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臣 李凤兰
[摘要]非遗纪录片是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文章以《聆听中国》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体记忆等理论,阐释《聆听中国》主创方将“聆听”作为纪录片的表达视角和方式的重要创新,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塑造的多种手段及构建情感认同的策略,进而为通过纪录片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纪录片;“聆听”;形象塑造;情感认同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理念的普及,众多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成为纪录片的创作题材,业界多用“非遗纪录片”“文化纪录片”“人文纪录片”来指称这一类纪录片(文章使用“非遗纪录片”)。非遗纪录片日益繁荣,其关注民族文化记忆,记录珍贵文化遗产,已成为中国纪录片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非遗纪录片的创作也面临一些问题,如非遗项目的珍稀性和陌生性等特性以及部分非遗项目与时代脱节、适用性减弱等特点,导致非遗纪录片多处于低语境文化解释的传播生态中[1]。由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的纪录片《聆听中国》分为上集《轮回》和下集《传承》。该纪录片关注非遗名录中的一些特色非遗项目,选取这些非遗项目的“声音”作为主题,通过镜头语言,运用“聆听”的方式,让人们走近非遗,理解非遗文化。文章基于集体记忆等理论,阐释该记录片的表达方式,进而讨论非遗形象塑造的手段和构建情感认同的策略。
一、“聆听”的表达视角和方式
集体记忆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群体或组织对共同经历的事件、体验的情感保留和回顾。集体记忆通过代际传承、对外传播等方式留存或发展,在传承传播过程中,唤起的环节对其留存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众媒介通过展现影像、符号和地景的方式,将过去、现在乃至未来整合起来,获得集体记忆的连续叙事;大众媒介又可以掌控内容生产的过程,以此来构建新的集体记忆,从而完成记忆的‘写入'和‘忘却'”[2]。非遗无疑是集体记忆中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我们传承和传播。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将“聆听”解释为:
“听:凝神~|~教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聆听”包含“認真而虔诚、下级对上级”等意思。“聆听”,可以是一种传统,也可以是一种技术方法,还可以是一种哲学范式。但就“聆听”的前提而言,“无论是促进叙事、保持好奇还是将利益与立场分开,其本质都是对自以为是的节制,而意识到随人类进化而至的认知基模和刻板印象的客观存在,将会帮助我们明觉于这种自以为是,并予以恰当的控制”[3]。只有“聆听”作为交流双方中“听”的主体,才会摒弃成见,才有机会理解本质,“被听”的一方,也就是交流的另一方,也才有机会更全面真实地展示自己。
从表达视角来看,《聆听中国》建立了这样一种交流框架和模式,即希望现代人摒弃猎奇、漠然等“自以为是”的原有认知,以认真而虔诚的态度去接近、感受非遗文化,进而实现双向的有效对话,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误解。此外,许多非遗项目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由于受众所在地域不同,一地一时的集体记忆很容易被受众误解或解构。在跨文化语境下,受众做好“聆听”的准备或是交流的一方建立一种有效的对话模式,不仅可以使集体记忆得以传承,更会促进集体记忆的传播。
从表达方式来看,《聆听中国》全片没有解说词,仅部分内容使用了简要的文字说明。《聆听中国》全片的声音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这样的表达方式避免了主创方的理性认识、情感表述等对纪录片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可以供受众理解和思考的真正平等的交流空间。这样的表达方式需要受众认真去“听”,也就是做好“聆听”的准备和对话交流的预期。同时,《聆听中国》通过4K超高清摄影和5.1环绕立体声录音,使“聆听”与交流在更好的平台上开展。当“聆听”作为一种表达的视角和方式,纪录片意在营造一种平等的交流氛围。在这种氛围中,非遗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认同构建才会更加真实有效。
二、多手段的形象塑造
“纪录片以纪实为基本美学特征,是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大众影像传媒作品。”[4]纪录片塑造的形象同样具有纪实的美学特征。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主题,主题是故事串联起来的主线,故事要在人物、场景、事件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中展开。《聆听中国》能有效呈现全面、立体、真实的非遗形象,得益于主题聚焦、叙事架构方面的多手段运用。
(一)主题聚焦—非遗中的“声音”,新颖独特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界定,非遗包含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遗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因此,非遗纪录片可以选择的主题有很多。然而《聆听中国》独辟蹊径,选择了非遗中极为重要却极易被忽视的“声音”。从全片来看,这些“声音”有些本身就是非遗,比如侗族大歌,有些是非遗的外围因素,比如纳西古乐。就“声音”的种类来说,《聆听中国》中的声音分为三种:一种是“自然之声”,即田野、山间的水流声、虫鸣、鸡叫声等;一种是“社会之声”,即在人群中的声音,如鼓锣之声、银饰碰撞之声、田间劳动踩田之声、人们的交流之声等;还有一种是直接表现非遗的“人文之声”,比如芭沙人“树崇拜”信仰中孩子出生、百天、成年、结婚、死亡等不同场景中的苗语,演唱侗族大歌的侗语,屯堡人讲述傩戏的西南官话。种类多、数量庞大的“声音”,构成了非遗独特的生态圈。而在自然和社会包围之中的人文之声,才是真正的活着的非遗。以往人们更多关注非遗中可以看的部分,比如技术、图像等。《聆听中国》则为受众呈现非遗中可以“听”、需要“听”的部分。为了聚焦主题,出于呈现“声音”的需要,在技术处理上,《聆听中国》不使用解说并配有5.1环绕立体声录音。《聆听中国》以“声音”为基础和主题,使交流之声得以延续,这成为该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二)叙事架构—结构中的延展,多维立体
《聆听中国》中两集的题名“轮回”和“传承”,成为整部纪录片的叙事主线。《聆听中国》围绕主线,贯穿叙事结构、视角、语言、风格,以及人物、场景、意象等因素,形成了多维立体的叙事架构。在该架构下,人们可以“聆听”非遗“声音”,感受、思考非遗形象。
第一,网状式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将叙事元素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加以编排的方式和方法。《聆听中国》运用了线性结构和段落结构相结合的网状方式展开叙事。线性结构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顺序等叙事逻辑展开并层层推进的结构。段落结构指
“多个故事往往统一于一个大的主题之下,每个小故事都独立成段,构成一个具有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5]。
《聆听中国》的上集《轮回》分为六章:生于树、劳作、成年、约定、离别、死于树,下集《传承》分为四章:缘起、寻访、传承、永恒。《聆听中国》全片按照章节顺序(也是时间顺序)展开,呈现线性结构,同时每集遵循主题(轮回和传承),安排多个故事在同一章节内有详有略地同时展开叙述,呈现段落结构。如在上集《轮回》中,纪录片虽然按照“生于树、劳作、成年、约定、离别、死于树”的顺序展开,但是每一章节中安排了详略不同的故事。如在第一章“生于树”中,重点介绍了芭沙人,也简要提及了台江反排村祭鼓山、安顺天龙屯堡、从江小黄侗寨。其余五章也是如此。如此就形成了一个穿插延续的叙事链条,不同的“声音”隨着人物故事交错推进而呈现不同形象,使整个纪录片的主题更丰满,叙述更富有张力。
第二,内部化叙事视角。《聆听中国》主创方没有采用全知全能的零视角,除了字幕和事件的场景人物等变化,其主要采用从故事内部看待问题的内部化视角。《聆听中国》中的叙事者往往既是情节的推动者,也是故事的一部分,起到说明解释的作用。如在上集《轮回》中,苗族寨老讲述苗寨孩子出生后的习俗、安顺天龙屯堡神头讲述傩戏由来、从江小黄侗寨潘萨银花讲述祖先的历史,这里的寨老、神头、潘萨银花以第一人称展开叙事,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强化和受众的联系。
第三,声画结合的叙事语言。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形式有很多,如画面、画内音、画外音等。《聆听中国》的叙事语言的突出特点是以声为主、声画结合。《聆听中国》全片表现的主题就是非遗中的“声音”,所以“声音”在全片中的占比最高。人物同期声(对话和独白)和非遗的“声音”部分,再加上一些音响语言、背景音乐,构成了《聆听中国》表现形态多样的声音语言系统。《聆听中国》重视声音画面的结合,这成为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形态,形成一种新的时空造型语言。“声音作为一种时间的艺术,它主要通过纵向的表现,承担着叙事的功能;画面作为一种空间的艺术,它主要通过横向展示,承担着表意的功能。这是一种具有1+1>2的效果的综合语言。”[6]例如,在下集《传承》中,玉峰寺耳聋的那都喇嘛虔诚诵经,旁边是守了一生的山茶花树,声画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四,以小见大的叙事风格。大部分非遗纪录片侧重较为宏大的叙事,注意非遗表达的故事化、解读化、煽情化。《聆听中国》则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风格。一方面,《聆听中国》选择将非遗的“声音”作为表现的对象,以声传人、以声叙事,围绕“声音”,将人、事、场景串联起来,引发人们思考和感受非遗“声音”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聆听中国》以个体的视角为切入点,展开生命叙事。“生命叙事(life narrative)是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体验和追求。”[7]无论是丽江东巴学校的教师“葫芦”,还是守护纳西古月的老人宣科、“热美蹉”的非遗传承人和月圆,他们都是平凡普通的个体生命,《聆听中国》通过个体叙事呈现个体经历,直观展示微观而真实的自我。个体记忆是集体记忆的基础和鲜活表现,通过个体记忆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集体记忆。这其实可以说明《聆听中国》实现了“聆听”的预期,增强了叙事的互动性和对话性。
第五,生活化的叙事场景。《聆听中国》选择最为具有生活气息的且常见的生活化场景,将文化跨度影响降到最低。通过这些生活化场景,纪录片中本区域的受众会激活文化记忆,加深对本区域文化的理解。其他地域的受众则会联想到同样的生活化场景下本地文化场域中的文化现象,并将其与纪录片中的非遗项目进行对比,进而实现非遗的有效传播,实现了对话与交流,达到了“聆听”的效果。如上集《轮回》中的生于树、劳作、成年、约定、离别、死于树的场景,下集《传承》中的缘起、寻访、传承、永恒的场景,这些场景对受众来说都不陌生,是每人都会经历或有过类似经历的场景。《聆听中国》选择熟悉的生活化场景,有助于受众消除猎奇、陌生化的心理,实现对比和对话。
第六,贯穿化的意象使用。意象是寄寓情感的有意义的符号,是纪录片的重要表达手段和策略。纪录片使用意象符号可以强化情感认知、营造表达氛围。《聆听中国》在不同章节板块使用了意象符号,成为贯穿故事的重要方式。如上集《轮回》中的“祖先石”和“树”,作为表达芭沙人生活理念和风俗的重要意象符号,在“生于树”到“死于树”等章节中反复出现,凸显了其在芭沙文化中的重要性,成为理解芭沙文化的重要意象。下集《传承》中的纳西语在缘起、寻访、传承、永恒四个章节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纳西族东巴吉日经》、 俄亚纳西民歌《金佐座》等,成为不同个体(“葫芦”、宣科、和月圆等)纳西人追寻、保护纳西文化的贯穿化意象符号。
三、多策略的情感认同
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来看,纪录片和受众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存在,而是一系列由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到情感感动的情感体验和交流过程[1]。 可见,情感是纪录片与受众沟通的纽带。“认同是一种肯定性的认识、态度、情感及信念,可以通过话语被不断地协商,具有建构性质。”[8]情感认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感觉和情绪的理解。构建以情感认同为目的的空间,可以实现纪录片与受众的同频共振、顺畅交流,进而实现代际传承。
(一)情感认同的构建策略—整体性和连贯性
情感认同需要解决呈现什么样的情感空间问题,涉及全面的还是片面的、真实的还是虚构的等不同形式和形象的选择。纪录片构建全面真实的情感认同空间,极易使受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有助于达成共情。从呈现主题、构建情感认同方面来看,《聆听中国》上、下两集表现鲜明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每一集均分别对应主题“轮回”和“传承”,每集又分多个章节,章节之间有内部的逻辑连贯。可以说,网状式的叙事结构,为情感认同的构建奠定了结构方面的基础,而整体性和连贯性又是结构方面呈现的特点。
(二)情感认同的协商策略—现实性和深入性
在情感认同的构建过程中,纪录片和受众只有通过积极的协商,才能实现高语境下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聆听中国》采用高语境的协商策略主要是为了强化故事现实性和推动主题深入性。强化故事现实性就是纪录片基于最广泛、最现实的生活讲述故事,只有如此,纪录片才是真实的,受众也才能体验纪录片主创方传达的感受与情绪。推动主题深入性指纪录片对表现主题的呈现不浮于表面,而要尽可能做到全面细致。《聆听中国》下集《传承》对纳西族非遗项目的表现,有俄亚村保存良好的东巴文化和丽江纳西古乐的日渐衰落,有积极奔走的“葫芦”教师和坚守的宣科,有“熱美磋”传承人的坚持,类似的故事都会以某种形式发生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受众感到真切而自然。同样,《聆听中国》主创方也未认为纳西非遗已经完全衰微,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族乡的纳西族人虽然不再祭天,但是老人依然可以说纳西语;在四川凉山州木里县俄亚大村东巴文化保存依然很好;欣赏宣科的纳西古乐演奏的人数虽然在减少,但是仍有很多外国人慕名而来。这些故事的讲述让我们看到并感受到了真实的纳西文化。
(三)情感认同的表达策略—主位性和分散化
纪录片要实现受众的认同和理解,需要在表达时采取一些有效方法,以促进更为平等的互动。《聆听中国》在表达时尊重非遗项目的主体性地位和立场,加强对其中“声音”部分的细致观察和巧妙呈现。此外,在讲述一系列非遗故事时,《聆听中国》没有采取中心模式,而是采取去中心化、分散表达方式,分散是无中心而非无重点,要做到详略兼顾,从而加大表达的力度。
四、结语
非遗纪录片在培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要更好地发挥非遗纪录片的作用,构建情感认同,非遗纪录片的主创方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聆听中国》将“聆听”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意在构建平等的交流对话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又在主题聚焦、形象塑造、情感认同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陈小娟.非遗微纪录片的叙事问题与表达创新[J].当代电视,2021(10):79-84.
[2]RHEINGOLD H.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 Press:The MIT press,2000.
[3]熊浩.“聆听”:作为一种技术方法和哲学范式[J].复旦大学法律评论,2019(00):124-140.
[4]聂欣如.“纪录片”概念:一种源自认知语言学的阐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62-69,106.
[5]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6]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7]刘慧.生命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孔令淑.建党百年纪录片《留法岁月》的记忆修辞与认同研究[J].东南传播,2021 (12):112-1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抖音短视频中美版文化维度研究 ”(项目编号:19YJA860006);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保唐片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HB21YY011)。
[作者简介]王帅臣(1982—),男,河北迁西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李凤兰(1971—),女,河北魏县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