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与绘本教学的艺术同构分析

2023-05-30 15:09吴临平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绘本音乐教师

吴临平

导读:教师进行绘本阅读时,应将语言、美术与音乐有机联系起来,以各种美术活动丰富并深化学生对绘画的理解与体验,让他们在领略艺术形式美時,还能领略其内在之美。绘本教学对音乐引导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利用音乐创新情境,以音乐打开话题、以音乐开启人物,用音乐打开意境、用音乐打开外延,引导学生在多种感官体验中由内而外地领悟绘本中的艺术美并唤醒审美情感,从而提升绘本内涵。

绘本又叫图画书,就是用图像的方式将故事展现出来,从而贴近学生生活的书籍。音乐对学生甚至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是人类智慧开发的起源,是最重要的三把钥匙之一。在学生时期,教师可以将绘本作为媒介,运用音乐中的一些基本元素,将不同的音乐素养进行融合,与绘本教学相结合。这样学生对绘本教学就会更理解,从而充分进行绘本学习,达到和绘本对话的目的,绘本阅读能力便能得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将绘本中重点内容进行充分理解,抓住关键点在相关音乐教学中进行充分渗透,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绘本、融入作品,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一、绘本与音乐的概述

绘本不是简单的“图画+文字”,而是将“绘画+文字”作为基本载体,以两种不同层次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方式讲述故事。其中大部分内容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一些新奇有趣的故事被成人视为平凡简单的小事,图文并茂。一般而言,绘本中的内容都是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国边霞认为“青少年的文化是一种完整的文化”,无论如何总是以自己所有情感、知觉去感受,其中既有视觉又有听觉,而且往往伴有触觉。对学生来说,所有感官都是一个整体。不仅感觉和反应是一个整体,身心也是一个整体。心理研究也表明,人在青春期,大脑接收的各种感官讯息尚未得到明确辨识,整个身体及精神都会做出相应回应。学生特有的感官方式,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艺术通感”中。所以,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艺术通感”的作用,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激发其多种感官功能,从而训练和开发其观察力及其他各种认知功能,让学生对图画深层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与领悟。

听觉,可以说是人感官中最为灵敏的一种。对学生来说,听力要比成人灵敏得多。音乐是一门艺术,体现了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打开人类智力宝库三大钥匙之一。其抒情作用强烈,里面有很多感情,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引起无限的遐思,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绘本中蕴含的感情。在音乐的衬托下,学生不仅能领略语言美、画面美,也能更深刻地认识意境美。绘本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艺术形式之一,教师要将音乐纳入学生创作中,通过音乐与文学互相渗透、有机组合,充分发挥音乐感染力、感召力及表达能力。

通过美术同构、艺术通感等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形成内在精神动力,能使学生在享受作品形式美时,还能感受到作品内涵之美,进而实现绘本阅读深层目标。

二、音乐活动与绘本教学的艺术同构分析

(一)利用音乐迁移绘本情境

音乐以音律和节拍组成不同音调,给人一种直观感受,或哀伤或兴奋。音乐也是通过节奏和旋律表现人对生活的态度。在绘本《海的女儿》中,一只美人鱼放下匕首,一头钻进大海,再变成气泡。在气泡上升到海面时,又变成了一条鱼游了回来。仅看到这幅作品,读者便产生了伤感之情。在认知层面上,绘本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情感的维度来看,文艺创作和音乐活动有着高度一致的特点,即“艺术同构”格式塔心理学。在此意义上,绘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音乐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一幅艺术作品。所以,可以把音乐融入绘本中。通过将绘画作品视觉化、将音乐抽象化,能找到绘本和音乐的“艺术同构”关系。在音乐的衬托下,将更利于学生了解绘本,从而实现对音乐的完美表现。

比如,《鲸鱼》就是一本绘本教材,讲述了有只鸟看到一条鲸鱼后,停在村子里最高的屋顶上尖声大叫。渔民们对鲸鱼一无所知,在老先生的科普下急忙开始搜寻,但渐渐失去耐心,反而抱怨鸟儿说谎。课文以渔民在捕捞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为主线展开叙述。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基础上制定目标:大胆想象渔民捕鲸前后的心理和言语,通过绘本《鲸鱼》启发思考。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渔民的紧张、忐忑、激动、期待的复杂心情,可以选取巴赫的《诙谐曲》作为教学背景。《诙谐曲》结构完整、紧锣密鼓地拍击着,契合着故事中的感情。将音乐元素添加到阅读图册中,使学生对渔民焦虑的心理有一个较为真切的体验,达到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的转移,以此更深入地认识人物、体验感情、把握内容。

(二)利用音乐开启主题教学

每本绘本都有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和充满感情的题材。在教育过程中,情感启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在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些故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激发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音乐的渗透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通过欣赏绘本,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音乐的熏陶,并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绘本故事通常以抽象、感性、动感为主,学生可以在静止不动的画面里进行动态体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音乐具有直观的感觉和直接的刺激作用,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和展示画面上的心情和情境,直抵人类心灵深处,让学生得到更深层次的、直观的心灵感受和审美享受。

比如,绘本《美丽的大海》主要讲述大海在无风的情况下非常宁静,在狂风中波涛汹涌,其中穿插其他故事。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海洋之美,以不同的韵律将海洋的两种状态呈现出来。

教师在授课的上半部分,可以选择《我的海洋》作为音乐背景,使学生感受悠然、平静的海洋。音乐中还可穿插一些海洋生物的形象和动作。《我的海洋》是大海与轻音乐的融合,除了自带民间风格的音乐旋律外,还有海浪声、戏水声等,也有渔船发出的马达声与海风声等,浑然天成。音乐通过各种不同节奏的节拍,表现出大自然中各种生物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来的千姿百态和多姿多彩。音乐表现的是仲夏的阳光、碧海蓝天、游人戏水,表现出孩子们对海洋的向往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置身音乐中,悠然自得的海洋景象栩栩如生、迎面扑来,听众既可以放松心情、返璞归真,还可以体会大自然的味道。这是一首很好的歌曲,它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学生听到歌声,觉得像站在平静的大海中聆听教师的讲述,晃动身体,感受海风习习,尽情游弋于这片诗情画意的景象中。

下半部分教师可以用《海上风暴》交响曲模拟暴风雨中的海洋。曲子描写大海中的人饱受风暴之苦,乐声中波浪拍击、船儿摇曳、狂风阵阵、雷鸣电闪。有了音乐渲染,学生犹如置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心情随之跌宕起伏。教师可以配合图画,从听觉、视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为深入了解海洋这一话题,教师还要求学生经历绘本的情境后,带着各种乐器、小鱼、浪花和小船等进行戏剧演练。当温柔的音乐声传来,他们或如清风翩翩,或如小鱼悠然嬉闹,乐声传来,风卷残云,小鱼散落避风,轻舟浮游海上。

(三)利用绘本开启音乐素材

一本好的绘本除了有清晰的故事之外,还有色彩、图案和构图等艺术要素,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吸引力。就文学作品而言,其人物、词汇、线索、情节均可作为音乐主体。教师一要抓住图画值得关注的因素,深入细致地进行音乐教学,以音乐结构为切入点,如乐句、乐段和乐章;二要深入探讨音乐的属性、传递的感情和情绪等,抓住绘画创作的有利条件设计教学。

比如,音乐《熊出没》三部曲《冲锋枪》是三拍子,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和明显的停顿感。《熊出没》中光头强的“射击”与熊大熊二“躲闪”等故事元素,与《冲锋枪》的音乐背景相吻合,可以使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创造出了出走、藏匿的场景,配合乐曲的节奏表现走、躲、射击等动作,从而熟悉乐曲旋律,感受音乐作品的韵味。作品将光头强的武力行为转化为人物之间的游戏,削弱了漫画中负面成分,利用了漫画中的积极成分,能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受乐趣。

又如,《—年级》讲述了一个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刚从幼儿园进入陌生的环境,在生活、学习、交友等环节出现很多问题,难以适应小学。绘本以童谣表现一年级学生的一些习惯与行为,如“晚睡晚起总是很晚”“俯首俯身走进教室”“感冒发烧总是会得病”“学习数字、拼音是不可能的”“没有朋友是很寂寞的”等。教师可以运用童谣,使之成为一种生动的“RAP”。比如,以流行歌曲的句型,以“4+3”的方式创作出歌词,放松学生的精神状态,让他们在自由、即兴和生活化的弹奏中体验“快乐”和“欢快地唱着歌”,从而更多地感受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四)利用音乐开启留白

绘本教学不仅是带有图画,还配有一些关键文字。所以,一个条理清晰的绘本故事有赖于学生的绘画想象,学生应在“空白”处发挥想象力。教师寓音乐于留白之中,是启发学生想象的重要手段。

比如,《黄雨伞》不带文字,如果让学生独立阅读,他们会对书中色彩斑斓的图画感到茫然,完全不懂作品究竟在表达什么。实际上,这本绘本讲述的是一把黄金伞出门旅行时在路上碰到各种雨伞,将伞的旅行比喻成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故事进行了巧妙留白,其中的韵味取决于读者本身的想象。《黄雨伞》中自带13首音乐,或柔或刚,悠扬婉转,既丰富了读者想象力,也为插图提供了广阔空间。整个作品以伞为主体,其中只画了一幅插图,图中用孩子的腿撑伞(除封面外)。音乐方面,为了提高学生想象力,可以由学生独立创作,思考怎样的天气、什么样的人带伞、为什么出门、碰到了什么事、到了什么地方、讲了什么话等。音乐会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跟随音乐发挥想象力,在“无字”的状态下领悟故事。

(五)以尺规作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绘本阅读屬于一项自主活动,学生刚接触阅读时,常被色彩艳丽的图画吸引。此时,教师便可主动把音乐元素融入其中,根据所选的音乐搭配自己的意境,让学生从视觉转入听觉,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气氛、人物情感、表达意境,以此引起情感共鸣。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本绘本形象生动、悲怆动人,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使其对图画有更深的体会。可根据不同条件选择5种不同音乐形式。首先,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欢快歌曲,使其在刹那间走进热情洋溢的节日气氛。其次,选一曲忧伤的二胡《二泉·印月》。这首乐曲充满人们身处绝境时的落寞、苦闷和绝望,比起前几首乐曲的喜悦,更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再次,在音乐中讲述第二段故事:“天寒地冻的圣诞夜里,穿得破烂不堪的她站到雪地里去卖火柴。”在点燃火柴、畅想生活的过程中,将《安妮的仙境》作为背景音乐。这首轻柔的钢琴乐曲充满了憧憬与遐想,学生可以通过音乐体会人物对快乐、光明的向往。最后,当小女孩的梦想达到顶峰,依偎在外婆怀里即将飞向天堂时,以《欢乐颂》展现最后一个梦。适时引入莫扎特钢琴作品《安魂曲》,旋律低沉、缓慢、舒缓。配合背景音乐,阐述最后的插图:“清晨见一饥寒交迫的少女,饥寒交迫冻死。”有了音乐渲染,学生也跟着难过起来,不禁潸然泪下。

教师将音乐融入故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意境,还能让他们结合音乐慢慢感悟绘本情节的曲折,进而激发怜悯之心。

三、结语

音乐是神奇的力量,能将学生带进图画。绘本课中采用合适的音乐背景,让学生表现不同的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当音乐的旋律符合故事情境、背景与人物性格时,可起到点睛之笔的效果。

猜你喜欢
绘本音乐教师
最美教师
绘本
绘本
绘本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音乐
圆我教师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