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2016-12-13 04:06马胜利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聆听综合素质情境

马胜利

[摘 要]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招生录取机制的时代背景下,当前音乐教学状况值得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更亟待解决。就如何提高音乐鉴赏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一些策略,在此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音乐鉴赏力 综合素质 情境 聆听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55

一、引言

随着2014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正式启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已经拉开序幕。不仅考试形式与内容进行改革,而且将综合素质评价上升到新的高度,形成考试分类、评价综合、录取多元的考试招生模式,倡导多种学习成果的终生学习观念,实现整体育人的教育目标。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等,注重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拓展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可见,这与新一轮招生制度改革中选拔人才的要求是相符的。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渠道之一的音乐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召唤,改革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与欣赏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然而实际教学状况如何呢?

二、当前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认识模糊

自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目标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许多教师的教学认识仍然是片面的,过分地注重音乐技能的灌输与训练,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本质认识。“音乐可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问题不是靠机械地训练某首乐曲所能体会到的,它还应渗透文化感知和音乐鉴赏的元素。

(二)教学实践偏差

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注重教学的知识化、理论化,一味地在教学中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没有给予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这种重讲授轻学生参与、鉴赏与体验的教学很难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的鉴赏力,更无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有的教学形式虽有一些变化,而实际上依旧是教师在独霸课堂,缺乏对学生情感动机的激发,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音乐的感知。这种缺乏内驱力的音乐欣赏是无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的。

(三)教学功效偏激

音乐教学中离不开乐器与声乐。所以,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只要会弹几种乐器,能够歌唱几首动感的歌曲,甚至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次,音乐鉴赏能力就强,这是对音乐教学成效的功利性变现。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能唱几首歌曲的单方面素养,还应包括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的认识和音乐内涵美感的体验与感悟。

三、音乐鉴赏力的含义

本文所述的音乐鉴赏力,广义上是指对待音乐的欣赏与鉴别能力。狭义而言,它包括对不同音乐的识别与感知能力,更涉及对音乐所传达的文化背景和音乐所表达的人文内涵方面的认识与欣赏能力。

四、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策略

(一)情境感染,共鸣导入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良好的导入能点燃学生倾听音乐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情境渲染,共鸣导入,要求教师要精心布置具有音乐氛围的环境。具体的做法有:其一,将与本节欣赏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以各种形式呈现给学生。比如,播放学生喜爱的流行曲或者乐曲、歌剧、舞剧、戏曲、朗诵、影片等。其二,教师本人通过精彩的歌唱、舞蹈、朗诵、器乐演奏等形式创设并渲染音乐情境。其三,邀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登台表演来创造情境。情境渲染极其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如同身临其境,直接引发心理共鸣,为“走进音乐”做铺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设计激趣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主题内容衔接要自然。

(二)引领探索,发散了解

此环节是学生在欣赏作品前对其作者、作品创作背景相关音乐知识等方面的了解与探索,主要使用的方法如下。

1.教师讲解。教师要注意语言精练,涉及知识面广,富有启迪性,同时也可利用肢体语言的魅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查询资料以及用所学知识自主学习,进行探讨交流,获取新知识。

3.师生相互交流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问题发问,从多角度探求知识,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探索知识,引领学生发散思维。例如,在《雨打芭蕉》这节课中,“引导探索”这一环节的设计,“乐坊中凝聚了许多民族乐器,有我们熟知的,还有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独有的乐器,你认识它们吗?”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辨认。既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民族乐器,还要引发他们探索少数民族鲜为人知的独有音乐。这一环节教师应遵循一个原则:时间不能过长,在学生意犹未尽时进入主题。

(三)体验融入,聆听共振

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提到,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第一步,学生对一首作品必须有整体的印象,所以要先让学生完整地欣赏一遍作品。欣赏中教师尽量不要讲解,以免打断音乐,破坏音乐的情境。第二步,根据作品的大小结构等特点分段欣赏。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音乐的基本要素分析作品,师生重在聆听体验。第三步,再次完整地聆听音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师生要共同探讨作品,情感升华。欣赏时要求学生专注而积极,同时要参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改变许多学生把音乐作为放松娱乐的习惯。引领学生反复聆听作品,加深理解,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才是欣赏课中最重要的内容!

(四)激励创造,谐振表现

本环节主要是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其形式有:故事编造、音乐旋律小片段创作、配音朗诵诗文、为音乐创编舞蹈动作、自制乐器演奏、小乐队合奏、问题辩论赛等。师生根据活动形式进行才能展示,成果评价。这一学习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教师和谐统一、共同完成的过程。在此环节中,并不是创设活动越多越好,要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围绕欣赏主题进行激励与创造,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激励创造,谐振表现音乐的魅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了一个完美结合的理想境界——“共振”,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共振效应”的最大值。

(五)学科综合,拓展升华

学科综合是指要联系其他艺术类别,将其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内容得到深化,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 参 考 文 献 ]

[1]陈龙.音乐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2]丁红梅.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2010(3).

[3]何月珍.探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

[4]陆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学校深度改革[J].上海教育研究,2015(12).

(责任编辑 斯陌)

猜你喜欢
聆听综合素质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议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