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等教育迈入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应相应融入智能化思维。文章通过探析高校的教学实践和案例,发现高校网络育人亟须构建智能化新体系,打造全媒体化的智能育人新平台,探索以课程为中心的智能育人新模式。基于价值共创机制,智能时代的高校网络育人的价值生成受内容、用户、技术及社会四方面的综合影响,高校要想发挥网络育人的最大价值,应通过凝聚主流价值观内容、培育学生共创主体、全面应用智能技术和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这几大路径推进。
[关键词] 高校网络育人;价值共创;智能时代;实现路径
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青年“在与互联网的相互塑造中成长。互联网深刻塑造了青年,青年也深刻影响了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1]。可以说,以新时代大学生为代表的当代中国青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快速进入大数据智能化时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2]。因此,智能时代高校的育人工作如何开展,有待各高校开展全面、系统、有效的探索。智能时代高校如何做好网络育人?其中育人价值的形成逻辑是什么?高校网络育人的实现路径又如何推进?文章拟对以上问题展开研究。
一、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的新形势
当前,智能化技术和手段深刻影响高校教育,云课堂、云讲座等已成为高校的教育常态,同时,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等高校基础教育设施也在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3],笔者认为,高校网络育人亟须构建“四位一体”的智能化新体系,打造全媒体化的智能育人新平台。高校教育以课程为核心,因此,以课程为中心探索高校智能育人新模式至关重要。
(一)高校网络育人的智能化體系构建
高校网络育人要瞄准全局,注重智能化育人新体系的构建。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的网络育人体系,规范育人机构、完善育人课堂、丰富育人平台、设计育人机制,助力“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重视网络育人,但其网络育人工作有待完善,校内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分别承担不同的育人功能和职责,而且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智能化、规范化的育人体系。因此,鉴于网络育人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校需要建立网络育人的“一把手工程”,由校级领导统筹,加快并完善网络工程建设。同时,高校需要组建网络育人的专门机构,全面统筹高校网络育人项目,着力做好智能化体系构建、智能工作队伍建设、智能平台维护等工作。
(二)高校网络育人的智能化平台搭建
在高校网络育人的智能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各类智能化平台是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高等教育课程及其智能化探索是高校网络育人的关键,校园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平台也可为育人提供新途径。除了加快传统校报、广播台、电视台等平台的智能化转型,高校还需要重视对各类新媒体的建设和运营,尤其要重视这几类平台圈的建设:一是校园微信平台生态圈,包括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等;二是微博平台生态圈,包括账号定位、微博装修、运营策划、微博活动等;三是字节跳动平台生态圈,包括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账号等。此外,高校也需要重视对校园官方百度百家号、B站账号、快手账号、知乎账号、小红书账号等的建设与运营。
(三)以课程为中心的智能育人新模式
除了健全育人体系、搭建全媒体平台,高校也需要重视以课程为中心的智能育人新模式的建设。由于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之间差异较大,不同课程的智能育人模式也有差别。高校首先要明确智能化育人的新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借助智能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例如,人文社科类课程大多需要借助前文提及的智能化平台来构建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育人新模式。对此,下文会具体结合相关课程,依托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智能化平台,对高校网络育人的价值共创及其智能育人实现路径进行深入剖析。
综上所述,高校课程的网络育人新模式建设需要以课程为中心,立足大学生对智能应用的使用现状及行为模式,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情况,促进高校师生教学相长,推动学校育人团队协同共创。
二、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的价值共创机制
不同于传统的育人模式和机制,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有其自身的价值生成机制和动力系统。其中,内容与用户属于内生动力,技术和社会则属于外部动力。
(一)高校网络育人的内容价值生成
教育的根本是依靠内容育人,网络育人也应从内容出发。高校的传统育人内容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从其育人内容的形式来看,主要有课堂教学、教材和课后实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使传统高校育人形式发生改变,高校网络育人的内容也受到海量信息、多元网络思潮甚至不同价值取向内容的影响[4]。基于此,一方面,高校网络育人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育人要依托智能平台,不断优化高校网络智能育人内容体系。
在智能时代,高校要想顺利开展网络育人工作,首先要掌握育人内容的价值引领主动权。就课堂教学而言,高校网络育人内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在讲授新媒体专业理论时,可结合课程思政的内容,不断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又如,高校教师在讲述互联网平台企业相关案例时,可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当作章节重点,合理设计内容讨论环节。
(二)高校网络育人的用户价值生成
传统的高校网络育人大多将学生视作网络教育的接收客体,学生的主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智能时代的网络具有极大开放性,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是网络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作为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的对象,高校不应囿于传统视野,而应将学生群体视为网络“用户”。重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用户”的共创价值,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校网络育人实效达成的重要保障。
因此,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要重视用户价值的生成和挖掘。例如,在高校新媒体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大学生视作网络“用户”,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掌握课程话语体系的基础上,主动创作新媒体的“新言新语”。又如,高校可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红色短视频账号的内容生产和运营,制作微视频、微动漫等产品,尝试打造大学生“用户”自主生产、内容温暖积极、形式丰富多样的课程文创精品。这些教学实践既能丰富高校网络育人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能激发青年大学生这类网络“用户”的参与热情。
(三)高校网络育人的技术价值生成
无论是内容的设置,还是用户价值的挖掘,当下的高校网络育人都离不开智能技术的支撑,尤其要注意算法推荐对思政育人的重大影响[5]。随着作为互联网基础的大数据、云计算到智能时代的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的日渐完善,目前多数高校已建成智能教室及配套的智能教学软件。可以说,高校网络育人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智能化技术也将深度融入高校网络育人的全过程。
高校青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网络育人要注重对大学生智能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智能时代的“原住民”,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活动大多通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设备展开。这些智能设备既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工具,也是当前高校网络育人的主要载具。因此,高校如何将智能设备转化为思政育人的有效工具,是高校网络育人课程建设需要探索和思考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需要意识到网络技术的“双刃剑”特性。因此,高校教师在借助智能设备、网络技术手段开展网络育人活动时,要注意发挥其正向作用,并注意消除其不良影响。
(四)高校网络育人的社会价值生成
高校网络育人归根到底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習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6]因此,在开放、互联、共享的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更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高等教育阶段不但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期,其本身也是培养大学生各种实际能力的“小社会”。面对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高校教师要使课程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相结合、思政线下课堂和网上云课堂互联互动,让青年大学生深入生活、走进社会,发挥高校网络育人的社会价值功能。
以高校新媒体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为例,目前大部分高校已逐渐形成“课堂+企业+云端”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课程实习实践基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实习,达到了借助社会力量培育高校人才的教学目标。同时,该类课程大多瞄准智能前沿技术,打造“云教学”模式,通过各种云端技术、新兴媒体平台,力争达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的全面育人效果。
三、智能时代基于价值共创机制的高校网络育人实现路径
鉴于智能时代的开放、共享、共创趋势,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应从价值共创展开。要想实现高校网络育人价值的最大化,各高校应凝聚主流价值观内容、培育学生共创主体、全面应用智能技术和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
(一)凝聚主流价值观内容
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要使育人价值最大化,首先要在育人内容中凝聚主流价值观内容,为后续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关于主流价值观内容的提炼和凝聚,高校网络育人可借鉴当前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及主流价值观的塑造策略。以2021年建党百年这一特殊时间节点为例,全国主流媒体依托丰富的内容素材和多样的报道形式,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或带领群众遍访红色根据地、缅怀英勇先烈、参观革命文物,以此讲述党的伟大故事,弘扬党的先进精神和红色文化。此外,各级媒体单位还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表达方式,通过文字报道和音视频内容,为广大群众提供生动的阅读体验和丰富的党史教材。这些媒体报道和实践案例为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参照。一方面,高校网络育人开展课程思政时可参考主流媒体的报道案例,学习其实践方式并吸收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育人也可参照各级媒体报道的内容角度和思路,讲好高校自身的育人故事。例如,高校可从讲好自身办学历程开始,进而讲好高校建设与党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让高校师生心怀担当,从而肩负起教育强国的育人使命。
(二)培育学生共创主体
在智能传播环境中,用户生产内容(UGC)已成常态。从用户角度来看,智能传播要求教育从单方面依靠高校提供知识转变为高校和消费方(学生)协作共创价值。由此,培育学生共创主体是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的大势所趋。
当下的青年大学生大多使用“两微一抖”的新媒体产品,即微信、微博和抖音,因此智能平台成为当下高校育人的可选渠道之一。高校可以培养大学生自建“号、群、店”矩阵账号,并让其自主运营,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实现全员共创与传播。例如,高校在网络育人期间,要结合主流价值观内容传播目标,将红色价值导向嵌入学生的网络运营体系。高校还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和平台特点,培养学生创作诸如红色国潮、动漫、网游、直播、盲盒等多类型新的颖产品[7]。高校可同时激励大学生共创和广泛传播红色精神内容,借助重大红色节庆事件节点,设置红色话题并鼓励大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其创作红色故事、红色短视频、红色小说等内容,由此激发更多大学生参与“共创作品”活动,从而发挥高校网络育人的最大效用。
(三)全面应用智能技术
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应全面应用智能技术。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时要有全媒体意识,借助多屏联动技术推广育人内容。
一是高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的智能媒体,通过大中屏设备传播网络育人内容。具体而言,高校可在校内外的大中屏设备呈现主流价值观内容,投放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宣传片。二是高校可向学生群体的小屏设备推送网络育人具体内容,由此进行精准传播。相对大中屏设备,小屏设备的受众面更广,因此,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可从小屏设备入手,广泛传播网络育人的相关内容。
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要重视大小屏设备的突出优势,全面应用智能技术。高校要想在智能时代发挥网络育人的最大作用,可坚持利用大小屏设备,广泛而全面地向大学生群体推送能体现时代精神和价值导向的内容,通过智能技术奏响育人最强音。
(四)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
1975年,传播学学者凯瑞在阐释“传播仪式观”时指出,传播的最大能量并不单纯是人类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由多方共同建构并维系的有序、有价值并能包涵其行为的文化世界[8]。相较于传统媒体,互动性是智能媒体的最大特点。因此,基于智能時代的网络环境,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要精心设计互动式课堂的教学内容,以此活跃育人氛围,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
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应超越传统课堂,将育人延伸到课堂之外,同时打造广阔的网络“育人生态”[9]。例如,高校应着力开发智慧化育人资源,一方面,其可借助已有的经典人文资源和平台,加大育人内容的宣传力度,也可通过高校的各类文化赛事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旗舰品牌”,将思政育人资源植入其中。同时,高校还要重视与主流媒体及社会资源的交流与联系,联合策划网络育人主题活动。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育人要践行智慧化理念,增进学生间的互动与交往,结合校园文化资源,为网络育人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增强大学生
黏性。
四、结语
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的实践探索具有助推主流价值观传播的战略意义,也符合当下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目前,高校网络育人智能化趋势正在加快,各大高校如何凭借自身优势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育人之路,构建高效、长久、可持续的网络育人发展路径,将成为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探析高校教学实践和案例,发现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育人价值生成受内容、用户、技术及社会因素的影响,进而提出推动高校网络育人的智能化创新路径。今后的高校网络育人可参考这些实践思路,通过价值共创切实发挥育人功能,不断创新策略方法,使高校网络育人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国新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EB/OL].(2022-04-21)[2022-11-03].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47675/Document/1730300/1730300.htm.
[2]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3]高金萍.高等教育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J].北京教育(高教),2019(05):8-10.
[4]骆郁廷,付玉璋.论高校网络育人协同机制构建的时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8):128-134.
[5]张杨,高德毅.算法推荐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1(07):91-96.
[6]人民网.“‘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EB/OL].(2021-03-07)[2022-11-03].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044587.
[7]剌利青,徐菲菲,何云梦,等.基于游客视角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共创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1(07):1647-1657.
[8]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9]阮俊华.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5(03):110-112,114.
[基金项目]华中农业大学2021年第三批专创融合示范课程“新媒体广告”(项目编号:ZC202107);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22年院级课程思政培育项目“新媒体广告”(项目编号:WFSZ2022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崔磊(1981—),男,河南沈丘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