挥两种决策逻辑的协同作用。总之,本研究揭示了效果推理和因果推理的边界条件,并将因果推理的应用情境拓展到了高动态的创业情境中,增加了对中国文化情境下决策逻辑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解。
(二) 启示
本研究具有如下实践指导意义。(1)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不能仅依赖一种决策逻辑,创业者应灵活转变两种决策逻辑进行概念化思考,从而提升组织双元性。一方面,创业者应重视对内外环境的综合分析和预判,针对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尽可能制定理性计划,选择因果推理,尽可能确保商业模式创新合理性和获取外部合法性,从而促进创业成功;另一方面,效果推理也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全新的竞争法则。即创业者应灵活利用外部环境变化,基于手头资源进行重组配置,在认知与行动互动迭代中逼近可行的商业模式。因此,创业者应兼顾决策的灵活性和连续性,以实现商业模式价值最大化。(2)创业者应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并对两种决策逻辑进行动态调整和权衡选择,以充分发挥两者互补协同作用。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新创企业应根据内外资源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采取“动静结合”的战略决策模式,以达到既可以缓解两者对资源和注意力的争夺冲突,又能充分发挥两者互补协同作用的目的。这也再次表明创业者需要重视培养动态思维和双元理性,从而推动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
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 需在未来加以完善。第一,本研究聚焦于探究战略决策逻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直接影响效应。然而,根据决策-行为-结果的研究框架,可推断如创业拼凑、资源整合和机会开发等行为,在决策逻辑与商业模式创新间起着重要中介作用,后续研究需进一步打开两者间关系的黑箱。第二,本研究使用了横截面数据,只能从结果探究战略决策逻辑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关系,难以阐释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且横截面数据可能带来潜在的逆向因果问题,未来需进一步采取跟踪调查进行纵向动态研究,以更深入探究两者间关系。第三,本研究仅考虑了环境动态性在效果推理和商业模式创新间的调节作用。虽然动态环境是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外部环境,然而,其他一些组织内部因素也很重要,如新创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和组织文化等情境因素,因而需进一步探究内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一华, 张振刚. 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研究:决策逻辑、组织学习的视角 [J]. 管理评论, 2022(5): 81-92.
[2]杨雪, 何玉成. 决策逻辑对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资源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 [J]. 管理工程学报, 2022(4): 14-26.
[3]Xu S, He J, Morrison A M, et al. Entrepreneurial networks, effectu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startup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dynamism [J].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22(3): 460-478.
[4]杨雪, 何玉成. 决策逻辑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 [J]. 管理评论, 2022(10): 134-145.
[5]Amit R, Zott C. Crafting business architecture:The antecedents of business model desig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5(4): 331-350.
[6]纪雪洪, 张思敏, 赵红. 创业企业商业模式调整机制研究:直接动因、调整过程与主要模式 [J]. 南开管理评论, 2019(5): 49-63+89.
[7]张秀娥, 孟乔. 决策逻辑与商业模式创新:一个双调节效应模型 [J]. 管理科学, 2022(1): 79-89.
[8]Sarasvathy S D.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Toward a theoretical shift from economic inevitability to entrepreneurial contingenc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2): 243-263.
[9]Futterer F, Schmidt J, Heidenreich S. Effectuation or causation as the key to corporate venture success? Investigating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s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venture performance [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8(1): 64-81.
[10]Brettel M, Mauer R, Engelen A, et al. Corporate effectuation: Entrepreneurial action and its impact on R&D project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2(2): 167-184.
[11]Wiltbank R, Dew N, Read S, et al. What to do next? The case for non-predictive strateg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10): 981-998.
[12]Harms R, Alfert C, Cheng C F, et al. Effectuation and causation configurations fo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ddressing COVID-19 in the gastronomy indust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21, 95.
[13]奉小斌, 马晓书, 彭学兵. 效果推理研究现状、知识结构及热点前沿——基于SSCI(2001—2018)的文献计量分析 [J]. 技术经济, 2019(3): 122-131.
[14]Reymen I, Berends H, Oudehand R, et al. Decision making for business model development: a process study of effectuation and causation in new technology-based ventures [J]. R&D Management, 2017(4): 595-606.
[15]Yang T, Hughes K D, Zhao W. Resource combination activities and new venture growth: Exploring the role of effectuation, causation, and entrepreneurs gender [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20(sup1): 73-101.
[16]Alzamora-Ruiz J, Del Mar Fuentes-Fuentes M, Martinez-Fiestas M. Together or separately? Direct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f Effectuation and Causation on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based SMEs [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21(4):1917-1943.
[17]王樂, 龙静. 不同环境下效果推理、因果推理与创业拼凑的关系——基于阴阳观视角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9): 101-118.
[18]Smolka K M, Verheul I, Burmeister-Lamp K, et al. Get it together! Synergistic effects of causal and effectual decision-making logics on venture performance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8(4): 571-604.
[19]Eijdenberg E L, Paas L J, Masurel E. Decision-making and small business growth in Burundi [J].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Emerging Economies, 2017(1):35-64.
[20]Agogue M, Lundqvist M, Williams-Middleton K. Mindful deviation through combining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A design theory-based study of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J].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5(4):629-644.
[21]刘刚. 创业警觉多维性、转型环境动态性与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J]. 管理学报, 2019(10):1507-1515.
[22]Yu X Y, Tao Y D, Tao X M, et al. Managing uncertainty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8(135):121-131.
[23]Reymen I M M J, Andries P, Berends H, et al. Understanding dynamics of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in venture creation: A process study of effectuation and causation [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5(4):351-379.
[24]Chesbrough 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 [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0(2-3):354-363.
[25]Peng X B, Liu Y L, Jiao Q Q, et al. The nonlinear effect of effectuation and causation o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0(117):112-123.
[26]蘇晓华, 杨赛楠, 吴琼珠,等. 企业创业自我效能感、决策逻辑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 [J]. 南方经济, 2018(10):113-131.
[27]Brinckmann J, Kim S M. Why we plan: The impact of nascent entrepreneur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human capital on business planning [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5(2):153-166.
[28]Chandler G N, Detienne D R, Mckelvie A, et al.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processes: A validation study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3):375-390.
[29]王玲玲, 赵文红, 魏泽龙. 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对新企业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J]. 管理评论, 2019(1):90-100.
[30]于晓宇, 陶奕达. 效果推理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J]. 预测, 2018(6):73-80.
[31]Chen J W, Liu L L, Chen Q X. The effectiveness of effectuation: a meta-analysis on contextual facto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 2021(3):777-798.
[32]杨隽萍, 于晓宇, 陶向明,等. 社会网络、先前经验与创业风险识别 [J]. 管理科学学报, 2017(5):35-50.
[33]Zott C, Amit R.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2):181-199.
[34]Dess G G, Beard D W.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task environment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1):52-73.
[35]Moorman C, Miner A S.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memory on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creativit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7(1):91-106.
[36]黄鸣鹏, 王辉. 高层管理者的辩证领导行为:一项探索性研究 [J]. 经济科学, 2017(3):1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