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生
代州城商业繁荣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地缘优势为代州城商业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商机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雁门关是国际通关大道上的要隘;是内地到达草原、漠北、东北,乃至西域的必经之地;是玉石之路、晋商驼道(亦称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路等)的重要节点;是内地人口向北大迁移必经的关隘;也是一条古代“邮路”。在明代,仅雁门关及其前后就有3个驿站(前腰铺、雁门关、后腰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代州知州施敬胜在雁门关地利门旁立的《雁门关分道碑》就足以说明雁门关的繁忙和重要性。该碑文曰:“正堂禁示:雁门关北路紧靠山崖,往来车辆不能并行,屡起争端,为商民所累。本州相度形势,于东陲另开车道,凡南来车辆于东路行走,北来车辆从西路终由。不得故违于咎未便。特示。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吉日立。”这是雁门古道上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交通规则。可以说,雁门关陆地商道是我国古代继“京杭大运河”之后,南北陆地货运的不二选择,而雁门关下的代州城就顺理成章地因雁门关而商业兴旺。雁门关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人流带来的不仅是车流、物流,还有信息流、科技流、人文流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职业的人流,给代州带来的不仅是休闲、观光、物物交换、货物的买进与卖出等显性的商机,还有文化的交流、友情的建立、姻缘的巧合、视野的拓展、文化的提升、民族的融合等潜在的成果和人文发展。
二、州城居民阶层的复杂是代州商城形成的客观基础
代州城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远超其他州县,因为其城内有大量的商号、衙门、军营、庙宇等大型机构,而且途经代州的流动人口不可胜数。
明代,代州城的衙门数量达到顶峰。据明万历版《代州志》记载,代州的衙门有布政司、振武卫、考试院、州署、训导署、学政署、养济院、纺织局、惠民药局等大小衙署11所。代州城内另设提督、三关巡抚、督察院、太仆寺、雁门驿递运所、总兵府、户部行司、参将府等军政衙署。此外,为方便班禅喇嘛朝觐五台山,乾隆中期,又在代州城建班禅喇嘛之公所。这些官方机构级别高、人数多,公干和私事消费需求都远比其他州县大。
代州自古为北方军事重镇,振武卫、雁门兵备道(后更名为雁平兵备道)等中央军事机构长期在此重兵驻扎,与此相关联的机构还有太仆寺、边储仓、马厩、草场等配套机构。在雁门关设雁门守御千户所、雁门驿、广济仓、草场等。“太仆”是官名,专司车驾、马驼事务。“太仆寺”即管理马政的衙门。太仆寺就是太仆所在的部门,也就是全国掌管马政的最高机关,相当于现在总装备部主管军车的机关。马厩就是马圈,存放马的圈棚,相当于现在的车库。古代作战主要靠战马,与养马、放马、圈马、喂马相关的机构同属于重要的军队后勤装备机构。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载:“边储仓,凡三所,俱在代州城内西北隅。广济仓,在雁门关城内,以上二仓俱属代州。”“代州草场,凡二所,俱属本州。一在州城东南隅,一在雁门关城内,广济仓带管。”
在清代,代州城设东路营、守备府、参将府、中军都督府等。这些军事机构的军队及其家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客观上需要代州城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军队战时保障和日常消费的商业供给体系。
代州也是庙宇之城。北拥雁门关,南抱五台山,身为宗教福地,代州庙宇遍地。清代是代州庙宇建造的顶峰期。代州有句民谣:“西起极乐寺,东到二虎寺。大庙四十八,小庙数不过。”即便是兵荒马乱的民国时期,代州城的庙宇也有增无减。据《山西通览》载:“本县现有庙宇58所,势力隆盛。”
众多庙宇及数量庞大的僧侣存在及大量佛事活动的举办,对大宗商品和服务的持久稳定供应提出了基本需求。
明清时期,代州城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达,与晋商驼道途经代州、穿越雁门关是分不开的;与蒙藏喇嘛等僧侣由代州城经正下社、峨口,穿越百里寺庙带到五台山也是分不开的。举世闻名的五台山寺庙吸引源源不断的蒙古、西藏以及东北和华北的佛教信徒前来朝觐。晋商驼道和众多蒙藏喇嘛等僧侣的需求,影响、促进了代州城的商业繁荣。
除此而外,途经代州的军旅、羽士、学子、迁客、骚人等穿梭不绝,恰似过江之鲫,这些流动人口在代州城的消费也拉动了代州城商业的发展。
三、能工巧匠的传承是代州城商业繁荣的内生动力
代州自古以来就是“工匠之乡”,其工匠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石匠、泥匠、搭泥匠、木匠、烧砖瓦匠、瓦盆匠,裱糊匠、油刷匠,画匠,毛毛匠、皮皮匠、裁缝匠、靴匠、钉鞋匠,铁匠、铜匠、银匠、锡匠、焗匠,骟匠、麻绳匠、绳线匠、鞍鞯匠、钉掌匠,圈匠、笼匠、罗匠、篦匠、柳匠、编席匠,泥塑匠、髹饰匠,补锅匠、锢炉匠、钉盘碗匠,饸酒匠、压面匠,打饼子匠,剃头匠、正骨匠、扎纸匠等。在这些工匠中,比较多且知名的是泥匠、木匠、裱匠、画匠、泥塑匠、毛毛匠、皮皮匠、铜匠、银匠、饸酒匠等。代州的房屋设计精妙、施工考究,中国北方各省建筑罕有与其比肩者,其中,庙宇修建、金身塑造、圣像彩绘等技艺,堪称中华一绝。
代州的工匠门类齐全、分工精细。以农具为例,除扬场的木锨外,铁锹可分为方锹、官锹、条锹、勺头锹等;锄可分为锄草锄、搂地锄、手锄等。代州的木匠分房架木匠、家具木匠、寿器木匠三种,而旧时五台、定襄等地的木匠和泥瓦匠是不分工的,即建房的工匠集木匠与泥瓦工技能于一身,需要匠人同时完成两个工种的施工内容。以裱糊匠为例,代州的裱糊匠可以在房间内的仰尘(房屋内的顶棚)上裱糊五层麻纸,而其他地方的裱糊匠是做不到的。在中国北方,代州人身手不凡。代州妇女普遍精于女红、针线工艺,以女红、针线活精细闻名,逐渐推进了面塑、剪纸、刺绣等工艺的商业化;代州男子普遍巧于制作種类繁多的编织物,包括用柳条、荆条编织而成的农业和生活用具,而规模化的生产便催生了这些手工编织制品的商业化。
此外,代州历史上的刺绣、缝纫、厨艺、腌菜、工艺美术水平明显比周边的州县水平高。
代州的泥匠、木匠、画匠、铜匠、银匠等工匠外出到五台山等宗教场所施工和加工制作佛事活动器具和饰品,也密切了代州城与五台山等宗教场所的商业往来。代州城的毛毛匠、皮皮匠、圈匠、铜匠、银匠、画匠等工匠除为本地提供商品和服务外,还将产品销售到外埠,并到外地提供相关加工等商业服务,扩大了其销售和服务范围。代州城的美术、刺绣、缝纫、厨艺、腌菜、编织等工艺不仅扩大了销售范围和服务对象,也吸引着众多外地人来代州城就业、迁居、旅游、观光等。明代东阁大学士、首辅王家屏就是典型的代表。王家屏虽祖籍山阴县,但“少尝读书覆宿山,客代最久。既罢相,遂卜居(代)州城,阅八年”。
四、常年庙会活动是代州城商业繁荣的重要依托
代州的峨口是五台山的北大门,来自蒙古、青海和西藏以及晋北的僧侣、喇嘛等到五台山朝觐,必须路经雁门关、代州城、聂营、峨口等代州属地,故代州盛行佛教,每个村庄皆建有佛教寺庙,州城尤甚,庙宇遍及“四街三关”。除佛教庙宇外,还有道教、民间神等庙宇。若问代州城的庙宇究竟几何,一句流传的顺口溜形象概括了州城的庙宇盛况:“西起极乐寺,东至二虎寺,大庙四十八,小庙数不过。”有庙必有会,有会必有戏,有戏必有商。庙会是集祭祀、商贸及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社会活动。
庙会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产物及重要表现。为神灵搭台唱戏,祭祀、礼佛,此为庙会的基本形式;而祈祷神灵保佑太平、五谷丰登,以庙会为机会进行集市贸易,则是庙会的目的所在,故庙会又称“庙市”,是中国集市的又一种形式。庙会实际上是庙为场,戏为形,会为实。这个“会”就是商业之会。庙会所敬之神实际上是大自然的化身,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这种期盼和精神寄托要变为现实,离不开实实在在的春种秋收、辛勤耕耘,因此,初春必须准备春耕下种的物资,初秋需要把时令蔬菜水果卖出,把秋收的农具备齐。于是,以农产品、农具和生活必需品为交易内容的庙会就应运而生,因此庙会也通常集中在初春的备耕季节和初秋的农闲季节。
民间有敬神戏之说,而有庙必有会,有会必有戏,故庙宇通常建有戏台。代州的庙宇众多,庙会自然接连不断。如:正月初十的瘟神庙会,正月十五的马神庙会,二月初二的财神庙会,三月初三的北极佑圣真君庙会(庙门口会),三月十五的城隍庙会,三月十八的奶奶庙会,三月二十八的东岳庙会,四月初八的天宁寺会,五月初五的火神庙会(南门外会),五月十三的武圣庙会,五月十八的北斗庙会,六月初六的张仙庙会和苏村的华都寺会,七月十五的城隍庙会等。庙会通常为三日,分起会、正会和末会,五日、七日的特殊庙会也有。庙会时,十里八村的乡民云集一处,农产品、手工制品、山货、畜禽以及外来的布匹、绸缎、生活日用品等商品林林总总,购销两旺。庙会是民俗文化的大舞台,同时商机无限。
鼓楼后街的三月三庙会是代州城古庙会的典型代表。三月三庙会由代州商会和“四街三关”的田粮贾合办,会期通常为五日或者七日,初三为起会。庙会期间,以真武庙和龙王庙为中心,在长约五百米、宽约二十米的鼓楼后街,成千上万的庙会“狂欢者”摩肩接踵、水泄不通,鳞次栉比的货摊,一直向东西延伸至道背后街和马家街,向北延伸到北城门坡下。除了本地人,赶会大军中不乏来自“三州六县”(朔州、应州、忻州、山阴、静乐、定襄,崞县、繁峙、五台)等州县者。作为定期的商品交易活动,代州城的庙会不仅为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等商品和服务提供了交易市场,而且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月三古庙会已经演变为代县春季物资交流大会,承办主体和地点也发生了变化。1951年4月20日,代县人民政府工商科向代县人民政府呈送的《关于我县于旧历三月三庙会上组织物资交流情况的报告》称:“据统计,庙会各商从京津太原等地共购回食盐370袋、各种纸烟36箱又162条、千两茶12杠又3箱、各种白洋市布344匹、土布88卷又894匹、水烟2790包、铁铧2810个、大小锅540口、锹370张、黑枣12驮、花生1280斤、各色花青布229匹、火柴5箱又200包、毛巾29打、袜子47打、红白糖654斤、胡油409斤、莜面7580斤等。”关于庙会的成效,报告称:“(1)庙会会期六日,每日赴会群众平均一万五千人左右,三月三日有五万余人,交易活跃、市场非常热闹。据不完全统计,外来赴会客商有崞县、山阴、应县、包头、阜平、曲阳、郭庄、太原、朔州、五台、大同、浑源等地共8220人。对供给物资、收购土产起了很大作用。统计共带来箩头240对、粪篓280对、小猪170只、草纸72捆、笊篱820个、笸篮1870个、簸箕1290张、磨290盘、水烟820包、碱930斤、花生2200斤、土布1255匹、绒口袋130条、纸烟6箱、化妆品4箱、莜面4600斤、胡麻油1500斤、石板3200个、瓷盔350套、洋布280匹、各种青布花布450匹。以上带来物资已经全部推销。(2)本县群众六日共推出土产品:箩圈215套、辣椒8300斤、粮食83200斤、麻1200斤、小猪140只、磨210盘、鞍架52个、担丈(扁担)420个、锹柄470个、新斗升270个、簸箕130个、水斗270个、猪肉610斤、耧32个、筛篓450个、盆185套、麻绳1310斤、龙须380斤、笈笈250斤、鸡170只、石盖86个、杈扒820个、箩头220担、毛驴11头、落柯条750根、鸡蛋820个。(3)六日本县商人推销供给群众土布1345匹、各色洋市布298匹、纸烟195条、水烟230包、火柴250包、化妆品8箱、胡油750斤、食盐830斤、铁货850斤、麻绳1350斤、洋袜350打、估衣89件、车篷11个、席子113领、农具154件、铜器48件、鞋帽1360件、白面1540斤、豆面482斤、莜面1580斤、锅110口,另有一部分物资未加统计。(4)另外,我縣为了彻底肃清白洋(银元),扩大人民币市场,便利物资交流,由银行负责于会场设立兑换白洋处,展开禁用白洋宣传,六日共兑换了白洋2373元。得到群众拥护。”1978年以后,代县三月三庙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延长为8日。
五、高朋满座的堂会是代州城商业繁荣的有益补充
旧时家里有喜庆事宜时,邀请艺人到家中演出,以助兴添喜,这种庆祝喜庆的演出方式称堂会,亦称堂会戏、堂唱。这种形式始于明末,兴起于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后传播到北京等北方城市。
代州历史上达官贵人、商贾豪绅、文人雅士较多,家里每逢父母过寿、红白喜事、喜得贵子、金榜题名、商铺开业、驼队返回、宅院落成等喜庆事宜,都要举办堂会,直到现在,这一传统依然传承于上馆、聂营、峨口、新高等地的企业家阶层。以民国年间的晋绥军炮兵司令周玳为例,周玳将东南街薛家巷薛氏的旧宅院购得后,花巨资重新建造了民国风格的周家大院。周家大院于1936年建成后,为了感谢街坊四邻、扩大影响并尽快让社会公众都知道薛家巷已经更名为周家巷,把周家巷和周玳的名称叫响,周家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向社会放饭一个月,代县城内“四街三关”的居民都可以到周家大院参观宅院并免费就餐。周玳还邀请代县知名人士、文人墨客到其府上揮毫泼墨、吟诗作赋。与南方、北京以及晋中等地堂会所不同的是,代州堂会的戏剧表演通常利用主人住宅附近的庙宇或者与主人信仰相关庙宇的戏台,具有开放性,任何公众都可以参加;而南方、北京、晋中以及其他地方的堂会戏剧等表演通常是在主人自己宅院内的小戏台进行,具有封闭性。堂会本身生成并增加了相应的商业消费;同时,堂会因在庙宇等公共场所举办,普通百姓能够参与,为流动商贩摆摊设点也提供了商机。
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决定并影响着该地区的商业特征。代州城作为边关重镇,作为三晋的北关,作为雁门关内距边关最近的城市和州城,其商业同时具有上述地理特征、政治特征和军事安全特征。代州城作为最早的贸易边关城市,自然孕育了集国际贸易、三晋商业、民族贸易、雁门边贸于一体的商业文化、商业法制和商业文明。这些人文特色直接影响着雁门文化和晋商文化的内涵及形成,有必要加以研究。
代州城是晋北重要的商埠和商业中心。代州城内的大商号在口外都有其分号;在口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代州籍商人在代州城也有自己的分号。代州城的商品品种、服务内容以及营销模式和经营方式等对周边地区城镇的商业也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代州城也是晋北重要的商业信息中心,代州城内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是周边地区城镇商业的“晴雨表”。代州城还是代州商业人才的培训中心。代州其他集镇乃至在归化城、包头、张家口、库伦、多伦等地的代州人不少是从代州城的商号走出去的,或当学徒、或当伙计、或当掌柜等。代州城也是代州籍商人心灵的港湾。许多在外经商的代州人年迈后仍回到家乡在州城经商或者安家。
代州商业的繁荣和发展,不仅有效保障和供给了代州城和代州居民生活、国家机构的运行和社会的安定,而且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文明的进步与提升,同时也丰富、完善了雁门文化的内涵。
代州城孕育了商业智慧,营造了诚信、厚道的商业文化,增强了代州人民的自豪感,也是代州人民的精神之城。代州城是代州人民建造的,代州城作为商业之城则是代州商人营造的。时至今日,代州城作为晋北的一颗商业明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旧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