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导读:基于生活材料对幼儿美术区域活动进行优化,使幼儿参与更贴近生活的美术区域活动,将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发现生活中事物与艺术之间的联系,提升个人审美素养,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探索美、发现美并善于创造美,促进全方位的健康成长。想要真正在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中将生活材料与美术区域活动相融合,打造更具系统的活动形式,应多角度分析影响因素,制订具体的教学策略,推动各个环节的优化,最大化减少负面影响,为幼儿生活化的艺术实践提供优质的实践环境,切实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有效提升。
美术区域活动是实现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接触美术作品并开展美术创作活动,能使幼儿更直观地提升审美能力,具备基础的艺术创造能力,为未来审美创造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为了进一步提升美术区域活动的艺术教育价值,可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征及发展需求,尝试将取材于生活环境中的材料融入美术活动之中,打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艺术创作课程。利用生活材料引导幼儿更直观地发现生活中的美,积累利用生活元素创造美的经验。为了推动生活材料与艺术课程的优质融合,应多角度设计教学方针,打造更完善的创意美术系统,切实带给幼儿良好的实践体验。
一、基于生活材料的美术区域建设
(一)投放符合幼儿生活环境范围的材料
开展以生活材料为核心的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应首先在区域活动模式基础上打造生活化的美术区域,使幼儿在条件更充足的环境中丰富活动体验,为美术创意的提高奠定环境基础。在构建区域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做好硬件材料的投放工作,选择真正与活动主题相适应并符合幼儿实践需求的材料,为幼儿后续实践提供硬件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应首先投放符合幼儿生活环境范围的材料,以符合美术区域活动开展标准。
例如,将幼儿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鞋带、纽扣等常见的材料放置在区域中,作为后续开展实践活动的硬件基础。鞋带与纽扣等材料是特殊的低结构材料,不仅是幼儿在穿衣、穿鞋的生活日常中每天都能接触到的材料,更具有靈活性的应用特征,能支撑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不仅符合创意主题,更能赋予活动多种形式,最大化实现促进幼儿创意美术能力的提高。
(二)投放符合幼儿兴趣心理机制的材料
通过以往的教育实践,教师可以认识到幼儿在课程参与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兴趣的影响。这种主观性使幼儿倾向于个体选择,只会全身心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对不感兴趣的实践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抵触情绪。因此,还应投放符合幼儿兴趣心理机制的材料,使幼儿的兴趣被硬件材料吸引,积极参与美术实践,为艺术创意能力提升提供主观动力。
在构建实践区域的过程中,应对幼儿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生活材料,增强区域活动的趣味性,为幼儿的实践提供客观驱动力量。例如,将生活中幼儿“折树根”游戏中常用的落叶根部作为材料投放在区域之中,这种取材于自然的材料是幼儿秋季活动的“道具”,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游戏经验和积极性,使其发挥更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区域实践效率的提高。
(三)投放符合幼儿自主选择需求的材料
想要在区域活动模式下中实现培养幼儿美术素养的目标,应强调幼儿的自主选择性,根据幼儿的需求投放更多硬件材料。这样不仅能保障幼儿活动兴趣和效率的提升,还能推动幼儿建立良好的体验,最大化增强创意美术素养。
例如,尽可能多准备生活材料,保障材料的供给,使幼儿真正按照心中所想完成创意实践。这能保障幼儿真正将创意转变为现实,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直接体验,切实推动创意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生活材料的美术区域活动开展
(一)以游戏为主,活化创意思
应结合区域环境做好活动形式的设计工作,这将成为生活创意区域中的软件基础,使幼儿在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下更灵活地开展实践,始终保障参与积极性,多角度推动综合素养的发展。在软件设计的阶段,应首先沿用当前幼儿园最常用的教育形式——游戏化,注重打造创新游戏活动。例如,在阅读绘本《小贝挖宝》时,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名字进行猜测内容,获得阅读兴趣,在逐步探索中融入故事情境,充分了解情节。遇到看不懂的画面时,通过仔细观察、联系前后文来解决问题,从而在阅读、理解、想象的过程中体会小狗小贝找肉骨头的过程,学习它的执着精神,加深对绘本的印象和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充分符合幼儿的兴趣需求,利用游戏的趣味性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借助开放环节使幼儿实现创意思维的活化。例如,通过瓶盖这一生活材料开展创意美术实践的过程中,可先引导幼儿利用不同颜色的瓶盖开展五子棋活动,要求两个幼儿组队在区域中搜集两种颜色的瓶盖,画出网格状的自制棋盘进行比赛。这一游戏充分融合了生活材料,能使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对瓶盖进行再利用。在游戏结束后,应引导幼儿对瓶盖构成进行观察,使幼儿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两种不同颜色瓶盖交织成的图案像什么,为后续开展画瓶盖活动奠定基础。通过游戏活动的设计方式,幼儿的探索意愿得到了最大化提升。
(二)以自主为本,提升创意能力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应始终以幼儿为本,强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自主实践,以幼儿在建立直接体验,促使创意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应提供充足的选择空间,除了在硬件方面供给充足材料之外,还引导幼儿自行选择,打造开放的区域实践模式,使幼儿的创意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应结合生活化原则,制订更具开放性的创意活动主题,创设开放的实践氛围,助力幼儿创意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选择树叶画作为主题,引导幼儿从生活创意区域中选择喜欢的叶子作为实践材料,开展创意树叶画的设计活动,将生活材料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在这一开放活动中,幼儿在各个环节进行自主选择,将创意转变为实际作品,极大地优化了实践体验,真正为创意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以合作为辅,推动创意共享
为了使幼儿的创意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提升,还可以依托合作实践的方式。通过共同利用生活材料构建作品,幼儿收获了创意思维的交互,懂得汲取他人的闪光点,优化个人的不足。这种创意共享模式旨在引导幼儿在合作中互补,为后续自主实践提供更多思路,实现自主实践思维的强化。
例如,在纽扣玩偶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需要将较大的纽扣叠加在一起,通过拼接的方式将其制作成动物等特殊玩偶。幼儿的构思十分多元且各有闪光点,可以引导他们在小组中共同构建纽扣玩偶。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将在交流中整合彼此的创意,从中选取闪光点,为创作指明方向。在合作模式下,幼儿对纽扣这一生活材料的应用更富创意,强化了实践体验,积累了应用经验,真正实现了创意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生活材料的美术延伸系统
(一)注重评价体系构建,在评价反馈中优化
应进一步做好美术区域活动延伸工作,使活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幼儿更好地实现生活化艺术素养的提升。这一环节中,应首先做好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的评价方式,使幼儿结合教师的反馈优化作品,完善创意思维。
例如,在废物利用的主题下,幼儿能利用教师准备的废纸板、包装盒等制作纸盒汽车等手工创意作品。制作结束后,可以对幼儿的创意作品进行观察,找到有待完善的部分,提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幼儿看到提升方向。在教师的反馈下,幼儿可以在后续实践环节中利用瓶盖等废品替换用纸板制成的车轮,使小汽车具备移动的功能,以此实现创意作品的优化,极大地优化创意思维,为未来实践奠定基础。
(二)造家园合作系统,在生活环境中创作
在打造延伸活动系统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幼儿家长建立联系,使家长了解生活创意美术的概念,将其引入家庭环境之中,实现家园合作艺术教育系统的建立。家庭教育是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在开展生活化美术区域活动的环节中有着更明显的优势。在家长的引导之下,幼儿能在家中寻找一系列适用于创作的低结构材料,开展课堂活动的延伸实践,真正在生活环境中创造与日常相联系的作品。这将使艺术直接融入幼儿的生活环境之中,为幼儿艺术素养的最大化提升夯实基础。
(三)利用课后网络环境,在延伸环节中奠基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为了延伸生活美术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还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引导幼儿在家长的辅助下利用互联网资源初步了解活动内容。通过“慕课”等新兴网络课程,帮助幼儿奠定学习基础,减少课堂中铺垫教学的时间,使幼儿拥有更充足的时间展开创意思考,投入创作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建立更高效的学习体验,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生活创意思维的发展。
四、结语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将生活材料与美术区域活动相融合,将切实推动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使其认识到美术在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积累直接的艺术实践经验,以艺术创意视角看待生活事物,真正在生活中不斷发现美、创造美,提升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