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3-05-30 12:19蒋芸芸
国际公关 2023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高校

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良好的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效果,本文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形势下发展需求,本着促进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与优化的初衷,尝试提出完善管理制度、构建信息化平台及提升管理人员水平等相关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结合当前高校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面对管理问题时,应积极探究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有效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管理质量。将互联网技术与高校信息管理平台结合,既能加强信息技术的实际运行效率,也能在庞杂的信息中有效寻找出相应的信息技术,加快学生信息分类与整合效果,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速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对学生就业发展有较大助力。使用互联网信息时,对学生实际状态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管理措施,有目标地提高学生相应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借助大数据技术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筛选对应的就业方向,使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一)机遇

互联网时代下,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高校应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并有效应用在管理工作中,使管理效率得到加强。首先,互联网时代中网络数据呈碎片式爆发发展,同时存在大量的数据获取方式,通过对此类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整合,让高校能够在多种信息的基础上,优化自身的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的管理环境[1];其次,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平台数量不断增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世界的渠道。在该情况下,管理人员帮助学生筛选和分析平台特点,并为其提供较为良好的平台环境,使学生在浏览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最后,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和应用较为频繁。使用互联网构建交流平台,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态和思维发展动态,以便制定合理的引导措施,确保高校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

(二)挑战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对数据的获取较多,但分析和使用方面相对不足,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未能有效利用数据信息,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效率较低,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变化,从而使管理工作质量不理想。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对学生信息的保护力度不足,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不利于保障学生信息安全。因此,学校应加强信息应用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信息安全管理。

三、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缺乏信息管理意识

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网络信息管理意识不足的情况,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到位,严重影响实际的管理工作效率。造成该原因的主要因素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较为落后,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及时发掘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且不主动应用高水平信息技术,使得管理中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和滞后性,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将自身放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而非服务者,将学生视为被管理者,强硬实施管理方式,导致整体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学生的配合效果不明显。如管理人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过多使用规则和惩罚等方式,督促学生向相应方向发展,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实际的管理效果[2]。此外,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较为忽视,在管理学生档案和资料时,随意储存和调用学生信息,或未设置专门的信息保护设施,导致学生信息处于相对公开的环境中,严重影响学生信息安全。

(二)信息程度相对落后

如今,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使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不理想。一方面,当前学生及相关数据信息过多,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足,使工作效率较低,无法快速完成学生信息的处理和储存管理,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不利于提高对学生信息的安全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的信息化程度不达标,学校缺乏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且相关基础设施不足,使得整体质量管理效果不理想。大量高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意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愿意开展信息化管理,但受到自身基础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信息管理的推进速度较为缓慢,并且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影响实际管理效果。

(三)忽视学生管理工作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中学生管理相关机制尚不完善,且管理方法较为单一。当前环境下,应积极构建“互联网+”学生管理体系,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使学生自愿配合相关管理内容。但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推進时,往往参与管理的人员较少,管理方法单一,且缺乏专业性。对规章制度了解不足,忽视学生的实际特点,长时间使用刚性约束条件约束学生,最终导致学生在该管理下,负面情绪较多,管理效率难以提升。

(四)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为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教育部门下发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相关措施,对高校管理工作作出相应的指导,在其影响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在实际的运行中,仍存在部分管理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高校负责学生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理想,管理人员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了解不足,在管理时工作浮于表面,使得管理质量难以得到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且效率较低,导致管理人员承受的压力较大,多数管理人员在大量工作影响下,难以产生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整体管理工作较为被动,从而使学生管理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

四、应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信息管理意识,提高信息安全监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效果,首先,应增强互联网信息管理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识到互联网信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从而有效地推广和落实相关技术,使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得到稳定提升。如高校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学生管理信息技术,并设置专业化培训课程,确保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应用相关技术,以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帮助。

其次,应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相关的数据均由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在信息处理时,需要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分析,同时结合不同分类情况制定管理目标,并设置相应的评估方案[3]。如在学生档案管理时,需要将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管理人员对信息进行分类,并针对学生信息进行全面处理。在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目标,使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高校应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视,并将信息管理理念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如学校应定期更新互联网信息技术,针对当前学校信息管理中的不足进行合理优化和升级,有效强化管理效果。

最后,应加强对高校学生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稳定落实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实际效果[4]。管理人员还应积极建立预警机制,联合高校网络系统,构建防御体系,避免学生信息被盗用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具体而言,可以制定完善的防火墙,或构建局域网,根据不同岗位职能设置相应的信息查看权限,强化对学生信息的保护效果,同时加强校内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一体化监督管理

为使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快速落实,同时提供实际的管理效果,高校应联合互联网信息管理人员构建一站式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借助平台功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健全的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管理效果。在构建一站式信息管理平台时,应结合实际需求,增设相应的功能。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应在常见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沟通和留言功能,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的管理体验,提出相应的不足之处,或根据日常学习生活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诉求。管理人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或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服务与帮助。

此外,高校借助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一体化监督管理程序,加强对信息的鉴别和管理,使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中信息呈海量化发展,且其中的信息真实性无法保障,为使信息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提升,应对网络信息加以辨别,从中选择具有较强参考价值和意义的内容。管理人员应合理引进高价值信息,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使其保持正确且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5]。如高校学生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选择恰当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合理利用监管程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针对学生网络浏览路径进行合理管控,坚决杜绝不良网站链接,保障校园内部的科学与健康。同时,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安全监管,设置健全的防范监管系统,对黑客攻击和木马病毒等严格监管和防范,避免对高校信息库产生威胁,保障学生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应用安全性。

(三)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优化学生管理方法

完善的制度支撑,才能使学生管理效果得到提升。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管理工作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管理难度大幅增加,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应在提升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设置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规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和内容,從而为管理工作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使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如在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高校应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恰当的管理规则和相关数据的使用制度,在后续的信息使用和数据处理时,能够按照制度要求执行,不断完善管理效果。同时,为明确信息的使用和应用安全性,应针对不同等级管理岗位的具体权限,合理调取应用学生个人资料及高校内部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高效应用,并保持安全使用状态。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校内稳定运行均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完善管理方法时,应灵活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恰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验,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管理工作。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管理人员使用传统的引导方式,往往无法发挥出良好的教育作用。管理人员可以改变方法,如利用微信、QQ等通信软件构建交流群,在群中分享思想政治相关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其思想状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为恰当的思想政治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有效保持良好的思政状态,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四)提高管理人员水平,构建高水平管理团队

管理人员水平对学生管理工作落实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高水平管理团队,采取有效方法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管理和服务。

在具体提升过程中,一方面,应着重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高校应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岗位职能标准与实际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制定针对性培训课程。如针对管理能力不足的人员,制定管理内容相关的培训,面对管理意识缺乏的人员,应加强对其的思想教育,并对其进行素质考核,确保工作人员素质达标。同时,高校应积极构建高水平管理队伍,优化管理人员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管理人员,共同组建和谐的管理团队,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管理内容。

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设置多元化管理模式,协调各个部门人员,针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联动发展效果。如在系统调节时,应结合系统内容,积极创新优化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效果,使学生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合理配合校内相关活动,培养自身综合教育效果。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组织活动的方式完成学生管理工作,并积极借助互动提升实际的管理效率,通过微信等APP实现双方的互动交流。或者举办在校内设置横幅或宣传板报等,加大对相关管理内容的宣传,以全面提升实际的管理效果。

五、总结

通过对当前高校中学生管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探究,尝试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全面提高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质量。相关管理人员应积极优化自身管理意识,灵活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多种管理手段,从而为学生创建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莺,邓虹.“互联网+”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学生的管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4):51-55.

[2] 曲妍.“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如何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的探索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30):84-87.

[3] 马小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策略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09):150-151.

[4] 张铮.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优化途径[J].教育研究,2022,4(11):113-114.

[5] 刘国欣,张利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1-1.

作者简介: 蒋芸芸,女,汉族,陕西渭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思政教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高校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