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膳房堡

2023-05-30 01:03刘媛
文史月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洪武朱棣

刘媛

膳房堡是明长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北部的膳房堡村。根據《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膳房堡土筑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嘉靖十二年展修(1533年),万历元年甃砖(1573年),周长二里百余步,高三丈五尺。

膳房堡属宣镇所辖宣府守道的上西路。宣镇“紫荆控其南、长城枕其北;居庸左峙、云中右屏;内拱陵京、外制胡虏,盖屹然西北一重镇焉”,是都城北京的门户,而上西路又是宣镇的主动脉。全路总共辖7座城堡,分别是万全右卫城、张家口堡、膳房堡、新开口堡、新河口堡、万全左卫城、宁远站堡,其中万全右卫、张家口、膳房、新开口、新河口这几处城堡更是地处“极冲要害”。此外,上西路还负责驻守“边垣沿长一百二十四里有奇,边墩一百五十二座,火路墩一百八十六座”。这一路防线处处重兵把守,就连膳房堡这样周长只有2里多的地方,也是“初设防守,后改守备,所领官军六百二十四名,马骡三百五十一匹。边长一十八里,俱石砌,高二丈。边墩一十六座,火路墩二十座”。驻守军官级别较高,兵员数量也较多。

地方资料中说膳房堡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御膳房”的简称。在词典中,“膳房”的意思是“御膳房的简称,掌管帝王膳食的地方”,所以会有配套的设施、专门的御厨人员,除此之外“膳房”并无他解。但膳房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偏远的边关山口,远离京城和权力中枢,还有众多驻守边防的军队,甚至时不时会有外敌在附近出没,显然并不适合常设明代帝王的生活服务机构。

然而这个地方还是和多位帝王有过直接的关系。膳房堡处于进入蒙古高原的咽喉要道上,守护着一个山口,山的名字叫野狐岭。在这一带,“野狐岭、平山台极冲”,是进入蒙古高原的重要门户。《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膳房堡“地极冲险,往时北征之路,沿边关口在焉”。“北征”意思是“向北征伐”,这里特指明代两位皇帝朱元璋、朱棣先后北上,主动征伐蒙古草原上的北元势力,而膳房堡所在位置,既是明军出征或归程的必经之路之一,也是一处重要防守阵地。

明朝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至少8次北征。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于五月初经野狐岭北上,进入草原后接连大败蒙军。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十三年(1380年)、洪武十四年(1381年)、洪武二十年(1387年)、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军均深入蒙古草原深处主动追击蒙元骑兵。明廷一边打仗,一边在拿下的关键地理位置上筑城修堡、设置卫所、驻守军队,从而形成了明朝前期的北部边境线,东到大兴安岭,西到今新疆哈密,北到阴山,均收入大明版图。这一时期,明长城“九镇”的早期“四镇”辽东镇、大同镇、宣府镇、延绥(榆林)镇也开始逐渐设置,仅《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宣镇所辖的68座城堡,筑于洪武年间的就有12座,分别是榆林堡、怀来城、蔚州城、广昌城、麻峪口堡、良田屯堡、东八里堡、西八里堡、怀安城、万全左卫城、万全右卫城、宣府城。

朱元璋时期的都城设置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作为开国皇帝,频繁的北征,以及相应的南征、西征,打开了大明疆域的辽阔格局,成就了大批赫赫有名的战将。到了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亲自带兵,5次出征到漠北,“帝王开创之烈,振古无前”,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皇帝中的唯一。早在朱元璋进行第七次北征,时为燕王驻守在北平(今北京)的朱棣已经率军深入过草原进攻作战。待到朱棣称帝,在位22年期间,先后5次御驾亲征,从永乐八年(1410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时间跨度长达14年,甚至最后一次亲征时朱棣逝于归途中。这位征战一生的皇帝为大明江山的北疆稳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位时迁都北京,编撰《永乐大典》,派遣郑和出使南洋,因历史功绩众多而显赫,先是被明皇室称为明太宗,后改称明成祖,而后世的人们多尊称朱棣为“永乐大帝”。

后来还有一位明代皇帝朱祁镇曾在此停留,但留下的却是耻辱记忆。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由首领也先带领,兵分四路进入中原,明英宗朱祁镇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迎敌。八月十五日,蒙古瓦剌大军在土木堡将朱祁镇俘虏,皇帝亲征大军全军覆没,史称“土木堡之变”。也先把朱祁镇带到了草原上,以此为要挟,多次和明廷交手,索取到大量财帛利益。后来明廷另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镇被遥尊为没有实权的太上皇,对瓦剌来说失去了利用价值,在被俘第二年被放了回来。明廷与瓦剌交接这名特殊俘虏的地点,也是膳房堡所在位置。

野狐岭在历史上“出名”,并不仅仅因为明代这些事。早在南北朝时期,这里属燕地,曾发生过北魏攻北燕的重要战事。北魏明元帝泰常三年(418年)五月,北魏遣精骑2万袭北燕,掠燕民万余家而还,史称“和龙之战”。宋辽时期,这一带属辽地,《辽史》至少3次提及野狐岭: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六年(1037年)“夏四月,猎野狐岭”;辽圣宗“开泰八年(1019年)以汉户复置。有步落泉、金河山、野狐岭、白道坂”;重熙六年“猎于野狐岭”。又是去打猎,又是往这里安顿人口,可见对野狐岭的重视。

到金大安三年(1211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部落开始崛起,他先是统一蒙古各部落,然后向金国征战,开始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愿望。这个时候野狐岭一带属金,在这里发生了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八月,大元大兵至野狐岭,承裕丧气,不敢拒战,退至宣平。”(《金史》)金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战术上出现了问题,导致主力部队被歼灭。金贞佑元年(1213年)的怀来战役中,金国又是连连挫败,再也没有和大元对抗的实力,导致金国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国的灭亡,也成就了大元入主中原。成吉思汗的“野狐岭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因此赫赫有名。

到了元代,定都今北京城,即元大都。当时实行多个都城的制度,元朝除了大都,还有中都和上都,其中“元中都位于河北张北县,处在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道上,元代曾与元大都(北京)并称,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至正十八年(1358年),宫室被红巾军烧毁,只留下城墙遗迹。”元中都位于野狐嶺以北仅20公里处,野狐岭是大都到中都的必经之路。

朱元璋和朱棣时期,乃至朱祁镇被放归大明时,膳房堡作为长城堡垒尚未修筑起来,各处相关记载均为野狐岭。“土木堡之变”30年后修起了膳房堡,明蒙关系发生了很多变化,草原上的新首领是阿拉坦汗(亦称俺答汗,1507—1582)。这一带经常发生战事,“边外大红沟一带,酋首黄台吉、威兀慎比妓等部落驻牧。弘治九年(1496年),虏从此入犯,镇城及南路东、西城大被蹂躏。未款前困守本堡,几陷,幸援兵至,始解。今虽和款,防守何可少驰。然北望边外,兴和所遗址犹存,恢复之议不能不为之一慨”。说的是明蒙关系紧张时期,这里时不时就成了战场,更是好几次连堡墙都被摧毁。待“隆庆和议”之后,长城沿线开设了许多马市,这里又成了物流大动脉,“全镇互市统于该路,防御应酬独艰于他路焉。”(《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膳房堡”图说)到了清代,这里依然是重要商道。

抗日战争时期,早在1939年,侵华日军就在野狐岭修筑了规模宏大的防御工事与抗日军民对抗,无数中国人因此殒命。1945年,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出兵东北,对驻扎野狐岭要塞的日本军队发起进攻,战事惨烈,但最终苏蒙联军大获全胜。

1954年,国人为此事修筑纪念塔,在纪念塔前方有苏蒙联军烈士纪念碑,乌兰夫题词“苏蒙烈士红军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万古长青”。聂荣臻题词“苏蒙英雄,永垂不朽”。纪念塔后面百米处的山峰上有苏蒙联军墓,安放着六十名烈士遗骨。

1969年,我国在张家口野狐岭修建了一座军事要塞,解密后为世人所知,被誉为中国的“马奇诺防线”,又被称之为“中国北疆第一要塞”,近些年部分对外开放,今为著名景区。如今的膳房堡内有同名村庄,公路畅通,田野丰饶,村民们的生活安宁而祥和。

猜你喜欢
洪武朱棣
书法
书法作品
朱棣“魂牵”建文帝
书法作品
一箭之地
春满人间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flood severity in plain river network region based on numerical model: A case study*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
The effect of a curved bed on the discharge equation in a spillway with a breast wall*